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树:如何在短时间里,快速的学习一个领域

没有存量的学习,就像漏斗下面没有接收物。

市面上学习方法那么多,每一个都值得学习吗?它们之间有没有重合的?有没有很鸡肋的?甚至是错误的?

肯定有的。

很多人的学习方法,其实是通过归纳法得出来的。

他可能在别人那里听来的,以为捡到宝了,拿出来跟很多人说,这是最牛逼的学习方法;也可能是他自己通过经验总结而来,觉得确实有帮助。

的确,通过经验归纳而来的东西,很有说服力,但是局限性也非常大。

首先,适合他的不一定适合你;其次,它们有可能是错误的,有可能很多都是重叠的,有可能很多都是低效的;最致命的,它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

而二元学习法,你可以暂时信任它,因为它是通过演绎思维推理得来的。

它基于两个逻辑基点,一个是物理学与信息论结合得出来的信息熵,一个是哲学里面所研究的语言的边界

只要这两个东西暂时没有被推翻,它得出来的东西就是最最底层的学习框架。

它能够把市面上眼花缭乱的学习方法统统囊括起来,简化成极其简单的两个学习步骤——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

先静态学习,花极少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最大化的知识。但是静态学习有两个缺陷,一个是信息缺失,一个是信息错误,所以我们还要动态学习,在实践中去修正和完善。

这应该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它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大化的掌握一个领域的信息。

然后在上一篇文章末尾,我提到了实操方法,静态学习的工具是知识树,动态学习的技巧是刻意练习。

另外,实践发现,还有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它不属于静态学习,也不属于动态学习,它是一个辅助工具,它能够帮我们巩固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这个工具叫做费曼学习。

由此我们得出了三把学习大剑:知识树、刻意练习、费曼学习。

这套学习体系,极其简单,又极其强大。

尤其是知识树,它包罗万象,里面蕴含了各种学习原理,是最难被学好的一把学习大剑。但是它威力极大,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掌握一个领域的大部分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知识树的面纱。

知识树——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最大化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讲三把大剑中的王者之剑「知识树」。

自从《知识树:这个学习方法我用了一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那篇文章之后,就有好多读者留言,加我微信,问我如何实操,问我能不能分享一下我的知识树,问我框架如何搭等等的一些问题。

这里统一回复一下,几乎任何东西的学习都遵循静态和动态两个过程。

文章里面能传达的知识是有限的,还有部分知识,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取。所以看完那篇文章之后似懂非懂,这种现状是正常的。

有的人认知程度高,悟性大,他看完之后就大概知道怎么操作了。

如果你悟性差点,认知差点,两个方法:第一,加入我们的学习社群,我们一起来实操,保证一个月把你教会;第二,悟性差不要紧,自己勤快点,独立思考,自己去实操,实操的时候不断修正完善。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来揭开知识树的面纱。

其实动态学习不难,重在刻意练习四个字,真正难的在于静态学习,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最大化的知识,这需要一个强大的学习方法。

所以,静态学习是整个学习的关键。

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说的也是静态学习,即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学好一门课程。

但是很遗憾,我们过去看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课程,看了那么多文章,现在能记得的知识却寥寥无几。

跟大家一样,我曾经看过很多书,也学过很多课程,笔记本写了10本,思维导图画了几百张,但是现在都不记得了。

就像用漏斗接水一样,看似倒入的水很多,但最后真正留下来的也就是粘在内壁上的几颗水珠。

所以感悟了知识树那刻,就非常心疼,要是过去那些知识都能沉淀在我的知识树里该多好,要是我从高中就用知识树学习该多好。

弄得我现在还得用知识树把那些经典书籍重新看一遍。

不过一切都不算晚,希望从此刻起,和大家一起用知识树来学习,来多少知识就接住多少知识。

这正是知识树的第一个原理,我叫它存量思维。

一、存量思维

无记录不存在。

我们过往看过那么多书,学过那么多课程,现在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因为我们没有做存量,没有及时把它们提炼成思维模型摘进外接大脑。

