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的渊源和对中医学发展的思考(一)
 本文来自新浪博客《北京泰一和》:
 中医的渊源和对中医学发展的思考(一)

作者:王文奎,王 峰,王岭(北京泰一和中医药研究所,北京100071

【摘要】传统的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疗效显著,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加之自身流派众多,传承艰难,流传至今,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要求。中医要发展,须走“医学衷中纳西之路。中医自身要统一理论认识,统一辩证纲领,统一到“五脏阴阳之中,以“三维守恒指导辩证,要明确医学的目的,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运动的根本;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以唯象涵盖唯物,以辩证指导分析,以调为本,以平为期;要司岁备药,先法制病,对中药剂型进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中医;发展历程与现状;中医发展的条件;衷中纳西;中药剂型

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形成是在历代医家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同时代哲学,科学和社会等研究成果,逐步上升为理论知识而形成的。

中医学根基深固,源远流长。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为自己的医学构建了三大基础,古人称之为三世”,即《礼记?曲礼》所说的“三世医学。一世者,从伏羲制九针到《黄帝针灸》成书;二世者,从黄帝与歧伯对话论医谈经到成书《素女脉诀》;三世者,从神农尝百草到著成《神农本草经》。此三世之著,乃祖国医学之根基。“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见古人治医甚严,医家必修三世之书,否则不能为医工。即使为医,亦不可信任,患者当不服其药。

距今2700年左右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逐渐形成,《内经》一书的出现,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中华民族完整的医学科学与哲学文化体系。该书是一部融医学、科学、文化、哲学于一体的大百科,是祖国医学之祖,中华民族文化与哲学之——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在《内经》这部巨著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现象,以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合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进行了客观的认识,建立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摄生等学说,使祖国医学建立了一整套具唯物主义及辨证法思想的理论体系。

首先,《内经》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天地俱生,万物俱荣”。万物不失,生命不竭”。《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认为人是万物中最宝贵的。在承认世界是由物质构成同时,又强调“气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素问?宝命全形论》还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这些都说明物质的运动变化,在于气的运动,升降胜复,都是气的运动表现,人体既生存于大自然中,并自成一小天体,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也是气的运动表现。

其次,《内经》又借助“阴阳五行学说深入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整体观念,以阐明人体与自然界事物的复杂变化,并将二者有机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离和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说明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并从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等对立统一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阐明中医学的理论。

1 中医的发展历程

1.1中医流派的产生与形成

据《史记》记载,扁鹊学医于长桑君,著《难经》一书。书中有八十一难,其间与《内经》相比,已多有区别,尤其对“命门与“三焦的认识,各执一说。

由于传统中医学多以师传授受形式相传,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疾病的不断发展、变化,医者为解救当时历史时期和当地不同的疾疴之危,从《黄帝内经》中取其所需,辩证立法,著书立说,以致传后,逐渐成为派系。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三百,建安纪年以来,犹余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属可以见病之源。华佗读而善之曰:“此活人书也。传后世之学,渐成“伤寒学派

宋金时代,生于河北河间的刘完素,后人称刘河间。他精探医经,究研运气之学,临床多有发现,运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来研究热病,提出了以寒凉之剂来治热病,逐渐形成了以河间为首的“寒凉派

金代张元素,二十七岁开始学医,以二十载的功力,精究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华氏中藏经》等医学巨作,以寒热虚实立论,以脏腑症候病机为宗旨,用于临床,疗效甚高,曾为刘完素治愈了伤寒,声名大噪,渐而形成了“易水派

金代张从正,他精心究研了《黄帝内经》 、《难经》、《伤寒》及河间之学,在临床上又有新的发挥。他认为,凡病皆为邪,提出了“除病必先祛邪,祛邪以汗、吐、下三大法。并提出“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或外而入,或内而生,皆邪气也。自此独创了以祛邪为主的“攻下学派,至今尚有流传。

元代朱震亨,住丹溪,被后世称为丹溪派。受业于当时名医罗知悌,罗为刘完素再传弟子。朱翁旁通张从正、李杲之学,他融先哲之理、汇诸家明医,在临床上多有发挥,认为疾病之来由,湿热相火者多矣。立“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为其学术思想,指出“治病不可用寒热以攻伐,创立了以养阴为主的“滋阴派

明朝薛己,苏州人,薛己乃中医世家,得父之真传,以外科著名,正德年间,曾被选为御医,当时医界承元代之风,重视降火者居多,更有医者以寒凉之剂攻伐生气,临床多有失误,薛氏对此时弊,大胆提出质疑,经潜心研究,结合大量的临床,根据《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指导思想,以脾胃为后天之本,辨证施治,以温补之剂用药,筑成一家之言。后学者甚广,致成“温补学派

