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以孝顺著称的康熙,对于祖母的身后事,为何迟迟难下决断?

关于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想必所有人都不会陌生,这个在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女人,历经三帝(太宗、世祖、圣祖),辅佐了两位幼主(顺治、康熙),对清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不可磨灭的影响。当然,除了这些辉煌的背后,也留下“37年暂安奉殿”的不解之谜,值得我们深思。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朝服像

一、手握重权不擅专,一代贤后实至名归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来归。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

出生于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来自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贵族家庭,其父是贝勒寨桑。姑姑哲哲在她2岁时(1614年四月)嫁给了皇太极,11年后(1625年【天命十年】),13岁的布木布泰也嫁给了比自己大21岁的皇太极。在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之后,布木布泰被封为永福宫庄妃,一生为皇太极诞育了一子三女。

1643年(崇德八年),52岁的皇太极猝然驾崩,在两股势力(多尔衮与豪格)僵持之下,最终采取折中的办法立时年仅6岁的皇九子福临为帝,而布木布泰以嗣皇帝生母的身份从大行皇帝的妃嫔变成了当朝的皇太后。八月二十六在盛京笃恭殿举行了登基大典,以翌年为顺治元年。

皇太极画像

孝庄被称为一代贤后,实至名归。从1643年(崇德八年)顺治继位开始,她手握大权不擅专,即使因皇帝年幼也从未行过垂帘听政之举,而且在作风上,布木布泰力倡节俭,即使身处盛世依旧朴素40余年,这也是为何她能在后世历代皇帝中有着极高的威望且心存无比敬仰之情。但正是如此德高望重的孝庄,却在身后得来长达37年的暂安于奉殿的结局,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二、坊间传闻不攻自破

关于孝庄棺椁为何会停灵如此长时间的问题,留下了许多有趣又无厘头的说法。之所以说有趣,是因为这些传闻充满了戏谑的意味,而同时无厘头则表明一切毫无根据可言,不攻自破。

孝庄皇后剧照

第一种说法就是孝庄因下嫁多尔衮愧对皇太极,所以在自己无颜与皇太极合葬的同时,又让后世皇帝对她颇有微词从而使自己去世后迟迟未能下葬;第二种说法,是当年孝庄在去世之后,在金棺运往昭陵(皇太极陵寝)途中路经昌瑞山(东陵)附近时,由于金棺突然沉重异常导致杠夫寸步难行,在当晚孝庄便托梦给孙子,让将自己葬在现今之处。

第二种显然充满了神灵之说,不足为信。第一种,直到现今,关于孝庄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都还未有定论,况且还有诸多证据表明此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其一,孝庄的神牌位于皇太极神牌旁侧,共同升祔太庙供后世朝拜;其二,布木布泰的谥号为“孝庄文皇后”,文取自皇太极的“太宗文皇帝”之谥,是严格按照祔帝庙谥之法来定的,故其地位显然是受到后世皇帝承认的;其三,在雍正初年为其所定的后陵名为“昭西陵”,是与沈阳皇太极的昭陵遥相呼应一套系统,地位正统一目了然。

清昭陵

三、孝庄不祔葬昭陵的真实原因,源于主观

那么孝庄究竟为何没有祔葬昭陵,其实根源不在于清朝所定的兆葬之法,而在于她的主观意图。

有清一代,兆葬之法从原先的火葬到入关后开始渐渐效仿和融合汉式葬法,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其中一条非常明显的支线便是关于皇后是否单独建陵的话题。

在康熙朝(1662年)之前,清朝的皇后是严格按照汉式兆葬之法必须与皇帝合葬的,也就意味着不论她是否去世在皇帝之前,都应当与皇帝一同葬入帝陵地宫,简而言之就是不予单独建陵,这一制度直到康熙帝为养母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第二任皇后)入葬时才被打破。如此,孝惠皇后的孝东陵便成为了清朝第一座单独建立的后陵,当然必须具备皇后在皇帝之后去世且已为皇太后之身的条件。

清朝七座后陵营修用时统计表

按照正常理解,以时间为轴,从孝东陵开创先例之后,后面再有符合条件的,都应当单独建陵。孝惠皇后去世于1717年(康熙五十一年)十二月初六,而此时孝庄已经去世了29年(1688年1月27日【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但由于其未能迟迟入葬所以直到孝惠皇后入葬之时她还是暂安于奉殿,如果按照入葬时间来讲,为孝庄单独建陵仿佛说得过去。

但大家似乎忘了一点,那就是从辈分上讲,孝庄在当时的辈分最高,是康熙帝的祖母。在那个特别注重尊卑有序的年代,凡事以辈分为先。所以孝庄即使要入葬,也应按照皇太极时的皇后葬法来定。根据其姑母孝端皇后的葬法(去世在皇太极之后【1649年四月十七】,但依旧与太宗合葬),孝庄也应祔葬昭陵地宫。但最终的结果是,她并没有葬入昭陵,而是奉安在距离沈阳千里之遥的遵化昌瑞山,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她当年留下的一道遗训。

