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总爱故意摔东西,背后隐藏着惊人秘密……

家里有宝宝的总是欢乐多多,然而他们也有让人抓狂的时候,这不,有位家长正在为宝贝发愁呢!

萌萌的小金鱼妈妈问:我家宝宝两岁多了,总是故意摔东西或把东西扔到地上,我该怎么办

你在养育宝宝的时候有遇到令人棘手的问题麽?是否现在依然有疑问困惑着你?那么,请把问题告诉小编,我们请教育专家为您解答!

智慧成才教育创始人、智慧母亲典范李亚光回答:

孩子的心理反应与大人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

A1. 宝宝摔东西时:

a. 大人的反应: 大惊小怪

孩子的心理: 哈,可以引起注意哦!

大人在孩子眼里: 好玩,下次还是这样

b. 大人的反应: 赶紧抱起来哄哄

孩子的心理: 哇,摔了东西更能被抱着

大人在孩子眼里: 嘻嘻,奶奶爱我好温暖呦

c. 大人的反应: 立即满足孩子哭闹索要的

孩子的心理: 咦,有效!下次闹点别的

大人在孩子眼里: 哎呀,大人真好对付哦!

d.大人的反应: 大声呵斥了孩子

孩子的心理: 我恼,看你舍得打我?

大人在孩子眼里: 哼,就你是警察,我不服

e. 大人的反应: 又摔了东西、不理睬

孩子的心理: 啊呀,妈妈怎么还不来啊!

大人在孩子眼里: 再闹厉害点儿,看你管不管我

A2. 宝宝摔东西后,是谁将物品整理并归回原处?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保姆?

全家大人一起上,立即收拾残局?

带孩子一起整理?

A3. 家长日常有否下列行为?

大人扔垃圾的时候是否随手一丢,弄出彭的一声响的动静?

对家里不再需要的东西就直接扔到地上

A4. 家用物品分类

家里厨房、客厅、书房、卫生间、衣柜等处的物品的摆放有清晰的分类标准

家里物品随意堆放,寻找起来缺乏需要费些时间

A5. 宝宝摔东西频次最高的对象哪个大人在周边?

老人?妈妈?爸爸?

A6. 面对宝宝摔东西,大人的做法:

赶紧抱起来哄哄?

立即满足?

批评宝宝不对?

给宝贝讲道理?

呵斥宝宝?

动手打?

学会用四个步骤治愈宝宝的『摔东西病』

B1. 诊断:医生在对病人做出诊断之前,医理已烂熟于心。

教育理念是妈妈对宝宝做出判断的系统基础,原理亦如同医理。

作为妈妈,首先应学会诊断宝宝摔东砸西的根源与诉求。

B2. 处方:医生的处方排在治疗措施之前。同理,应先对有『摔东西病』的宝宝开具教育处方,

再采取行动。

B3.治疗:有些病人已经寻得了名医,也得到了名医的正确诊断和处方,但病仍未好,原因在哪儿呢?

正确的治疗需要正确的药物、服药方法和遵守禁忌事项。教育方法也与服药治疗同理。

B4. 巩固:病情反复是可能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还需要养 固的过程,如同宝宝的习惯的养成过程。

怎么做?

C1. 综合诊断

不妨等到宝宝再摔东西的时候。

首先确保孩子的安全,如果摔坏的是玻璃等容易让孩子受伤的东西,先把孩子抱走,置于安全的环境中以避免孩子受伤。

同时静静地观察孩子的表情,思考摔东西之前发生了什么,摔东西过程中和之后孩子的表情和表现。

1. 生理诊断-排除生病的可能性

如果出现感冒、发烧、伤口疼痛或发炎等情况,需要在西医确诊的情况下,按照医嘱调整饮食作息并给予孩子悉心的呵护。

这时,不宜对孩子摔东西这样的行为过分焦虑,等到孩子的生理疾病彻底治愈后再纠正不迟。

对于不必经过西医确诊的非急症,例如:上火、营养不良、肥胖等情况,建议家长首先判断孩子是否有火,例如一般情况下,心火、肝火、肾火均会引发烦躁、脾气大的情况。治疗的前提是准确甄别实火还是虚火。为了避免因药不对症或食材不平衡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应该带宝宝找有水平的中医把一把脉。

人吃五谷杂粮,生理上出现不适在所难免;该治就治。

在轻度不适或亚健康状态下,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行为应持续进行。  

2. 心理诊断-摔东西是一种心理诉求

按照平均发育规律,宝宝自一岁半起就已经具备了自我判断和表达情绪的意愿。所谓的【摔东西病】其实是一种心理诉求,宝宝是在通过摔摔砸砸的破坏性行为来表达心理需要和情绪,例如:想要什么、得不到满足或发泄时的愤怒、焦虑或困惑等,从心理层面究其病因不外乎下列两种情况:

关注不足

过分溺爱

3. 精神诊断-重视宝宝的精神需求

重视宝宝的精神发育是对宝宝综合成长的巨大助力。

宝宝表现出『摔东西病』的症状,其实诠释出宝宝可能存在下列两种基本的精神需求:

探索需求:“搞破坏”是宝宝在成长中动作发育的需要,代表宝宝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时候的宝宝还不能对摔坏东西的后果进行预测和把握,也许只是想知道着东西是不是禁摔、摔坏了里面是什么样子、摔到地上是什么响声、摔烂了大人会有什么反应……

独立需求:两岁多的宝宝已经进入了自我意识的萌发阶段。这个时期的宝宝,虽然还不能完整表达,但在潜意识里已经开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并由自己把控,所以常表现为不大听话,甚至以大人眼里的破坏性行为来证明自己。

