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本篇以颜渊为题,记载孔门师生问答之事。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孔门弟子72贤人中最优秀的一位,孔子把颜渊视为子、视为友,甚或视为师。孔子把自己一生的希望,身后道与志的传承都寄望在了颜渊身上。怎奈天意不随人愿,颜渊却死在了孔子的前面。所以,面对颜渊的死,孔子呼天抢地,悲喊'老天绝我'。足见颜渊与孔子之间,精神与心灵是可以呼应与共振的,所以,颜渊的思想就为接近孔子的全部思想体系。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其问答内容是问仁、问政、问人格修养、问道德修养,师生之间问答之外,兼有同学之间的问答与交流。


【原文】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回到仁上了。修养仁德靠自己,难道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接着问:'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告诉他说:'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信息不听,不符合礼制的话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情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去做。

【解读】这一章师生对话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颜渊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孔子与他谈论的'仁'要求极高,这既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因为颜渊这个人可以达到。读此章文字,我的感慨极深,在校园里经常见到一些大学生聚在寝室看黄色影碟,这些人因此想入非非,不思进取,荒废了学业。为此,我很为他们苦恼。在一些家庭之中,也常见一些父母急于让孩子成为了不起的人,督促孩子学习达不到目标时,也是口不择言,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因此,无论是谁都应该谨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能做到这些,也就足可以是自己无大过了。问题是要懂得知礼,知道什么是礼的要求,这要靠学习和修养才能做到,难怪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

【原文】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出门在外要像接见贵宾那样敬慎,治理百姓要像承担重大祭祀那样严肃谨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在朝廷和家族中都不会招致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做。'

【解读】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认为他有南面称王之才,可见仲弓长于做官。孔子针对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告诉他仁是什么样。与回答颜回的同样问题不一样,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原文】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厚的人,说话的时候语气平和。'司马牛又问:'说话的时候语气平和,这就是仁厚吗?'孔子说:'做到这一点很难,说话得当不就是语气平和吗?'

【解读】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宋国人,他的哥哥就是司马桓。

这是我个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我的解读来源于我的人生经历话亲身体悟。关于'讱'的解读,很多大家的看法,都把它解读为'迟钝'惑'谨慎',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解释非常的不妥,从常情常理来推断古代的仁者一定是富于智慧的人,他们安详平静、波澜不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迟钝,既然富于智慧,就该看清世间的一切真相,又何须谨慎。这是我质疑他人解读的问题出发点。

事情经历多了,我后来忽然领悟到,'讱'就应该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说话语气平和,不怒不怨不牢骚,这才是讱的本意。我常想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人都能心境平和的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一定就是一个修养极高的人。仁者就是有极高修养的人。我们常在生活中看到,有相当多的人只要张口说话就会伤人,甚至是话未出口就已经伤人了,怎么想这样的人都不能是仁者。还有些人总是对生活少不了抱怨,有些人总是对生活不满意,牢骚满腹,这样的人总是看到外部世界的不和谐,很少看到自己内在的不和谐,更是很少想到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我们能说这样的人是仁者吗?

我常常告诫身边有志于仕途的学生, '牢骚是仕途的大忌',我也常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有怀才不遇之感。今天再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牢骚者、怀才不遇者还真都大多是有一些本事的人,他们都对外在的世界有一个超越常人的认识,因为外在的世界运行结果没有满足他自己的欲望,所以才牢骚满腹,才抱怨不断。实际上,就没有想过调整自己,没有想过对自我的内在认识存在不足。调整自己的内在世界让自己与外在的世界保持一种平衡与和谐,还会有牢骚和抱怨吗?有的时候,人与外在的世界和人难免会发生冲突,不管你的地位多高、财富多多、年龄多大,都不能保证这个世界就与你的心愿保持一致。这种冲突之下,怎么办?改变自己呀,管不了别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管自己啊,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样不就使问题和冲突得到化解了吗?有一句话很好,那就是'山不过来我过去',大概这句话要告诉世人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再看那些的道高僧、菩萨、佛,还有工作中那些高官,哪一个不是极有涵养的人,这些人说话很少让人看到他会动怒,即便是面对敌人也是语言祥静平和。

这就是孔子的'讱',能做到这样的仞,就是仁者的表现。

说到这里,我们猜想司马牛这个人应该是一个满腹牢骚的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就记载司马牛言多而躁。孔子正是正对他性格中的这方面不足,提醒他要学会少说话,少发牢骚。

【原文】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告诉他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又问:'不忧愁不畏惧,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在内心不断反省自己,没有任何愧疚和悔恨,还会有什么忧愁和畏惧呢?'

