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科普

目前,国务院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的基础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而科学素质则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发生知识化、信息化的深刻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对公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的科学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国家和谐与稳定、创新与发展的基础,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前行的重要动力。


科学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科技发展的历史中涌动着大国兴衰,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催生出一批新的强国。当前新科技革命已初现端倪,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世界性必然趋势。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国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显然,科普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由此推论,创新创业需要科普的贡献。

当前科普与创新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地区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从根本上决定这个国家、地区生产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为科技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土壤和环境,只有普遍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拥有众多被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观念武装的个体,才能营造出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才能拥有科学理性的民族气质,才能形成坚持求真务实、不懈追求、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才能为科技进步提供雄厚坚实的人文支撑。
 

创新需要科普,但科普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同志在中国科协2015 年科普工作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科普工作必须加强自身的创新。创新关键是思维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才能导致内容的创新以及表达和制作方式创新,这样科普才有生命力。当前,一些强烈而深刻的变化对科普创新提出了直接要求。首先,公众对科学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对科普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十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这也必然会体现在对科学技术的利益诉求上,从而给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科普只有关注到公众的多元需求、尊重人的个性和尊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样,科普应该摒弃那种大而化之、走形式、摆阔气的形式主义,而以更加人性化、平民化的姿态融入百姓的生活,才能使科普更受欢迎,更富有人情味,更加具有生命力。

信息社会条件下人的社会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对科普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大数据、云计算、自媒体、全媒体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单向、平面、受制于时空的传统科普方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科普信息化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科普工作的思维方式、理念、内容、形式和机制要实现创新发展,在尚勇书记部署指导下,在徐延豪书记带领下,中国科协制定了科普信息化建设整体实施方案,确立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突出科普内容建设,依托现有企业和社会机构,借助现有传播渠道和信息服务平台,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融合配置社会资源,细分科普对象,提供精准服务,满足公众泛在化、多样性、个性化获取科普信息的要求,实现到2020 年建成适应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代科普体系,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达到创新型国家对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基本要求。科普信息化建设是运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科学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科学与人文的交互融合发展趋势对科普内涵和全面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过去的科普过于重视科学技术的功利目的,强调的是实用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这本无可厚非,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必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们不仅要关注科技的生产力功能的发挥,更要关注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使之转化为科学理性的、创新向上的、和谐文明的社会发展动力。因此,今天我们不能仅仅把科学技术当作获利的工具,而更应该关注其精神、文化的功能,把科学精神作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使之成为促进科学与人文融合、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推进力量。


变化的时代随时挑战我们的思维和情感,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科普事业的未来发展,以及推动事业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科普主战场将在互联网上。中国科协以打造“科普中国”全新品牌为核心不断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这也是中国科协科普工作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唯有自身改变才能应对时代变化,创新是适应变化时代的不二法则。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洞察未来的方向和发展,它需要我们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心,对知识、对公众、对事业有深刻的理解和热情,创新只能在奋斗和进取中实现!


来源微信公共号: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本文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李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书
信札数笺 科普情长
建议湖北省科协开展研究课题情况表(1)
培育科技创新文化环境
[首藏作品](8677)《“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公布
“创新突破 及时普及”是必由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