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向(积极)心理学谈正向思考与正向管教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Csikzentmihalyi2000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第一节 正向心理的理论基础

  壹、正向心理的意义

  正向心理(Positive Psychology)是近年来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又称为正面思考(齐藤茂太,1998)、或积极思考(Peale,1980)。其指遇到挑战或挫折时,人们会产生「解决问题」的企图心,并不断的练习改变思路,强化正向力量迎接挑战(郑呈皇,2006)

  Seligman(2002)指出,过去心理学的研究着重于治疗心理疾病与改善负向情绪,因为忧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等问题已能测量得知,目前可以做相当精准的描绘,过去认为很模糊的概念包括它们的遗传因子、生物化学部分以及心理成因,最重要的是人类现在知道该怎样去治疗这些疾病。但是这个进步的代价只为了使人们脱离使生命痛苦的状态,而忽略生命最主要的目的-找出生命的意义。人不只是要改正个人的错误或缺点,他还希望找出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意义。

  正向心理学兴起,陆续出现许多研究结果及研究报告,但却缺乏整体的概念与架构,各家对正向心理的意义也提出不一样的看法,仲秀莲(2004)将其意义整理如下:

  一、正向心理是一种信念

  正向心理,不是为了要争取名利或是权力,而是一种信念来克服挫败,并完成生命中具有价值及具创意的价值观(Peale,1980)

  二、正向心理是往好的方面想: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利用正向心理来探索原来被认为不是有利的事情,例如最亲爱的骨肉死亡时,也不需怨天尤人,而要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都是良机的观念(春山茂雄,1995)

  三、正向心理是相信自己具有潜能:

  天下终究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要封闭了这股每个人心中都存有的-积极正向心理的能力。了解积极正向心理的惊人力量,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事了。能够克服艰难困苦的人,之所以被认为很坚强,是因为他们亲身感受到如何将潜能激发出来的秘诀,并且相信不论身处何处,只要相信自己,就能产生强大的力量(齐藤茂太,1998)

  四、正向心理是正确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positive mental attitude)是正确的心态,正确的心态是由正面的特征所组成的。比如信心、诚实、希望、乐观、勇气、进取、慷慨、容忍、机智、诚恳与丰富的常识等,这些都是正面的(Hill,2001)

  五、正向心理是对自己传送好的讯息:

  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已学会敢面对人生挑战,且能把逆境中求胜的经验传送给自己的人(Robbins,1986)

  六、正向心理是运用长处与美德:

  正向的感觉来自长处与美德,当用到我们的长处及美德时,良好的感觉会产生。Seligman(2002)归纳整个世界横跨三千年的各种不同文化传统,发现正向心理都不脱离下面六种美德-智慧与知识、勇气、人道与爱、正义、修养、心灵的超越。

  综合上述,可知正向心态是面对问题、困境时处理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是自己本来就具有的潜能,相信拥有这种潜能,并运用长处解决问题,即是为正向心理之意义。

  贰、正向心理的心理学基础

  Donald O. Clifton 1950 年代初,就提出质问,「为什么心理学领域讨论与关注的焦点都是人到底是哪儿有问题?」,于是他提出「要是能开始研究人哪里对了,是不是一个更重要议题?」,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和同事花了50 年的时间,针对积极、正向的态度,进行数百万次的访谈。研究初期,他们发现个人生命会因与人互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人际之间的互动,不论是和朋友长时间的交谈,或是在餐厅点餐的一瞬间,其结果不是正面,就是负面,鲜少有中间地带,无论互动的结果如何,互动的所累积的能量都会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

  1990 年代,正向心理学正式崛起,情意教育开始受到重视,直到2002 年,Donald 的研究才正式被美国心理学协会肯定,推崇Donald 是正向心理学的始祖心理学之父。

  1998 年,当时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Seligman 撰文,呼吁同行正视心理学界的发展,过去心理学善于在处理心理问题及精神病,并未能引导人过着充实、愉快、有意义的生活。

