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安全教育

0-6岁儿童铅中毒流行率42

      血铅检测显示顺德城镇娃比农村娃血铅指数高 工业污染是源头 

  本报讯 (记者陈丽莉 实习生何敏玲)小王与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相当活泼,但是到了课堂上却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相当好动。当小王的妈妈带他到医院检查时,却被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昨日,记者从顺德妇幼保健院了解到,顺德像小王这样的小朋友为数不少,相关医生表示,这可能是铅中毒引起的症状。按照该院的调查显示,06岁儿童铅中毒流行率达42.7%,其中以Ⅰ-Ⅱ级的轻度铅中毒为主,症状多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而Ⅲ级铅中毒数量则极其少,症状表现为智商、身高下降。

  Ⅰ-Ⅱ级轻度铅中毒者居多 

  据执行该调查的主医师龚长富提醒,对于铅中毒只能从铅源头上进行预防,药物排铅只是辅助作用,因此平时儿童尽量避免使用铅袋装制品,而准备生产的女性在怀孕之前最好先做血铅检测,以免通过脐带将铅带给婴儿。

  据顺德妇幼保健院医学硕士、儿科主医师龚长富介绍,通过对4570~6岁的儿童进行血铅检测时发现,该年龄段儿童铅中毒流行率竟高达42.7%。一般轻度铅中毒的儿童行为上多表现出多动、厌食、智商下降、限制身高等症状。

  龚长富说,此次根据工业污染的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代表性,选择了三个镇城乡共6间托儿所﹑幼儿园349名儿童以及108个新生儿的脐血进行检测,并由家长填写儿童铅中毒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调查发现,城镇儿童比农村儿童的血铅水平要偏高,而铅中毒水平大约高出6.8个百分点,脐血铅超标达42.6%。在此次参与检测的人群中,Ⅱ级铅中毒113人,Ⅲ级铅中毒82人。

  工业污染为主要污染源

  顺德制造业发达、人均车辆拥有量在珠三角地区名列前茅。为了解环境铅污染情况,此次执行医师重点采集了四方面的样品,包括杏坛、大良、北滘车流量大的大街边、主干公路边尘土及乡间田边泥土;杏坛工业区污水、鱼塘及乡村河涌水;铅袋与塑料袋外用药膏;3个加油站汽油等进行检测铅含量。

  经检测,发现工业污染、鱼塘水,交通主干道、大街边尘土含铅量高,是顺德地区主要的铅污染源,而且铅袋装药膏等包装中含铅量明显偏高。

  而城镇儿童平均血铅浓度及铅中毒发生率略高于农村,这可能与工业化等有关。

  血铅水平“涨跌”4岁是分界线

  据调查人员介绍,该研究还发现4岁以前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4岁以后则又渐渐降低。其主要原因是4岁后的儿童消化道屏障功能逐渐健全,对铅吸收减少。

  记者从顺德科技局了解到,“2007年度佛山市顺德区科学技术奖”的所有科研项目经过顺德区科技局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已经将所有项目进行公示。此次,《顺德地区06岁儿童铅中毒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项目获得了本年度的三等奖。

  对于此次研究,龚长富则建议,从市民的长远健康以及顺德人的综合素质考虑,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添置相关血铅检测设备,定期为市民提供免费检测血铅含量。

  专家说法

  轻度铅中毒勿恐慌

  孕前先做血铅检测

  铅是多系统、多亲和性毒物,对胎儿、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行为、智力的发育与潜能的发展等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相关医师认为,Ⅰ-Ⅱ级的轻度铅中毒比较常见,一般症状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而Ⅲ级铅中毒数量则极其少,其症状表现为智商、身高下降等,但家长没必要恐慌。龚长富说,可从生活中找出铅源头进行杜绝。

  按照调查,顺德儿童可从五种源头上考虑并提前预防,包括父母从事铅暴露职业,下班前未洗头、洗澡、洗手、换衣服而将铅带回家;母亲对小儿不良行为习惯、饮食卫生等教育不当;常吃皮蛋、罐装食品及饮料,可能与采用铅锡焊缝造成罐装食品、饮料污染有关;儿童咬玩具、吮吸手指、进食前不常洗手等,直接将铅吃入消化道;家住车流量大的街边及公路边,将空气及灰尘中的铅经呼吸道吸入人体。

  产前铅暴露对孩子影响大

  “爸爸妈妈经常接触铅暴露的物品很容易影响到小孩,看似健康的准妈妈也有可能将铅通过脐带血带给婴儿。”据研究人员介绍,产前铅暴露比产后铅暴露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从接受调查的家长问卷调查显示,此次42.6%的新生儿脐血铅已达中毒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母亲与家庭成员从事铅暴露职业以及与环境、食品铅污染有关。因此,相关医师建议,准备生产的女性在怀孕前最好先做血铅检测,以免通过脐带将铅带给婴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暂时脱离铅污染暴露的环境。

 

一位园长的致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然而童年也是人一生中最脆弱的阶段。孩子们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中,装了太多他们急于想去了解的事情,但您却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并教育他们进行自我保护,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大人给与精心的呵护与照料。让我们为您分忧,帮助您的孩子认知大千世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您的孩子能够度过美好幸福的童年。

一、生活环境中的安全教育

★进餐: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掉到地上的食物;饭后漱口;进餐或饮水前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感觉一下温度,以免烫伤;进餐、饮水时不嬉笑、玩闹;不让孩子哭泣时吃花生瓜子等小体积食物。

★睡眠:睡前刷牙;不嘴里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防异物:不给孩子有尖利锐角的玩具或学习用具;不给孩子戴首饰;家中的刀、剪、消毒液及各种有可能对孩子有害的物品都要放在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不在头上套塑料袋玩;不在自己的鼻孔、耳朵内塞东西;不将气球的碎片放入口中倒吸气玩。

★防触电:电源插座要高于160cm;不直接触摸,不在孩子面前利用任何物品碰触电插头、插座等;不湿手接触家用电器;无大人陪伴时,不在雷雨天看电视或接打电话。

★防火: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接触煤气灶;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知道衣服着火时迅速浇水并快速脱衣服;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认识防火标志。

★防盗:不给陌生人开门,有陌生人来访要叫大人来开门。

二、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饮料,不跟陌生人走;知道报警电话110

★防雷电:知道打雷下雨时,不能在大树及高大的建筑物下避雨;无大人陪伴时,不在雷雨天看电视或接打电话。

★防外伤:不在坑、井边玩耍;冬季不在冰面上行走。

★夏季防蚊虫防晒伤:不带孩子到生态环境较原始的景点游玩;外出前可涂抹防蚊产品;不进入杂草过多的地带;若户外活动时间较长应涂防晒霜。

三、交通安全教育

★行走:会扶着栏杆靠右上下楼梯,不在楼梯上追跑;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要在大人陪同下过马路,知道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

    习惯对于一个人是很重要的。俗话说: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想孩子有好习惯,关键是日常的活动,也包括了大人的行动所起到的榜样作用。

