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经验分享的主页
十二经脉汇于指甲!对照看看,没有这6种指甲,你的经络就是通的[左上]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说,指甲是筋的延伸,为肝所主,指甲的变化体现了肝气、肝血的变化。

古人讲:“手太阴气绝......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则爪枯毛折......”这说明,肺气对于支架的枯荣也有影响。

《灵枢》中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说明心对于支架也有影响。

如何通过指甲判断身体的问题呢?就大部分人来说,只要没有这六种情况,气血经络就是畅通的:

1.白色指甲

指甲颜色晄白,没有血色,考虑元气亏虚、肝血不足。其中,指甲苍白,没有光泽,属于脾肾阳虚。颜色淡白,多考虑血虚。此类人经络阻滞、气血不和。

2.指甲发青

一般说明体内有寒。如果青得发蓝,多说明体内有淤血。很多冠心病患者如此。指甲忽然变得青了,那是肝气欲绝的表现。此类人身体也多痛症,为经络滞涩表现。

3.指甲发黑。

抛开外伤导致的淤血之外,如果一个人的指甲常年发黑,或有带状的黑斑,或者整个指甲都黑,按压之后黑色不退,这考虑体内有淤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忽然灰指甲发黑,而且黑中带着枯槁,没有光泽,那考虑肾气衰绝。

4.指甲干枯而脆。

这在一些老年人、中老年身上常见。往往考虑心阴不足、心血亏虚,或肝血不足。他们的经络在没有气血濡养的状态下,滞涩不痛,常会感觉到身体局部的疼痛,多有一些慢性病,或者久病伤及气血。补益气血是此类人的当务之急。

5.沟棱指甲。

有些人的指甲,要么是横着出现凹陷的小沟,要么是竖着出现纵沟,如棱条一般。这种情况,多说明一个人肝中的阴血不足,或者素体阴虚,津液难以输布。肺阴虚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容易这样。

6.凹甲。

有些人指甲有凹陷下去的,主要就是中央部位凹陷,明显低于四周。这样的人,一般多考虑肝肾功能不佳。如果伴发容易疲劳、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多考虑先天精气不足,容易患上不育症。
中医说的经络,到底是什么?有多重要?今天这则分享,小白也能看得懂。
练好八段锦,百病不来找!整理出来一套简易可爱的八段锦动图,快来收藏每天一起做!
中医经验分享
21小时前
前段时间,有位临潼的读者问我:“我最近手脚发麻,有人说我是颈椎不好,有人却说我是湿气太大了。”

他这个手脚发麻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问了周围不少人,众说纷纭,总之什么原因都有,去医院查了查,结果什么问题也没有查出来。

于是问我:如果真的是颈椎病或者湿气太大的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该怎么调养呢?

因为没有亲眼看到他的情况,所以不能随便妄下定论。不过,说起来这个湿气,我还是可以为大家解疑答惑的。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湿气确实是可以导致手脚发麻的。我们经常所说一个人有湿气的很多表现这些表现往往都是湿气侵表的,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湿气侵犯了脏腑呢?

就拿手脚发麻来说,和湿气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有。

抛开其他原因,一旦痰湿瘀滞阻滞了经络,结果之一就会发生手脚发麻的情况。痰湿,它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面,是可以到处流窜的,流到四肢人就会阻滞经脉,四肢末端为痰湿阻滞,气血不能濡养,就会导致发麻。

而这样的人群,一般情况下往往有颈椎病,腰椎病,但归根结底,真正的根源还是在于痰湿。所以,你去医院检查能检查出来痰湿吗?要是没有一些实质性的检测结果,还真有可能就是找不到原因。

在应对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和大家说说,痰湿是怎么来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起这痰的产生,水液停滞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的。《古今医统大全》里面就说:“其源出于脾湿不流,水谷津液停滞所致也”。水液停滞才有湿,有湿才有痰。想要化痰,必须利水。这是其一。

痰湿的形成,还和气机不利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气行有常,他是不会轻易有痰湿在体内积累的。这就是所谓“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的体现,这是其二。

