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低感染数字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尖叫的羔羊

作者的话



       新冠全球流行,不分国家先进与否各国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日本城市化率高,人口密集,地铁拥挤程度也是各国所不及。为传染病爆发提供了绝佳的条件。然而与各国的45度角上升比起来,日本居然走出了一个诡异的锐角。这就引来韩国媒体猜测日本政府为举办奥运会而刻意隐瞒数字。

       还有人说是因为日本政府刻意不做检测,不测就没有确诊,因此作出了这么漂亮的数据。但是请看下面这张图表。

日本在3月5日加强了检测力度,绿色是检测数量,橘色是阳性数量。确诊人数并没有随检测数量而暴增。


       那么为什么不封城不封路不封电影院,似乎在防疫上根本不上心的日本会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呢?昨天笔者家里的一件小事让笔者顿悟:日本并没有不防疫,相反日本每时每刻都在防疫!日本的作业,别国至少要抄20年。
       笔者太太是日本人,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昨天外出回家,儿子进门就要去拿他的玩具,被笔者太太大声喝住:回家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儿子知错的回答:洗手漱口。
       是啊!日本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漱口啊。这是日本人最最基本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流感季节,各种预防措施更是被彻底的贯彻。我认为这些日本人习以为常的卫生习惯才是日本疫情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你会洗手吗?
       说洗手。你知道正确的洗手方式吗?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笔者是来日本之后才知道的,即使是在非典期间,国内也只是说要洗20秒以上,至于怎么洗并没有明确的指示。
       在日本,即使家长不教,孩子也会在幼儿园学到正确的洗手方式。并且在流感季节,各个公共场所更是会把洗手图贴在洗手间,反复给人们灌输公共卫生知识。笔者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洗手不光要洗手心手背,还要认真的搓洗指间,洗手腕,手指要立起来搓手心可以使指甲缝也洗的干净。


洗手是预防感冒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方法。
       面这张图是对医生进行的问卷调查,43%的医生回答洗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图中的洗手,漱口,戴口罩,用加湿器。这简直就是日本人预防感冒的基本套餐。

漱口与洗手并行。
       在日本,漱口与洗手是配套的。日本人普遍认为漱口可以直接将口腔和喉咙内的病菌排出,也可以湿润咽喉,增强咽喉自主防御病菌的能力。
       笔者上班的公司洗手间,漱口药会和洗手液摆在一起供人使用。

这是药妆店的漱口药货架,种类繁多。可见其市场需求。

笔者所在公司甚至配备了两款漱口药以满足不同人的偏好。

口罩大国
             

这张图并不是今年疫情时的。每年冬春两季都是这种景象。

日本可谓是口罩大国,日本人戴口罩有以下几种原因:
1.自己感冒了,避免传染给他人。
2.预防感冒
3.空气干燥,保护咽喉
4.花粉症
5.习惯性佩戴(没化妆,看上去有瘦脸效果,防止皮肤干燥,对自己的面容不自信等等)


       笔者有一次在美国得了感冒,带着口罩出门,一路上随处感受到美国人异样的眼光。可见欧美没有口罩文化,给病毒扩散提供了条件。
       口罩可以有效防止飞沫传染。日本人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国民性格,使他们在感冒时第一时间自觉佩戴口罩。并且不随地吐痰,在没有口罩的情况下捂住口鼻咳嗽的习惯有效防止了病毒的传播。

日本厚生省(卫生部)做的宣传海报。正确的咳嗽方式:戴口罩,没有口罩用纸巾,纸巾都没有的话用肘部内侧捂住口鼻。

冬季必备神器:加湿器
       每到冬季,商家会为加湿器摆出专柜。种类用途玲琅满目。除了大型加湿器,可以放在办公桌上的,可以放在车里的,可以和饮料瓶合体的超便宜款,商家想尽办法在你生活的每个场景中安插加湿器
      加湿器对预防新冠的效果还不得而知,但对于预防流感却效果显著。室温22度,湿度50%以上的环境中,流感病毒的活性会急剧下降,这也是为什么流感只在冬季流行的原因。

       种类繁多的加湿器,贵的几万日元,便宜的只需100日元。

笔者办公桌上的三大神器:风扇,加湿器,儿子的画。

流感季节尽可能的不去医院
       日本的医保报销70%的医药费。所以日本人大病小病都爱往医院跑,处方药见效快,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比市面上的药便宜。儿童医疗免费,孩子身体不适时更是首选去医疗机构就医。
       然而流感季节,能不去医院则不去是日本人的普遍共识。即使必须去医院也戴好口罩做好防护,以免发生院内感染。这种卫生意识至关重要,武汉的疫情爆发大多是在医院内发生的,很多不戴口罩的病人和健康的人挤在医院的狭小空间里使得病毒迅速扩散。
       另外,日本的医疗体制与结构也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日本的大医院叫综合医院,提供高端医疗。与之相对的是遍布城市中的各类诊所,看病先去私人诊所是日本的就医方式,小病就医在诊所内就能完成,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诊所的医生会开介绍信把你推荐到对口的大型医疗机构,这种医疗体制的效率是极高的。
       患者不需要排队看病,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几率。并且和国内不同,日本私人诊所的医生的专业素质普遍很高,丝毫不输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生。往往私人诊所更赚钱,所以有很多大医院的医生在积累到足够的经验后选择开设私人诊所。

