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咸余作文:初中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虚构与写实【收藏转发】

虚构和写实

写实作品:偏重于对事物作客观的描写,要求真实具体地表现生活。

虚构作品:根据行文的需要,凭借作家的联想、想象合理地虚构出一些故事、情节或有关细节,从而有效地表情达意或凸现主旨。

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简单地说实写是对眼前对象的直接描写,虚写则是通过写与对象有关的东西来衬写。

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

《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些诗句,写的都是诗人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现实之景为实

已逝之境和想象之境为虚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学生范文对比

咸余老师列举两篇学生范文,帮助大家区别实写和虚写,两篇作品都来自初一的孩子,具有很大的借鉴性。

一个不好不坏的人

  金石

  要提到“一个不好不坏的人”,在我的脑海里就会立刻浮现出一个瘦长的身影,略略弯着背,走路时向前一冲一冲地……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提出一个疑问,这个他究竟是谁呢?告诉你,他就是我的外公。

  怎么可以说自己的外公“不好不坏”呢?你别急,先听我说。

  提到外公,谁都知道他是一个脾气暴躁、不随和、怪癖的老头儿。平时,他甭说对外人,就连对家里人也“懒”得去关心。他和别人的交往很少,也很少和别人说话,自己经常一个人待在楼下的小杂房里,谁也不知道他在于什么。好奇心促使我非要弄个明白不可,于是我悄悄跟在他的身后,他进了屋子,关上门,我从门缝里看见他正从架子上拿下一个大袋子,然后拿出了许多废铁,又拿出秤,一个个称着,想必是要去卖废铁。原来外公一个人躲起来是在搞“小副业”呀,这件事很快被家里人知道了,传播者当然是我了。于是家里人有时也背着他,说他脑子有点“贵恙”,这下轮到我有点为外公打抱不平了,同时觉得自己嘴太快,说出了这件秘密的“大事”。

  可是,后来一件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情使我感到家里人对他的评价十分有理。那天,外公难得带我上街玩,我想:外公今天这么高兴,一定会像外婆那样给我买好多好多东西,我心里美滋滋的,打算逗着他先买一个变形金刚——听说“六面兽”刚上市,再买个拼装玩具……还没有想停当,烈日当头,我渴得十分厉害,就指着路边一个卖汽水的小摊说:“公公,我要喝汽水,都快渴死了。”我满以为他会给我买一瓶,谁知他却说:“汽水没有开水解渴,喝开水吧!”我心凉了半截,连瓶汽水都不肯买,看来“六面兽”不会有多大指望了。又走了一段,我发现了一个卖开水的老太太,一杯五分钱,这回我想外公一定会不拒绝了,就急忙对外公说:“公公,这儿有开水,买一杯吧,我都渴死了。”谁知他回了一句:“开水家里不是有吗!”一怒之下,我甩开他的手,头也不回地走了。这是我的外公说的吗?他小屋子秤来秤去的钱连五分钱都不肯花在外孙身上。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这时,他正呆站在那里。

  这件事过后,我就再也没有理睬过他,他也没有正式主动找过我。

  我们之间“断交”了一年多,一件偶然的事情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那是一次为希望工程进行的街头募捐活动。我们不论过往行人捐的是多是少,都记下这些热心朋友的姓名。正忙得不亦乐乎,一个瘦长的身影,略弯着背,一冲一冲地走了过来。怎么,他来了?我倒要去看看,外公这是看看热闹还是捐款,捐一分钱还是捐两分钱。我看着他,没喊他,他看了看我,也没说话。他走到捐款箱前,慢慢从怀里掏出一叠十元的人民币,一改平日的高声大嗓,低沉着声音:“这一千块是我积蓄的一半,想捐给那些没学上的孩子们,让他们能上学。”我想,说的好听,实际上大概是想去出出风头吧。我极不情愿地从嘴里挤出几个字:“谢谢你对失学儿童的关心和帮助!”然后提起笔,准备记下他的大名和捐款数,谁知他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别记,还是别记的好!”说完,转身就走了。我呆呆地望着他的背影,眼眶里有什么在转动……

这以后,我又开始叫他外公,但外公还是那样怪癖,对家里人动不动大发雷霆。我想,一个舍得为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大把捐钱却不肯对自己的子孙表示爱心的人,总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的好人吧。你说呢?