清代吴有性,江苏人。生于明朝末年,由于辛巳年间山东、浙江、河北、河南等地疫病流行,所患者甚多,更有全家传染者不计其数,当时众多医家未能明辨其病机与治法,或有医者以伤寒治之,或妄用峻剂攻伐,以致攻补失序,更有医者因无理法可依而心惊胆怯,致使众多患者枉死于医家之手。吴氏根据病情,大胆分析辨证,深究《黄帝内经》有关温病之理,认为当时之疾疴非伤寒、非风、非热、非暑、非湿,乃瘟疫之病,随立法制药,救世活人。著《瘟疫论》二卷,以至形成“温病学派

至此,祖国医学历经数千年之久,各大医家以当时历史时期,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各抒己见,多所发挥,形成了“七大流派,只金元时期,就有“四大家争鸣,这些医家的出现让祖国医学的学术体系更加丰富多彩,使祖国医学的宝库更为辉煌灿烂,为后世习医者创造了取之不尽的医学财富,奠定了中华传统医学伟大而神圣的基业。

1.2中医的基本思想与理论的体现者

中医虽源远流长,奥蕴秘隐,博大精深,自古名家辈出,圣贤咸集,学术流派,精彩纷呈,医理浩瀚,论著宏丰,然最能体现中医思想精髓,融会且贯通中医理论,并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治疗技术的却寥若晨星,其中的代表人物当首推唐代大医孙思邈和明代医家张介宾。

唐朝初年孙思邈,自号“真人。精通医理,深究《内》、《难》二经,《易》、《内》合参,以《易经》之变和《内经》之理究研医学,指出:“不知易无可以言大医。他广收各家之长而不苟同各家之说,以宏观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观,提出了辨证务必以五脏六腑为纲,虚实寒热为目的辨证法则。

孙氏著《千金方》、《千金翼方》,当为我国最早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该书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各科的理、法、方、药齐备。书中各卷既有典籍资料,又有民间验方,可谓是雅俗共赏,缓急相依,时至今日仍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孙氏医德高尚,治医甚严,崇大医精诚者,必以大慈恻隐之心,强调为医者“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为后世之学树立标榜,被后世尊为“药王

明代医家张介宾,字会卿、景岳,别号“通一子。他对百家之学穷究博览,通晓《易》、《内》二经、天文、地理乃至兵法。精研《内经》垂30余载,集百家之学而多有发挥,著《类经》、《景岳全书》流芳后世。他对方阵的研究发明和创造,以及在杂症、妇科、儿科等方面独具一格的辨识,以至为后代医家所称道。他提出的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无所不病”的医学观点,奠定了气乃百病化生之源”的理论基础,突出了中医学的精髓,是对内经理论的延伸和创新。

祖国医学,自古及今,始终以不同流派,不同方式向前发展延续,他们各执一理,有些虽未能全面体现《内经》之全貌,然均不离《易经》多变之法则。唯唐人孙思邈独以《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精神,提出了中医辨证必以五脏六腑为纲的指导思想,把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证归属于五脏六腑辨证。因为寒热、虚实、表里皆归阴阳分属,而不是致病之根本。他还明确指出了《易经》之变和《内经》之理的密切关系,以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点,把传统中医学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实为发前人所未至,创后人之先学。大方家张景岳提出的“气之为用的观点,鲜明地指出了气对人体生命、生存、生活、健康的重要意义和“气生百病的理论观点。

前世医学流派的形成,不是学术之争的结果,而是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疾病发生的特点因时因地而异,是医者审时度势为解救当时疾病之危,各取所需,急用先学,并先入为主,为后世所传。若能深析《内经》全貌,精通《易经》真谛,这种百家争鸣、流派纷呈的医学现象自会不统而一,不分而合。

2 医学的现状和疾病的发展

2.1西医的现状

2.1.1 西医的科学性   西医,是现代社会主潮流医学。她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以唯物分析的方法来指导医学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在微观、精细、致病机理乃至药理、药品生产等领域有重大的建树、成就和突破,是现代科学的一部分。其一切的检查、检验及其手术、输液、放疗、化疗等行为手段都是科学的、先进的,所检查、检验出的指标数据也都是客观的、相对准确的,在这一点上,中医学确实无法与之攀比,不可超越。