【解读】这一章孔子回答司马牛什么是君子。也是针对司马牛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当时情境。

【原文】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译文】司马牛忧虑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死生由命运主宰,富贵全在天意。君子做事严谨认真不出差错,与人交往恭敬合乎礼节,普天之下就到处都是兄弟。君子又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解读】《说苑·杂言》记载孔子说:'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知天命,重人伦,敏行修礼,何患无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ǜ),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子张问什么是明。孔子说:'如水浸润一样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你就称得上明了。如水浸润一样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这可以就叫有远见了。'

【解读】子张所问之明,有佛教中所谓的明的味道,是明察秋毫的明,明白的明,是心明。凡事做到明,就必须要具有大局眼光,有限的眼光是很难做到真明的。所以能够做到明的人,也就是有远见的人。

【原文】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如何治理好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实,取信于民。'子贡又问'迫不得已去掉一项,这三者哪一个先去掉?'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迫不得已去掉一项,剩下的这两项哪一个先去掉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要死。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就站不住了。'

【解读】这一章中有这样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个是儒家思想中的'诚信'问题,孔子把它看做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无论对人的个体生命还是集体的大生命都不能无信。这一点属于信仰层面的东西,没有它人与社会就会失去秩序,就会彻底乱套。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孔子的教学特点。子贡聪明伶俐,一步一步追问,孔子从容不迫、有理有据地回答。

【原文】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羊之鞟。'

【译文】棘子成说:'君子本质好就可以了,还要那些表面的礼节干吗?'子贡说:'可惜呀!您这样解释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式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如同形式一样重要。如果去掉毛色花纹,虎豹的皮就和犬羊的皮一样了。'

【解读】这一章节探讨的是内容与形式,质与文的关系。棘子成是卫国的大夫。棘子成重质轻文,也就是注重本质看轻形式。子贡则是质文兼备,认为外在与内在一样重要。这样的看法基本与孔子的主张一致。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在文质不可兼备的情况下,孔子主张重质轻文。如,'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篇》)

【原文】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问又若:'饥荒之年,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施行彻的税法怎么样?'鲁哀公说:'十分抽二的税法,我还不够用,怎么能用十分抽一的税法呢?'有若回答说:'百姓充足,您怎么还会不充足?如果百姓不充足,您又怎么会充足?'

【解读】有若,即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小孔子33岁,鲁国人。《说苑·政理篇》里有'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一说,儒家主张王道,强调藏富于民。所以有若主张越是年成不好,越要降低赋税。

【原文】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辨别疑惑。孔子说:'以忠诚信义为主干,能够活用道理,就可以提高修养。爱他就希望他长生不死,讨厌他就希望他死掉。既想让他生又想让他死,这就是疑惑。

【解读】这一章很难解,我的理解是子张要问提高自己的修养,分辨疑惑的问题。主忠信,还是儒家文化所看重的'诚'的问题,守住诚,能够做到活用所学的道理,我换个说法叫做知识迁移的能力,这就是徙义,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道德修养。至于困惑,其实就是来自一个人内心对选择的犹豫不决,无所适从就是困惑的结果。之所以面对选择不能下决心,还是因为对大局乏于认识,是非轻重分不清的结果。'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句话怎么译都不同,李泽厚版本认为是'错简':放错了地方,不译。我采用了这一说。

【原文】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请教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齐景公说:'好极了!如果国君不遵守国君的规矩,臣子不遵守臣子的规矩,父亲不遵守父亲的规矩,儿子不遵守儿子的规矩,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到吗?'