“怪老头儿”

杨昊珺

  听到这个名字,你一定会认为是孙幼军写的《怪老头儿》中那位神奇的老人。不过我说的可是真人,他呀,就住在我家隔壁。

  我很少见到他——他从不出来活动。但他的老伴我倒是见过很多次。就说这段时间吧,我家楼上经常唱卡拉OK,而且他们白天唱,晚上唱,唱完一轮又一轮,吵得我整天心神不宁。怎么办呢?只好忍吧,可房子隔音效果不佳,受影响实在太大。不过,我还没作出反应呢,“怪老头儿”倒抢先一步。那天是周日,我正开门,只见对面“怪老头儿”的老伴买菜回来了。她左手拎着只篮子,篮子下部分是些蔬菜,上面则是厚厚的一筒卷着的报纸。这时,屋子里传出漫不经心的声音:“上面吵死了,你去说一说。”边说,“怪老头儿”好像还用手中的报纸边拍了拍桌子,显得比较气愤。于是,老太太放下篮子上楼去了。我在楼下听见,她上去好像并未敲唱歌那家的门。主人开门后,老太太非常和善地说:“请你们把唱歌的音量放小一点,好吗?”主人诧异地“啊?”了一声,她这才明白“怪老头儿”的意思,发现自己找错了。于是她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接着又敲开我的正上方那间房子的门,“肇事”屋主出来后,老太太又送上了那句话:“……”屋主也的确很惭愧,满口答应:“好!好!好!打扰你们休息了。”可好景不长,大概是所有人对自己的过错都会淡漠。不久,那响雷般的歌声又震撼起来,“怪老头儿”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让老伴上楼说一说,似乎他不能忍受一切声响。这使我又一次认为他“怪”。为什么他不自己说呢?非得让老伴一家一家去碰!

  不过,他就那么怪。记得从前,我在房间里对着墙打乒乓球,那个房间正是与他家相邻的房间。好像鲜竹折断的球撞击墙面的声音,清脆动听:“嗒、嗒、嗒……”“啪啪!啪啪!”突然,我正击打的墙响了起来,是我把墙,打疼了,它抗议了?再一听,竟是平时不难听到的声音……纸筒撞击的声音,这种声音在老师手下常会有的。这下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我影响到“怪老头儿”了。今天“怪老头儿”的老伴不在家,他只得用这个方式告诫我了。所以,以后与那面墙接触的东西,我都进行“严格审批”,只要是硬东西,决不碰那面墙。但这是我第一次认为他“怪”:为什么老伴不在他就要用与平时不同的方式呢?

  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怪老头儿”的“怪”。那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椅子不够用,于是到“怪老头儿”那去借两张。走进他家,我发现这个家里除一台电冰箱外没任何电器,“怪老头儿”正坐在轮椅上,看抓在手上的厚厚的报纸,这使我明白“怪老头儿”为什么从不出门。我对他说明来意,他竟一句话也不说,还是他老伴笑着说:“没关系,你拿吧。”我说声“谢谢”就搬着两张凳子回去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怪老头儿”的腿是曾经一次下楼时,一辆风驰电掣的按着喇叭的汽车经过时,使“怪老头儿”的高血压发作才摔的。这下我可总算明白他为什么那么“怪”了。原来这是一个整天被迫关在屋里,心血管不能受刺激,且家境贫寒的老人呀,他一年又一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和“怪老头儿”作邻居,气氛的确和别的邻居间不同,不过我倒喜欢这样,整日轻手轻脚地维护一份对隔墙长者的照顾。

范文点评

   两篇文章,一篇用了虚构,另一篇则几乎全然写实。如果要问大家,哪一篇是虚构的,哪一篇是写实的,大概同学们都会毫不费力地辨认出:《一个不好不坏的人》是运用了虚构,《“怪老头儿”》是写实的。事实也正是这样,《一个不好不坏的人》是课堂命题作文,作者当场完成;《“怪老头儿”》则是布置课外写一篇记人的随笔时,小作者自我拟题目并完成的。

  为什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认定《一个不好不坏的人》运用了虚构?

因为它材料集中,前面的小气与后面的捐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塑造了一个有点怪癖但愿意不求名利克已助人的人物形象,主题突出而有意义。反之,《“怪老头儿”》则写得不精粹,一点一点交代得十分细致,从而把人物形象也塑造完整了。这是一个有病不能上街又不能受惊扰的老人,每当受了惊扰,他就要提出抗议。那么这篇文章有什么思想意义呢?显然说不出什么,仅仅是写一个人写得有点生动而已。作者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在文末试图弥补,归结到“我”的从此在家举动放轻,生怕惊扰了老人这一“优秀品质”上。这当然无法涵盖全文内容。但是,大家要读书的话喜欢读哪一篇?恐怕大部分读者都会选后一篇《“怪老头儿”》,因为这一篇内容没有多少套子束缚自己,也没有板起面孔说教,显得比较自如;而前一篇则陷入了作文“套子”。

