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赶集去!提一袋“人间烟火”回家

作者:吴涵

老金坛(位于江苏常州)人,没有不喜欢赶集的。对很多人来说,赶集是童年记忆里最有滋有味的一个片段。集场,聚拢来的是烟火,摊开来的是生活,留得住的是乡愁。赶集,赶的是一份热闹,赶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殷殷期盼。

熙攘的老集场

金坛有大大小小近40个集场,它们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已然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最老的四大集场之一,水北集场一直以来被本地居民看作“老水北”的文化记忆,它从诞生之日起便和庙会紧密相连,赶集也是依照传统庙会的日期而定。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热闹集场,成为了居民们传统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本地还有吃新鲜马兰团子的尝新风俗,新鲜的马兰头与糯米完美结合,既有野菜的清香,又有糯米的软糯,每一口都是对春天的赞美。

吆喝叫卖

每到农历“三月三”,置身于热闹的水北集场,在一阵阵吆喝声中,我看到的是那些为生活忙碌的脸上最踏实的烟火气。集场遍及水北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全长可达三四公里。呼啸的大风挡不住人群的热情,商贩们边手扶着摊位以防被风吹散,边站在风中吆喝着招揽顾客。置身于水北集场的喧嚣与热闹之中,我仿佛被一种原生态的春种秋收氛围包裹着,在记忆的原野中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息,辽阔又丰满,温暖又幸福。

盆栽摊位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对于大部分水北社区的居民来说,集市中蕴含着特殊的乡土情结。走在家乡的土地上,我感受着无比熟悉又夹杂着些许陌生感的集市,映入眼帘的热闹景象,开启了深存在记忆中的那片温柔。走走停停,我蹲下来和摊主聊两句,或是两个人都不说话,只是低头观看那些老物件,选购一两件自己需要的物品。“老板,这个多少钱?”“便宜卖啦,给您算个优惠价!”人头攒动的集市、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肩扛手提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这里的烟火味、人情味是商场无法取代的,也是真实而独特的乡村文化。

画糖人

除了日用买卖、美食尝鲜,集场里总还有那么几个特别的摊位,吹葫芦丝、画糖人、做香袋、编手串……民间艺人们各怀绝技,闪亮登场。“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嘎嘣画糖人”,画糖人的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一口小锅、一把勺子、一个炉子、一块平整光滑的花岗石,便是一个糖画摊子的全部家当。手艺人用勺子舀起熬好的糖稀,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各种题材应有尽有。完成后,手艺人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贴上竹签,一会儿便凝结,一幅晶莹剔透、香甜有趣的糖画便诞生了,甜而不腻的口感深受大家喜爱。

每一个摊位都承载着独特的风景,每一声叫卖都升腾着浓浓的烟火气。在集场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久违的乡土情结联系着乡村文化,在这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尧塘街道办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尝那人间烟火
金坛记忆 | 始建于明朝—水北“枪架桥”
图逛肃宁集 (快看看你有没有入镜)
打卡渝北特色集市,与人间烟火撞个满怀
当代散文‖【烟火,最温情的景致】◆李新红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五:庙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