  正向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以研究个人长处、建立正面情绪和品格为重点。Seligman 联合其他心理学家及学者,着手发展一套完整的正向心理学系统,并持续进行广泛的研究。故正向心理学的内容是来自科学研究的结果,与传统心理学比较时,有下列的不同与特色:

  表2-1 传统心理学与正向心理学的比较




  *资料来源:杨荆生。正向心理与生命关怀。2006 12 4 日,取自:http://www.ncsld.org/sha2.htm

  除了从正向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正向心理外,还可以从下述其他心理学的取向来检视正向心理的理论基础。

  一、生理生物学取向

  概括Dossey(1993)之研究指出临床上被判定无药可救的癌症病人,在接受心理放松与心像冥想治疗之后,成功的多活过两年,也有凭个人的意志力活了数年的例子。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说明了心智或心灵的力量足以驱动免疫系统,命令其打退癌症大敌,但是心灵现象是如何把抽象的意念翻译成生物语言,命令免疫系统起来作战呢?这是科学家们正在寻找的答案,已有较多的人肯定「脑内吗啡」的关键地位。

  荷尔蒙是脑中资讯的传递者,此种物质分泌自脑的任何部位,脑就藉此将指令传送到全身,这么一来,身体也会分泌出相同的荷尔蒙,经由此荷尔蒙收到资讯的细胞,会按照其命令行动。脑内吗啡也是一种荷尔蒙,是种近似吗啡的物质,这项物质不仅会使人的情绪变好,也能防止老化,提高自然治愈力,而β 内啡(β-endorphin)是脑内吗啡中最有效力的物质;自然界中存在吗啡麻药对人具有危险,不过脑内吗啡则完全没有这一层顾虑,而且其效力要比吗啡麻药强大五、六倍。

  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这一种无名快感的生理基础,发现原来是大脑分泌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不但令人兴奋,感到无名的快乐、平静、满足,还会令全身的细胞减少氧化,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美国木球场州立大学心理学家杰克?潘克塞佩肯定那种经验是脑内吗啡的杰作,指出我们每次跟其他人共聚相处开心时,都有这种东西分泌。其实我们跑步、游泳、打太极等等之后,大脑也一样分泌这些吗啡,分别只是在于:

  帮助他人时,这种分泌特别有保证,几乎是一定有那种美妙快感,其他活动(跑步等)则未必,及即使事后隔了一段日子,回想帮助别人的工作,大脑一样再次分泌脑内吗啡,虽然份量较少,感觉不及真正动手做时那么强烈。

  春山茂雄(1995)在书中提到神经生理学专家Felton,曾指出关于脑和免疫系统的研究,研究显示脑内吗啡并不仅是脑部有接受器的功能,接受器普遍存在于内各部位,就连人体免疫力中,特别具有重要功能的白血球之一的NK(Natural Killer)细胞表面,也存在着接受器,脑内吗啡也在这些地方有所作用。Felton 还证明,当脑中出现β 内啡时,NK 细胞的活性也会提升,并增高免疫力。

  当对于感受外界的某种刺激,心想「真讨厌」,或者认为「真舒服」时,这种思考在脑内会全部被物质化;心里觉得「讨厌」或「舒服」时,会消耗能源,使脑内分解一种POMC 的蛋白质,当觉得「讨厌」或「舒服」时,此蛋白质的分解方式会有不同;例如遭受精神压力时,能持正向心理,认为「这也是一种磨练,不也很好吗?」时,蛋白质会分解成副肾皮质荷尔蒙的物质,此种荷尔蒙具有缓和剂的功能,会减缓身体上的压力和紧张;还有一种是成为β 内啡,β 内啡则具有解除精神紧张的作用。反之,当心里觉得「讨厌」时,就不会分泌β 内啡和副肾皮质荷

  尔蒙,而是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种物质本身具有毒性,甚至会促使强烈毒性的活性氧产生,亦即对于任何事情,如果从事负向思考,是没有任何的好处。

