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怎么办? 《医宗金鉴》: 用它就对了

在夏季,既炎热,又多湿,如果“湿气”蔓延起来,会给不少人的身体带来麻烦,许多感受湿邪的人在夏季会出现、等皮肤病,这些疾病受到环境、饮食习惯、精神情绪、内分泌以及化妆品使用不当等多因素诱发产生,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病,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往往容易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湿邪”重着黏滞,因此而出现的病症,大多缠绵难愈,这也是很多人对于“湿气缠身”倍感烦恼的原因之一。湿邪也是中医外感病因之一,中医自古对颇有妙招,而且也由此衍生了许多祛湿方剂。在众多祛湿方剂中,《医宗金鉴》所载的“除湿胃苓汤”,却是一个祛湿的奇效良方。

点击加载图片

除湿胃苓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全方由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三钱,肉桂、甘草(生)各一钱组成。全方一共13味药,煎服汤药时,用水2盅(约400毫升),加灯芯草20根,煎至八分(约320毫升)时,饭前服用。

从这个方药组成来看,其实细心的人发现了其中暗藏玄机,因为这个方剂里暗藏了著名的经典良方平胃散和五苓散。平胃散燥湿运脾,五苓散温阳化气,二者合方就能形成胃苓汤,具备良好的祛湿功效。如果在胃苓汤的基础上,将茯苓改为赤茯苓,将桂枝改为肉桂,再加滑石、防风、栀子、木通等中药,就形成了能够健脾除湿清热的除湿胃苓汤。

点击加载图片

除湿胃苓汤为何祛湿的作用那么强大?其核心在于方药的配伍精当。方中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良好的燥湿健脾、祛风除湿的作用;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良好的行气燥湿之功;陈皮、赤茯苓燥湿健脾;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防风祛风胜湿,痒自风而来,合苍术祛风而止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合苍术共奏祛湿健脾之能;栀子苦寒清热、凉血兼能燥湿,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以配合二术共奏止痒之效;滑石祛湿、敛疮,木通利尿,二者相合引湿从下走;肉桂振奋脾阳;生甘草清热解毒且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健脾、除湿止痒之功。

湿气重给皮肤带来的影响无疑的巨大的,比如治疗湿疹、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痤疮等疾病,很多时候都与“脾虚湿蕴”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治疗时,尤其需要注重清热祛湿、健脾燥湿、和中利水,而除湿胃苓汤却对此刚好对症,所以很多时候都能收获奇效。

点击加载图片

在临床上,调理湿气的时候,往往还需要考虑到兼证的出现,这需要根据兼证予以加减化裁。比如湿气过重者,可以酌加藿香、石菖蒲等中药来加强化湿的作用;如果是脾虚或者气虚比较重的话,可以酌加生晒参以加强扶正祛邪的能力;如果是热势较盛的话,可以酌加连翘、蒲公英以加强清热祛湿的能力。

一般来说,这个除湿胃苓汤,对于湿疹、带状疱疹、荨麻疹、痤疮、皮炎等疾病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但需要辨证,只有符合“脾虚湿蕴”病机的才可以用,而如果是火热亢盛或者阴虚火旺病机的,就不适合使用。由此可见,再好的方药,也要用对地方才能发挥它的长处。

点击加载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治脾虚湿蕴的奇效良方。
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如果是脾虚湿蕴,可以用这个良方
《三仁汤》可以调理5类皮肤病,大有可为,可惜无人知晓
除湿胃苓汤(古代经典名方1093)治带状疱疹湿疹
中药方剂23【胃苓汤】加减除湿胃苓汤 主治:带状疱疹 湿疹
十味中药,健脾除湿,能治湿疹、带状疱疹、天疱疮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