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 》发布

为积极响应“健康老龄化”的国家策略,降低老年人因营养不良、肌少症导致的功能障碍,降低和控制老年人跌倒,失能的风险。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立项,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起,根据目前的国际规范,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已于2021年8月发表于《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旨在为我国综合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等老年医学相关的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意见。1

1

肌少症为老年人常见病,给医疗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肌少症,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随增龄患病率显著增加, 80岁及以上老人肌少症患病率高达67.1%。肌少症会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增加老年人跌倒、失能和死亡风险。1

老人跌倒,将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包括医疗和康复的费用,我国每年老年人跌倒的社会代价约为160~800 亿人民币。2

2

肌少症的诊断和评估1

四肢骨骼肌肉量是测量肌肉量的关键指标,DXA是测量的金标准, BIA简单便捷,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

小腿围为评估四肢骨骼肌量的简便方法,用于肌少症的有效筛查

评价肌肉力量最常用的指标为上肢握力; 膝关节屈伸力量是评价下肢肌肉力量最精确的方法,5次起坐试验可作为下肢肌肉力量简便的替代方法。

步速是评价躯体功能最简便的方式,而SPPB、TUG更全面综合评估躯体功能。

1
2
3
4

1:小腿围、2:握力、3:五次起坐实验、4:步速

3

老年肌少症的筛查和诊疗流程(社区医疗机构和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1

  1. 社区医疗机构: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使用“筛查-评估-诊断-干预”的肌少症诊疗流程。

  2. 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老年患者需评估和诊断肌少症的同时,应评估引起继发性肌少症的病因。已确诊肌少症的老年人,应进一步行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包括衰弱、跌倒、失能风险等,从而提供个体化干预方案,有效预防肌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

4

肌少症或可能肌少症老年人需加强营养风险筛查1

营养不良是肌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干预的主要靶点。推荐所有肌少症和可能肌少症的老年人进行必要的营养筛查,如使用微营养评估量表(MNA)。

5

有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肌少症患者,及时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的补充1

根据营养评估给予足够的能量和蛋白摄入是保证肌肉量和肌肉质量的必要条件,明确诊断的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推荐达到 1.2~1.5g/kg·d。

注:TPF整蛋白含纤维型,TPF-DM: 整蛋白含纤维-糖尿病型, ONS:口服营养补充SP:短肽型,TP-MCT:整蛋白-中链脂肪酸型

6

营养+运动增强老年人肌肉,改善躯体功能 

推荐肌少症患者在营养补充的基础上进行抗阻训练,并同时联合有氧、拉伸和平衡运动以改善躯体功能。对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在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1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等.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8月第40卷第8期943-952页.

2

李林涛, 等. 老年跌倒的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年22卷4期 262-264页.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解读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
老年人需警惕肌肉衰减症
【孙建琴】肌少症最新专家共识
协和老年微课堂:应对衰老,存钱也要存肌肉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