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王君聊课(52):关于公开课和家常课,关于“试教”等等

和年轻的朋友聊天。他们问:公开课和家常课相比,谁更难上?

我想了想说:都难上。我现在的感受是,没有任何一堂课好上——如果你想上好的话。

这年轻的朋友不依不饶,说我耍滑头,非要问出个答案才罢休。

我又想了想,说:真要比,家常课比公开课难上。

上公开课有点儿像谈恋爱。特别是借班上课。新鲜的老师新鲜的学生,彼此都好奇着,彼此都愿意使出浑身解数表现出最好的一面。可能一辈子就那么40分钟,彼此电光火闪,激情迸发,完美融合,共进高潮。也许还没有来得及暴露自己的缺点,这场恋爱就已经结束了。从此山高水长,除了无穷无尽的思念,还能做啥?

就是在自己的班上上公开课,也有点儿像老夫妻打起精神过了一次情人节。大家都把平日里柴米油盐的琐碎暂时抛一边儿去,收拾得齐齐整整的,心情调理得熨熨帖帖的,还有点儿小紧张,小期待。你说,那段儿小日子,能不甜蜜吗?

但家常课呢,那就是老夫老妻过日子,锅碗瓢盆,家长里短,天天都有磨心费神的事儿。要把细水流长的日子过好,真不容易。

 

家常课是过日子。

公开课是过节日。

日子得过,节日得有。

修炼到某个地步,天天都是好日子,堂堂都是公开课。那修为,就非同一般了。

我离这个境界,还差得很远。

 

这年轻的朋友继续问:该不该打磨课?打磨课是不是造假?一堂课在不同的班反复上算不算造假?

我很吃惊他为啥要这样问。他说,看到一些文章,有老师标榜自己从来不会上相同的课,还说把一堂课“反复上”就是造假等等。他自卑了。

我说,不要信那些话。能够把一堂课反复上的老师是勇敢的老师,是可敬的老师。对于年轻人,更是这样。

我也看到过一些关于公开课“排练”的揭露文章。我很好奇。我不知道是怎么个排练法。像排练一场戏剧,一部电影那样去排练吗?老师和学生都把台词写好背好,然后“演”出来。对我而言,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以操作的。课堂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场,师生的思维和情感永远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怎么“排练”?又怎么“演出”?反正我想像不出来。真要这么干,师生都把自己当木偶,那简直太可笑,也太残酷了。这些荒诞的做法不在我讨论的范围之内。

 

我说磨课是必须的,备好课反复上是必须的。特别是年轻人,必须经过这样的磨练。原因很简单: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的所谓课堂设计,最开始都不过是雾里看花。不最后着力在学生身上,事实上就没有真正完成这个设计。学生是活的,所以本身好像看起来是“死”的教学设计一旦进入教学现场,就必须“变活”。师生对话是活的,班与班不可能一样,人与人也更不可能一样。同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在不同的班级,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对话生态。你想表演,根本没门。你有能力,就自如地应对这种变化。于是,你的一个教学设计,在不同的教学现场,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景。你没有能力,就只能被动“挨打”,亦步亦趋,推进了教学程序,却关注不了学生。你的课堂,就是凝滞的,呆傻的。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仅仅展现出课堂预设的高明。会看课的人看课,不仅看你的教学设计,更要看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你的应对能力。所以,那些说上公开课的老师表演的人其实不知道上课的水深水浅,也更不知上课人的虚实冷暖。

上课,事实上是无法表演的。

 

其次,教学能力从常规来说是技术,高超一点儿可以成为艺术。要到艺术的境界自然需要“千锤百炼”,但就算是技术,不反复学习和揣摩,也不可能成为“熟练工”。我常看见理发师学习理发,在一个“假头”上反复练习。我也常看见车床工人打磨一个产品,在机床上反复练习。教师也是一样的。要熟练掌握一项教学技艺,要把一个教学设计修改得更加合理有效,没有一个“磨”的过程是不可能的。在不同的班上反复上同一个课,在同一个班尝试不同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是完全必须的。只有通过这样一次一次地投入体验感悟,年轻人才能渐渐悟到一点点门道。

教学技艺的提高没有什么弯路可走,老老实实地“磨”,“磨”多了,渐渐就聪明了。

 

我早年参加全市的课堂教学大赛,备好课,把全年级五个班都上了一回,然后才去参加比赛。这课,上了六次,学生不同,课堂应对也完全不同。事实上,教师的成长,就是在应对各种各样的“不同”中实现的。

