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朗诵学习心得(三)

     好久没有博出关于朗诵方面的随记了,这段时间虽然没怎么读,但却一直没有间断听。听名家诵读、听朋友们的朗诵、听自己以往的读品,并利用网络找机会向专家请教,和朋友们交流,总结过去,发现了一些自己原来认识不深但又很重要的东西,也发现了自己对朗诵这门艺术理解的一些偏差,现博出与诸友共榷。

    15、关于朗诵“起音”的高低

    我原来对起音高低领会的只是单一的一种形式(请参看我的“朗诵学习笔记一”中第6),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是在一般情况下的一种形式。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这就要看文章开头语句所要表达的情感强弱程度了。比如我们在读《满江红》或《赤壁怀古》等这类诗词时,起句读音则要高亢激昂,声如洪钟,在这里,气息就要恰到好处的调节和分配了。

    16、关于朗诵“嘘声”的运用

    我曾以为朗诵、朗诵,就是要大声诵读,这仅仅是从字面理解而已,恰恰把“艺术”含量给忽略了,结果是偏重了“朗”,淡漠了“艺”。正如朗诵艺术家一舟老师所见:嘘声是一种高境界的艺术手段。关键看用的是不是地方,用的好不好,是否恰当表现了作品感情和作者的情绪。

     17、关于朗诵的存在形式

    我一直在寻求,朗诵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有的老师说,朗诵的最高境界就是“说话”(参看我的朗诵学习笔记二”中第11),老师讲的这种“说话”,绝非简单意义上的生活中的说话,而是经过一定的科学的训练而形成的一种给人以美的享受且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语调。朗诵,应当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存在,它不等同于影视语言。我欣赏把朗诵看做是“说和唱中间的一种东西”,它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说话感和音乐感的统一”。

      18、关于朗诵文章的选材

    我们往往对朗诵的文章不去筛选,仅凭个人兴趣和喜好拿过来就去读。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朗诵,好的文章不一定是好的朗诵作品。有的名诗、名篇,语句生涩、拗口,用典坚深,用语生僻,令听着如在云里雾里,这样的文章品读性强,可听性差。诗歌创作及朗诵名家陆澄老师说的最经典:作品为我所用,我不为作品所役;朗诵因作品而生辉,作品因朗诵而增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建华老师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超凡脱俗 返璞归真《篆刻艺术》
以传统的笔墨技法,彰显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组图)
谈写作31:怎么设计文章的高潮
崔寒柏老师作品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