然而,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现代科学的发展,目前尚处在分析科学的时代,这种科学时代还不是科学的最高阶段,她还要继续发展,上升并达到系统科学的时代,这个时代还要再发展,达到整体科学的时代,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不断完善。

2.2.2 面临的窘迫性  西医从产生到今天,历时数百年,已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甚至于出现了种种困惑和某些无奈。比如,抗生素引发的耐药性以及它所激化的内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各种手术对人体的的伤残,放化疗的毒副反应,透析给人造成的痛苦,慢性疾病终生服药给人带来的压力和负担,脏器移植带来的排他性反应等等不一而诸,数不胜数。除此之外,高额的医疗费用也使得患者饱受经济的重负,医疗所带来的机体受损、生活窘迫、生命质量下降,更是让患者及其家属谈病色变,望而生畏。

2.2.3 为病而治的缺憾性 为病而治,医跟病走,药随医来,把治病当成了医学的目的,而忽略了治病仅仅是医学行为的一种体现、或者说是一种手段。医学所要做的是要保障人类的生命、生存、健康和生活质量,更要保障生命的健康延续为目的。西医现阶段的一切检测结果仅仅是某种疾病的某些外在的临床表现,是疾病现象而不是疾病本质和根本。为病而治尚不是医学的目的,为症而治、追求指标化的医学行为与渴望治愈疾病、保障健康的迫切需求相差更远。症虽能除,指标正常,而病并未治愈,病根仍然存在,疾病会卷土重来,生命和健康无法得到保障。

2.2.4 西医的被动性 

西医尽管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西药也有着现代化的生产条件、设备以及药物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但对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从未有像现今如此频繁,疾病如此繁杂多变以及未来不可知疾病的发生、发展而言,还是相对被动的。因为现代医学是先病后医,而后再药,医跟病走,药随医来,而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随时、随地、随机、随病而不停地发生变化,西医的研究总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尤其药物的开发利用更需要时间、精力和过程,即使我们找到了对抗某种病毒、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而到那时,疾病早已变成另外一种疾病,病毒也早已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病毒,我们又要重新开始,进入下一轮的追逐。这正是现代医学不可避免的被动。

2.2.5 西医的危害性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内环境和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以及构成各个组织、器官的细胞和基因,是在一个有机的、有序的、平和的、平衡的、洁净的环境中共存的,是不容被污染、破坏和扰乱的。而现代医学的多种检验、检查、药物乃至其他治疗手段,现阶段很难做到这一点,并与人体保持洁净内环境的需求相差甚远。在人类生活的大自然中尚不允许细菌战、化学战,在人体小自然、小环境中更不该、也不能以细菌战、病毒战、化学战等来伤害、污染以至于破坏机体。

2.2中医的现状

2.2.1 坚韧与执着  中医诞生已经数千年之久,经历过中华民族社会变迁的各个时代,面对过各历史时期、各种复杂情况的考验,虽屡遭破坏、诋毁和非议,甚至险些被挤出历史舞台,但她都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技术、技能和无可辩驳的疗效事实,凭借一群群坚忍不拔、精诚悲悯的杏林赤子不屈的脊梁的支撑,坚毅地、顽强地延续着和传承着,并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时至今日,她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重新肩负着历史使命的重任。

2.2.2 先法治病、司岁备药   中医理论认为,先法制病,司岁备药,凡有其病,必有其药,当无不治之症,百病皆有转归。并从理、法、方、药等多角度、多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以调为本,以平为期,无毒无害,有顾无损亦无损矣。中药如果说毒害的话,不在于药,而在于医,是某些庸医不读本草,不懂炮制或用之不当而造成的。上工治病决不会对机体造成任何不良与伤害。所谓是药三分毒,这是告诫患者,选医用药要慎重。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医生不读三世之书,不能服用其药,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医医者,对于一种疾病的出现,不论先前是否有过治疗经验,或有藉可查,或有方可鉴,都应该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认识,并且能运用中医医理进行辨析和诊治,先法制病,制病在发病之前,甚至药到病除。

2.2.3 中医的预防观  中医药的临床运用,可随时、随地、随机应变,而且可以灵活多变。中医有独特的预防观,并早在几千年前就明确提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预防学观点,古人称之为上工治未病”。未病之意有二:一是无病防病,防治在发病之先;二是已病防变,在治疗过程中,防治疾病发生转移和恶变,这对很多慢性病(糖尿病、乙肝、肝硬化、肾病、高血压等)的治疗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尤其对中晚期肿瘤治疗意义重大。