    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社会的,他们通过不同的侧面、各种渠道综合影响着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观念先导因素

    成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幼儿的习惯养成需要成人重视,加以培养。有些家长对子女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成人的错误观念会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个别家长公开宣称孩子到幼儿园一要吃饱睡好,二要多学点东西,其他方面无所谓。这种将良好行为形成置若罔闻的做法,明显影响了老师在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方面的教育效果。

2、实践锻炼因素

    实践活动是幼儿习惯形成的关键。调查中,32%的人认为“家长、思想重视,但没耐心培养”是幼儿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果成人仅仅思想上重视,但不能耐心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那么要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是不现实的。

    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幼儿在日常生活、交往、游戏、劳动等活动中,进行着与人交往方面的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地联系、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不少孩子正因为从小被成人剥夺了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一直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3、环境熏陶因素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幼儿的习惯养成与成人、同伴、群体、家园教育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调查中,44%的人认为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62%的人认为家园教育一直是幼儿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可见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是深刻的。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如整洁、干净的活动室和家庭,独立进餐的环境,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幼儿善于模仿成人及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使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

    幼儿行为形成的渐进性、反复性决定了幼儿行为需要成人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教育。让我们与您拧成一股教育合力,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影响,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如何教孩子学会应付意外

    许多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寸步不离孩子左右,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但有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家长所始料不及的,因此要做个明智的家长,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应付意外事件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以下“五认”: 

    认家。家长带孩子一起去商场购物,或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常发生孩子走失的情况。因此,家长应在孩子懂事时起,就教他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单位,以及常用的电话号码,并反复强化,以达到熟记的程度。 

    认人。儿童缺乏分析能力,一旦遇上坏人就有可能上当受骗,因此家长应告诉孩子: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有陌生人要带你去玩,或给你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时,不要跟他去,要大声喊叫,或往人多的地方跑。 

    认药。现在不少家庭中都有常备药物,有些药的包装很精美。年龄较小的孩子错把药品当食物的事时有发生。家长应将误食药物的危险性告诉孩子,并将药品集中放置在孩子不易取到的地方,发防患于未然。 

    认工具。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小工具,如剪刀、钳子、板子、螺丝刀等。孩子出于好奇,爱摆弄这些小工具。他们在这些工具时最易受到伤害。所以,作为家长除了妥善保管这些工具外,还要教孩子了解工具的用法,并告诉孩子不要拿工具游戏打斗。 

    认家电。一般家庭中都有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抽油烟机等,特别是那些开关、插座。一些家用电器一旦使用不当,就会酿成大祸。所以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在不了解使用方法之前,不要乱动电器,还要教会孩子学会使用天然气,让孩子了解使用事项, 以防天然气中毒和爆炸。

 

父母常犯的9个安全错误

    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陈蒙总认为自己的家对孩子是安全的,“我们给所有的插座都装上了安全盖,窗和门的护栏也都装好了。”结果有一天,让陈蒙痛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凯凯从厨柜里拿出了清洁剂把自己涂得满身都是,更糟的是他还喝了几口。 

    凯凯被送到医院灌肠洗胃,幸亏凯凯喝得并不多。由此可见,经常认真检查家里的安全隐患是父母必须做的工作。 

    专家的警告——事故的发生防不胜防 

    美国哥伦布儿童医院伤害研究和政策部主任斯密特博士说:父母常常以为只要自己时刻看护着孩子,就会太平无事。但是,事故是防不胜防的。一眨眼功夫,灾祸就会降临;而原因只是因为一杯热咖啡放在宝宝可以拿到的地方,或者一道门没有锁好。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需要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一些教训,下面是父母常犯的9个安全错误。 

(一)把宝宝单独留在浴缸里 

    多数家长无缘无故是不会将宝宝单独留在浴缸里的,可是统计数字却告诉我们,有一半以上的婴儿溺死是发生在自家的浴室里的。因为就在父母收签一个快递或者去接一个电话的时候,就那么几分钟,孩子便淹死在浴缸里。 

    1英寸深的水里,只需1分钟,婴儿就可能会淹死。 

正确的做法: 

* 绝对不要让宝宝单独留在有水的地方;宁可不接电话、不开门,也绝对不要将宝宝单独留在浴缸里。

* 马桶盖上装安全扣。

* 把水桶和脸盆里的水全部倒干,并且养成习惯。 

(二)给宝宝吃不安全的食品 

    食品常常是造成婴幼儿食道梗塞的主要凶手,最常见的是那些又小又圆、又硬又粘的食品,因为它们很容易堵住通气口。譬如:坚果、葡萄、硬糖、胡萝卜、爆玉米花、葵花籽、南瓜籽、热狗、果汁软糖等等,甚至一小勺花生酱也会让年幼的孩子发生食道阻塞。 

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发生食道梗塞,因为他们的食管很细,而且这个年龄的孩子尤其喜欢把任何东西都放入嘴里。 

正确的做法: 

* 把食品切碎。

* 让宝宝坐着吃东西,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吃。

* 宝宝吃东西时不要逗乐。

* 绝对不要吃那种又小又圆、又硬又粘的食品。 

(三)使用太柔软的床上用品 

    1岁以下的婴儿,窒息是意外死亡的最大杀手,其中60%是发生在婴儿睡觉的时候。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脸埋入柔软的枕头、被子、垫被和长毛纯玩具里,盖住自己的鼻和嘴,造成窒息。 

正确的做法: 

* 孩子睡觉的地方,无论大床、小床和沙发,应该拿掉任何物品。

* 被子的下端最好压叠在床垫下,被子只盖到宝宝的胸口,这样,宝宝就无法把被子拉过头顶,把自己的嘴鼻盖住。

* 寒冷的冬天,可以给宝宝添加暖和的连衣裤,但不要在被子上再加被子。 

(四)边喝咖啡、热茶,边抱着宝宝 

    你很想喝热咖啡、热茶,却不想放下已经睡着的宝宝,结果,一不小心,打翻了咖啡,烫伤了宝宝。这样的烫伤是婴儿最常见的烫伤。宝宝的皮肤很娇嫩,即使大人喝不太热的咖啡和茶,也可能烫伤宝宝的皮肤。 

正确的做法: 

喝咖啡时,一定把宝宝放下,两者只能取一。就算本子有盖,也不能马虎。有时候大人不留意身体晃了一下,或者脚下不小心绊了一下,会本能地握紧杯子,于是,热咖啡热茶就会泼出来,把宝宝烫伤。 

(五)热水器的温度过高 

    可怕的数据:在儿童烫伤中,有1/4是被洗澡的热水烫伤的。 

    被洗澡热水烫伤的一般都比较严重,面积大,死亡率比较高。不少父母忽略了热水器的温度,“反正放水的时候我会调节水温。”但是,你难免有疏忽的时候。调低热水器的水温,可以确保宝宝洗澡时不被烫水烫着。 

