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 境

作者|王子俊

       “红颜易老,转眼桑田泛清波。”

       经过许多年岁月的洗礼,历经许多人,许多事,许多情境,渐渐明白了许多事情,忘却了更多事情。

       原来追求的,如今放下了。比如名誉,地位,金钱财富。

       原来不信的,如今相信了。比如缘分,命运,因果轮回。

       逝去的,如同流水,早已随着岁月,汇入记忆深海,陷入汪洋混沌。

       留下的,也如云烟,在半夜辗转无眠时,似有似无偶尔弥漫于疲倦的心田。

       最早的记忆,有奶奶家的青砖茅草房,厚实的大门洞,也是青砖砌成。孩子们用麦秸秆,在青砖上吹泡泡,吹出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窝窝。老屋西墙上,有通气的龛,几块瓦拼出一个空心花瓣的造型,成了麻雀做窝的好地方。

       青砖房的屋南,连着前邻的屋,中间隔了一根“夹马道”,大约有一米宽,是黑石头砌成的。屋的东侧,就是一个大的园子,长了各种树木和杂草。屋的西侧,是一根狭长的青石过道,过道对门就是“八奶奶”的家。顺那根过道一直走,就到了南河。屋后是一条大街,土路,路上很多小石子,大街北侧,有棵大笨槐树,很大很粗的,树中间还有一个洞。大槐树下,有个小广场,那是孩子们玩各种游戏的天堂。

       从大槐树沿着青石巷子往北走,就到了新家。院落几乎位于村庄的最北边,再往北有个氨水池,再往北过了公路,就是供销社。供销社再往北就到了野外,有个小山,马鞍形状,因此叫做鞍山子。新家与西邻的隔墙是石头砌成的,邻家的姑姑嫁到了寿光,估计是个很有钱的地方,因为傍晚邻家奶奶有时候会隔墙送过一块西瓜来,说是姑姑回娘家带来的。南墙外面倚着一个很大的石磨,踩着它,就可以爬到院子里来。屋门是两扇木头门,用一个“T”型的挂钩锁门。进了门的那间屋算作客厅,屋顶是木梁。左转进了里屋,算作卧室,贴南窗是一盘土炕,纸糊的顶棚。院子里载满了高大的梧桐树。

       新家往东,走20步,就到了老学校。这老学校没有围墙,只实施素质教育,却不实施应试教育。几间青砖房算是教室,房门外有根木桩,上面吊着一个破钟,有个老人用炉钩子敲钟,大家听钟声上下课。有时候他忘了敲或者敲了孩子们没听见,大家就继续在附近的柴火垛里躲猫猫。这个班下了课,孩子们追逐打闹,一不留神,跌进了那个班的门,被那个班的老师打了一顿。

       教室北面就是操场,更是放露天电影的地方。观众们早早的拎着板凳来到操场上占位置,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有老爷爷拿了长竹竿维持秩序,谁站起来起哄就打谁的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就是在这里放映的。放映第二天,班里的小伙伴们都剃了光头。

       过了公路往西走,就是一个很大的场院。收麦子的季节,先是把土犁开,再使水灌,铺上麦草,最后用碌硃压得很平。孩子们出生以来没有见过这么平整的路面,在场院里追逐奔跑。初夏的空气中,弥漫着麦草的香气,以及麦收时节那种集体劳作独有的紧张又喜悦的气氛。奔跑的少年,追逐着微风,肆意地欢笑,感到自己像风一样自由。我奔跑,我自由,我是风,我是电,我是穿越银河的精灵,我不是这个小小的我的身体,不是这个小小的身体的我,我是无限的自由,是整个世界是整个星河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欢腾奔涌的无尽喜悦。

       老学校往西北走,过了公路,就到了新学校。新学校是红砖房,也有了围墙,有了电铃。邻村胡家的孩子也来上学了。那时候孩子很多,一家两个孩子算是少的,多数都三个及以上。一时间学生多了起来,老师也增加了。新学校往西北走,叫做北台子,就像中国的太行。越往西北,地势越来越高,就到了小山,小山往北是北山,在幼小的孩子心中,不啻为险峻高绝的喜马拉雅。