我们仅凭记忆去看书、去学习,最后的结局就像漏斗一样,看似倒入的水很多,最后附着在漏斗上的水只有寥寥的几滴。

因为这就是我们大脑的记忆原理。

所有的知识进入我们大脑的时候,一开始是以短期记忆的形式存在,如果这些知识不加以处理,我们的大脑就会默认它们不重要,就会把它们遗忘掉。

最后少部分知识被大脑加工形成长期记忆,也就是你看过那么多书,现在还记得那少部分知识。

这是我们大脑的致命“缺陷”。

这个致命缺陷的背后是另一个更致命的缺陷「由于每次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被遗忘了,所以下一次学习同样的知识,基本上又是重新来过」

也就是说,我们每次学习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

这使得我们很难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因为旧知识都被我们忘得差不多了,我们只能拿少部分可怜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

这就是我们学习低效的原因。

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就是创造一个外接大脑,让它来代替我们记忆。对于外接大脑来说,一切输入的知识都是永久记忆,这样就避免了学完就忘的致命问题。

而且这样一来,由于旧知识被外接大脑永久记忆着,所以我们每学一个新知识,都能跟过往所有的旧知识发生联系。

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我把这种学习过程叫做结网式学习,每一个新知识进来,都需要跟过往的所有旧知识发生联系。

就像蜘蛛网一样,每一只猎物掉落其中,整个网都跟着颤动。

通俗来讲,就是给知识兜底,知识进来之后,把它们全部留住。这样每一次学习,都能在存量的基础上做增量。

就像打水,如果桶底上有个大洞,打的水都白白流走了。

存量的目的,就是把桶底的大洞给补上,这样打进来多少水就是多少水。

这个补洞工具就是外接大脑,水就是知识,没有外接大脑的学习,就像打水时桶底有大洞一样。

二、思维模型

知识树的第二个原理就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是贯穿整个知识树的核心,所有进来的知识都要被打包成思维模型,以思维模型的形式储存在外接大脑中。

关于思维模型,我会在第三期学习社群的时候拿一节课来详细讲,这里讲个大概,帮你入个门。

思维模型这个东西是最近才兴起来的,可能很多人对此比较陌生,甚至有点排斥。

其实不用排斥。

你一直在用思维模型学习!

你现在大脑里的每一个道理都是思维模型,比如「结硬寨,打呆仗」、「有钱能使鬼推磨」、「失败是成功之母」……

所有道理都是思维模型,只是思维模型为了传播,换了个装*的名字而已,其实它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基本上指导我们做事和思考的都是思维模型。

经验、技巧、道理、方法论、流程步骤、模型、原理……都是思维模型。

上面这个是成甲总结的思维模型的几个层次,大家可以参考,当然不止这些,基本上现在指导你行事的都是思维模型。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可以感受一下我写的每一篇文章,它们都是思维模型。

好了,为什么要把思维模型纳入知识树呢?

因为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学习天性,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对世界进行建模,把复杂而庞大的信息提炼成一个个模型,以此来解释事物,预测未来。

于建国大佬把这种天性总结为一个思维模型,叫做「建模欲望」

如果没有模型,我们只能用数据和信息来处理事物,而数据是无限的,信息是无限的,我们根本就学不完,人就会陷入瘫痪状态,根本无法做任何事。

有了模型,我们就可以通过极少的数据和信息来指导我们行事。

打个比方,比如我们现在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骗子,如果没有模型,我们就需要被这个人骗无数次,因为他每次骗我们的事、编的理由都不一样,我们需要一直采集数据和信息。

但如果有了模型,只要这个人骗了我们三次,我们就可以先草草下个结论,这个人不可信。

这个下结论的过程,就是建模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思维模型的原因,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但是思维模型却很有限。

当你博览群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讲的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好多知识其实都是重叠的,它们都属于同一个思维模型。