中医有自己的养生观,中医的养生是建立在预防疾病的基础之上的。宏观的把天体大自然与人体小自然视为一个整体,把万物与人视为一个互根互化,同根同源,相互依存的大集体。天地万物化生人,人与天地万物相互和合共为一体。天地万物养育人,人与天地万物相应,人天相宜。天地万物的变换有顺有逆,四时寒暑的变换有过之或不及,中医提倡人天相宜,对四时之逆气,天地之恶变,当避之有时,防治有法,用之有效。可以小天应大天,以人应万物与环境,避开瘟疫与时疫。

中医的养生之道不全在于养,重在于调,以调为本,有功有法,有食有药,有汤有液等,强调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运动的重要性,以调为本,调养和一,以调代补,调补相宜,修、练、调养等相得益彰,相合于一体,以阴阳平衡,五脏功能协调为目的。

2.2.4 中医医理的广泛意义和可持续性  中医善用生克制化之法,以一物生一物,一物降一物,一气化万物,万物皆化气的理法,以柔克刚,以缓化急,以解化结,以散化聚,以黑治血,以白治白,同气相求,异气相须等自然之法,不但可治常见病、慢性病,而且可治重症、急症、险症,还可以治疗各种奇难杂症;同时对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生活、生产都具有广泛意义和深远影响。治重症只争分秒,不待朝夕,当无不治之症,所谓不治者,未知其术也。

中医有自己的整体观、病理观和中药药理。中医的运气学说,能预知天体的变化,司岁备谷,以食物汤液来调节人体以应天体大自然。中医有针、灸、方、术等等来用于防治疾病,健体,养生,益寿延年。这一切正是中医流芳百代,垂古至今的根据,也是中医走向世界的资本。

2.2.5 中医人才匮乏,传承艰难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虽然从多方制定了有关保护中医的法规,创办了数十所中医院校和科研院所,也培养了大批的中医人员,而真正从事中医,以中医的理法方药用于临床的医师,如今已所剩无几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有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人员,在现代医学的冲击和利益的驱动下,多数中医已不能从根本上从业于传统中医学,他们大多不懂阴阳五行,不会四诊和理法,以西医的检测代四诊,以西药或成药代中药,很难有中医的特色。如果中医的命运被这一代人所把握,中国的中医将不中不西或无中而西了。

老一代名中医,他们年事已高,在职在位时,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和生存,违心的按照以西医的模式而设立的教学大纲,培养出的不是中医的继承人而是中医的掘墓人。离退休之后,虽然也在时时为中医的生存问题和多数中医的变质变味而忧心,已无回天之力。

2.2.6 亟待抢救中医并给民间中医以发展空间  民间的师承传授的老中医,因无学历无职称,虽有一技之长甚或绝技,即使水平再高,群众如何爱戴,也是一位非法的医生,也无法发挥真正的技能,甚至没有权利和资质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应该看到的是,正是有了这些所谓非法中医,真正地在做着传统中医的传承工作,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中医精髓,维系着中医事业的命脉,护卫着中医大业的根基。今后这样的中医会更少更缺,如果他们已经失传,中医在中国将无处寻迹,传统的中医将不复存在,炎黄子孙,特别是8亿农民的健康将很难得到保障。

在中医药的管理方面,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符合中医自身发展需要的模式,这样势必对中医的自身发展有很大的不适合,甚至于是阻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继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甚至于泰国、菲律宾等都已经对中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同西医区别对待,进行专业式的管理,就连美国也已经启动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学方面的专项研究,并不惜重金要挖掘中国的民间中医。此种情况若不尽快改观,若干年后,难道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向外国人学习祖先留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中医不成?我们将有何脸面去面对子孙?面对祖宗?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拿全球中药贸易额来说,到2000年至,已经达到近6000亿美元,而作为中医药的起源地中国来说,我们只占到总贸易额的不到5%,这个数额还不到韩国的三分之一,更不可思议的是,依靠中国文化奠定自己文化基础的韩国,其文化产业的出口已经超过了汽车产业;而作为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史、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近几十年来总是把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诬之为不科学”和糟粕”,甚至连承认自己文化的勇气都没有,这是何等的妄自菲薄与低委自贱!