       坐在北台子的山坡上,向东可以看见牛羊村庄和人间烟火,向西就看见山岭重重,旷野宽广,草深林茂。放了学,有个孩子喜欢背着书包,坐在北台子的山坡上看夕阳。夕阳红彤彤的,它周边的云彩也是红的。有时候天空是深蓝的,把红太阳衬托得格外红。它慢慢地沉落,没有声音,光线一点点被收走,太阳慢慢沉落,落在小山的槐树顶上,落在槐树腰上,落在槐树根上,落在槐树下的草丛里。终于,落到了山的那一边。

       初中学校从村子往南走,经过大片大片的田地,大约4公里左右,就到了“洼里”。这里地势低洼,但是也很平整。学校周围都是棒子地,西北角蜷缩着几排平房,平房之间的空地上,见缝插针的种了很多花生。1986年的9月,校园内东边还有大片的西瓜地,可惜西瓜在新学生到来之前已经被收走了。村子到学校都是泥土路,路两边种了指头粗的小杨树。下雨的时候,泥土路就黏糊糊的粘鞋底,骑车子来上学的同学就扛着车子在路上走。1989年的9月,有个孩子和他的母亲,用独轮小铁车推了一篓子苹果,苹果是从村里苹果园现摘的,来到学校,感谢这里教书育人的老师们。

       “中国有三所好学校,清华,北大,潍师大。”这是后来人们杜撰的,用来调侃自己的。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还比较朴实,也能实事求是地保持低调。从火车站坐5路汽车,票价5毛,穿越了大片的田野,就到了“潍师大”。潍师大有一座教学楼,四层。“登四楼也,则有忧国怀乡、忧谗畏讥……其喜洋洋者矣……”语文老师总喜欢吟诵自己篡改的古文,那股酸腐的味道,至今沁人心脾。宿舍是平房,没有任何取暖和制冷设施。冬天的脸盆里,冻了一个个冰疙瘩。夏天宿舍院落里白杨树上的蝉鸣,仿佛在反复地吐槽:“热啊,热啊。”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每当下午放学后,晚饭前,校园时总是响起这首歌。如今潍师大已不复存在,只活在师生的记忆中。大约100年后,这些人作古,潍师大就去世了。一所学校它不是这所学校的地址和楼房,一所学校得有它的老师和一级又一级的学生,才能叫一所活着的学校。学生和老师,是这所学校的灵魂。

       亿万众生是地球的灵魂,来了一批又一批,走了一批又一批。每个灵魂,带着自己的心意和身体,流浪在这世界。身体会出生、长大、衰老,死去,心意会有喜怒哀乐,变幻无常。犹如波涛起伏的苍茫海面上,生成无数浮影泡沫,此起彼伏,旋生旋灭。你还在羡慕别的泡沫比你大吗,他生成的比你久,或许比你更早破灭。你还在羡慕别的泡沫比你位置高吗,他只是遇到了波浪,把他推上了浪尖。你觉得现在很舒适,担心自己会漂浮到另一片陌生的水域吗,大家谁不是随波逐流呢。

       当一颗流星划过天空的刹那,亿万众生选择了他们无常的命运,有的哀歌,有的欢泣,眨眼之间,又都成了空。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境,彼一境,时序流转,境遇迁移,我只是我,我本无我。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何复独多虑。”桑田泛起了清波,海市不见了琼楼,阅尽沧桑,无非一梦。“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来到世界,又离开了;对于我来说,世界在我面前出现,后来又消失了。”

                                                                         2023年9月6日

       ——本文刊载于2023年《北海道》秋季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开、看开、放下, 如此而已
人到中年,往事随风,得失随缘
人生感悟荟萃:《最好的修心:人言不畏,得失不惊,往事不念。》
做人的三种境界,能做到的人,一生无忧
中华武术基本功(15)力有虚实,拳有缓急。人生也是如此,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大好河山,努力总能成功!...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