正确的做法:

把热水器的温度调在50℃以下,或者中低档。 

(六)使用婴儿学步车 

    宝宝坐上婴儿学步常常会在房间里横冲直撞,磕头碰脑,甚至从楼梯口摔落。 

可怕的数据:在2001年,美国有6400个婴儿因为使用婴儿学步车而受伤,平均每年有2例死亡;50%以上发生在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在学步车里,孩子1秒钟可以滑行4英尺,大人猝不及防。 

正确的做法: 

抛弃学步车,改用固定的婴儿围栏。如果一定要使用学步车,应该选择大一些的,确保它不能通过门框。 

(七)给孩子买乳胶气球 

    家长常常不知道气球对孩子也具有潜在的危险。1岁这个年龄,最容易被气球的碎片梗住。如果气球破了,无知的宝宝很可能会把气球碎片放入嘴里。乳胶碎片很容易把宝宝的喉咙给堵住。 

(八)忘记收妥客人的包 

    来客的包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包里可能有各种东西:药片、化妆品、香烟、硬币、口香糖等等。而客人的包常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可怕的数据:在孩子误吞药片的事故中,有1/4是由来客包中的药片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拿了祖父母的药片。大多数老年人的包中总会放上各种各样的药片。 

正确的做法: 

请客人把他们的包放在冰箱上,或者锁在柜子里;提醒他们特别收妥药品,包括成人维生素。 

(九)让宝宝坐在汽车的前座,把婴儿汽车座椅面朝前放 

    车上的安全气囊,能够拯救成人的性命,但是它强大的冲击力则对儿童产生很大的危险。开车时,父母总希望能从后视镜里看到宝宝,以便哄着他。但是,宝宝必须脸向后坐在婴儿汽车椅上,直到他有1岁上。1岁以下孩子的头占全身的比例很大,万一发生汽车碰撞,他的头会猛烈向前冲,颈椎受到伤害。可怕的数据:在美国,曾有一年,有137个儿童死于汽车前座的案例气囊。 

正确的数据: 

* 12岁以前的孩子只能坐在汽车的后座。

* 1岁以前的宝宝只能面朝后坐,以避免发生颈椎伤害的事故。 

特别警告——尽早给孩子介绍消防队员 

    一旦发生火灾,孩子会惊恐万分,他从未见到这么多的烟雾,烟雾报警器的声音尖锐刺耳,外面消防车的声音也很响。这时,一个陌生人像外星人一样突然从烟雾中冒了出来,穿着很厚的制服,带了一只头盔,还举着一把斧头,这个形象会把孩子吓坏。 

特别警告——在火灾中死亡的孩子很多是因为害怕而躲避消防队员,他们被发现时多半死在壁橱里或是床底下。 

正确的做法: 

* 孩子1岁后,你可以带孩子到附近的消防站去参观一下。

* 测试烟雾报警器时,让孩子在一旁看着,使他习惯报警器发出的声音。

* 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消防安全的图书,认识消防队员。

* 孩子大一些,应该排练一次火灾逃生。告诉孩子逃跑的路线,让孩子练习如何在烟雾中爬出房间,边爬边叫“我在这儿!”

 

如何保证儿童和孕妇乘车安全

  儿童 

  由于儿童的头部占的比例要比身体大,因此4岁以下的儿童(18公斤以下)采用后向座椅最为安全。 

 

  这是因为,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坐在前向座椅上的儿童的头部先是被甩向前方,并被迫向下朝胸骨方向急速弯曲,接着又同时朝后、朝上方急速弯曲。成年人的颈部能够有效地承受这样的张力,但是幼小的儿童则无法承受。 

 

  3-10岁、体重15-36公斤的儿童,应该坐在配备着整合式安全带和加固型坐垫的儿童专用座椅里。1.4米以下儿童不能坐在有安全气囊的座椅上,1.5米以下儿童不应坐在前排。 

 

  孕妇 

 

  许多孕妇担心,一旦发生车祸,安全带是否会伤害她们的胎儿? 

 

  研究人员都建议她们务必系上安全带。目前,安全带仍然是保护孕妇的最佳方式。 

 

  不过,系安全带的方式必须正确,应该系在两个乳房之间,并尽量靠近臀部的下方。安全带的下端须在隆起的腹部下面跨过大腿,不得骑在孕妇的肚子上,因为这样会伤害胎儿。

 

儿童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要注意什么

  外出或在公共场所,孩子们遇到的社会情况会比较复杂,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在自我防范方面应当注意:

    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外出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自己的行程和大致返回的时间明确告诉家长。外出游玩、购物等最好结伴而行,不独来独往,单独行动。

    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礼物、玩具、食品,与陌生人交谈要提高警惕。

    不把家中房门钥匙挂在胸前或放在书包里,应放在衣袋里,以防丢失或被坏人抢走。

    不独自往返偏僻的街巷、黑暗的地下通道,不独自一人去偏远的地方游玩。    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

    外出的衣着朴素,不炫耀自己家庭的富有。携带的钱物要妥善保存好,不委托陌生人代为照看自己携带的行李物品。

    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同行或做客。

    外出要按时回家,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应设法告知家长。

 

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今年发生在北京的幼儿园门卫持刀砍伤儿童的事件令所有的父母不寒而栗。虽然灾难的发生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或者永远也不会发生,但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可能每一秒钟都在父母的羽翼庇护之下。

  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如果孩子心中没有明确的避害意识和方法,那么就会失去宝贵的逃生时机。

  许多人也许会说,一个细小的孩子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相信,只要平时我们假定一些情形并告诉过他们应当怎样做,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想起这些话,并毫不犹豫地去做。在一次火灾事故中,一家人都逃到了安全地带,但在浓烟中他们失散了。孩子找不到父母,转身又回到火灾现场,结果葬身火海。他的父母痛悔不已,如果平时就约定紧急情况发生时,全家都到预定的地点集中,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

  所以与孩子事前的约定是非常重要的。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尝试假定一些危险来袭的场景,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准备。

  记住:对孩子进行 有关灾害和安全的教育时,一定要选好合适的时机和符合孩子随能力的方式。并且,不要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讲述,以免吓着孩子,引起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

  假定情形1:遭遇暴力侵害

  应对关键词:跑,使劲地跑

  在电影《阿甘正传》,阿甘有点傻,智力也就相当于一个小孩,他的战友告诉他,在战场上面对危险,“RUN!”憨憨的阿甘记住了这个“跑”字,关键时刻,是跑救了他。当歹徒行凶等危险事情来临时,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跑!使劲地跑!”要告诉所有的孩子:如果有坏人来势汹汹,手里拿着刀、枪或棍棒,要马上快跑,并大声呼救。向远离歹徒的方向跑,向有出口的地方跑,向有人的、人多的地方跑,同时大喊寻求帮助。如果出口被堵住或跑不掉,就想办法找地方藏起来,屏住呼吸,不发出声音,让歹徒找不到自己。