1,咳嗽痰多,而且痰色白,一咳嗽就咳出一大滩来。这是痰浊生成之后,上犯于肺,肺失宣降所致。

2,胸闷,呼吸不畅。这是痰湿阻遏胸膈,导致气机不畅而形成的。

3,恶心呕吐。这一点在很多肥胖人士的身上可能多见,就是生活中总有恶心欲呕的感觉。这是痰湿淤积在中焦,导致胃失和降而形成的。

4,四肢乏力。痰湿困脾,脾主四肢,所以痰湿重的人,一般不太勤快,总是感觉肢体没力气。

5,头晕。这是痰湿上犯,阻遏清阳所致。

6,心悸。这是痰湿上犯而凌心所致。用中医的专业术语来说,这就是“水气凌心”。表现出来,就是心慌、心律不齐、早搏、心脏在胸腔乱跳。

7.手脚发麻。这就是痰湿阻滞了经脉,堵在四肢末端,气不通就发麻。

这些现象,就是标准的痰浊症候。痰也有很多类型的,中医将其分为风痰、燥痰、寒痰、热痰等等。今天我们所说的,指湿而生痰,所以我们一般湿、痰并称,叫做痰湿,你明白了没有?

痰湿的生成又岂在一朝一夕,一次性去湿祛痰根本就是耍流氓,因此我通常用的都是食疗的方子,就拿这个祛湿来说:

用橘皮,桑叶,茉莉花,赤小豆,芡实,柠檬,荷叶,薏苡仁,决明子,山楂等二十几味按照比例泡水喝。

这里面的这些成分刚好及时按照我上面所提到的原因去走,而且都是药食同源的东西,长期用百利而无一害,如今现代化发展快速,很多人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抓药,去分配,刚好下面的同款29味湿清茶,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每天一袋,方便简便。
中医经验分享
22小时前
有个患者说,刚开始用肚脐贴,感觉效果特别明显,肚子小了、排便顺畅、还很会排气,但是用完两盒就不明显了,这是为啥?

上面这个患者的疑问很多用过肚脐贴的人都有曾反应过,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就和减肥一样的道理。

刚开始是因为表现比较明显,身体里堵的地方比较多,只要一用马上就能感觉到了......过一段时间,这些表现都缓解了,用了两三盒之后感觉又没有那么明显的变化了,这其实就是不同阶段对比带来的直观感受,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调理过程了。

一个阶段有一各阶段的变化,如果一个东西和泻药一样持续性让你腹泻,那你说他还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 肚脐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

我们的肚脐眼,是胎儿还在母体的时候,就通过脐带跟母体进行能量交换和沟通的。所以,肚脐眼,在中医里也是一个能量池,你可以看看很多人洗澡搓澡即便肚脐眼里面污垢很多,也不会专门去清理。

同样的,这个地方也是最容易受凉,最容易进补的地方。用对了,作用也会很明显。说白了,这一块,也是判断阳气先天之根是否稳固的。

假如不稳固了,在中医里面就称作虚状态,而且,这个虚,指的是缺少阳气的温煦之能,是阳虚。

正因为温煦失职,所以一般人会表现为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小肚子发凉。脾阳不足,胃纳不佳,所以食欲不振。阳虚不化津液,所以成痰,一般腰腹赘肉得不到运化就会堵在这里,小肚子也随之越来越大。

气血不丰,所以月经不准时量时多时少。阳气不足,鼓动乏力,所以脉沉。也正是因为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以也就特别容易腹泻。因此在环境低温刺激下容易加重这样的问题。

那该怎么办呢?

我的建议的是,用古方桂圆、花椒、白芷、陈皮、桂枝以及茯苓团按照比例打成粉末和艾绒揉成团,晚上睡觉的时候敷在肚脐这个位置,然后用胶贴贴好,第二天睡醒在撕掉。

因为这里面的白芷、桂枝、艾绒、花椒等可以帮助散除寒气,所谓寒则凝,温则散。小肚子腰上的赘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痰生湿,湿则寒从而越凝越久堵而不通。茯苓、陈皮帮助把脾胃之功唤醒,正气强大了,才能对抗邪气;同时,额外添加的桂圆还能帮助睡眠。

肚脐眼这个位置,在中医里也是神阙穴的位置,和他一起的还有气海,关元这些穴位,这些都是关乎人体先天之气的。所以平时大家经常用艾灸,或者其他保暖以及按摩的方式刺激这里其实就是对这里的保健。

像这个古方肚脐贴在哪些情况下用是最合适的呢?

