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崇祯自缢殉国入手,探析明朝覆亡的历史必然

引言

公元1644年,闯王攻入北京,由朱明皇室统治了二百七十六年(1368年~1644年)之久的大明王朝覆灭,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自缢殉国,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明初历经、、等盛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百姓也都安居乐业,但到了明朝末期,国家早已不复当初的光辉景象,瘟疫频发,外敌不断侵扰,内忧外患致使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大明王朝走到了她的尽头。

崇祯自缢殉国

也许很多人会想,亡国之君崇祯帝定是一位昏君,这才覆灭了明朝,但其实,从很多不同的层面上来看,崇祯帝都算是一个贤君。也许他的治国能力不是那么的强大,但他应是已尽了自己所能去治理国家,不过晚明时期的复杂时局加上他的性格缺陷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明朝的灭亡,而他。

据史书记载,崇祯帝是古代历史上少见的非常勤奋的皇帝,不但勤于政务,生活上也很节俭,完全没有很多皇室的奢靡做派。是难得的清流皇帝。很多史书对其称赞有加,明朝末期阉党专权崇祯帝即位后,决心铲除阉党,改革朝政,取得了很大成效,到此我们可以看到,崇祯是一个有能力,也有手段的君王,这也是他虽然是亡国之君,却并未招致骂名的原因。

不过,崇祯帝也有很多的性格缺点,这些缺点为他的治国强国之路增添了很多的阻碍。他性格多疑,刚愎自用,不相信手下官员,很多事只能自己亲力亲为,但凭其一人之力实在难以挽救当时的局面,非常多的治国政策根本无法推行下去,复兴大明王朝之路非常的艰难,崇祯帝眼看帝国走向没落与灭亡,无力回天。今天,我们就从崇祯自缢殉国入手,探析一下,什么说明朝覆亡是历史的必然。

崇祯帝非常的勤政

明王朝遗留问题多,积重难返

崇祯成为亡国之君,其本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历代明朝君王留下的问题,也间接或者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明朝皇帝有很多荒淫无道之君,到明朝后期更是严重,有迷信道教的嘉靖皇帝,寻仙问道已至痴迷;有28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还有深色犬马的朱常洛,如此种种,留给崇祯的帝国,已经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明朝的祖制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崇祯的困境,明太祖时期,其体恤百姓,赋税极低,此后的明王朝也一直在奉行低税收政策,农业税不高,商业税更低,所以直接导致了明朝的国库并不充盈,这种情况平时是很利于经济发展的,但一旦打仗,就需要军费,朝廷没钱出军费就得增加税收,这就会让百姓的生活压力增大。

《明史》记载:崇祯时,遂括古钱以供炉冶焉。关市之征,宋、元颇繁琐。明初务简约,其后增置渐多,行赍居鬻,所过所止各有税。其名物件析榜於官署,按而征之,惟农具、书籍及他不鬻於市者勿算,应征而藏匿者没其半。

李自成起义

而且明末时期,文官集团势力强大,文官们把持朝政,压抑皇权,国家制定的很多政策此时变得不是从全局考虑,而是从文官集团的利益考虑,明末的很多国家政策让商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受到抑制,粮食减产,百姓吃不饱,还得缴纳重税,无法生存,只能起义造反。

此时的明王朝像极了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急需神医出手相救,可是崇祯并不是那个神医,他想尽了办法,却根本找不到对症的药方,他做了各种的尝试,可是却丝毫不见成效,反而病情更加严重,在他的统治之下,清王朝越来越虚弱,病倒是早晚的事情了。

朝廷无人可用,处境尴尬

崇祯帝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铲除了为首的阉党,但与此同时文官集团的权利却大了起来。崇祯无奈只能再想尽办法去削弱文官集团的权利,君臣离心,崇祯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还要去镇压农民起义军和抵挡后金的侵扰,这无疑让他分身乏术。

由于不相信文武百官,他频繁地更换朝廷官吏,崇祯一朝的官吏更迭的频繁程度堪称历史之最,崇祯在位17年间,辅臣更换50余人,可见崇祯对文官的信任程度极低,皇帝的不信任让很多有志之士不敢挺身而出为国效命,人才匮乏,无奈之下,崇祯帝竟然开始培养宦官为其所用,使局势更加糜烂,这样的局面反映出崇祯在对人才的知人善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东林党人众多

