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节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userphoto

2022.09.10 北京

关注

中秋月圆,示团圆;月饼为圆,又被称为团圆饼。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有人说,中秋节团圆的的人,会一辈子团圆幸福。皓月当空,九州同此月,那一轮明月,承载着中国人对家的依恋

中秋月圆,喻示团圆;月饼为圆,又被称为团圆饼。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有人说,中秋节团圆的的人,会一辈子团圆幸福。皓月当空,九州同此月,那一轮明月,承载着中国人对家的依恋。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直到了唐代,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月圆,喻示团圆;月饼为圆,又被称为团圆饼。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有人说,中秋节团圆的的人,会一辈子团圆幸福。皓月当空,九州同此月,那一轮明月,承载着中国人对家的依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月圆,喻示团圆;月饼为圆,又被称为团圆饼。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有人说,中秋节团圆的的人,会一辈子团圆幸福。皓月当空,九州同此月,那一轮明月,承载着中国人对家的依恋。




吃 月 饼、赏月、赏桂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和土地公的重要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之后每逢中秋,人们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把酒问月。直至今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人们经常在中秋时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和土地公的重要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观 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猜 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和土地公的重要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

诗 词

唐诗选——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唐·方干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中秋夜对

唐· 许棠

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

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

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

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月

唐·张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和崔中丞中秋月

唐·张南史

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

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

不知飞鹊意,何用此时惊。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宋诗选——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日菊盛开
宋·家铉翁

年年菊占晚秋清,今夕东篱放早英。
月共黄花如有约,花开半夜月偏明。


中秋闻笛
宋·朱淑真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中秋月
宋·白玉蟾

千崖爽气已平分,万里青天辗玉轮。
好向钱塘江上望,相逢都是广寒人。


中秋感怀
宋·宋白

去年今夜此堂前,人正清歌月正圆。
今夜秋来人且散,不如云雾蔽青天。


中秋月
宋·邵雍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
求满直须当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
无去照处情非浅,不睡观时意更深。
徒爱古人诗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词选——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惟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折桂令·中秋
元·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
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中秋明月满,天涯共此时!
今日,让我们在最美的中秋诗词里,
寄一份情思,送一份关怀,道一声祝福,
愿月圆人更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诗协 (一、二群) 2022年9月第一期中秋专刊 (总第三期)
【诗雅香江】第420期 辛丑中秋特刊(四)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雨巷同题】第096期同题:中秋节
大连诗词群|中秋咏怀
『中秋国庆双节诗会』情满关山月共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