  二、精神分析取向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潜意识中的本能所决定的,发生在知觉水平下的心理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潜伏状态,或称睡眠状态,多次的刺激体验往往会为潜意识(subconscious)所接受,例如,多次面对压力情境,会使人产生压力的心理体验,这时大脑里就会形成潜意识,当下一次面对类似的情境时,会启动潜意识,导致压力的随之而来(梅洁,2003)

  莫斯科「未开发脑研究所」的乌拉吉米尔?赖可夫博士以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调动潜意识,改变原先的想法作为研究假设,利用催眠术来刺激未开发的脑部,进行开发能力的研究,博士对实验者暗示「你是高更,画得一手好画」,然后要他们画画,实验者一开始当然画得不够

  好,但是经过十次的暗示后,画出来的作品竟不输给职业画家(七田真,1994;卢兆麟译,1997)

  采用正向积极的思考态度来改变潜意识进而影响行为,可是让人们因相信自己而解决问题、突破逆境并迈向成功。

  三、认知理论取向

  黄安邦编译(1986)的书中提到社会心理学认知论的主要观点为:个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Perception),有关社会知觉的定律和物体知觉的定律极为相似。因此人会很自然的把对某一社会情境的知觉、想法、和信仰(Belief)组织成一种简单而又有意义的形式,就像是对物体的知觉一样。不论社会情境是如何的杂乱无章,人们都会将它变得更有规律。这种对环境的知觉、组织及解释便影响了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

  认知过程中的组织分类、注意力集中到特别突出的刺激上、以及对无形特质如注意力、动机、态度、和人格特质等的解释,显示出对人与社会情境的知觉。

  归因理论与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很重要的两个理论,都强调对当时情境的知觉组织及解释,并不着重「过去」,而且由个体对情境的知觉来解释行为的原因,而非从情境本身去探讨。

  在学术上,习惯将压力来源分为环境及心理因素两种:

  1. 来自个体以外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中的工作〈组织〉因素,如角色要求、领导风格、组织结构、组织制度、运作流程及组织气候等,与职场的企业经营者或主管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政治不稳定、经济不稳定、社会变迁、科技变迁等更大的环境变数,更属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

  2.来自个体的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有家庭问题、经济问题、性格问题及人际关系,但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存在。尤其是认知、工作经验、社会支持的不同、内外控性格及A B 型性格对于压力的应对更是不同,却可以透过自我的成长训练学习、亲近正向心理的人、以及学习工作,也要学习休息中,让自

  己的适应能力提升。

  (1)自我成长的学习,可以提升适应力

  郑石岩(1999)在「换个想法更好」书中 要读者多练习从积极面看事情,因为「想法会带动行动,牵引感受和情绪」。研究者以为克服工作倦怠的方法中,「自我学习」永远不可少,尤其是从认知的学习中最能让自己受惠。

  游干桂(2003)花了五年时间思考,体悟到工作中的快不快乐,可能仅是5.1 4.9 的微差而已,中间有个阶梯,你可能爬到中间的梯子拥有恰好的平衡,也可能只走了一阶。即使如此,你也在进步,只要平衡尺上的浮标又往前游移一格。于是他决定今年改变工作型态,减少赶

  场演讲,留些时间给自己种花,看星星,重新安顿身与心。他的生命平衡法则是将生命切成健康、时间、自由与快乐等四块,视个人状况分配比重以及排序。如果每个元素都不缺,反应到工作上的态度与情绪,就比较不会有太强的拉距,因而获得适当的平衡。

  (2)亲近正向心理的人

  上班族要多亲近正向心理的人,能减少倦怠感。如果将事情弄得很糟时,「从经营生活到拥有生命」一书作者唐.葛洛利亚的具体作法是,只允许情绪低落一下子,绝不因此认为自己很差劲。她很快会换个想法,「太棒了,我又学到一招,下次又有机会尝试其他处理方法。」因此,只要抱着不断学习的态度,多亲近正向心理的人,也比较有能力转换压力,比较不会工作倦怠。