2.3疾病的发展

2.3.人类所赖以生存的水、空气、食物三大条件的变质所带来的危害  自上世纪50代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和各种食物已被日益严重污染。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让人类已无安居之处,这是很重要的外因,是人体生病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加之紧张的生活节奏,烦恼的社会竞争,频繁的潮流冲击,人间的世态炎凉,以及形形色色的精神创伤是人体生病的内因,疾病发生的根本。在这种状态中生活的人们,要想有健康的体魄,应该学会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发展“上工治未病的中医,以扶正固本之道,强化人体的脏腑功能运动,以宣发、肃降、运化、疏泻的人体功能,协调机体的功能状态,以功能状态来协调心态,促进机体的气血循环和正常运行,从而保障健康的生活状态。中医的理法方药完全可做到这一点,并且能够做好。

2.3.2 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据笔者临床十几年来的观察和调研,12岁以上的女性中,少有真正的健康者,妇科病在女性人群中几乎占据三分之二。况且有一半以上的妇科病在前期西医还无法检测,尤其育龄妇女。以中医的检查标准,完全具备优孕条件的不足五分之一,优孕未能,优生、优育更难,我们下一代的体质会逐渐降低。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脑血管病、各类肝炎、结核、耐药结核等多发病不但与日俱增,而且病状加重,如果把这些病都当作常年病或终生病,日久就会出现无数个疾病之家,疾病之村或乡镇。而按照中医文化和中医理念,这些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肿瘤病,几十年前可谓是鲜为人知,这些年来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群,更让人担心的是病毒、病菌对人体的侵扰和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医学造成了更大的困惑。还有更大的人群是亚健康状态,对这一人群如果以中医诊断,他们已经是病人,有些已是较重的病人。

2.3.3 一些新型疾病的不断出现及一些几乎灭绝的疾病死灰复燃  伴随人类生活、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不断地出现和变化。20多年前出现的艾滋病,现今已传遍全球95%以上的国家,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将达到1.05亿人。在我国几十年前就已绝迹的血吸虫病、流行性乙脑炎、疟疾等疾病现已相继出现;由于大量输液而产生的人体内毒素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不但检查诊断困难,治疗上更是无药可用、无计可施;在亚洲、在世界其他各地,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落后、贫困地区,一些流行性疾病几乎泛滥成灾,给这些本已贫困交加的人民生活雪上加霜。艾滋病,自从发现至今,世界各国政府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甚巨,因它所带来的损失之大更是无法计算,一些地区因感染艾滋病所导致的劳动力下降已高达75%,国民生产总值更是下降90%以上。

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和考察,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中医药用于艾滋病,不但可治、可愈、也可预防,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到真正的运用和推广。

2.3.4 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期待呼唤医学新模式的诞生   现代医学还不能很好解决人类面临的疾病、健康等问题,更不能满足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的良好愿望,甚至不能很好地保护人类的健康权和发展权。中医虽有独特的优势,但也要有所改革、创新和发展,要走医学新模式医学衷中纳西”之路,就是说,以中医的理论原则为准绳,以中医的理、法、方、药为主导,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法则,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纲领,以现代医学的诊断、检查、检验等客观标准为辅助手段,对人体进行从生理、病理、心理、健康、养生、保健、预防、治疗、生活模式、社会行为等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从中寻求到真正能解决人类健康长存以及应对未来任何疾病威胁的大思路。

3 中医发展应具备的条件

3.1 明确中医理念,树立中医形象

中医是一门独立的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与其它医学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一个中医医者,必须要处处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和辩证观,必须能以中医的四诊合参诊断疾病,以五脏阴阳为根本治疗疾病,以调为本,以平为期。医者要怀有精诚之心、悲悯之情,要做到对待自己的患者精心、诚挚、慈悲、怜悯,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仁者爱人。以崇高的中医职业道德行为要求自己,感染别人,暂且不说“大医治国,只要每一个习医者都怀有一份精诚,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树立一个良好的医者的形象,世人终归会重新了解中医,认识中医,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中医本身才会不断有所继承和发展。

3.2 必须统一中医理论认识

中国需要中医,世界也需要中医,因为中医之道以人为本,遵法自然,通调世界万物与人类的关系。

纵观中医的发展历史,七大流派虽然各执一理,究其根源,皆不出《内经》、《神农本草》和《难经》。张仲景的伤寒,刘完素的热病,张元素的虚实寒热,张子和的病邪论,朱丹溪的相火论,薛氏的求本论,吴有性的瘟病学等尽属《内经》之章节,虽论著颇多,众说纷纭,然中医之道,中医之理则是一个核心。

