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伟大的残忍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和发展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建立的。该理论认为,孩童需要在幼儿期和童年初期与一名照看者形成稳固的情感纽带,这个过程讲会对他们之后的情感和社会发展有所助益,而倘若这个依附关系被破坏,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则可能造成持久的影响。

20世纪初期,从精神学家到医院一生,各类健康看护提供者都抱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似乎孩子们所需要的全部照顾就是无菌的环境和稳定的食物供给。当时的权威观点认为,温柔和身体表达的爱意会在很大程度上妨害成长,甚至可能毁掉一个孩子。

这种说法今天看来似乎非常荒唐(遗憾的是即便是今天,也不是人人都觉得这种说法是荒唐的)但驱使这种观点的却是一种真诚的善意。

19世纪的儿童死亡率曾经达到过一个骇人的数字,尤其是在医院和孤儿院这类机构里。等到人们了解到细菌的问题后,通过减少肢体接触,限制孩子与父母,护工与病患的互动来防止疾病的传播。虽然这却是有效,但是这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却日益消瘦。婴儿们得不到抚慰,一波波愤怒和失望的嚎哭之后,最终消极地屈从于他们地处境。长大后,他们拘谨、礼貌、冷漠,深陷于严重地孤独和疏离之中。


而那个时候地心理学也是场灾难。斯金纳认为婴儿应该被放在盒子里养大,避免受到母亲污染性存在的影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则鼓吹应该在清洁卫生的营地里依据科学的准则抚养幼儿,远离溺爱的双亲带来的有害的影响。他说:“不要溺爱宝宝,不要在睡觉前亲吻他们,正确的做法是,弯下腰握握他们的手,然后关灯离开。”在他1928年的畅销书中,他罗列了温情过剩导致婴儿成年后的各种问题。他提议,尽量少的亲吻和拥抱孩子,更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的大腿上。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最多只能握一下手或亲一下额头。这就是统治了一代美国育儿实践的 “哭声免疫法” 思想。


类似的看法其实由来已久,卢梭在《爱弥儿》里就曾经说过:“由于孩子的柔弱和父母的钟爱使他们的互相依赖变成了一方对他方的奴役,所以就愈来愈使孩子变得柔弱了。”卢梭还说:“……因此要让他在得到你的帮助的时候有一种羞愧的感觉,从而渴望自己能够及早地不要人家帮忙,及早地体体面面自己做自己地事情。”

有一些人——例如鲍尔比和爱因斯沃斯——直觉到,在类似孤儿院这种机构中长大的孩子所承受的孤独的痛苦,而他们渴望的是爱,尤其是来自一个固定的、不变的看护人充满爱意的身体接触,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能够造成太大影响,直到哈利哈洛在20世纪50年代末做的那个为人诟病极富争议的恒河猴实验。


1957年,哈利哈洛在威斯康星大学开展最早的一批实验。他将幼儿期的恒河猴与母猴分开,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用铁丝网绕成的铁丝猴和一个包裹着软布的铁丝猴。在一半的笼子里,铁丝网母猴的胸口安装着一个奶瓶,而另一半笼子里,软布母猴则没有奶瓶。

根据当时的主流理论,幼猴本该选择提供食物的铁丝母猴,可实际上它们全部对软布母猴的兴趣大得多,无论这个假妈妈能不能提供奶水,幼猴都紧紧依附在“她”身上,它们会冲到铁丝母猴那里吸几口奶,然后立刻回到软布母猴身上。


哈洛评估了幼猴面对压力时候的反应。他将幼猴放在铁丝母猴和软布母猴身边,再给笼子里放进一只吠叫的玩具狗和一只敲鼓的发条熊。面对这些可怕的东西,身边只有铁丝母猴的小猴子表现出更大的恐惧。

这个结果和玛丽爱因斯沃斯再20世纪60年代初期研究孩子们应对压力和恐惧的能力是如何因为依恋安全感的变化的结果是一致的。爱因斯沃斯得出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分类法,制定了安全型和非安全型依恋的分界线,后者进一步分为矛盾型和回避型依恋。一个处于矛盾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因母亲不在场而感到压力,病透过一致混杂了愤怒、渴求接触和被动顺从的情绪来表达自己。而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则会抑制自己的反应直到母亲回来,掩盖自己的悲伤和恐惧的紧张感。

