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块海棠糕,一口人间烟火气

作者:赵博方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春天接近尾声,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海棠花开始凋谢了,家乡的海棠糕却一年四季飘香……

读书的时候,每逢休息日,父母都会带我去附近的镇上转转,给在学校住宿一周的我“放风”,缓解学业压力。我最喜欢去的是金山嘴渔村,既可以远眺大海,又可以品尝美食。那边不仅有海鲜餐馆一条街,还有离老远就香气扑鼻的海棠糕。一张桌子、两个炉子,一缕甜丝丝的焦糖味,诱得你迈不开前行的脚步。

“老板,海棠糕怎么卖”“老板,一只现吃,五只打包……”老板一边忙不迭地应和,手里的活儿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等待的过程一点儿也不无聊,因为看海棠糕的制作过程也让我饶有兴致。海棠糕用水面、豆沙和白猪油等食材,经烘烤10分钟出炉,因为工具像朵海棠花,所以起名叫海棠糕。所有料烤熟后还有最后一道点睛工序:做焦糖,即在铁盖板上刷油后撒上一层白糖,当白糖遇热化作滚烫的酱红色糖浆,将制饼板和铁盖板严丝合缝紧扣在一起,放在火炉上烘烤片刻,糖浆转化为焦糖,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趁热吃香甜绵润;冷却后,带糖壳的一层嚼起来更是外脆里嫩。不一会,一锅热气腾腾的海棠糕就新鲜出炉了,接过牛皮纸包的海棠糕,赶紧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满足感弥漫开来。

后来,我去外地求学,又回家就业。每次同事外出路过渔村附近,都会顺便给大家打包海棠糕回来分享,这小小的一块海棠糕成了大家的共同话题和对儿时记忆的共鸣,这口人间烟火气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如今,曾经少年的我蜕变成了别人的妈妈,当我牵着儿子软糯的小手,来到金山嘴渔村遛娃,感觉渔村在悄然之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海的最后一个渔村,在市、区、镇三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它华丽转变为3A级旅游景区。为保留上海最后一个渔村的海渔文化和当地渔民原始的建筑特色,同时兼顾老街居住环境的改善,渔村的仿古修缮以白墙、黑瓦、观音兜的风格为主,力求保存老街渔村的古韵。修缮后的渔村最终展现为“移步有景、处处看景”的老街风光,展示了金山独特的海洋文化和民俗风貌。金山嘴渔村还在老街上开设了渔民老宅、渔具馆等颇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展馆,并引进众多艺术家先后入驻,成立工作室。渔村实现了从传统渔业向旅游服务业的转变。近几年,渔村陆续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基地、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金山嘴渔村旅游观光,品尝海鲜美食。老街上的海棠糕还受到了上海电视台美食节目的采访报道,成为来老街必打卡的新晋网红小吃之一。卖海棠糕的铺子装修得更好了,街巷变得更美了,但这块小小的海棠糕却未曾改变,咬下去还是熟悉的味道,一块海棠糕,绽放的是人间烟火气,唤醒了年少的我,穿过层层记忆徐徐走来,对现在的我道一句:“千山暮雪,海棠依旧!”

(作者单位:政协上海市金山区委员会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山嘴渔村扫街片
上海最早渔村金山嘴老街
金山嘴渔村老街20161005-旅游-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优酷
自驾:金山嘴渔村
金山嘴渔村随拍
上海/金山嘴渔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