01

咸余建议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了虚构手段,可以使文章主题鲜明、集中,但是也会有缺点,就是容易出现模式化,千人一面。像《乞丐与小狗》也仍然没有从套子中摆脱出来。不用虚构手段,文章可能亲切,有特色,但是中心意义会不够明朗,说不出文章有多少思想性。

  由此可见,是虚构,还是实录,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虚构有艺术高超的,也有胡编乱造的;写实有鲜活感人的,也有芜杂粗俚的。是虚构还是写实,虚与实占多少比例,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在写作中,有一条原则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虚构,就以此为原则。如果,对于所虚构的东西,在头脑里已经构想得很成熟了,当然可以写。就像《乞丐与小狗》,对于那小巷的角落,脚上不同样式的鞋,被遗弃的小狗,作者已经构思得对之非常熟悉了,所以虽然作者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却能将这篇作品的一个个细节写得有真实感,那小狗由防范、胆怯到敢于亲近人的一瞬,写得多么动人!“熟悉”的高层次,就是这样的。这种“熟悉”,还是来源于生活,假若让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狗的作者去在作品里虚构出一条狗的形象,那他一定写得空洞而苍白,甚至违反生活规律。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鉴赏、观照艺术美,我们自己在写作中,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大胆地创造,向文学艺术方向努力去闯。这时,虚构就尤其要发挥它的威力。

02

范文1

一只灰鸽

  杭旭

  六月的天气像一只大火炉烤得人直想往水里钻。明子已和阿爸进城两个月了,这次进城是为了给一户个体户打家具,等凑足了钱好回去上学。

  今天阿爸不在,明子一个人孤单地站在小院的中间,顶着那个大火球似的太阳,正在摆弄着那根给锯歪的棍棍。他天天吃的是千馒头喝的是自来水,饿得他头昏眼花,有一次凿子差点儿凿着他的手。今天这根木棍是用来做大衣柜里的木撑的,这种样子的木棍很难找,可他却把它锯歪了。这也不能全怪他,他锯棍的时候正在想着他的好朋友和老师呢!他又想起他刚进城时,那些城里的大姑娘眼里鄙夷的眼光,他又想起了阿妈在家给他烧野味的情景。可他已经当了两个月的和尚,没沾过半点肉腥了。

  就在这时,一阵“咕咕咕……”的声音将他从遥远的小山村召了回来。他揉了揉眼,发现在他不远处有一只灰莲蓬的鸽子。明子马上来了精神,他似乎看见了一只烤鸽子;不,是一只清蒸鸽子;不,是一只……。明子悄悄地走到鸽子的旁边,可是鸽子已发现他了,但那只灰鸽竟没有飞走。明子猛地扑了上去。明子举着那只灰鸽,仔细地打量这只即将成为他口中食的鸽子。这只鸽子似乎已经飞了很长很长的一段路,或者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东西了。它无力地眨着那小而明亮的眼睛,那只红色的小嘴还在“咕咕……”地叫着。明子看着这只灰鸽,心软了,他似乎看见了他自己。那只灰鸽似乎觉得抓住它的手似乎已经慢慢地松开了。试着扑腾着,它飞了,它飞了。它飞出了高高的墙外。明子开始思索着,是不是该放了它。他已经两个月没有闻到肉香。想着想着,他将头伸到自来水龙头下面,打开水龙头,想把这可恶的热气从身边赶跑。

  “鸽子,鸽子!鸽子钻到车肚里了!”随着一阵叫喊声、刹车声和尖叫声,明子已经知道了一切。他飞似的奔了出去。大街上已经乱了套了,人们把一辆大公共汽车围成了一个圈。几个民警在圈子里维持着秩序。走路的停下来了,骑车的停下来了。连小轿车也停下来了,从里面走出一个老爷爷,正向这边走来。人们的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别压着鸽子!”明子拨开人群,对着车肚就钻了下去。由于天气太热,柏油的路面被晒热了,晒化了,碰到上面好像是一块烙饼,加上发动机散发出来的热气,自己好像在一个大火炉里。明子慢慢地向前爬去,忽然一阵微小的仿佛是来自地下的咕咕声把明子的眼光引到了一根铁链上,啊!它没死还活着还好好地活着,只是被一根铁链捆住了。明子小心翼翼地把那只灰鸽救了下采,爬出了汽车。就在他把灰鸽举起的瞬间,四周的掌声响起来了。人们的脸上充满着佩服和激动,那些大姑娘的眼中那鄙夷的目光已荡然无存了。“小哥哥,谢谢你,谢谢你救了小鸽子!嗯……我可以亲亲你吗?”明子低下头,只见一双天真无邪又大又亮的眼睛正望着他。明子低下身,擦了擦手,摸了摸那苹果似的小脸蛋,说:“可以,我还要把这只灰鸽送给你,好吗?”“好!……”明子直起身,挺起腰板,旁若无人地走出人群,人群慢慢地散了。可议论声还在人们的嘴边嗡嗡地响着。