  (3)学习工作,也要学习休息

  在职场上学习让自己喘口气,是一门学问。如果感觉莫名的倦怠迫在眉睫,休假又遥遥无期,试着忙里偷闲,偶尔请个半天假,溜去街上晃晃、逛书局、或找个清幽的咖啡店想事情却是立即可行的解郁良方,因为「简单,就会快乐」。

  社会组织里最有价值的资源是有创造力的人,但创造是有风险的,也唯有经历创造的胆识才可能拥有创造能力,其主要根源系于一念之间。从人的思想产生到行为结果的形成,不但可以量变,更有意义的是尚可质变,从质变又可以导致量变。当每个阶段,成员的思想都朝积极、正确的方向不断累积,达到质的飞跃思想升华时,整个人与组织的发展将是更可观的量变成长。

  高文斌(2005)以研究生为对象研究发现,心理健康会影响研究生的人生的基础表现、学业成败、知识结构、创造能力水平以及个人发展空间。健康的心理是研究生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可以通过多种角度和方法,根据三大原则-心理与环境的协同性,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以及心理行为的稳定性-整体评量心理是否健康。若从能力角度,个体身处不断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从自然人逐渐变成更独立自主、更复杂而完善、更富于社会责任心的社会人。则以下列几项能力作为评估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能力指标:

  1. 感知能力 2. 适应能力 3. 耐受能力 4. 控制能力 5. 康复能力

  「正向心理学」所提倡与追求的目标实践也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透过教育而获得的能力,关键在于学校或教师的课程设计与价值观的选择。

  参、相关研究

  Seligman(2002)研究关于修女快乐和长寿,因为修女们过的是有规律的与世隔绝生活;她们都吃同样的食物、不抽烟也不喝酒,她们都有相似的生育和婚姻历史,都没有被传染过性病,拥有相同的社经地位、同样的医疗照顾,所以剔除一些混淆变项,但是这些修女的寿命和健康情况仍有很大的差别。O’Payne 到现在98 岁了,仍然很健康,相反的,Donnelly 59 岁时中风,不久就过世了。

  可以确定修女的生活型态、饮食和医疗照顾都不是Donnelly 早死的原因,但是审视O’Payne Donnelly 所写的自传,O’Payne 常用「非常愉快」、「很开心地期待」这两个表达欢乐情绪的正向字眼;相反的,Donnelly 的自传中找不到一丝正向的气息。由此研究发现正向心理会影响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即是运用正向心理能使身体健康。

  另外,Seligman 也对大学生作了一项研究计画,首先,他们调查学生的乐观程度,并依统计学上四分位数的方法选定较不乐观的学生进而参加研究。之后再经由随机的方式将这些大学生分为两组,控制组不施以任何介入,实验组则是加入可以提升他们乐观技巧的工作坊,以认知取向的「论辩﹙disputing﹚」做为工作坊训练的核心技巧,参加学生学习认识自己的负向思考﹙negative thoughts﹚,同时学习针对这些负向思考进行论辩。

  参加工作坊的126 位实验组以及119 位控制组的学生,经过他们十年的追踪后发现:在青年早期参加工作坊的同学中有13%,控制组则有27%的同学出现中度忧郁﹙moderate unipolar depression﹚的情形,控制组是实验组的两倍。无独有偶的,参加工作坊的同学中出现广泛性焦虑疾患﹙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的比例也是控制组的一半。

  上述研究之后,Seligman 又追踪另一群10-12 岁即有轻度忧郁症状的儿童,其中67 名接受正向心理学技术的介入,另外47 名为控制组。

  在连续两年的追踪发现,控制组儿童出现轻度到中度忧郁的比例为44%,竟达接受正向心理学技术介入组(22%)的两倍之高。

  由此,Seligman 的结论是:正向心理不仅可以预防学龄儿童忧郁的发生,同时也对轻度忧郁症青少年有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卫博士也针对北京220 10-12 岁的青少年进行三个月的追踪研究,结果与Seligman 的研究结果相同(Chen, Lay & Wu,2003)