笔者太太分娩时住的私人妇产医院。

       院长曾在日本医科大学任教,做过全球唯一一例成功的胎内手术。选择它的理由仅仅是因为离家近。家门口就有名医,是日本医疗的一大特点。

随处设置的消毒水与随身携带的消毒用品。
       来过日本的朋友不知有没有发现,日本商场,餐厅,写字楼等公共设施的入口处都会摆放消毒液。而且不是疫情期间才这样做。日本一直都是这样。效果就不做阐述了。

笔者所在公司入口处常年设置消毒液。

       大家对下图这款随身消毒啫喱一定很熟悉。没地方洗手怎么办?有水龙头没有洗手液怎么办?为了消除日本人的这种焦虑而开发的产品。


       除了这种消毒啫喱,消毒湿巾更是日本妈妈的常备品,和孩子外出游玩和就餐时,随手抽出一张擦擦手。


老板劝你快点回家休息
       日本上班族给人的印象是工作狂,是社畜。巴不得死在公司里。但是日本请病假的门槛其实很低。而且老板看你不舒服会主动劝你甚至命令你回家休息。尤其是流感季节,公司更是神经紧绷。因为公司明白让一个发烧的员工上班可能会放躺多名员工甚至毁掉一个部门。

流感期间,大多数公司内部会张贴预防海报提高防范意识。  

家庭内自主隔离
       日本人如果得了流感就要在家进行自主隔离。去年笔者的外甥女得了流感,除了上卫生间,一星期没有出自己的房间。饭菜被送到房门外,用过的东西都要消毒,24小时戴口罩。所以如何预防家庭内部感染,日本人可谓轻车熟路。


学校是防疫最前线
       上个月北海道一所学校的送餐员被检测出新冠阳性。学校只进行了一下消毒并没有封校。为什么?市教委回答该送餐员在工作期间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们平常就严格的预防感染,不管是不是新冠都无所谓。我靠,这才叫制度自信!
       那么日本校餐有多严格?笔者也略有体会。有一次去一所学校调查他们的设备,还差食堂一处,只要照张照片就可以完工回公司了,结果赶上他们的配餐时间,食堂内不得外人入内,我说你把窗户打开我把相机伸进去照一张照片即可,被严词拒绝。只好等到下午食堂的工作全部做完才被允许进入食堂。

日本学校的食堂,仿佛重症监护病房

       儿子去年开始上小学,每天都要在用餐袋里面放入洗干净的纱布口罩,分餐时必须戴口罩。

日本小学分餐的情景。轮班分餐,白大褂和帽子带回家洗好熨平后再还给学校。

       有一次儿子饿着肚子回家,因为用餐时有一位同学吐了。呕吐的同学被送到医务室,其他同学被迅速转移到图书室等待老师处理完毕。没吃完的食物必须废弃。所以只能饿着肚子。至于老师怎么处理呕吐物,我查了一下,直接被震住了。

       这是某市中小学预防食物中毒手册中关于就餐时有学生呕吐的指导规章。指导内容翻译如下:

指导内容翻译如下:

1.如果就餐时有人呕吐,不要触碰呕吐物。
2.用0.1%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喷洒在呕吐物上,放置5-10分钟。
3.将消毒浸泡过的呕吐物装进塑料袋密封。进行校内处理,不可以带进食堂等料理场所。
4.将餐具浸泡在0.02%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5-10分钟。
5.将餐具洗净装入塑料袋,并标明受呕吐物污染。
6.打电话联系食堂
7.将餐具直接交给食堂,注意不能用分餐的推车。
8.食堂收到餐具后,要用消毒液再单独浸泡5分钟。
       走完以上流程才算是彻底处理了一起呕吐。
       不知大家做何感想。
       笔者认为正是这种严格的管理与日本国民自觉的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才使日本的疫情在可控范围内进行。


那么。

我们明天见。

每晚21点准时给你讲一个
正在东京发生的小故事。
持写一千零一天,一个
  未知的世界将徐徐展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哥哥得流感,妹妹怎么避免被传染?妈妈做好这五点,防止流感传染
4S店如何打赢这场战“疫”?一封来自武汉汽车人的建议信
【诊所疫百答】病毒会悬浮在空气中是真的吗?坐公共交通危险吗?
感谢你,愿意戴口罩
巧用美的加湿器防流感
返程高峰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