  明子后来就在小山村办的小学校里上课了。但他还时常想到那只灰鸽,总还是隐约地听见那灰鸽在耳边“咕咕……”地低声歌唱。

简评:

  这篇小小说,写山村少年明子想抓住鸽子充饥,不知怎么又心软了把它放了,既而又不怕脏和热救出了被困的鸽子,获得周围人们的尊敬和喜爱。作品大约是想安排在城里“受鄙夷——受尊敬”这一主题,全文显得不够和谐,主题不明朗。考虑到全文都出于虚构,具体的文笔应予以肯定。

03

范文2

 美丽的苹果 

祖母爱吃苹果,尤其爱吃妈妈削的苹果。

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她安详地拿起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轻点过水面的燕子,时而向下,时而朝上,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片刻之后,圆圆的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削完后,妈妈总会拿过碟子,将苹果一片片削好,递给祖母。那一瞬间,妈妈那写满微笑的双眼那么美丽。祖母每每递给我几块,而我吃完后总是不懂事地嚷着还要。望着妈妈那似嗔却笑的样子,我是乐滋滋的。不过,心里总想,要是自己能吃上一个完整的苹果该多好啊!

岁月流逝,祖母年纪渐渐大了,但仍然还和以前一样地搂着我看妈妈削苹果,妈妈依旧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沁人心脾的“艺术品”。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她亲手削出的大苹果。品着那甜甜的苹果,我时常想,要是自己也能够这样为祖母或妈妈削一次苹果,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那年深秋,祖母病了,昏迷了好几天。我依然记得她那慈祥的容貌和那被疾病折磨的身子。那天,祖母奇迹般地睁开双眼,吃力地说着什么。我急忙把耳朵贴到祖母嘴唇边,才听清祖母说的是“苹……果”。爸爸在上班,妈妈上街了,谁来为祖母削苹果呢?看来只能自己动手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模仿妈妈的动作操作起来,可那小刀好像特意与我作对似的,我越想削好,刀子越不听使唤,深一刀浅一刀地,果皮果肉洒落了一地。当我颤抖着将那仅剩下半边的“丑八怪”递到祖母眼前时,却分明读到她脸上一种幸福的笑容。

如今,祖母的病好了,我们晚饭后吃苹果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不过,水果刀已经掌管在我的手上。每每望着祖母和妈妈那惬意的笑脸,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快乐着家人,也快乐着自己。

写实往往和细节描写密不可分,深入理解细节中的点滴,你就更能明白用一个苹果传奇整个故事的感人。
这篇满载真情的佳作美在两方面。一是细节美,文章紧扣妈妈削苹果的动作精雕细琢,“转”“点”“飞”等词语,将妈妈对长辈的孝顺、对晚辈的关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对自己削苹果的情景则是一抑再抑,先说“不听使唤”,接着“深一刀,浅一刀”,最后连手都在“颤抖”,描写真是细致入微啊!二是情感美。如果内容仅仅落在“削”与“吃”上,主题就较为平淡,作者便将这一故事放在奶奶生病、妈妈外出这一特殊时间,于是故事的情感顿时得到了升华,小作者在妈妈影响之下成长起来的美好心灵也自然地体现在字里行间。

总结归纳

咸余老师认为,虚构和写实作为作文中不可分割的两种技巧,需要融合使用,巧妙融合两者便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1、引实入虚:虚景和实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比如鲁迅《雪》:
实写: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虚写: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作者虚写蜜蜂在花丛中纷飞与喧腾,用“记不真切”说明“仿佛看见”,以记忆模糊反衬眼前景物的鲜明,非常真切自然,有冬花枝头春意闹的诗意之美,引实入虚,突出了江南美丽雪景中的春意。
2、化虚为实:把抽象的感情或事物,通过比喻、象征、比拟、暗示等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也叫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比如写愁,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本来是一种思绪,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只是说“我很愁苦”之类,因无具体的东西可以感受,所以就不会给读者留下震撼人心的艺术美感。而贺铸的词和李白的诗就将这愁写的可视、可量了。
3、虚实相生: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
比如宗璞《紫藤萝瀑布》:
实写: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虚写: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作者由眼前蓬勃盛开的紫藤罗花,联想到“生死谜、手足情”,睹物释怀,虚实结合,进而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从而使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过得还可以,不好不坏,不惊不喜,一切只是还可以
不好不坏
好蛇索索米
外公来了
一则高血压的茶疗方
《庆兔兔日记》2382小九不认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