孝庄皇后雕像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布木布泰的这道遗训,主要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点明自己不与皇太极合葬的原因是“太宗文皇帝安奉已久、故卑不动尊”,第二说明了自己对未来葬所的理想目标——昌瑞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她想长久陪伴于儿子和孙子身侧,“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实际这样想也是没错的,因为在孝庄76年的一生中,有51年就是与儿孙一起度过的,占据了所有时光的三分之二。

四、康熙不为祖母及时入葬究竟为哪般

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子时,“入关第一帝”顺治驾崩于养心殿,年仅24岁。两天后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于太和殿登基继位,以翌年为康熙元年。因康熙年幼,不仅有四位辅政大臣辅佐,而且时年49岁的布木布泰也由太后的身份升为了太皇太后同样担起了辅佐重任。在康熙的眼中,对这位祖母十分尊敬,而布木布泰也尽心竭力地将教育孙皇帝一事放在首位。

也正因康熙对祖母的崇敬有加,所以对于祖母的遗训他自然是言听计从。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孝庄去世后,由于祖母生前未营修陵寝,所以康熙便安排专人在昌瑞山附近先为祖母卜择到一处福地作为暂时停灵之处,称之为“暂安奉殿”。

康熙帝画像

在康熙的时刻关注之下,奉殿工程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营修完成,不仅得益于抽调了所有能工巧匠加班加点,而且将祖母生前所居的寝宫内新殿全部拆除迁移到奉殿重新修建,处处体现这位孝孙的心意。这一年的四月初七,康熙帝亲自护送祖母梓宫前往奉殿奉安。按照正常流程,暂安奉殿只起到暂时安厝之意,孝庄皇后终究还是要入葬地宫之内的,但令所有人都讶异的是,终康熙一朝,此事都未能得到解决,显然与康熙平素孝顺备至的风格严重不符。

其实,在为祖母营修陵寝一事上,不是康熙不愿意加快进度,实则有难言之隐。

第一,昌瑞山皇陵以顺治帝孝陵为主陵,这是早已定下的事实,所有后续建立的陵寝都应当建于孝陵东西两侧,呈众星拱卫”之局,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孝庄的陵寝也建在昌瑞山皇陵范围之内,显然违背了“尊卑有序”的原则,要知道她可是主陵顺治帝的生母,是当时辈分最高之人。不仅如此,在后世皇帝谒陵一事上,必须严格按照尊卑次序拜谒。孝陵已为主陵,而比它辈分更高的孝庄陵寝只有放在昌瑞山皇陵之外,才能符合尊卑有序的法则。

建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以东的昭西陵

第二,虽然孝庄皇后在遗训中有意要长伴于子孙身侧,于情可感天地,但于理还是站不住脚。毕竟她是皇太极的后妃,与太宗皇帝同属一脉,所以即使要单独建陵,也应建在沈阳昭陵附近,入葬于昌瑞山实际上还是有违传统兆葬之法的,所以,这也是为何康熙只是同意将祖母暂安于昌瑞山,而实际入葬却迟迟未定。

史海君说:

所以,并非是康熙不愿意,而是实在没有一个两全其美之法,既能满足祖母生前所愿也可符合传统兆葬之法。恰恰因为对祖母的崇敬有加,才让他顾虑重重,最终直到自己去世都未能完成此项重任。

所幸,在其子雍正继位后,将此事早早完成。1724年(雍正二年)二月初五,雍正帝以曾祖母奉殿建立以来国家“历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藩衍”为由,最终确定直接在奉殿原址建立后陵,九个月后,按照古法定曾祖母陵名为“昭西陵”,1725年(雍正三年)二月动工,十一月完工,仅用时九个月。同年十二月初十,在奉殿暂安长达37年的孝庄梓宫终于葬入了昭西陵地宫之内,终于实现了自己以及康熙的夙愿。

参考资料:

《陵寝易知》

《清皇室四谱》

《昌瑞山万年统志》

昭梿《啸亭杂录》

《世祖章皇帝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世祖本纪》、《清史稿.圣祖本纪》、《清史稿.世宗本纪》、《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孝庄的秘密之为何不与皇太极合葬
难解之谜:停灵37年才入葬的孝庄-煮酒论史-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孝庄临终前留下一句遗言,康熙到死都未破,38年后被雍正轻松破解
康熙34年没解决的孝庄皇后下葬问题,为何儿子雍正3年便解决了?
“孝庄太后”死后在宫中停尸37年,康熙为何不愿将她下葬呢?
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