  假定情形2:迷路

  应对关键词:熟记基本信息

  4岁的洋洋在街上风到一个孩子在哭,马上对妈妈说:“妈妈他迷路了。”“你怎么知道?”“因为他是一个人,好像还在找人……”“如果你是他怎么办?”“我就去找警察叔叔,告诉他我叫洋洋,我迷路了……”洋洋妈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推测原因,并让他设身处地地考虑措施和对策。这样的教育在电动机和方法上都是非常好的。父母从孩子会说话的时候起,就可以教孩子熟记一些关于自己和家人的基本信息。

  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知道自己和家人的姓名,大致的家庭住址。

  3-5岁的孩子:知道详细的家庭住址,家人的电话号码。4岁以上的孩子应该能够拨打电话了。教会孩子怎样找到公用电话、怎样打电话,除了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必要时还可以打110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如果是在商店里与爸爸妈妈走散了,不要离开商店,先在原地等一会儿,如果还不见爸妈找来,就请商店职员帮忙找到广播室,说清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名字,利用广播找到家人。

  5岁以上的孩子:除了让孩子了解基本的家庭信息之外,带孩子出去玩回家的路上,可以告诉孩子乘车的哪一路公车、下车的站名、要走的路名、小区的名称、自家的楼号及门牌号。平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认路能力和方向感。

  另外,对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了解: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迷路了,更不要跟随陌生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家里去。如果感觉陌生人有恶意,要声明自己的父母就要附近,马上就会来,争取把他吓走;如果感觉自己无法摆脱陌生人的纠缠,可以乘其不备向人多的地方跑,并大声向别人诉说:“我不认识他!他老缠着我!”

  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在迷路时害怕和哭闹不能解决问题,应该用平时爸爸妈妈所教的方法和自己的机智、勇敢去寻找回家的路。

  提示:一些高科技的手段如今也可以帮助这些担忧的父母们。北京移动的“亲子通”业务可以让家长通过雉或互联网随时查询到孩子的位置。上海移动推出了手机地图服务,当在任何地方遇到危急情况时,只要用手机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即使一句话也不说,也会得到及时的救助;当孩子迷路或丢失时,家长通过手机就能迅速找到他的行踪。中电通信推出的一款手机有一个键专门用来让孩子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即使忘记电话号码也没关系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咨询。

  假定情形3:遇到火灾

  应急关键词:楼梯/安全出口

  火灾发生的时候最能考验人逃生的能力。现在有一些幼儿园里也安排了火灾演习。而父母除了在合适的电动机给孩子讲一些逃生的常识外,更重要的是将一些你可能会忽略的信息告诉孩子。

  对于3-5岁的孩子:如果你家住较高的楼层,每天都是乘坐电梯上下楼,那么你可以带孩子走几次楼梯,让他熟悉那里。告诉孩子火灾发生的时候要迅速从楼梯撤离,造成不要乘坐电梯。

  带孩子乘坐地铁或去商场等公共场所时,可以教会孩子寻找安全出口的标志。告诉孩子在公共场所都会有安全出口的标志,当危险发生时,顺着标志上箭头的方向跑。

  应该对孩子强调,当火灾发生时,你需要带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自己!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比较详细地告诉他或者示范给他看逃生的方式:用的手帕、毛巾或T恤围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放低身体或者是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行,沿着安全出口标志的箭头方向逃生。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老师教育幼儿的常用的、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应急反应慢、因此常在游戏中产生散队,走失的现象。为此在开学初期,我们就开展了“跟着 ×× 走”等游戏,让幼儿明白小动物都跟着爸爸妈妈,从不掉队,走路时不推挤。从而激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时刻跟随着父母,向游戏中不掉队,以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同时交通隐患也是给予我们惨痛教训的启示。于是我还是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幼儿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游戏《开汽车》,我首先将场地布置成街道的样子,分配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到,扮演司机的应该注意车子和车子不能碰撞,扮演行人过马路的时候走斑马线,认清行、停指示灯,过马路时要看清是红灯还是绿灯,红灯行,绿灯停。

 

幼儿需要自救教育

  突如其来的危险和灾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孩子们不知所措的行为也是造成悲剧的一个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会进行自我救护呢。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看图片、录象等方式,让孩子们知道在遇到危险或灾难时是怎样做的,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保护自己。

    二.提高幼儿心理素质:遇到危险时,大多数幼儿惊慌失措,失去了最宝贵的自救机会。因此,我们应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通过教育与训练,使孩子遇事不害怕,勇敢沉着,积极想办法逃离危险。

    三.锻炼幼儿的体能。体能的锻炼与自救有很大的关系,遇到危险后,能跑能跳有坚持力的孩子自救的机会就大,体能差的孩子在遇到危险后,能够自救的几率几乎是零。

    四.自救练习。对孩子来说,简单的说教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带孩子做一些自救的游戏,使孩子身临其境,亲身去试一试,在这种环境中用什么方法能够保护自己。让孩子通过游戏方式得到锻炼。

    自救教育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所以,家园应共同关注这个话题。

 

教育幼儿防止拐骗

  社会上、电视剧中经常有小孩被拐骗的事件,家长应该把拐骗者的欺骗伎俩告诉幼儿,引导幼儿分析这个小孩怎么会上当,聪明的孩子又是怎么动脑筋脱险的,讨论一下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脱,以培养幼儿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教育幼儿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糖果、小食品,不为陌生人开门,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很能教育孩子,当讲到狐狸蹲在窗口唱歌骗大公鸡时,幼儿会很紧张地自言自语道“快别上当!快别上当!”故事结束问孩子,他们会说:“就是这只公鸡太馋了,还不听猫和画眉鸟的话,差点被狐狸吃了。幸亏它大声呼救,猫把它救回来了。”教育幼儿如果有危险会大声呼救,并会打110电话或找警察叔叔帮忙,能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姓名、电话等。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1)

  (一)游泳时的安全

    1、游泳前应先做准备动作,游泳时脚抽筋了,可以叫老师,或者自己尽力将抽筋的脚伸直,然后再呼救。

    2、游泳时遇到左耳朵进水,就提起右脚,左脚原地跳,水就会从耳朵里流出;反之一样。

    3、游泳结束后应由保健医生替幼儿滴眼药水,以防得眼病。

  (二)教会幼儿正确关门、开门

    1、开门前应先敲敲门,如果教室里没有人,就旋开门锁,轻轻把门推开,切勿用力一脚把门踢开,以免里面正好有人要出来被撞伤。

    2、关门时也应轻轻关门,关门前应先看看门缝附近有没有小朋友的手,以免手被挤压。

  (三)遇到灾害的应变能力

    1、首先保持镇定,远离玻璃、吊灯危险坠落物,就地寻求避难点。

    2、在人潮拥挤处切勿慌忙奔向出口,宜就地寻找掩护。

    3、听从指挥有秩序离开,迅速往空旷的地方移动。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2)