肆、正向心理的研究范畴

  正向心理学主要研究的范畴(The three pillars of positivepsychology)从个人层面而言,可分成三个重要的环节:

  一、正面情绪(Positive Emotion):

  快感、自信、乐观、满足感、和平等等。能够理解怎样可以获得正面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帮助。

  二、能力(Abilities)、长处(Strengths)及美德(Virtues)

  这些能力和长处包括: 良好的人际、社交能力、创造力、希望、勇气、同情心、自制能力等等。近年流行的情绪智商、逆境智商都是这个范畴的课题。能够了解如何发展这些能力,长处及美德,对个人建立正面的生活,甚为重要。

  三、支持和发展人的能力及长处的各种支持系统或组织:

  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言论环境等。作为家长、老师、甚至政策制定人,都希望知道应怎样缔造有利和适切条件,培养出正面的下一代。

  伍、正向心理的目标

  为什么要研究正向心理呢?这些都与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有关究竟甚么是好的发展与生活?根据Seligman(2002)的看法,我们可以朝向下列三个目标迈进:

  一、 快活的人生 (Pleasant life) :

  能够成功在生活中获得各样正面的情绪,包括快乐、自信、平静、满足等,便是快活的人生;故此,正面心理学其中一个重要范畴是研究各种正面情绪,透过实证研究,发展有效达至及维持正面情绪的方法。

  二、 美好的人生 (Good life) :

  除了追求快活的人生外,我们如果能够在各种生活的重要环节上(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子女管教等)运用我们个人独特的长处和美德,我们便可以达至满足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说,建立长处和美德是达至美好生活的必要阶梯。

  三、 有意义的人生 (Meaningful life ) :

  在快活的人生和美好的人生之上,我们更可以追寻有意义的人生。根据沙尼文博士的看法,能够运用我们个人独特的长处和美德,达至比我们个人更大的目标,生活便更有意义。

  陆、正向心理的研究工具

  正向心理的研究工具尚在发展当中,主要测量工具的说明如下:

  一、Watson, Clark Tellegen(2002)的正向情绪与负向情绪量表(Positive Affectivity and Negative Scale, PANAS)

  以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各十题,以五点量表测量受试者的心情。

  (1)正向情绪的内容为:有兴趣、兴奋、坚强、热衷、自信、警觉、激励、决心、注意、主动。

  (2)负向情绪的内容为:分心、不爽、罪恶感、恐惧、敌意、烦躁、羞耻、紧张、神经质、害怕。

  二、Ventrella(2001)积极思考量表

<, 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ascii-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theme-font: major-fareas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 maj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theme-font: major-fareast">  Ventrella 经过十四个月的筛选与分析后,将正向心理分成十个向度,并制作成量表,进行信、效度的考验。

  (1)乐观:相信并期待正面的结果,面对困难、挑战或危机时,依然充满信心。

  (2)热忱:凡事充满兴趣,生气勃勃、热情洋溢,又能自我激励。

  (3)信念:相信自己、相信别人,且相信更高的灵性力量在有需要时提供支持和指引。

  (4)正直:个人服膺且遵循诚实、公开、公正的价值观,甚至为它们而活。

  (5)勇气:即使结果不确定,也愿意冒险、克服恐惧。

  (6)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能做的事,也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7)决心:无怨无悔的追求一个目标、目的或理由。

  (8)耐性:愿意等待机会、适合的时机或结果,出现在自己或别人身上。

  (9)冷静:保持平静,每天让心情, 平衡以面对困难、挑战或危机,经常反省与思考。

  (10)专注:设定目标与优先顺序,全心全力以赴。

  三、Seligman(2002 的长处调查(VIA Strengths Survey)