我确定大部分名师,在成长的初期都有这样的经历。

当然也有部分老师,比较天才的那种。声称讨厌重复,从来不把一个教学设计上第二次,不管是哪个级别的比赛或者公开课。这样的天才自然有。但我没有这样的能力。我想,大部分人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我们是平凡人,还是需要在一些反复中去慢慢领悟的。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丰富起来,“课感”好起来,教学设计会渐趋简单,不用太多的“试教”也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这也是自然的。我现在上公开课,基本不用试教了。因为我已经有20年教龄了。虽然如此,也会有失败的时候。所以,凡重要的课,还是试教一下比较好。学生实在是太鲜活了!自己挖空心思想出来的法子,自以为很好,其实不一定适合学生。这样的教训,于我是很多的。

我的看法是,把一个教学设计上一遍,上得好,算厉害,因为课感一流。但换一个角度看,也不算厉害。这就像谈恋爱谈一次谈到高潮一样,其中有不少本能的东西。一个教学设计,反复上,还能上出新感觉新效果,那才算真厉害。这里边有一个随物赋形随机应变的问题。

我上公开课的机会有点儿多。有些课,老师们喜欢,主办方就老点那些课。我也不愿意。我还是更愿意上新课。喜新厌旧实在不过是本能。新课上出新味道,是当然;老课上到了新境界,才算超越。初恋是本能,但年老了还有爱的能力和热情,在我看来,那就是活到纯真活出本色了。

所以,年轻的朋友,不要怕一堂课反复上。这“反复”中,是有大玄妙大智慧的。

 

有的老师以自己课前不见学生为荣。我觉得这实在没有什么可“荣”的。我上公开课也从来不愿见学生。一是觉得麻烦。二是对自己有信心。三是觉得保持点儿神秘感好。事实上,这些想法都不“高尚”。真正的好的教学,是一定要量体裁衣的。不去了解学生,事实上是一种懒惰,是一种自私。不管老师能力再强,成功的频率再高,也可能会因为不了解学生而败走麦城。我前段时间的那次失败就是这样。信心满满地带着一堂上了两遍都非常成功的课去,结果呢,那个班的孩子偏偏就对你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偏偏就“打死也不愿意说话”。我没有研究学生,就想去复制成功。呵呵,还是会得到报应的。

教学设计再仔细,和学生的丰富鲜活比较起来,也不过还是一个粗线条。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工具。咱没有好工具不行,但有了好工具也不一定做出好活儿。教学设计的灵动,再加上应对学生的灵动,这课,才成为课。

 

还有年轻朋友问我:教学该不该有设计?

对这个问,我更诧异。他解释说,看到有的名师上课,好像没有设计,就是跟学生漫谈,谈着谈着就解决了问题。

我笑。我说:

教学设计是谁都有的。只是,有的是“明设计”,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有的是“暗设计”,我们看不出来罢了。

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高下之分。风格不同而已。

网友“西楼雪”兄弟留言,谈得很精彩。他说:

 

备学生的根本还是备教材,如果把教材备得滚瓜烂熟,备得荡气回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备大处又备细处,无论从哪个点都可以进入课本,无论从哪一个细节都可深入课本,那么在课堂方可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其实,备课也不仅是备教本、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备心灵,备情感,备人生,因此,备课不是用资料用笔记本备,而用生活备,用岁月备,用心灵备,备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备出既能大而化之又能细而化之时,什么样的学生不能教,什么样的课文不能教,什么时候不能教呢?

我曾想,孔子在授课前是不是也会设计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会不会也有预设与生成呢?

窃以为,备课的本质是备自己,备出厚重,备出广博,备出真正的

 

 

他的观点,我同意大部分。但读文本读得好,教材搞得深,并不等于就能够上出好课。解读文本和上好课之间,路还远得很。教学设计,永远重要,永远是教师的看家功夫。

 

还聊到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课堂该不该用音乐啊,该不该用视频啊,该不该用多媒体啊……我觉得这些问题甚是简单,都是常识。该用就用,不该用就不用。没有绝对的答案。

现在又在呼吁“真语文”了,反思的浪潮似乎又要来了。大家都站稳吧。中国喜欢搞运动,搞一次乱一次。语文教学好像也这样。

该怎么教就怎么教。自己保持清醒吧。

2013/4/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课“三怕”
在参与中收获,在收获中反思
别让别人的评价左右自己(摘自《做内心强大的教师》)
教师听课培训(讲稿)
年轻教师该怎么讲公开课,才能让评课人满意?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