  (一)教会幼儿一些安全用电常识

  1、告诉幼儿电有许多用处,但电也很危险,人若触电后会受伤或被电死,因此小孩子不能玩电器。

  2、墙上的插座里有电,教育幼儿不能用手指、小刀等去捅,不然会触电。

  3、电器在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湿手或湿布去擦。

  4、幼儿在室外活动时,要教育幼儿不要爬电线杆,不要在高压线下游戏,不能用手拉电线杆,以防触电。

  (二)独自在家的注意要点

  幼儿独自在家时,需告诉幼儿:

  1、随便开门,如果有陌生人敲门要进来,并告诉你他是爸爸或妈妈的同事时,你千万不要轻信。可以让幼儿告诉来客:“现在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你晚上来。”如果他执意要进来,有电话的就打110报警,没有电话就在窗口呼救。

    2、让幼儿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如果有电话进来,告诉你他是你的亲人或父母的朋友,并要你告诉他你家的地址时,千万不要说,以免坏人乘机上门撬窃,你可以说:对不起,我说不清。既有礼貌,又造成一种父母在家的错觉,坏人就不敢来你家了。

    3、不模仿电视里的危险动作;

    1 孩子好动,又不知道危险,要帮助幼儿懂得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行为。教育他们不要从高处跳峡、爬高、攀爬等危险动作。

  (2 要给幼儿定一些规矩;以免伤害自己或别人。

  (3 教师要教育幼儿在家时不做危险动作,要教育幼儿千万不要学习电视里的危险动作。

    4 幼儿独自在家时不要玩火,以免引起火灾;不能碰插头,以免触电;不要将绳子绕在脖子上,以免被勒死。

 

暑假将至,安全知识多给孩子讲一点

  快到暑假了,许多家长又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自己去上班。孩子有了自主空间,危险也在向孩子逼近。下面几点,您可以向孩子讲一讲。

  ■“这是药,不能吃”

  医师贾永林告诉记者,前几天,他接了一个病号,才四五岁,喝了家里的除草剂中毒了。药是由安瓿瓶密封着的,药液发黄,孩子拿着瓶子边玩边敲,敲烂后喝下两支,嘴麻后找大人,吓得大人忙送其到医院,经治疗转危为安。

  提醒:家长要告诉孩子药品名称、用途,误服后果。毒性大的药要严格保管,防患于未然。

  ■“微波炉,有辐射”

  家长吕女士告诉记者,孩子10岁,一个人在家时饿了,就自己做一点饭。有一天,孩子用微波炉煎里脊,两分钟后炉内乱响,孩子守着微波炉不知里面怎么了,忙拔下插销头。

  提醒:家长要告诉孩子微波炉是有辐射的,微波炉工作时,人起码要保持1米的距离。更要告诉孩子微波炉不能加热带壳、带皮食品,不能超时过长,否则会烧焦食物,引发危险。

  ■“插座孔,别乱插”

  先生的女儿生性好动,幼儿园放假时,一个人将一铁钉插入插座孔,幸亏当天停电,家人后怕了好几天。

  提醒:家长要告诉孩子有些插孔不能插。家长可以把插座用盒封住或者改造线路,将插座移到幼儿触不到的地方。

  此外,孩子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游泳时游向危险区域……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常常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危险,家长们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为孩子织一道安全网。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要采用启发和诱导的方法和孩子谈话。

  安全教育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防止玩火。孩子是不宜进入厨房的,火柴和打火机一类易燃引火物决不能让孩子去玩弄。教育孩子玩鞭炮和焰火时要特别小心,禁止过小的孩子玩这些东西。让孩子懂得玩火的危害性。

   ②不要玩水。教育孩子不要扭动自来水开关。在湖、河边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带,决不要乱跑乱蹦,以免失足误入水中。

   ③不要玩电。嘱咐孩子不能去触摸和玩耍正在运转的电风扇等电器产品,不能摸电插座。

   ④不要让孩子随便拿刀、剪或其它尖锐器物当作玩具。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刀、剪等用具。

   ⑤避免运动受伤。孩子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他们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教育孩子不做危险性游戏。

 

幼儿需要自救教育

  突如其来的危险和灾难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孩子们不知所措的行为也是造成悲剧的一个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会进行自我救护呢。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看图片、录象等方式,让孩子们知道在遇到危险或灾难时是怎样做的,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保护自己。

    二.提高幼儿心理素质:遇到危险时,大多数幼儿惊慌失措,失去了最宝贵的自救机会。因此,我们应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通过教育与训练,使孩子遇事不害怕,勇敢沉着,积极想办法逃离危险。

    三.锻炼幼儿的体能。体能的锻炼与自救有很大的关系,遇到危险后,能跑能跳有坚持力的孩子自救的机会就大,体能差的孩子在遇到危险后,能够自救的几率几乎是零。

    四.自救练习。对孩子来说,简单的说教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带孩子做一些自救的游戏,使孩子身临其境,亲身去试一试,在这种环境中用什么方法能够保护自己。让孩子通过游戏方式得到锻炼。

    自救教育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所以,家园应共同关注这个话题。 

 

保障安全,提醒孩子6件事

  经常听到活泼可爱的孩子遭到意外伤害的惨闻,而大多数孩子在遭到危险时都不知该如何应变。那么孩子能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避免危险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保护孩子,把这些告诉他。

  如果您仅仅告诉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者“遇到火灾时不要惊慌”是远远不够的。您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告诉他正确的做法。

  下面就是您应该向孩子描述的几种情况:

  1、你跟妈妈一起在大型购物中心购物(或者在海滨浴场、公园等地方游玩)。你停下来张望了一会儿,当你抬起头时找不到妈妈了……

  正确的做法:这个秘密只能告诉一个可靠的人(警察或者保安)。如果在购物中心,就去找最近的收银台。如果在海滨浴场,就告诉救生员。切莫惊慌哭泣,或者随便告诉别人你和妈妈走散了。

  2、你独自在家,门铃响了, 你从门镜中看到一个陌生人……

  正确的做法:决不能为任何陌生人开门。哪怕他说有紧急情况、说自己是警察、说是你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但也不能在门铃响起时不去理会它,因为小偷有时会按门铃试探是否有人在家。你可以隔着门告诉他,你爸爸在睡觉,让他过一会再来。然后,给家长或邻居打电话,告诉他们有一个陌生人在家门外,让他们不要挂断电话,直到陌生人离开为止。

  3、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个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

  正确的做法:应穿过马路或者走另一条路,避免与尾随者接触。如果这个人仍然跟着你,或者他强迫你跟他走。你要大声尖叫并跑向有人群的地方,例如商店或者行人多的十字路口。不要往你看见的某一所房子跑,因为房子可能是空的;如果这时家里没人,也不要往家里跑。