崇祯在位期间,也不是没有得力大臣,袁崇焕便是其中最有名的将军,可以说是明朝的依仗,可是己巳之变以后,崇祯听信了袁崇焕已经叛国的谣言,将袁崇焕下狱,崇祯听信魏忠贤余党以及袁崇焕曾经得罪过的人的挑拨,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明史》记载:六月癸丑,流贼王嘉胤陷府谷,米脂贼张献忠聚众应之。己未,授宋儒邵雍后裔《五经》博士。辛酉,礼部尚书温体仁、吴宗达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秋八月癸亥,杀袁崇焕。

君臣离心,互不信任,崇祯有力挽狂澜之心,却无力挽狂澜的实力,在大臣眼里,王朝是他崇祯的,与我何干,在崇祯眼里,他需要得力的人才,可以帮他分忧,却无人可用,在崇祯这里,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而且愈演愈烈,直到王朝崩溃,才告一段落。

内忧外患,明朝风雨飘摇

除了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和朝中君臣关系需要处理之外,崇祯在位期间,民间天灾不断,先是大旱,干旱持续了两年,这期间饿殍遍野,之后瘟疫肆虐,而这种瘟疫很可能是天花,此外鼠疫,蝗灾接连发生,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更是雪上加霜。

《明史》记载:时内殿奏章房多鼠盗食,与人相触而不畏,亦鼠妖也。至甲申元旦后,鼠始屏迹。又秦州关山中鼠化鹌鹑者以数千计。十五年二月,群鼠渡江,昼夜不绝。十月,榆林、定边诸堡鼠生虾蟆腹中,一生数十,食苗如割。

更可怕的是此时的朝廷根本拿不出应对措施,只能眼睁睁看着灾情肆虐,自然灾害的威力何其巨大,直接导致了明朝国力持续衰退,连年的饥荒,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可见灾情何其严重,百姓能活下来已经十分困难,根本没有余力承担赋税。

明末鼠疫肆虐

比起内忧,外患也让崇祯忧心,满清的虎视眈眈,使得崇祯到处要用兵,用兵就需要筹集大量的军费,而崇祯也是真穷,只能想办法增加农民的赋税,恶性循环,雪上加霜,重税之下,民心不在,为了活下去,农民起义就必然的爆发了,内外夹击,至此明朝的覆灭就这样成为了必然。

至此的大明王朝似乎有了定数,天灾之下,任你有十八般武艺,却无用武之地,打仗其实他的财力和人力,天灾之下,财力凋敝,百姓生存艰难,既无人又无钱的明王朝没有了翻身的筹码,农民起义不断,满清虎视眈眈,似乎崇祯真的变成了众矢之的,他想强国,但是他不能,他也没有条件强国。

结语

在与几方势力斗争的过程中,明军接连溃败,终于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兵开始包围北京,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在一颗歪脖树上自缢身亡,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时年33岁。

崇祯帝自缢之前,在其蓝色袍服上写上:"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可见他对百姓还是存有深切的怜悯与关爱,无力拯救国家与子民,他应该也是含恨而终吧,纵观其一生,他也曾努力的争取过,纵然失败了,但崇祯帝也可算是一个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人物了。

崇祯帝自缢处实景

尽管做了亡国之君,崇祯帝仍是一位引起很多后人同情的皇帝,这其中还包括他的对手闯王李自成。从明朝整个历史上来看,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崇祯帝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更强,但无奈他生不逢时,有时一代明君的塑成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吧。

明王朝的灭亡是多方因素促成的,崇祯帝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很复杂的一个角色,但可以明确的是,国家的灭亡并不是崇祯帝一人造成的,经过多方面的分析,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已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和更加客观的看法。正如那句话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我们对一段历史分析的更透彻,我们离真相就更近了一步。

参考史料:《明史》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禁城攻破之前,李自成曾写了一封求和信,崇祯为啥拒绝了?|明朝|孙传庭|明王朝
煤山孤魂:明朝覆亡真相(6)
其实,四个字就可以总结大明王朝覆亡的真相
崇祯帝朱由检: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
为什么说魏忠贤不死,大明王朝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历史上最不认怂朝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