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骑兵为何较晚登上历史舞台?
    通过马的驯化、马的训练、马具的完善,骑兵最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让中原各国瑟瑟发抖,自战国开始,骑兵与历史的走向相伴相生。
    西周及春秋时期,作战的方式以车战为主。到了春秋时期,步兵开始兴起,作战的方式逐渐变为战车步兵混编作战。直到战国时期,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才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很多学者不认同骑兵在战国时期才出现,他们认为早在春秋时期,骑兵已经出现。而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韩非子·十过》中的记载:“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晋,立为晋君。”其中的“畴骑”指的就是骑兵部队。
     
    也有学者认为早在商朝的时候,骑兵就已经出现了。因为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使用“先马”追捕奴隶的记载,其中的“先马”指的就是骑手。另外,在殷墟的合葬坑中,人马合葬在一起,随葬的还有刀、戈等武器。


    殷墟马骨

    但是笔者认为,骑兵绝不可能出现在商代或春秋时期,这跟家马的驯化过程、训练过程、马具的完善有关。


    漫长的驯化

    马类动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万年前的始祖马,始祖马依次进化为渐新马、中新马、草原古马、三趾马、上新马、真马。真马最终演变为野马、野驴等多种种类。在距今2万年的冰河时代,体型大小不一的野马广泛活动在欧亚大陆上。其中有一种野马名为欧洲泰班野马,就是现代家马的祖先。



    欧洲野马

    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野马最早在俄罗斯南部草原得到驯养。野马的平均高度在1.30米左右,个头较小,所以不适合驮载。当时的人们通过择优繁殖的方式培育野马,这就使野马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个头逐渐越来越大。

    但是这个驯化过程十分漫长,所以被驯化的家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适合人们骑行。在1988年出土的晋卿赵鞅墓车马坑,当时的考古学者对马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坑中马骨的骨干密度比现代家马低得多,马骨的强度也远远达不到现代家马的水平。

    马骨的密度和强度跟马的乘载能力直接有关,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早期的家马是不适合乘载的。在商周时期,当时的家马因为乘载能力有限,所以最少都要用2匹马拉车。所以我们在看与商周时期相关的影视作品的时候,如果发现有一匹马拉车的话,那是有悖史实的。

     


    商周马骨

    直到东汉时期,单马驾车才成为主流。而这样的情况之所以出现,得益于家马在驯化过程中马挽力的逐渐增强。

    商周时期,北方的戎、狄等少数民族虽然拥有了大量的马匹,但是还不能形成骑兵部队。而在春秋时期,秦国派给重耳的“畴骑二千”,也不是骑兵部队。因为当时马匹的主要作用是将战士输送到战场,然后战士们到达战场再下马作战。

    公元前542年,晋将魏舒打败狄人,靠的是将惯于车战的晋兵转变成步兵,用步兵对抗狄人的步兵。这也证明当时的游牧民族是没有骑兵的,如果他们有骑兵的话,也不会用步兵进行作战。

    早期的游牧民族很少入侵中原,也是跟他们还没有骑兵部队有关。后期的游牧民族在家马的承载能力增强的时候,才有了入侵中原的机会。

    在战国时期齐景公墓殉马坑中,考古专家发现墓中马匹的高度在1.5米左右。这种高度的家马已经具有相当不错的乘载能力,这就让骑兵具备了登上战争舞台的基本条件。

     


    齐景公殉马坑



    训练的过程

    骑兵要想在战场上作战,肯定需要训练战马。《蒙鞑备录》中记载了训马的方法:“马初生一二年,即朴草地苦骑而教之,却养三年,而后再乘骑。下马不用控击,亦不走逸,性甚良善。”

    从这个训马的方法中,我们能够发现训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训马的人还要经常亲近、爱抚战马,毕竟战马不是机器,它也是需要情感联系的。

    训马的方法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人们经过漫长的摸索、实践,最终总结出来的经验。从亚述骑兵的发展过程,能直观地感受到训马方法的发展过程。早期的亚述骑兵是两两组合进行活动,通常是一名弓箭手加上一名不带武器的伙伴。在战斗的时候,弓箭手通过射箭战斗,而另一名伙伴则负责牵马,控制马的方向。

     


    古人骑马图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作战方式,与亚述骑兵还没有掌握完善的训马方法有关。后期的亚述骑兵实现了单人单马作战,这证明他们逐渐掌握了完善的训马方法。

    所以在训马的方法还没有成熟之前,骑兵很难成为独立的兵种。商代和春秋时期人们显然没有掌握成熟的训马方法。



    马具的完善

    家马具有乘载能力,骑兵掌握成熟的训马方法之后,也不能实现骑兵大规模登上战场作战。因为在马鞍、马镫等马具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骑兵在马上是不稳定的,武器交锋在一起,带来的反作用力很容易让骑兵从马上坠下。骑兵一旦坠马,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之下,死亡率基本是100%。

    所以早期的骑兵使用的都是弓箭,进行远距离作战,是战争中的辅助力量。当马鞍出现后,骑兵尴尬的局面被打破。早期的马鞍是一块简陋的布或者皮革,人们在马的腹部兜上一条腹带,然后把马鞍固定在马背之上。

     


     古代马鞍

    不久之后,两边翘起的高桥马鞍出现,这就让骑兵能够使用刀、矛等近战武器,冲锋在战场之上。

    随后马镫以及骑兵护具的完善,让骑兵的力量完全发挥了出来。不管是近战肉搏,还是快速驰援,骑兵都成为了战场上令人畏惧的兵种。



     古代马镫


    通过马的驯化、马的训练、马具的完善,骑兵最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让中原各国瑟瑟发抖,自战国开始,骑兵与历史的走向相伴相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朝是中国重装骑兵——“甲骑具装”的黄金时期
很多同学至今没有搞懂,马镫就是一个简单的铁环,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
重装骑兵
马镫是什么时侯发明的?
催锋陷阵:马具演变与重甲骑兵
战国时代中国骑兵已崛起,为何秦始皇兵马俑里还有大量战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