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对孩子使用“善良”的恶毒!否则孩子会被你爱得千疮百孔

我深信绝大多数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同时我也相信,有些父母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在爱着孩子,而孩子却被我们爱得千疮百孔。

我忘记从范登读书的哪一期听到了“善良的恶毒”这个词,我认为用这个词用来形容不恰当的爱,挺贴切的。

先从一个比较缓和的案例说起,由浅入深。

(一)比较——父母含沙射影的聊天,却怪孩子想得多!

昨天在读书会上,一个朋友分享了一个小案例。

她说她女儿总是想得多,她和她老公在说话,她女儿总是往自己身上想。

我就问:“你和你老公说了什么话?女儿怎么想到自己身上的?”

她说:“我就和我老公闲聊,聊到了一个小女孩特别优秀,什么方面特别好之类的,我老公也表示认同。结果我女儿就说:‘你们不就是觉得我没有她好,对吗?’我聊天的时候根本就没往这里想,她听了却这么想,事儿多吧?

我又问:“那你夸的那个女孩优秀的那个方面,你女儿做得怎么样?”

她笑了:“她做得就是不太好啊!和人家差距很大。但是那天我真的是和我老公闲聊,没有含沙射影。”

我当时笑了,也许她只是没有意识到她在含沙射影的心态。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

“难道这样聊天都不行吗?那孩子岂不是太玻璃心啦?还不能在孩子面前夸别的孩子啦?这样是不是有些过分小心了呢?”

别着急,我接下来给她举例,让她换位思考。

不妨我们也跟着一起体会一下。

网络图

【举例:老公与女儿闲聊别人家的妈妈】

我知道这位妈妈一直觉得自己胖,总是想减肥,却总是付出不了行动。

于是为了让她感受她女儿的心情,我对她说:

“你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你老公对你女儿说:‘某某的妈妈身材可好了!人家每天都早起跑步,特别自律。难怪气色总是那么好,那么年轻呢!’注意哦,你老公没有任何想让你向那个妈妈学习的想法,就是单纯和女儿在闲聊。你听了这些话以后心情会如何?”

她当时苦笑了一下:“我老公求胜欲很强的,他不会说这样的话。如果他真的说了,那就是不想过了!

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她终于明白了,不是她女儿事儿多,而是她做得不太合适。

老师总是在课堂上表扬一部分同学,这很正常,没被表扬的孩子也不会太受伤,因为那只是老师。

可是妈妈是最爱我的人,最接纳我、欣赏我、认可我的人。这样一个人,却总是在我面前提到别的孩子有多好,对我的伤害是很大的。

就如同老公应该是最爱我、懂我、欣赏我的人,可是他若总是在我面前说起别人老婆有多好,那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了。

有谁会因为老公夸奖别人老婆的语言,而奋发图强,向被夸的那个老婆学习,变得越来越好,以图让老公满意?

如果你做不到,那么就别要求孩子做到!

这是一件很小的时候,还谈不上恶毒的语言。

之所以说这个,是想告诉大家:

即使含沙射影的话,也能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认为妈妈不爱她,认为自己不够好。

不是我们说话要多么谨小慎微,而是孩子现在的自信度还不够强大,需要他最信赖的父母给予不断地认可与鼓励。等到他青春期了,长大成人了,他就不会因为你某句话而特别伤心了,因为他不但有了自己的力量,而且还有了分辨的能力。

所以,在孩子小时候,我们要学会鼓励的语言,而不是恶毒的话,即使是出于善良的恶毒,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网络图

(二)什么是善良的恶毒?

如果一个家长,不是发自内心的爱着孩子,比如他们特别想要男孩,结果生了个女孩,然后对这个女孩百般不满意,但凡不顺心,或者女孩做一点错事,都会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

这不是善良的恶毒,这是赤裸裸的恶毒!

善良的恶毒,是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孩子的爱的基础上。因为表达方式的错误,让孩子体会不到爱,体会到的都是伤害!

(1)批评和指责

当孩子把膝盖磕破的时候,妈妈说:“怎么又把膝盖磕破了?你就不能小心一点吗?总是愣头愣脑的!”

孩子会认为:我做错了,又让妈妈生气了。

孩子的心里,又多了一个否定自己的小伤口。

纠正:

宝贝,膝盖破了痛不痛?妈妈看着好心疼啊。来,妈妈给你吹吹。宝贝,我们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护好自己的膝盖呢?

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思考,找到保护自己的方法。

当孩子考试考了低分时,爸爸说:“怎么回事?每次都考这么点儿分数!到底有没有好好听讲啊?别人都考满分,你居然连80都考不到!回屋反省去!”

孩子会认为:我太笨了,总是学不好,爸爸妈妈不再喜欢我,对我很失望。

孩子的心里,又多了一个否定自己的小伤口。

纠正:

孩子,爸爸知道你也想考个好成绩,拿到这个分数,你是不是也很失落啊?那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丢分的原因好吗?想一想以后考试的时候如何改善?或者需要爸爸帮你做些什么?