Seligman(2002)以五点量表测量受试者的长处与美德,共分六层面,其层面如表2-2 Seligman(2002)长处调查层面表

  *资料来源:仲秀莲(2004)。台北县市国民小学校长正向心理、领导形式与学校校能关系之研究,P21

  第二节正向心理学在辅导上的应用

  壹、 Positive Psychology心理学的「第四次改革运动」

  一、培养气宇轩昂的孩子 形塑正向情怀的儿童

  一项权威的心理学研究显示,正向思考的人,不论薪资与健康,都比负面思考的人来得好,

  在这个挫折丛生的年代,必须学会正向思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商业周刊第 974 期》

  正向管教,培养新世纪核心关键能力

  二、正向管教之心理学 理论基础

  () 美国马丁沙尼文 Martin E.Seligman)提倡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以建立 快活、美好、有意义的人生

  1.获得对生活的影响正面情绪: 快感、自信、乐观、满足、和平

  2.发展能力、长处、美德建立正向生活: 良好的人际、社交、自制、创造能力、希望、勇气、同情心、情绪智商、逆境智商

  3.良好支持系统及组织以培养正向思维的下一代

  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言论环境(家长、教师、政府)

  ()比马龙效应、( Pygmalion Effectt)传统的心理学概念

  自信加自尊刺激学习动机教师、家长、行政三效合一给一个希望

  ()动机需求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

  生理、安全、爱与被爱、尊重、自我实现

  贰、正向管教与辅导的内涵

  () 正向的人格特质

  1.对过去感到满意 2.对现在感到愉悦 3.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正向的人生观念

  1.积极归念 2.活在当下 3.养好习惯 4正常信念

  二、正向的生活动力

  1.生活可能是:平凡、琐碎、忙碌、压力、负担、挑战、问题、意外、剧变、迷失

  2.或是种种追寻:宽恕、满足、平静、快乐、自信、成功乐观、希望、理想、意义

  3.期望更上一层楼:以自已的能力、诚意、勇气、努力、智慧、爱心……

  叁、正向管教与辅导的策略

  一、深度思考正确乐观思维收集、整理、谘询、讨论

  爱迪生失败之经验省思理性与非理性乐观

  二、IQEQ之外的性格特征

  1.好奇(curiosity)→喜欢新事物、容忍不确定VS沈闷、生厌

  2.热爱学习(live of leaming)→对学习新事物充满兴趣和热切以获得广博知识VS冷漠

  3.开放(open mindedness)→会以不同角度、观点审视VS偏见、自我

  4.创新(originality)→原创、独特广受领会认同VS怪诞

  5.智慧(perspective)→对人生宇宙事物有独特见解与圆融应对VS肤浅、慌乱

  6.勇敢(bravery)→面对困难危险无惧的自愿选择所需要做的事VS被迫

  7.毅力(persistence)→面对目标在困难和阻滞下仍持续行动勇往直前VS迟疑、脆弱

  8.真诚(authencitiey/integrity)→真切自我自己诚实面对自己感受、想法、目的VS虚伪、

  三、有效之正向管教辅导策略

  1.尊重差异之教学内涵个别、适性、引导

  2.多元活泼之校际活动生动、兴趣、完整

  3.积极有效之班级经营实力、灵活、用心

  4.流畅开阔之沟通管道真诚、权变、主轴

  5.全面运用之辅导网络发展、预防、治疗

  6.充分支援之行政体系互相、公平、管理

  肆、结语

  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二、生命贵人师在校园好种福

  三、他是孩子接纳陪他走一程

  四、孩子需要师长合作与教养

  五、社会需要相互尊重与扶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终为始,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
【楠蓉书香】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译)积极的心理学,积极的人生 | 科学松鼠会
分享下这几年我看育儿书籍的心路历程:从技巧到理论,再到技巧
王薇华博士积极心理学讲座
积极心理学与真正幸福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