1.如果你突然感冒,包括小孩晚上吹空调着凉了,就可以用上一贴,既能预防还能固护;

2.对于宫寒的人来说,经常觉得小腹冰凉,来例假的会痛经拉肚子,贴上一个月效果就出来了,月经量可能会变多,血块变小,痛经得到缓解;

3.脾胃虚寒的人来说,经常胃不舒服,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贴上,预防脾胃虚寒带来的各种不适。

4.还有因为湿寒导致的带脉不通,腰上赘肉明显,小肚子大,坚持用小肚子赘肉也会慢慢下来。

这个配伍,也是一个老方子,主要是让大家知道这个办法以及肚脐对我们的重要性和作用,怕麻烦的你也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同款的肚脐贴,用的是同款的配伍做成的成品。
中医经验分享
昨天12:47
只知道脾虚,却不知道是哪种脾虚?今天教你一次性理清,顺便教一个老少皆宜的养脾之法!

“十人九虚”说明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着“虚”的一些问题。有不少人问我,“我脾虚,是不是吃一些健脾补脾的就好了?”

脾居中焦,能够帮我们升清降浊,运化水谷精微,它的运化之能、宣降之能、滋养之能足矣以证明其后天之本的作用,而这4种脾虚之证,先分清才能知道如何补:

1.脾气虚

脾气虚是最普遍的一个,顾名思义就是脾气不足,导致脾胃功能减退,水谷精微的不带更好的运化,一般表现为面色萎黄,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浑身倦怠等。脾气虚,一半原因在于饮食不洁,劳累过度,也可能是久病损耗了脾气。

2.脾阳脾阴虚

既然脾气虚得不到重视,那就会进一步演变为脾阳脾阴虚。阳,具有推动、上升。四散。温煦的作用;阴,具有宁静、濡养、收摄和制约的作用,就像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既然脾阳虚,那么表现就是脾虚和脾寒的表现:浮肿、四肢冰冷,胃脘冷痛、肠胃怕冷,还会有腹泻、感觉腹部胀满、浑身乏力、消瘦、舌苔白。

脾阴虚:咽干、口燥、颧红、潮热、盗汗、消瘦、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等症状。明白了脾阳脾阴就可以具有针对性调理了。

3.脾不统血

《金匮要略》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来实现的。脾之所以能统摄血液,是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亏虚严重,气血生化就会不足,气的固摄血液功能减退,就会使血逸出脉外,出现各种出血,也就是“脾不统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子、牙齿、皮肤出血、尿血、便血、女性月经过多、崩漏等血不循经的症状。

4.脾气下陷

我们知道,脾主要升清,当它虚弱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就升不起来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意思是说,当脾气不足的会后,中气下陷,就会导致一些腹部坠胀、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症。

因此,今天教一个办法按揉脊、脐、小腹、足三里来进行平时健脾。

1.捏脊:一般适用于小儿。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肤,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向前捻动。每捏三下将皮肤提一下,这叫做“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不可拧转;且要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2.揉脐: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

3.擦小腹: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擦动,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病人可选用,每日2~5次。

4.按揉足三里: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

养脾胃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做出相应的改变。
肝,有多重要?养肝就是养命!分享老中医朴实无华的护肝技巧。如果你还不懂怎样养肝,今天这篇给你讲明白!

俗话说:“养肝就是养命”!肝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随之而来。

肝不好的这3大表现,你看看中了几个:

1.肝气郁结

爱生闷气、气血不畅;脸色暗黄爱长斑;气血不畅,气滞血瘀区体制;容易有结节,经期有血块。

2.肝血不足

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眼睛干涩发痒,眼白发黄;指甲没光泽,多竖纹易断裂。

3.肝火旺盛

情绪波动大,易怒容易暴躁;眼睛发红,容易出现红血丝;口燥咽干,嘴巴干涩,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口有苦味有口气。

上个月社区一个阿姨来找我说,最近总是感觉胃里面乱糟糟的,反酸水,口苦口干。问我,怎么办才好。

我当时一看,她舌红少津,脉象弦。就问是不是平时还感觉胁肋部位不舒服呢?

她说:当胃里反酸水的时候,前胸这一片都不舒服,有点胀,还有点火辣辣的。

我告诉她你这不舒服在胃里,其实病根是在心肝里,口苦反酸,胃里火辣辣的这些症状肝气上逆的外在表现而已。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她说:你还别说,最近确实是有心事,因为儿子娶媳妇的事情,成天闹心,老两口辛苦一辈子给了儿子70万做买房的首付,结果谈的女朋友以各种幌子,今天买包明天买车,把孩子的钱骗的就剩下5万了,这下要和他分手,最近一直忙着官司的事情。

而像阿姨这样情况的人在生活中何止是她一个呢?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情绪压抑导致这样的问题的人不在少数。

而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就是——肝气郁滞。

肝气郁滞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肝气异常。肝气异常的表现是什么?