孩子会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和支持,知道爸爸是想帮我提高分数。于是孩子就愿意和爸爸一起想办法,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

网络图

(2)唠叨

唠叨相比于批评指责,打击性弱很多。

唠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父母的话失去了作用,说多少遍都等于白说,孩子已经把耳朵关起来了。

有个妈妈对我说:“女儿刚刚六岁,已经会在我刚开口说话时,直接对我说‘行了,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不想听。’她感觉很憋得慌。”

才六岁,就已经让孩子失去了听下去的耐心,可见平时唠叨的时间该有多长?!

反省方式:

当同样的话,我们重复到第三遍如果还没有用的话,我们就成了无用的唠叨,就要积极思考其他的方式了。

网络图

(3)羞辱或辱骂

这个最致命的!

曾经有一个访谈片,采访的都是因伤人而入狱的劳改青年。

造成他们犯罪的大部分原因就是从小被父母羞辱,自我价值感极低。

那些羞辱的话包括:

  • 猪脑子!笨死了!
  • 以后再这样就别回来了!
  • 真丢人!你怎么不去死?
  • 还不如没生你!……

看着那些稚嫩的面孔,和眼里的落寞与伤痛,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心情如何。

育儿的道路是一条单行线,无法重来。父母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最关键的那几年。如果我们能好好说话,何苦互相伤害?

网络图

现实中,很多父母说不出的话达不到这么羞辱的程度。

但是,下面的这些话,也许我们比较熟悉:

  1. 我天天累死累活的赚钱,就是为了供你上学,你就拿回这样的成绩单,你对得起我们吗?
  2. 我为了你,把工作都辞了,在家专门陪你写作业!你还不好好写,天天气我!你是想气死我吗?
  3. 你怎么这么笨?给你讲了三遍了,还不会!你是榆木疙瘩吗?
  4. 怎么又被老师批评了?怎么别的孩子都不被老师批评,偏偏你被批评呢?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真是烦死人了!

这些如果不是父母从心底里觉得孩子很差劲之外,如果是出于善意,只是方式不对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话背后的感受和需要。

第1句和第2句:

我们想利用孩子的内疚,让孩子看到我们为他们的付出,让他们别辜负我的希望。用内疚之情,让孩子努力学习。

纠正:

妈妈看到你的成绩单,感觉有些着急。妈妈工作太忙了,也没办法帮你太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要不要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原因?

孩子,妈妈看到你写作业的状态,有些担心。你在写作业的时候在想什么呢?这道题为什么做错了?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准确率提高?

同理,第3句也是家长因为着急,才说出那样的话。

纠正:

孩子,妈妈一直没给你讲明白,妈妈有些着急。你能仔细想一想哪个地方懂了,哪个地方还不懂吗?需要妈妈换一个方式给你讲一下吗?或者你再自己好好想想?

第4句,父母有可能是因为没面子,或者总是要面对孩子的这类问题,有些烦躁。

纠正:

这一周,妈妈已经第三次被老师找了。妈妈的工作也挺忙的,接到老师这样的电话,心里感觉有些烦燥,也有些压力。妈妈不知道怎么处理比较好。你能和妈妈说一说,今天是因为什么事情被老师批评了吗?你愿意被老师批评吗?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想一想以后如何才能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问题?

以上纠正的内容,都是符合我语言习惯的内容,是我结合正面管教与非暴力沟通运用的说话方式。不一定完全准确,请大家建设性的参考。

因为我也在学习的路上,一边实践一边进步。

如果你不能好好说话,那么就别再固步自封,多学习学习,改善一下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和谐,让我们的世界多一些美好。

网络图

【说明】

  • 好好说话,不等于不能严厉;
  • 好好说话,不等于事事都要顺从孩子。

严师出高徒。

我们可以对孩子有规矩和规则,也可以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但是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建立在友好沟通的基础上。

同时,严厉是正向的指导,而不是反向的羞辱。

比如:孩子边写作业边玩橡皮。

你怎么又玩橡皮去啦?就不能好好写作业吗?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让人省心呢?!哎!

纠正:

把橡皮放下,认真写作业。

再比如:孩子还想再看一集电视。

看什么看?!天天就知道看电视,考试成绩那么低,还看什么电视,让你看一集就不错了!别得寸进尺啊!

纠正:

孩子,妈妈知道你还没看够,还想继续看。不过现在已经八点了,我们的约定是要阅读半小时,然后洗漱。按照我们的约定来吧!需要妈妈陪你一起阅读吗?

【结束语】

我们都想拥有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都想培养出独立自信的优秀孩子。

那么,就从好好说话开始。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平时对孩子说话时,是对孩子正向的指导比较多,还是负向的唠叨和羞辱比较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愿乖乖听话为哪般
伤孩子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父母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幸福
育儿,是一个不断暴露我们的渴望、缺点和不完美的过程!
做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摧毁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击败他一次就够了
一定要留意这种对孩子不知不觉的羞辱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