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隆」草根奋进,青史留名,千古良将的异类

引子

“儒林异代应知我,只合名山一卷终。”

自古名垂青史的名臣良将,出身虽不相同,但也有规律:

  • 或起于乱世,奋力一搏,成名千秋,比如汉初三杰、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或于和平治世,通过科举等官方认可的途径入仕,把握机遇,成就功业,比如郭子仪、张居正;
  • 或依靠特殊身份/祖上福荫,赢在起跑线上,并最终成为人生赢家,比如卫青、霍去病、戚继光。

有一个人,没碰到风云际会的乱世,出身平平偏赶上最看重出身的时代,却最终依靠自信、勇敢于才华,成功逆袭、青史留名,跻身古今闪烁的将星行列。

他就是西晋名将——马隆。

非名门出身的忠义青年

西晋,虽贵为大一统,却总被后人诟病。究其原因,除了空前的八王之乱将中国成功带入数百年的大乱世以外,“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被冠带”,只看出身不看才的门阀制度在这时走向巅峰,也是原因之一。

马隆,就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生于山东东平平陆。

由于《晋书》记载的是重视门第的晋朝,自然特别注意在人物列传中,不厌其烦地罗列此人的祖、父(甚至更远)脉络。而在马隆列传中,完全没有此等语言。对少年马隆的评价,就八个字:

房玄龄《晋书·马隆传》:“少而智勇,好立名节。”

显然,马隆绝非名门出身。不过,虽未说明马隆的出身世系,但晋书还是非常详细地记述了马隆成名前的一件事。曹魏时期,兖州刺史令狐愚因牵连王凌之乱,被开棺暴尸三日。谋乱罪大,兖州无人敢为他收尸。马隆假称是令狐刺史的门客,用自己的私钱财安葬了令狐愚,还服丧三年。

《晋书·列传第二十七》:“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

我们不知道马隆这样做,是全为忠义,还是有在那个注重名声的年代,以这样的“异举”赢得名声,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成分。总之,他成功了,“一州以为美谈”,之后担任了兖州的武猛从事(刺史下参掌军事的官僚)。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准备发起统一战争,下诏地方州郡举荐“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马隆被兖州推荐,之后升为司马督(六品军官)

烽火再起可用谁

自东汉建武22年(公元46)年起,游牧民族不断向中原内迁,至曹魏、西晋时,胡人已入关中、泾渭流域,而边境地区也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复杂局面。朝廷对于这一情况一直非常关注,争论不断。不少大臣对于愈发复杂严峻的边境情势,忧心忡忡。

房玄龄《晋书·傅玄传》:“ ……苟欲取一时之利,不虑后患,使鲜卑数万散居人间,此必危害之势也。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268-269年,河西、陇西大旱,危机隐隐欲现。面对天灾不断、人员混杂的局面,晋廷决定加强对西部边境的控制,把原属雍州的陇右五郡、凉州的金城以及梁州的阴平合并,新设置秦州刺史部,并任命胡烈为秦州刺史。

标红处为秦州位置

胡烈背景很深,父亲是曹魏后期司马懿麾下名将胡遵,弟弟是西晋名将胡奋。担任首任秦州刺史后,武将出身的胡烈意图猛药去疴,采取高压措施,进兵河西鲜卑聚居地,矛盾激化。西晋不少大臣对此类做法不以为然:

《晋书·阮种传》:“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淡利,忘加讨戮。”

在天灾人祸的夹击下,本就蠢蠢欲动的河西鲜卑终于爆发,在首领秃发树机能的带领下河西鲜卑(鲜卑与羌人的联合体)于公元270年发动叛乱,胡烈战死。之后西晋朝廷派去的石鉴、司马骏皆镇压不力,树机能逐步壮大,联合了匈奴、氐、羌等各部胡人共同反晋。

公元271年,两任凉州刺史牵弘、苏愉先后被树机能杀死,晋廷虽然在277年依靠名将文鸯大败树机能,赢得了喘息,但一年后,树机能卷土重来,杨欣,成了他刀下第三位凉州刺史,而此战之后,“河西断绝”,司马炎心急如焚。

《晋书·马隆传》:“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

正史中,少见对皇帝焦虑如此直白的描写,可见当时情形之急。而司马炎面对的,不是群臣的对策,而是“朝臣莫对”。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自信

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声音的尴尬朝会上,当晋武帝司马炎听到一个浓重的山东口音自告奋勇地说:“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时,有多么兴奋。

那场记载于史册的对话,后来演变成司马炎、马隆之间精彩而略带喜感的问答:

司马炎:“你要能灭树机能,干嘛不用你?说说你想怎么办?”(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

马隆:“您要用我,就要让我自己决定,不要问、不要管。”(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

司马炎:“啥意思?”(云何?