  4、夜间,家里人都已入睡,突然你发现家里失火了……

  正确的做法:大叫“失火了!失火了!”来叫醒其他家庭成员,然后沿安全通道迅速离开房子,到达户外的安全地带。如果房间里充满了烟,应尽量让身体贴近地面爬出屋外。如果你发现卧室的门是热的,说明火源在客厅。因此,不要打开卧室的门。如果住在楼上,不能从窗户逃生,那么就打开窗户,用床单之类显眼的物体向楼外的消防人员发信号,然后,尽可能地让身体贴近地面,等待救援。

  5、你独自在家时,不慎受伤……

  正确的做法:如果伤口流血不止,应马上用干净毛巾将伤口包紧。包紧的程度应能止住流血,但也不能太紧,避免令血液无法正常通过,然后,给家长打电话求助,或者叫邻居帮忙。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拔打120急救中心的电话,清楚地告诉他们家庭地址,打开房门,等待救援。

  6、你和小朋友在湖边或者游泳池边玩耍,同伴不小心掉入水中,并且他不会游泳……

  正确的做法:切莫跳入水中企图救他,而应该将救生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漂浮的东西扔给他,让他抓住并坚持住,然后,跑去叫人帮忙。也可以找一根树枝或者一根竹竿,抓住一头,人趴在岸边,让你的朋友抓住树枝或竹竿的另一端,将他拉向岸边。

  除上述几种情况,家长也可以根据具体生活环境,补充数种情况及应变方法告诉孩子,为他的健康成长提供一道自我保护的安全屏障。

 

告诉孩子别给陌生人开门

  暑假伊始,对于大多数双职工家长来说,这意味着孩子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无人看管。暑假是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事故发生率最高。虽然不少事故是由于监护人疏忽大意引起的,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是一个原因。本报今日为读者整理了一组安全小常识,希望对帮助孩子远离危险有所帮助。

  教孩子记熟急救、常用电话

  暑期中孩子独自在家的时间比较多,加上儿童的防范意识不强,稍有不慎,就可能受伤。

  预防:教孩子牢记家庭地址和常用电话号码,包括父母的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并记熟110119120等急救和常用电话;带尖头的用具如尖刀、刀锯等及药品、化学用品要入屉上锁;家中尽可能不要使用下垂式桌布,避免孩子把桌布和上面的东西扯下来砸伤自己,窗下不要放置凳子、桌子;酒精、汽油、清洁剂等有毒物品不要装在饮料瓶里,并妥善收藏;不要让孩子在嬉戏或哭闹时进食;不要让幼儿喝太多冷饮和冻品。

  控制孩子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

  假期里,很多学生每天在电视、电脑前坐上六七个小时,没多久就会觉得眼睛干涩、酸痛,甚至头晕、头痛,时间长了,孩子会精神恍惚,话特别少,不喜欢出门;沉迷于网络游戏尤其是暴力内容居多的孩子,受游戏内容影响,加上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焦躁情绪,有时与家人意见不合便顶撞起来。

  预防:暑假期间,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休息,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运动、夏令营,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家长还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每次看电视或上网不宜超过2小时。此外,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注意改善膳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杂粮,适当吃点含蛋白质的食物。注意三餐营养的正常摄入。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除夜间溜门、钻窗之外,上午时段也是窃贼下手的重要时段,他们往往打着查水表、煤气表或推销的名目,试探性地敲门。

  预防:如果只有孩子独自在家,不能贸然打开防盗门。家长要对楼下的查表通知多加注意,提前将表数贴到门外。家长还可以教孩子辨识水表、煤气表用量的方法,有人来查表,就在门内大声报数;如果那人仍然坚持进门查看,可让他等父母下班再来;如果他还是不听,就立即锁死内外两道门,并高声警告对方自己要报警。如果有自称“父母同事”、“维修工”之类的人要进门,应让对方与自己的父母联系,约定好时间,但千万不要将父母电话告知对方。遇到紧急情况,要赶紧拨打电话向家人或警察求救。

  手机千万别挂在胸前

  一些女生喜欢将手机挂在胸前,以为小偷无从下手。殊不知,这样更方便不法分子下手。

  预防:女生出门,可将手机放在挎包内侧,并将挎包放在身体前视线以内的地方,在人多拥挤处,切忌将挎包背在身后。上街要走人行道内侧,可以减少遭遇“飞车抢劫”的几率。孩子出门玩耍,尽量与同学结伴。对女生和初中生来说,如果回家太晚又无人结伴,要让家人接送。如果发现有人跟踪,要就近找人多的商店或小区保安亭暂避一下,并联系家人,告知自己处境危险,等家人前来解危。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就狂奔猛跑,以免促使可疑人员提前下手。

  另外,孩子出门若必须携带数额较大的现金,又无家人陪同,最好将临时要用的零钱与大额的现金分开存放。

  与网友见面要小心谨慎

  与网友见面是中学生追求时尚的表现之一。假期便是学生与网友见面的最佳时段。家长担心孩子受骗,特别是女孩子见网友时遭遇性侵犯。绝大多数家长反对孩子和网友见面,但一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不愿听从家长的建议。

  预防:直截了当地禁止孩子去见网友往往未必能起作用。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性格,利用平时聊天的机会,多给孩子讲些案例,让孩子提高防范意识。

 

户外活动中幼儿安全意识力的培养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户外体育活动是最让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活动中他们难免要奔跑、跳跃、钻爬、攀登等,所以常常会遇到幼儿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况。而且他们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在我多年的保教工作中,结合我园的课题研究过程,我有了一些体会: 

  一、集中教育,正面引导,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前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并共同讨论应该怎样玩才不会出现危险。如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很大,分为很多区域,如球类区,跳跃区,大型玩沙区,攀登平衡区等。每个区域的玩具,材料,场地都是不一样的。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我们到了活动区域,应该先和幼儿一起分析容易出现的危险情况,应该怎样玩玩具,不应怎样玩,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以引起幼儿注意,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同时,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导。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去厕所,也未必故意捣乱,而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老师对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哪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会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厕所了。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如:有个孩子不听话爬墙摔坏了;另一个孩子不小心拿玩具把小朋友的头打破了等),难免孩子去模仿。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

  二、选择多种形式,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1.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的形式

  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因此在老师的个别指导下,那些孩子会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对这些项目有防范意识。有时同伴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而去摸索和探究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也增强了自己的保护意识。

  2.表扬和纠正相结合的形式 

  由于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有一些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不断的加以发扬、光大,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到了哪些项目应注意哪些是安全,孩子们的头脑中会不断出现哥哥姐姐在玩的时候的正确姿势及安全玩的方法,从而有意、无意的提高了自身的保护意识。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当一旦发生险情或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这样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3.随机教育 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随机教育 及时提醒。如小朋友在上下楼梯时,我提醒小朋友不要手拉手,不推不挤不抢,一个一个的下。

  在选择玩具时,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组,一组一组的来,这样也避免了拥挤现象的发生。