前不久看到吴伯凡的一个观点,立马就被击中了,其实吴伯凡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世界上形形色色,书那么多,人那么多,你都会觉得是发散型的,来一个都是一个新东西。当你到了一定程度,你增加这个数据量的时候,你会发现进来一个新东西,它是收敛的,基本上是归到哪个类别里面去」。

这也是知识树的学习模式,把每一个知识提炼成思维模型,这样随着知识量的扩大,最后基本上每学一个新知识,都可以归到旧的思维模型里面去。

这就减少了记忆量。

最终,我们只需要记这些思维模型就可以了,知道这些思维模型如何使用,原理是什么,就可以了,不需要你去记忆每一句话。

这也是我在《知识树》那篇文章里提到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

知识树也记忆,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以思考的方式、理解的方式去记忆,知道这个思维模型的原理是什么,知道这个思维模型如何使用,这就足够了。

记住,社会不是应试教育,要求的是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检索练习

虽然我极力告诉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

但是记忆仍然是基础,事实上知识树也需要记忆,但是是以一种更省力、更高效、更容易的方式记忆。

首先记忆单位从庞大的知识量变成了思维模型。

以前我们总是想记住每一句话,那个记忆量太大,我们根本不可能记得住。现在我们只需要记忆思维模型就好了,记忆量减小了千倍以上。

其次,用知识树学习的时候,我们每一次学习新知识都是一次检索练习。

而检索练习被认知心理学家证实为,目前为止对记忆最有帮助的学习方式。

因为很多知识属于同一个思维模型,所以每次学到同一个思维模型的时候,都是一次重复检索;因为我们不是在同一天学到这些知识,而是从此一生,不间断的在输入知识,这是间隔检索;而且中间我们会学到很多类似的思维模型,会学到其他领域的思维模型,这是穿插检索和多样性检索。

具体什么是检索练习,后几期文章我们来讲。

所以,基本上知识树从来不需要刻意去记忆,因为每一次输入新知识都是一次记忆,而且是以检索练习的方式在记忆。

四、系统思维

我们平时的学习都是非常碎片化的,这里一块,那里一块,不成体系。

不成体系就会非常致命,当你要运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很容易死机。

而知识树要求所有的思维模型都形成一种金字塔的结构,以上统下,归类分组。

这样,学习的时候,我们能很快思考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实践的时候,能很清晰的的知道哪个步骤该怎么做。

所以知识树很重要的两环就是搭建框架、修剪知识树,其目的就是让混乱的思维模型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这非常必要,参加了咱们学习社群的小伙伴应该深有感触,每一次修剪知识树,都能感觉到认知在飞升。

为什么呢?明明没有学习新知识啊。

因为让混乱的知识,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次认知跃迁。

OK,以上就是知识树的四大底层原理,其实还有很多东西,由于篇幅原因,以后再慢慢分享给大家。

记住,语言能传达的信息是有限的,就像我这篇文章,只能告诉你关于知识树大约30%的知识,剩下的需要你自己去实践中修正和完善。

知识树如何实操

原理都告诉你们了,其实这个时候,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外接大脑的工具,也就是存量的工具,就是那些笔记软件,我个人现在用的是有道云笔记。

学习的步骤:

①每学到一个新知识,思考它属于什么思维模型。

②把它摘进外接大脑中。

③经常修剪知识树,让所有的思维模型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好了,另外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学习社群,名字叫做吸星大法,到时候会选择理财、穿搭、管理、营销、爱情……这些主题,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通过实操的形式来更深刻的感受知识树的强大。

另外,不要问我什么时候开第三期了,目前杂事情有点多,课程也在全新迭代中,到时候会通知大家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原理2.0:关于「记忆」的一切
构建知识结构图
无效学习 VS 有效学习 (1)
模型树·课程版
【知乎问答】什么是主题阅读?为什么要主题阅读?如何做主题阅读?
你的孩子也可以成为学霸,好方法介绍给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