马隆:“我自己募集3000人,您别管他们从哪来,我带着他们往西面去,靠您的神威,秒杀树机能!”(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

马隆说这话时,看来是充满自信的,连着死了四个刺史,死马当活马医,司马炎只能找活马隆医了。

于是,马隆募集了3500人、三年军资出发了。这期间有个小插曲,官吏武器库的主管和马隆关系不好,一开始只给马隆一些腐朽了的棍棒对付,马隆因为不满还被御史弹劾,只好自己上朝向司马炎告状:“武库令乃以魏时朽杖见给,不可复用,非陛下使臣灭贼意也。”,最终司马炎满足了他的愿望。

就这样,马将军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意气风发地出发了。

神奇的兵器怪咖

马将军就这样意气风发地出发了;

马将军就这样杳无音信地消失了。

房玄龄《晋书·马隆传》:“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

然而,马隆在与朝廷断绝音讯的时间内,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以“神兵天降”的面貌,出现在树机能面前。

面对树机能“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的围追堵截,马隆既没强攻,也没死守,既没趁夜偷袭,也没围点打援,他启动了“神兵”程序,开启了中国历代名将的一个新领域——以神奇的兵器致胜。

1. 因地制宜的变形金刚车队

《晋书·马隆传》:“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

只有44个字,却勾勒出了马隆这支“变形金刚车队”之奇。他按照诸葛亮八阵图制作了偏厢车。所谓偏厢车,就是能够和鹿砦、拒马等军事障碍物组合使用,攻守皆可的装有防护板的战车。

马隆发明的战车具体什么样子,已没法考证。但是1000多年后的明代,边将郭登曾经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了他仿制古式(很可能是马隆车),作出的偏厢车的具体形态:

郭登《上偏箱车式疏》:“……模效古制,造为偏厢车。用以防护军民其车辕长一丈三尺。前后横辕阔九尺,高七尺五寸。厢用薄板,各留置铳之孔。轮轴如民间二样轻车,其出则左右两厢,次第联络。前后两头辕轸相依,各用钩镮,互相牵搭。绷布为幕,舒卷随宜。每车上插小黄旗以壮军威。仍载脱卸鹿角二,长一丈三尺。遇止离车十五步外。钩连为外藩每车用神鎗二人。铜礟一人鎗手二人。强弓一人。牌手二人。长刀二人。通用甲士十人。……”

之后的名将戚继光、孙承宗都曾制造过偏厢车。

戚继光款偏厢车

虽然马隆的偏厢车的模样我们看不到了,但它的使用方法,史书记载十分明确:在地势开阔处,偏厢车结合鹿角组成车营;在地势狭窄处,把木屋安在车上,形成行动的战斗堡垒,边战斗边前进,还可以从车内向沿途的敌人射箭,箭无虚发。

进可攻、退可守,因地制宜、机动性高,效果显著。

2. 超前而搞笑的磁石阵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是残酷的,史书中关于战争的具体描写,往往既让人热血沸腾,又使人感到压抑。

马隆是例外,他的一个阵法,不仅惊人地超前,而且非常滑稽。

《晋书·马隆传》:“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这段描述的大意是:马隆在道路两侧,堆积大量的磁石,敌人一身铁制铠甲,到了磁石附近就被吸住,动弹不得;而马隆的士兵则穿着犀牛皮,一点不受影响。

磁石

我们可以从这段文字中,想象树机能士兵东倒西歪、如坠梦中的窘境。他们对马隆“咸以为神”,也就不足为奇了。

后人读到马隆的变形金刚车队、磁石阵之后,无不拍手称快;同样拍手称快的,还有晋武帝司马炎。本来觉得马隆的3500乌合之众回家无望的他,在某天夜里忽然见到了马隆的来使,听到这些细节,不禁“抚掌欢笑。”封马隆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