  有一次做完早操后,我们回活动室。我发现我班江汀小朋友站在门边,进来一个小朋友她用手就推一下,把小朋友推的都差点摔倒。我看到后赶紧制止了她,并告诉小朋友们这样做很危险,容易把小朋友推倒,摔破。在几天后的户外活动前,小朋友们在往门外走时,又有小朋友用手推小朋友,这时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大声说:“不要这样,太危险,会把小朋友推倒的。” 瞧!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记于脑中了。

  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户外活动中幼儿安全意识力的培养

 

自我保护/安全意识

    三、设计安全标志,强化安全意识 

  (1)发现危险情况,设计安全标志。在活动中,老师要做有心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幼儿,并引导幼儿讨论应该用什摸样的标志来表示,确定后引导幼儿制作安全标志。如我们在设计安全标志的过程中,经过商量,决定用“红色圆形”代表“禁止”,用“黄色三角”表示“警告”,用“绿色正方形”表示“提示”。结合户外发现的危险情况,我指导幼儿制作了多种安全标志。如不要用手摸的标志,不要拥挤的标志,不要头朝下滑的标志,不准攀爬等。

  (2)张贴标志。制作好安全标志后,引导幼儿讨论张贴在什摸位置最好?最能引起幼儿的注意?通过讨论,我们把“不要拥挤”的标志张贴在走廊和楼梯口,把“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张贴在荡船和秋千的铁环处,把“禁止头朝下”的标志张贴在滑梯处等。这样这些标志有效地起到了提示小朋友的作用。

  (3)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如我把幼儿分成几组,向全园小朋友宣传安全常识。请他们在户外活动时,到各个活动区域给小朋友讲解安全标志的意思,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宣传活动中即提醒了别的小朋友,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四、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辆马车,行至盘山路时,旅游者对马车夫说:"您让马向路里边走走,马车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马车夫说:"马是很聪明的,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对马车夫的话感触很深。

  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老师也是如此,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但是,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而且反复叮嘱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此外,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

  以上这些都是很消极的做法,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当然,让幼儿了解的危险后果应有选择,注意适可而止,更不能吓唬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

  五、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在活动时教给幼儿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如在幼儿园里孩子因滑倒而摔伤的例子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孩子在摔倒时,只要用手撑一下地,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因此,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方法,这样在遇到必须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六、让幼儿学当“安全小卫士”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安全小卫士”。我们成立了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安全小卫士”。“安全小卫士”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三年来,我们的孩子从不知道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到现在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碰;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到现在认识了许多的安全标志。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美国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政府教育部门特别为儿童制作了一辑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一男性工作人员,乔装成送货员,带着大堆礼物与五彩缤纷的气球,到一些父母不在家、孩子“独守空房”的家庭造访(事先已得到家长的同意)。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着门应答。但是,另有半数的孩子,则让父母们担心不已: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以小主人公的姿态,带“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

  这次节目引起了家长们的普遍关注和担心,政府与民间想出各种办法,竭力保护儿童的安全。我所在的幼儿园,也策划了一次造访警局的“远足日”活动。活动中最吸引孩子们的就是警方精心制作的那本独自在家安全手册了。因为它是一本可以自己涂色的画册,孩子们在涂涂画画的同时,能领悟到很多道理:

  —如果独自在家,陌生人来敲门,可以隔着门告诉他,爸爸妈妈正忙着,或在睡觉。不论他有任何理由,也不要开门。

  —接听电话时,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地址、此刻谁在家里等任何与家里有关的信息。

  —要到哪里玩,一定要让爸爸妈妈知道。

  —不可独自行走,出门总要与朋友相伴。

  —不要独自到加油站、戏院、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的洗手间。

  —空空的大楼、安静的门道,虽是好玩的地方,但不可独自到那里玩。

  —有任何不对劲的事,别忘了打报警电话。

  —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食物。

  —无论如何,不要坐陌生人的车,哪怕他说是爸爸***朋友,或是爸爸妈妈让他来接你的。

  —如果陌生人对你说:保证带你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或和你玩一种很有趣的游戏,不要相信,千万不要跟他走。

  —如果陌生人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最好的办法是大声尖叫:我不认识这个人。或高叫:火警!(专家认为,这样叫会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任何人听到“火警”都会救助。)

  —不要公开说出家里近期的外出旅游计划。

  —学会打开和关上家里所有的门窗。

  当然,仅仅一次填色游戏还不足以让孩子们牢记这些安全守则,所以从警局回来,我们又把经常在幼儿园玩的“假设游戏”教给家长们,让“安全守则”成为亲子游戏的一部分。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更能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比如家长充当陌生人—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他能用他的车载你回家,你该怎么应付?

  ◆在游乐场,一个陌生人说,他的宠物狗丢失了,问你“能帮我找一找吗?”你怎么办?

  ◆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一个陌生人来敲门:“我的车坏了,想借个电话用用”,你答应吗?

  ◆如果一个能叫出你名字的陌生人对你说,你妈妈受伤了,嘱咐他来接你,你跟他走吗?

    此外,我们还建议家长在大众媒体播出的节目中寻找教育孩子的机会,比如看到孩子被绑架的电视新闻,就可以借此问问孩子:“如果你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如果晚报上报道,某个孩子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玩被骗子带走了,也不妨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下,哪些地方对小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在这种探讨的过程中,孩子多会比平时更认真地听大人的话。

    不过,不管事先怎样灌输,“演习”中还是有不少孩子会作出错误的回答,所以我们会明确告诫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即使经过你的纠正,仍不尽人意时,也不必过分担心,以大人应有的智慧,加上足够的耐心,多几次与孩子一起找出恰当的回答堵塞“漏洞”,孩子最终会在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的。

 

让宝贝学会自我保护

  儿子4周岁了。昨天上电梯时,他才进去,电梯门就关上了,被独自关在电梯里的儿子略带哭腔地喊了一声:“妈妈——”他爸爸立即喊了一句:“儿子不要着急,按4!”我匆忙上了另一部电梯。到了四楼,儿子已经在电梯门口等我了。我欣喜地抱住他,只见他虽然眼睛有点红,但俨然一副“小男子汉”的模样,很沉稳地告诉我:“妈妈,我都着急了,我戴着手套不好按4,但是我没哭,我勇敢吧!”