因此,中医本身首先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理念,才能让世人了解和接受。

3.3 统一的焦点就在《内经》的五脏阴阳”辨证

《内经》的总纲是阴阳五行和五脏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人有五脏应天地之五行,五脏各有阴阳,应天地之五行阴阳,虽有六腑,而六腑与五脏互为表里,共属五行。故中医的理论须统一在阴阳五行,五脏阴阳上来。

中医的发病机理十分明确,正如《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气内守,病安从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恬淡虚无指人心志平和,无何物欲,人之真气无损,精神内守与阴平阳秘相应。即阴气能内守,阳气可卫外。以上七大流派之说,无论伤寒、热病、虚实、邪淫、阴虚、相火、脾胃、瘟病等皆不出《内经》之理,尽在五脏阴阳中。中医要发展,必须统一七派理论,统一中医的辨证纲领,集各家于一体,才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张仲景著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六经者三阴三阳也,三阳者六腑,三阴者五脏也。六经皆入脏腑。刘完素究热病,是与伤寒的属性不一,无论寒邪与热邪,不中脏腑是不会生病的。张元素以寒热虚实立论,寒为阴,热为阳,实为阳,虚为阴,不离阴阳。张从正视病为邪气,邪气中人非阴阳即脏腑,否者不会生病,即使皮毛生病,皆归脏腑所属。朱丹溪立相火论实际是阴阳说,以阳有余阴不足来辨证,薛氏以提出治病必求于本,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亦为五脏之论。吴有性著瘟病,瘟疫感人,自外而内,一入脏腑即可生病。

七大流派七大观点,皆在八纲辨证之内,八刚者,阴阳统之。阴阳对人体而言,是一种状态、是功能表现,而状态和功能来源于五脏六腑的功能运动,是五脏六腑功能运动的具体体现。所以,五脏六腑是基础,是物质性的;阴阳是状态,是功能性的,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结果和表现。五脏阴阳辨证,可融八纲、气血、营卫、经络、三焦、六经等辨证为一体,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

唐朝孙真人,立五脏六腑辨证为纲。五脏与六腑虽各有区别,而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六腑属阳而在表,五脏属阴而在里,肝与胆,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皆为统一属性,不必将五脏六腑分开,当为阴阳相互为用,即可完善。在孙真人的基础上,历经笔者祖孙四五代人的苦心探索,近50年的临床验证,可以说,五脏阴阳辨证”放之四海而皆准。

3.4生命的本质及生命运动的根本

医学必须明确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运动的根本。生命在于运动,生命运动的根本在于脏腑功能运动,只有正常的脏腑功能运动,才能化生人体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有了各种精微物质,和各种精微物质在运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能,才能化生精神,以精神来支配生命运动,此谓“精气内存,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一但脏腑功能失调,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就必然失衡,“其气必虚,邪方能奏。生命运动的失衡,才是疾病滋生的条件。

生命的本质,原本就是肺司呼吸,胃纳水谷,脏腑功能相互运动,把人体所纳入的水谷和清气,相互运动与化生,运化为自身之气。有气则生命存,无气则生命毖,气调则生命和,失和则疾病生。人体的各个组织结构,包括构成各个组织与结构的细胞,乃至构成各类细胞的所有基因,离开了气和气之为用是无法存活的,故人体生命的本质,是由水谷和清气在体内通过脏腑功能运动所化生自身之气的过程。正如明代医家张介宾所云:“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任何疾病,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变,都有其条件和背景。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共为六淫,是疾病发生的条件;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内伤七情,扰乱、破坏、损伤脏腑功能运动后为疾病的产生创造了内环境,这才是疾病的根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致生疾病的作用。

3.5医学的目的

医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治疗疾病和治愈疾病,应该有更高的目的和准则:就是通过治疗疾病,使体内各机能状态和健康标准达到新的高度,更要保证人类生命的延续性、人与自然作斗争的主动性、生活健康的保障性来实现这一目的和要求。  

中医的治本之法不在于怎么治,而重在于如何调。以调理脏腑功能运动为根本,因为人体的脏腑功能运动是人体各种精微物质化生之源,生命之根,生存之本,精神和真元之气的源泉。治病必求于本,本于“五脏阴阳就是这个道理。中医就是要通过调控脏腑功能,促进并保障人体的自身康复能力,如有它症和急症可兼而治之,叫做标本同治。中医的治疗法则,就是将整体调理与对症治疗相结合。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接触象数思维群
[中医护病]阴阳五行在医学的应用
如何认识中医中药
人体空间医学探索 郭志辰著 (3:细胞.空间.能量) 2009.05.01
中医养生学概论
发现中医之美,中医用药施针的基础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