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琴 说

——说古琴之“古”(一)

作者|杨世珍

        所谓的古琴是瑶琴、玉琴、七弦琴等不同称谓的同一种乐器的代称,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联合国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八音(按乐器材质分金、石、土、革、丝、木、瓠、竹)中的“丝音”。即使新斫的琴,也叫古琴,用于区别钢琴、风琴、扬琴、胡琴等。

        古琴是何时何人发明的,众说不一,悬殊很大。有说伏羲作琴;有说神农作琴;有说黄帝造琴;有说唐尧造琴等传说。虞舜定琴为五弦,相应的音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和五行,应五事,以歌《南风》,仍赓续上古韶乐的平和中正,尽善尽美。周文王增一弦,以能抒发被打击迫害的哀怨之情,周武王伐纣成功又增一弦,有杀伐之音。又作《大武》演奏庆祝胜利,后来孔子评价《大武》尽美而不尽善。可否认为这为五百年后的战国埋下伏笔。因为,圣人制琴抚琴是“发心声,化万民”。引导人心向善,天下大同。

        不论是谁发明的琴,所受到的启发都一致,凤非梧桐不栖,凤栖桐,发妙音,因此斫桐为琴。后来用杉木等做琴的也大有人在,起码在唐代闻名遐迩的雷氏斫琴世家,用材不仅用桐木,亦用松杉。《琅嬛记》载:“雷威斫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中独往峨嵋,酣饮,著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之,斫为琴。”木材坚硬会产生金石之音,但松透、淡远、温润之音就可能逊色一些。

       古琴形制的成熟最晚在唐朝之前,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九霄环佩”唐琴可以为证。它仍能弹奏,音色绝伦,与现在流行的古琴没有多大差别。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琴形制与现在的琴差别很大。马王堆出土的古琴样式与现在的古琴差别不大,但无徽位。南京西善桥古墓出土的南朝画像砖中的嵇康抚琴图,琴面上有明显的徽位,特别之处是左手弹弦,右手抚按,与一般的弹琴姿势相反。可能不是琴的问题,是画像人的错误。现在的影视作品中曾出现过琴徽在内弹奏的笑话,如出一辙。

       古琴的传承发展历经沧桑,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可谓命悬一线,一直挣扎到现在。既体现了生存的不易,又反射出顽强的生命力。建国初的普查结果:弹古琴的人不过百人。

       自春秋始,人心不古,礼崩乐坏,尔虞我诈,相互攻伐,天下大乱。以琴乐为代表的正统礼乐衰微,郑声风靡,大乐师师旷称郑声淫,是靡靡之音,是亡国之音。

       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最中国的两大艺术——古琴与书法,在当时有着强烈的反差,作为空间艺术的书法,特别是楷书的发展达到了巅峰,而作为时间艺术的古琴仍在被遗忘的角落里。当然,书法的实用性具有传承的优势,能看得见,摸得着。但从艺术价值分析,古琴艺术能雕刻时光,要远远超过书法艺术,不论是它们产生的早晚,以及艺术穿透力、影响力。当时就有很多感叹声!如白居易诗曰:“人情重今多贱古,古琴有弦人不弹。”“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刘长卿诗曰:“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谈。”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盛唐时的古琴所遭受的冷落与尴尬。琴对古人来说,好像也是过去的东西,与时尚格格不入。琴声小而内敛,不过分张扬,不放荡,不具有侵犯性、诱惑性,也不竭尽追求极端,多有留白之处,似乎永远庄重古雅,和合中庸。

       一代又一代琴人好像都不热衷当下的浮华,凭借自身的定力,剥除世俗的喧嚣与浮躁,用寂静的心思得其旨趣,去追慕高古、清逸、淡雅的精神境界,安顿自己的心灵。

       虽然古琴音乐淡泊、古朴、幽微,但也绝非索然无味,要看欣赏人的心境与雅量,李白在听蜀僧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听的形神飞扬,“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是超然的安逸与享受。俞伯牙与钟子期这对知音的故事家喻户晓,《高山流水》已成历史绝响。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又说明了什么?

       庄子在《天运》篇载:黄帝在旷野奏《咸池》之乐,一个叫北门成的人听后有三个境界。初闻惊惧,琴乐表现了大自然、社会纷杂气象,如风雷激荡、江河奔涌、人声鼎沸、巍巍乎高山、洋洋兮大海等;中闻平静放松,用“五音和”来引导五脏和,用五脏和涵养人品正,落得个谦谦君子;后闻迷惑,神情恍惚,好像天地万物以及自身浑然一体,又好像都不存在了,已悟入“道”中。这就是所谓的“以琴应道,以棋(围棋)应阴阳。”用好的音乐把人带到道的境界,这仿佛成为修道的捷径。

       明末清初古琴家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把“古”作为一况:“音澹而会心者,吾知其古也,声争而媚耳者,吾知其时也。……其为音也,宽裕温庞,不事小巧,而古雅自见。一室之中,宛在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风声簌簌,令人有遗世独立之思,此能进于古者矣。”

                                                                2023年9月15日

       ——本文刊载于2023年《北海道》秋季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琴名曲典藏(精美音画)
古琴的前世今生
古琴讲究能弹奏(图)
?古琴禅音:《琴禅见性》
古琴禅音 | 《琴禅见性》
?古琴禅音 | 琴禅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