摔东西是宝宝表达不满的方式之一,从本质上其实不能称为疾病。起因多来自于得不到大人理解或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也常与自己不愉快又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表达,对自己不满意有关。

C2. 创造科学的处方:

教育处方由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方法共同构成。

目标:呵护宝宝的好奇心,给予宝宝探索未知的土壤和环境,培育宝宝的独立性人格。

计划:用多长时间、治好宝宝的【摔东西病】

C3. 治疗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

方法1:给予三位一体式的综合关注:

在生理上给宝宝抚摸:例如睡前抚摸宝宝的小腿利于宝宝的平稳睡眠;抚摸宝宝的后背会使宝宝感觉到依靠和温暖;

在心理上给宝宝安抚:肯定宝宝的内心动机,告诉宝宝,妈妈理解宝宝闯祸捣乱恶作剧的出发点,启发宝宝把自己的心理需要表达出来;

在精神上给宝宝鼓励:用赞许的口吻提炼出宝宝成长中的性格品质并明确地告诉宝宝:想一探究竟、想自己说了算都是宝宝成长中宝贵的出发点。

利用睡前故事,给宝宝讲解好奇、尝试、敢于行动的励志类故事,例如,小马过河,告诉宝宝:妈妈就是那批大马,总会在宝宝身后提供保护。别忘了在故事结束时,概括出小马的精神品质---勇敢尝试,直至成功。

方法2:掌握关注的度

被冷落或被过分关注对宝宝来说都是有害的。

在过分呵护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对温暖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如同把宠爱当做了习惯的妻子往往在中年后要付出代价一样。过分被关注就滋生了宝宝的欲,一旦欲望过剩,结果往往是欲壑难填。

被冷落的宝宝,常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赢得注视,例如摔东西、发脾气等。

因此,对孩子希望被关注的欲望的满足需要掌握一个平衡的度。

方法4:采用冷处理方式

当宝宝的【摔东西病】再次发作时,只要确保宝宝没有摔碰的危险,暂且不要理会。大人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或者以摇头、叹口气表示【微惩罚】,不要宝宝一闹就立即被满足。

方法5:尊重宝宝是原则,平和 坚定(Peaceful&Firm)是方式

没有必要呵斥或打骂孩子,这时候的宝宝年龄还小,理解力还达不到与大人彻底交流的程度,如果大人能够蹲下来与宝宝进行目光对视,目光坚定并用平和的方式告诉充满宝宝后果,例如东西摔坏了就不能用了,再买会浪费金钱;让奶奶再做一个会浪费奶奶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奶奶做其它事情……

一般来说,在七岁前,宝宝犯同样的错误15次以内,大人不应该提高声调,既要让宝宝感觉到母爱的包容,也要让宝宝感受到妈妈对原则的坚持,所以语言是温柔的但目光必须是需要坚定。逐渐的,宝宝就会明白对错的原则。

方法6:榜样的力量与宝宝模仿

作为大人,应尽可能以身作则,无论对于废弃的物品还是日常衣物、包包,尽量不要以扔的方式,改为放置。

大人的随意也会成为宝宝的模仿对象;大人的歇斯底里式吵闹、抱怨、破坏性语言不仅是宝宝成长环境中的负能量,也是滋生宝宝破坏性发泄的行为模仿根源之一。

C4. 巩固:

习惯成自然,千万别半途放弃,重复12次形成一个习惯是正常的培养过程。一旦宝宝出现反复,拿出耐心继续进行正面引导,直至宝宝巩固出一个好的习惯。

帮助宝宝:小品表演法

如果宝宝的悟性较高,已经能够看懂动画片,不妨邀请宝宝与大人一起表演一个小品:

小品名称:《摔东西》

情节关键词:摔东西-补救-沟通-收拾残局

演员角色:由宝宝与爸爸或妈妈一起扮演另一方妈妈或爸爸;

如果宝宝是儿子,就由爸爸扮演【破坏者】、儿子扮演爸爸和妈妈一起表演;

如果宝宝是女儿,就由妈妈扮演【破坏者】、女儿扮演妈妈和爸爸一起表演。


剧情:

1) 由破坏者找事儿表现不高兴,然后摔东西制造麻烦和混乱;

2) 大人(由于其中一方是由宝宝扮演的,另一方家长演员需要主动带动剧情继续)

表现出大惊小怪、赶紧抱起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

或者保持沉默、表现淡然、静静地观察孩子

3) 最后由爸爸妈妈(其中一方是由宝宝扮演的)握住孩子的双手帮助孩子冷静下来,再坚定而平和地进行沟通。

*提示:

  扮演宝宝的大人在沟通时要站在宝宝需求的角度,用平和方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目的在于让宝宝明白,一旦大人知道了宝宝的需要,是愿意满足宝宝的合理诉求的,但不合理的将会被平和而坚定地拒绝,耍赖或摔东西无助于不合理要求。

  在沟通中,大人最好能够表现出好奇、尊重、感恩、尽责、宽容、弹性的性格品质,并运用于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中,让宝宝感受到正面沟通的威力和美好,因为这是培养宝宝性格品质的好机会。

4) 最后大人带着宝宝一家三口,一起收拾残局后,在整洁的环境中抱起宝宝,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希望宝宝下次不再摔东西了。

*提示:

  如果与宝宝一起,把摔坏的东西重新粘好,是不错的办法。

如果在收拾的时候,能顺便教一教宝宝如何分类归置,那就太棒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该如何调教爱捣蛋的孩子
孩子“破坏狂”心理大揭密
我们能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专治毁坏东西的孩子
90%的宝宝都有害怕心理,妈妈这样做就对了!
你对孩子说“妈妈抱不动你了”,他会有什么反应?第二种最聪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