在马隆的神威下,树机能被杀,敌人们要么归附,要么被杀,“前后诛杀及降附者以万计。”“……凉州遂平。”于是,历时9年、导致晋廷损失4名封疆大吏的秦凉之变,平息。

善始善终,名留青史

马隆一战功成,为西晋朝廷迎来了边境的安宁(几乎是晋廷与胡人最和平的时期),朝廷评议马隆功绩时,有人提出马隆的将士在招募时都已经加封显爵了,不应再赏了,卫将军杨珧跳出来反驳,认为招募时只是为了激励将士才给了较低的封赏,现在马隆“全军独克,西土获安”,要以后来的功绩再加赏。司马炎于是准奏,增加了将士的各级封赏。

太康初年,朝廷认为西平郡(治所在今天青海西宁)荒废已久,又想到马隆,任命他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马隆到当地后,面临南虏成奚的骚扰,他命士兵都带着农具,作出要耕田的样子,成奚受到麻痹略有松懈,被马隆抓住机会一举击破。

马隆在陇右驻守十余年,边境安定、威信很高。当时的略阳(治所载今天的甘肃秦安县东南)太守严舒仗着与权臣杨骏的姻亲,诋毁马隆年老昏聩,觊觎马隆的西平太守之职。朝廷同意,新任严太守无法摆平当地胡人,羌、氐再次集结,面临复叛风险,朝廷再次启用老蒋马隆,最终马隆得以在任内逝世。

燕过评

  • “三奇”良将

纵观史书 ,马隆的确是一个另类。他有三奇:

  1. 奇来历:古之良将,大多或出于乱世、或发于显戚、或因袭祖茵,像马隆这样在最重视出身的时期,以低级别官员身份自荐而上,实不多见;
  2. 奇性格:马隆的性格也是另类。地方父母官获罪被暴尸时,他是唯一一个不顾安危安葬的忠义之士;边境有难时,他又是唯一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朝臣;遇他人刁难,他直接面陈皇帝提要求;更重要的是他“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的观点,自信、勇敢、有担当,令后人敬佩
  3. 奇战术:马隆击胡的战术,极其与众不同。兵家有所谓四派的说法,即以战略取胜的兵权谋派、以阵法取胜的兵形势派、以利用客观环境取胜的兵阴阳派,和以创新武器装备和训练取胜的兵技巧派,马隆绝对是兵技巧的杰出代表。他将孔明设计付诸实战,制造了兼具机动性、灵活性的古代战车;他更利用敌军弱点,发明了神奇的磁石阵,令人耳目一新。
  • 明君与时代

我们赞叹马隆之奇,也应为司马炎点赞。朝廷之上,出身普通(连生卒年都没有载入正史)的马隆勇敢自荐,而司马炎同意“听之任之”,这是需要勇气的;在发放武器、加封赏赐两件事上,司马炎两次应允有利于马隆的建议,也是有知人之明的从对待马隆的事件上,可以看出司马炎是具备一位统一天下的开国之君的基本素质的。

晋武帝司马炎

后世评价大一统王朝,总认为西晋乏善可陈。即便如此,西晋也并非一无是处。马隆治边,特别是击破树机能的战役,绝对是西晋数十年历史中值得称道的亮点。西晋战事不强,后期又逢八王之乱、胡人入华,名将匮乏,纵观西晋历史,最可堪“良将”的,当属羊祜、杜预与马隆。

奇将马隆,一位在最看重门第的时代逆袭的草根,最终凭借超人的自信、神奇的才华与宽容的时代,青史留名。清初思想家李塨,甚至将他与唐代伟大的军事家李靖相提并论:

李塨《阅史郄视·卷三》:“李药师破突厥,马隆讨树机能,皆以正兵,是千古最知兵者。”

时机未来,积蓄才能、等待机会,

时机到来,勇敢担当、积极作为,

这是逆袭草根马隆,给我们的一点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良将奇谋:一百一十二、鹿角车营夹道累磁
史说三国:三六六 马隆征西
马隆为何能用三千勇士杀退鲜卑大军,因为他有一支高科技新式军队
三国之鲜卑下(五十九)
马隆(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官至东羌校尉,封奉高县侯)
奇葩名将:摆阵图、玩物理、搞发明,以三千破数万,威震西北异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