  儿子独自面对危险能够冷静处理,我想和我们长期以来一直给他灌输安全观念有很大关系。小时候他喜欢边吃零食边玩,还会发笑,我就很严肃地警告他,不许吃东西时嬉笑;大一些,吃冰糖葫芦,或是拿牙签,我们都会随时提醒他别扎到口、鼻、眼睛;他会爬高了,绝不允许他爬窗台,并告诉他一些小朋友发生意外的实例,让他知道这样是很危险的;每天上下电梯,就教他如何防止被电梯夹到,3岁时就让他踮起脚够电梯里的数字键;在商场及人多的场所走失时,也记住在原地等候,不能焦急乱跑;在路上教他认识红绿灯,教他交通规则,走斑马线;教他不被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引诱……

  在生活中我们随时将听到、遇到和想到的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事例,及时地告诉宝贝,让他树立安全的观念,学会自己爱自己。我想,我们能一直陪伴宝贝,保护宝贝当然很好,但更应该教会宝贝如何保护自己,使自己不受伤害,以及遇到突发性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孩子的“保护神”是她自己

  乐乐4岁半了,她特别外向,甚至比男孩还淘。一天中除了睡觉,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在很多地方对乐乐是很宽松的,基本上不限制她,让她自己去摸索。她还是小不点时,我们就尽量不用消极的口气吓唬孩子:“不准碰!”“不许!”这样会让孩子变得特别胆小。而是尽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而安全的环境,教她一些趋利避害的经验。例如,在我们的关照下,把火和很热的东西靠近她的手,使她知道烫;让她摆弄一下别针,她就会知道别针会划破皮肤,会伤人。这样,她就知道这些是危险的,并逐渐会避开这些事物,慢慢知道保护自己。等她大一些时,我们会在她要做一些事或游戏之前,提前告诉她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如果她没有听进去,那就权当“吃一堑,长一智”了。但有些事我们是一直坚持她必须照做的:家里的插座等带电的物品不能摸、不能在马路上跑、不要轻易接近小动物(猫狗)……乐乐很喜欢运动,但运动是最容易使孩子受伤的,所以我在这方面教她注意的地方也最多:跑步时不要猛跑,不要东张西望,手里拿着东西不要运动(尤其是棍棒),人多的地方也不宜跑步,以免互相碰撞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能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非常注意对乐乐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她自己做,绝不包办代替。

  寓教于乐是好办法

  从给孩子讲白雪公主开始,儿子就明白不应该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那时,他还小,只能通过讲故事来教育他。

  随着他越来越懂事,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危险的,是不应该做的。

  游戏中学会儿子有本专门为孩子制作的安全手册,他最喜欢按照要求填色了,这样在涂涂画画中也记住了应对陌生人的一些安全守则,如不给陌生人开门等。

  媒体中获得有段时间电视台每晚播出《危机现场》,我们都会让孩子一起观看。现在他也能很安静地看完,并时不时地讲解一番。从电视里他看到有一个小朋友在蹦蹦床上摔坏了腿——再去玩时,他就不会站在边上跳,而是小心地站在中间。

  情景设置我们经常设身处地地问他一些问题,比如“如果你在商场找不到爸爸妈妈怎么办?”他就会想出好多办法:去广播室找阿姨广播;让服务台的叔叔阿姨给我们打电话(两岁时,他已经记住了爸爸的手机号);或者告诉警察叔叔家里住址,爸爸妈妈的名字等。虽然有些方法很幼稚,但这是他自己能动脑筋想出来的,很不容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遵守规则。过马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一辆车,我们也会牵着宝宝的手,一直等到绿灯出现,并且会告诉他怎样分辨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的信号,所以现在宝宝过马路会很自觉地看红、绿灯,会告诉我们“绿灯了,可以过了!”我们带宝宝出去时,会主动绕过井盖走,还会告诉他井盖不能踩。刚开始他会问为什么,当我们把道理告诉他,并多次重复后,宝宝记住了。至少他现在走路会绕着这些东西,还会告诉其他小朋友:“别走井盖,危险!会把牙磕掉的!”

  父母还要告诉孩子碰到危险情况该如何应对,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我们经常设计一些“和爸爸妈妈走失、什么情况下去找警察叔叔、有陌生人敲门”等情景,有意识地训练宝宝在各种情景下的反应,以游戏的形式告诉孩子正确的自我保护观念。并反复教他背我们的电话号码、住址、父母的姓名等,希望他能多些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雨绸缪,做父母的永远也不希望有上述场景出现。但不希望不代表它不可能发生,父母如果能在日常安全教育上下点心思,会减少许多危险发生的几率。

 

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

    一、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

幼儿应掌握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既包括对自然环境和主体感觉等方面变化(或异常情况)的感知与处理,也包括对社会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和危险处境的认识与应对。据此,提出如下安全自护的内容:

    (一)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教育

    ◆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不能用牙签剔牙。

    ◆睡眠: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行走: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

    ◆药物: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乱吃药;知道120急救电话,认识防毒标志。

    ◆防触电: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开、关门: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抽屉里;知道“安全门”的作用。

(二)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教育

    ◆防火、防烫伤: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知道衣服着火时迅速浇水并快速脱衣服;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认识防火标志。

    ◆防雷电:知道打雷下雨时,不能在大树及高大的建筑物下避雨;不在雷雨天看电视。

    ◆防洪水:了解自救知识。抓住能浮起来的物品,或上树或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防地震:了解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进行简单的自救训练。

    ◆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知道报警电话110

    ◆防异物吸入:不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不将气球的碎片放入口中倒吸气。

    二、幼儿园开展安全自护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常规教育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渗透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首先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

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应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例如,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小明跟谁走了》,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利用踏春或秋游,有意识地教育幼儿乘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车行驶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同时,告诉幼儿在野外不乱采食花草、种子,强化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

另外,对于运动规则、生活制度、集体纪律等,幼儿园都应利用适当的机会加以引导教育,使幼儿从中学会正确分析情况,避免伤害,遇到紧急情况时会躲闪、让开,或喊叫求援,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主题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教育

根据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课题组设计了两个单元十二个主题活动。其中第一单元是生活环境中的自护教育。包括活动一:开门、关门要小心;活动二:吃饭、喝水先试试;活动三:好厉害的火;活动四:独立在家的时候;活动五:吃饭时不嬉笑打闹;活动六:安安全全过马路。第二单元是意外中的自护教育。包括活动一:雷雨天怎么办;活动二:烫伤、烧伤怎么办;活动三:着火了怎么办;活动四:发洪水时怎么办;活动五:发生地震的时候;活动六:药物不能乱吃。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游戏活动中安全自护意识的培养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若不经常进行教育,并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游戏《找娃娃》、《我家住在哪儿》等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特征。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情绪,促使幼儿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利用表演游戏《乘公共汽车》,使幼儿懂得“上下车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内乱跑”等乘车常识;利用角色游戏《红绿灯》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外出要跟随大人,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沙是幼儿在周围环境中经常接触和喜欢玩的物质,但在玩沙的过程中也有潜在的危险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认识沙》、《美丽的沙雕》、《寻宝》等游戏,通过幼儿亲身感受,学习正确的玩沙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四)家、园对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我们开展了数次家长课堂活动,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在家中有许多的危险物品象炉子、热水瓶等,不能因为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揉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能力;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处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孩子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常识。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

总之,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每个保教工作者及家长都应防患于未然,去除一切可能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危险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700个孩子被拐,还有···· 这份幼儿自护指南家长必读
儿童安全教育的发展现状
[转载]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如何教导儿童不被拐走?
笔记丨儿童安全教育,你是否真正重视过?
请教育孩子勇敢说出来:“住手,不要随便摸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