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史丨近代日本的侵华计划书:台湾番地征战要略,成为日本侵华的第一步

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现强大,对于日本来说,想要发展资本主义,对外扩张也成了必经之路。所以日本决定把扩张的初步苗头对准东亚大陆。

当然按照日本人的野心,日本的扩张目标,第一步是东亚大陆和周边岛屿(比如我国的台湾),第二部就是横扫东南亚和南亚(日本对印度也垂涎三尺),实际上日本也有征服欧美的魔幻野心。

在日本人的扩张计划细节里,关于第一步对哪个方向扩张,在明治朝廷高层也一度引发争议:有征韩派认为,日本首先应该征服韩半岛,而后以韩半岛为跳板,进攻清朝本土,并占领清朝的土地。也有征台派,认为清朝统治的台湾岛,可以成为日本的“实验品”:即日本可以通过进攻台湾岛,来试探清廷的实力和态度,并根据这些,制定更加贴切且适合日本的征服方案。

在这个背景下,有日本官员编撰了《台湾番地征战要略》,其内容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武装占领手段,征服我国的台湾地区。

最终,当时的日本天皇认为和征韩理论相比,征台更适合日本当时的情况,于是明治天皇选择了征台模式。

1、日本攻台

中华帝国几千年来都是远东的霸主——注意,是远东的霸主,而非东亚。以清朝乾隆时期为例,这时候,东南亚各国臣服于大清(比如暹罗、越南),西亚的阿富汗也一度臣服于清朝,南亚的廓尔喀更是清朝的附属国。所以日本虽然明治维新,但也担心如果轻易冒犯清朝,会不会遭遇清朝的打击报复?

其实伊藤博文跟李鸿章后来也提过,日本和韩国都是穷国,论富有,是比不得中国的。

所以日本认为,如果攻取台湾,可以看看清廷的反应态度。但如果吞并韩半岛,则意味着日本军距离北京很近,一旦清廷的打击报复日本承受不了,那么对日本来说,也将失去回旋余地。

2、清朝的软弱

当时有琉球渔民在台湾被当地的原住民杀死。本来这是琉球人的事情,和日本无关。但是日本还是选择通过这个事件做文章,表示要给琉球渔民出头,于是派遣近四千士兵在台湾登录。还在台湾成立台湾都督府——日本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吞并台湾。

此时清廷受制于英法等西方列强,所以也不想和日本贸然开打,所以起初清廷对日本军登陆台湾表示抗议。但随着日本成立台湾都督府的消息传来以后,清廷也明白了日本人的意图。于是清廷派遣沈葆桢带兵去台湾。不过,清廷要求沈葆桢在日本军队附近搞军事演习就可以,不要轻易和日本军爆发武装冲突。从这不难看出晚清的软弱性——要知道,当时日本还算不得列强,顶多算个列弱。被英法列强压制,可以理解成清朝实力不足,但对于日本都不敢动武,可想而知清廷的软弱,已经没了底线。

所以多年后,大韩帝国成立,韩国人也打算越过鸭绿江、图们江,占领我东北地区。根本原因就在于,韩国人也觉得清朝太窝囊。

3、日本军被迫撤退

清军的军事演习,并没有吓住日本人,反倒是让日本人看出了清朝的软弱。本来日本军打算借此占领全台,但是,因为日本军在台湾水土不服,这就导致了因为疾病而出现了大范围减员的现象。所以明治天皇只好就坡下驴,派人去北京和同治帝谈判,并借此勒索走大量钱财。同时,还哄骗清廷默认日本有吞并琉球的权利。而这也给后来日本吞并琉球,提供了依据。

虽然此次日本军没有占领台湾,但也摸清楚了清朝的底线,这也让日本有了对东亚继续扩张的“财富密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日本侵华图片历史资料(2)
明治维新数年后的日本就迫使清廷割地赔款,失去琉球
中国和朝鲜、琉球的宗藩关系为何瓦解?背后是日本的险恶阴谋
琉球,东海捧出的一串珍珠
琉球国是怎么覆灭的
太平洋战争(插图版)---3 “牡丹社”事件 ---青梅煮酒197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