【解读】北大张祥龙教授解释这句话时,依据现象学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似于婴儿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那样的情境,刘述先先生解释说孔子是强调双边的平等关系。都很有道理,也很精彩。除此之外,我还认为这其中包含了极深的情感色彩。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平等情感之上的秩序。任何社会没有秩序和节奏,都谈不上发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种和谐。

【原文】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译文】孔子说:'凭借片面的言辞就可以断案的人,大概就是子路了吧!'子路履行承诺从没有过宿的。

【解读】子路性格急躁、直率、果断。这里的'片言折狱'我还无法分清孔子是在赞扬子路还是批评子路。有人说是批评子路,也有人认为是赞扬子路。

【原文】12.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和别人一样。一定要努力使诉讼不再发生。'

【解读】孔子的理想是无讼,而不是听讼。

【原文】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子张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在位尽职不倦怠,执行政令要忠诚。'

【解读】子张性格偏激,怪僻,才高意广,针对他的性格,孔子告诉他不要有职业倦怠,要忠诚地面对工作。任何工作何以做到无倦,我的体会要热爱,有兴趣。忠就是要始终如一,言行合一。

【原文】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解读】做事如何能坚持下去,这一章孔子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人做坏事。小人正好相反。'

【解读】这一章谈的是君子与小人在做事时的区别。

【原文】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

【解读】为政之道在于为政者自己端正。儒道佛都讲修身,但儒家的修身不是目的,儒家修身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文】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季康子苦于盗贼,问孔子怎么对付盗贼。孔子回答说:'如果您不贪求财利,即使是你奖励盗贼,他们也不会偷盗了。'

【解读】孔子回答季康子的问话,表面上是给季康子出主意想办法,实际上是谴责季康子贪求财利才导致盗匪猖獗。

【原文】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如何执政,说:'如果杀掉无道的坏人,亲近有道的好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执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要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君子的品德就像风,老百姓的品德就像是草。草随风倒。'

【解读】这一章体现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

【原文】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子张问:'读书人怎么做才能通达?'孔子说:'什么意思?你所谓的通达。'子张说:'在诸侯国做官有名望,在大夫之家做官有名望。'孔子说:'那是名气,并不是通达。所谓通达的人,就是品性正直,喜好大义,察其言观其色,总是能自觉谦让于人。在国与家中都能受到敬重。所谓闻者,这种人表面上仁爱而行动上却不仁厚,以仁义自居不疑。在国和家中都有名声。'

【解读】这一章借子张之问,区别了闻与达的关系。安德义《论语解读》这样解释闻与达的分别:闻者沽名钓誉,达者脚踏实地。达者实有而不居,闻者居而无其实。闻者注重表面功夫,达者注重内在修养;'古之学者为己'是达者风范,'今之学者为人'是闻者表现。闻者争名于朝,达者克己修身于内。吕氏曰:'德孚于人者必达,娇行求名者必闻。'(《朱子语类》)

【原文】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译文】樊迟随从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他问:'敢问如何提高德行、去除邪念、辨别是非。'孔子说:'问得好啊!先做事后收获,不就是提高德行吗?检讨自己的过错,不谴责他人的错误,不就是消除邪念吗?因为一时的愤怒,忘掉自身的安危得失,以至于连累自己的父母,这不就是迷惑吗?'

【解读】孔子对樊迟之问的回答是有所指的,他针对了樊迟'勇而志于学,质朴而狭隘,意其为人,必预事而计得,恕己而严人,忿不思难。'(《论语稽求篇》)。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

【原文】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闻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没有明白。孔子说:'把正直的人选拔推举出来,让他管理邪恶的人,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老师说,'把正直的人选拔推举出来,让他管理邪恶的人,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是什么意思啊?'子夏说:'这话多么深刻呀!舜得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厚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厚的人也就被疏远了。'

【解读】樊迟好像不是很聪明,领悟能力不是很突出,所学所问比较庞杂。

【原文】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子贡问朋友相处之道。孔子说:'忠言劝告善意引导,不听就作罢,不可以自取其辱。'

【解读】孔子回答子贡的交友之道,提示我们既要尽朋友之责,又要适可而止,需要把握好这其中的度。

【原文】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曾子说:'君子以学问道德文章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帮助培养自己的仁德。'

【解读】这一章是曾子谈论如何交友以及交友对个人生命成长的好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渊篇第十二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
《论语》100则精读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论语·颜渊第十二》
论语·颜渊篇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