曾经有一种猜测,母亲脸是带个孩子爱的一个因素。为此哈洛让助手做一个逼真的猴面具,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是,面具在完工之前,猴宝宝就已经诞生了,所以哈洛把猴宝宝与一个脸部没有任何特征的绒布代母关在一起。猴宝宝爱上了无脸代母,吻它,轻轻地咬它。但当逼真的猴面具做好之后,小猴子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得连声惊叫,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

哈洛进一步设计了他的实验。他安排了四个“怪物母亲”,每一个都是软布母猴,但是它们被安上黄铜尖钉、鼓风机,它们能够放电或剧烈摇晃。实验证明,尽管幼猴感到非常不舒服,你甚至能听到幼猴的牙齿打架的声音,但它们还是紧紧抱着这些“母猴”——它们愿意用痛楚交换它们对感情的需求。

哈洛的实验之所以严酷,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相——孩子对依恋的需求远胜于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就像那些饱受虐待的孩子仍恳求着要跟暴力的父母待在一起。就像唐娜《金翅雀》里描写的那个叫作鲍里斯的孩子——只是因为他那暴力的父亲没有扔掉他而心怀感激。

到20世纪60年代末,哈洛想要弄清楚除了母亲的依恋关系,孩子还需要什么?如果没有社交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在这个骇人的实验里,哈洛把新生恒河幼猴放置再孤立的隔绝环境里,有的1个月,有的6个人,有的则长达1年。结果证明就算是被监禁时间最短的小猴子,也表现出情感方面的不协调,那些被关了1年的幼猴则无法探索外界,不能发生性关系。要么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要么挤作一团紧抱自己,要么来回移动维持固定不变的姿势,要么不管做出古怪的手势。

哈洛把这些被监禁过的幼猴引入一个群体,想看看会发生什么,结果是灾难性的。这些曾经被监禁的个体无一例外遭到欺凌,某些极富攻击性的个体会自杀式的挑战体格大于自己的同类。事实上实验结果太过糟糕,有些实验对象不得不重新被监禁起来,以免它们被同类杀死。哈洛在《人类的模式》一书中,描述这些实验标题叫作“孤独的地狱。”

哈洛这个阶段的实验最令人不安的是,它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某个个体体验过孤独的处境后,无论是那个受到损害的个体还是健全的社会,都会协同一致地维持那种隔绝状态。换句话说孤独的个体即使进入社会和群体中,也同样的孤独的。

不幸的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或足够的依恋关系,又或者童年时的孤独状态,会造成个体的焦虑和孤僻。当这些个体进入群体后又会因为他们的焦虑和孤僻而遭到排斥,于是更又可能形成和加剧孤独孤僻的行为模式,这种状况很可能会延续到成年以后。

哈洛的学生,著名的猴类研究专家的伦纳德·罗辛布林曾经这样说:“这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和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 罗辛布林继续强调说:“真是令人惊讶,我们的神经系统仅仅需要这三样就能保持正常。”

哈洛对恒河猴所做的一切,毫无疑问是残酷的,也一直备受争议。

因此他也被列入20世纪最残忍的科学家之一,是PETA(善待动物组织)最讨厌的心理学家。

那个年代,哈洛的实验却真实地带来了一次育儿概念的改革。许多孤儿院、社会服务机构和家庭都不同程度地调整育儿方式。现在的医生知道新生婴儿最好尽快送到母亲怀中,而不是一直扔在保育箱。孤儿院也懂得,给孩子喂奶最好还要抱起弃婴,多与他们互动。

所以,可以说正是这个残忍的哈洛,拯救了无数的孩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推翻一套坑人的育儿法,拯救无数儿童
每天必修课之一:触摸
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洛曾做过一个实验,他...
孩子哭了要不要立刻就抱
心理学分享——恒河猴实验
60年前心理学实验:让我明白,孩子尽情娇惯吧 否则后悔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