肝气横逆。横逆,如何表现?一个就是克犯脾土,令脾胃之气升降失常。于是,人就容易吞酸。

第二,使得胆气不降反升,所以这个人就会口苦。

第三,肝经循行之处,会因为肝气的不畅而出现疼痛感、胀满感。

《内经》里讲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而内经里六节藏象论里更是提到:“肝者,罢极之本也,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

那什么叫罢极之本?罢者,疲也!肝为什么是罢极之本呢? 因为肝主筋,肝气不足或者肝气不够条畅,这筋脉就打不开,当然也就疲劳,所以很多人觉的自己疲惫总是睡不醒,手脚没劲。

也可以理解为,肝主升发,木为少阳春生之气,这肝出了问题,这人的阳气就升不起来,当然也就容易疲劳。

我们常常讲的左升右降,很多人只知道这左升右降讲的是脾升胃降,阳升阴降,却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讲的左多半讲的是肝!

所以肝养好了,阳气就已经恢复了一半,身体自然就好了。

【中医养肝怎么做?】

老师曾经给我写过一个代茶饮的方子:是由菊苣,栀子、桑叶、葛根、百合、蒲公英、淡竹叶、茯苓、桔红等按照比例组成。

它里面主要的菊苣:归脾、肝、膀、胱经,能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

栀子、桑叶、蒲公英、淡竹叶能够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利尿通淋,还有平肝明目,凉血止血的作用。

百合、桔红起到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最后再加一味茯苓,上能健脾,下能利湿,具有健脾宁心的作用。

有人说,吃药不是好得更快嘛,为什么偏偏要以这种食疗的代茶饮来养肝呢?

其实我是不建议吃药的,因为肝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而这种问题不是突然才有的,正所谓,冰冻三尺三尺非一日之寒,肝处于脾胃之上更是适合慢慢进补的,熬制的药性太烈,反而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这样跟给破了的轮胎充气没有区别,只会让破损的地方越来越大。而且药物也不能长期吃,能长期吃的只有食物。而这个茶汤就是药食同源的方子,尤其是里面的菊苣古人经常是做菜来吃的。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唐代《本草拾遗》对茶的功效描述有这样一句话:“茶,久食令人瘦”,而《神农本草经》上也有:“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所以说茶汤养肝才是对肝最大的养护,而这里的菊苣栀子茶汤从肝入手,滋养脾胃,巩固肾阳,身体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好了。

现在新出活动菊苣栀子茶汤:

买2到手3盒!

买3到手5盒!

买5到手10盒!
流传金方菊苣栀子茶
...
全文
转发
评论
2
中医经验分享
昨天11:20
中医高手总结的114个用药经验,学会了堪称半个中医,记得收藏备用!
...
全文
89
107
575
中医经验分享
前天19:02
9种头痛类型,你被哪一个折磨过?图末附:缓解技巧!
...
全文
转发
评论
5
中医经验分享
前天17:12
湿气?到底是不是中医的千年骗局呢?老师说:问这个问题的人,脑子一定不好使,他告诉我一个“祛湿”的诀窍,一开始我不相信,后来用得炉火纯青。

湿气?到底是不是中医的千年骗局呢?

我也并不是例外,曾经对于这个问题思考过一段时间,为此我专门去请教了老师,老师说:“湿,生于是脾,堵在头!”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你脑子里是不是装的都是水。

中医认为,湿气无外乎两大类——内湿和外湿。

外湿,即中医所谓六淫之一,一般指的是长夏季节自然界的一种阴邪,性重浊而黏腻。它可以阻滞人体气机的活动,脾胃的运化,令肌肉酸重疼痛、消化不良、大便不爽。比如说现在这个时候,全国多地有雨。这个时候,天地间就有湿气。

其实,咱们老百姓说得更多的是内湿。所谓内湿,往往指的是人体的代谢垃圾。也就是说,由于脾运化失常,没有办法把吃进来的东西,全变成精微物质去有效吸收、利用,而剩下的那部分,就成了湿气。

不管是外湿还是内湿,中医看一个人湿气重的表现,靠的就是全方位的辩证和观察,从来都不是什么猜测和骗局,都是一个个细节组合起来,就像湿气重的人一般的表现:

1.大便粘腻、不成型,马桶冲不干净;

2.舌苔厚腻,头油多,头发一束一束被油黏在一起;

3.身材偏胖,脂肪多,肌肉少,身体软绵绵的;

4.四肢沉重,不爱动弹,上楼梯步伐沉重,走到一楼,五楼都能听得见;

5.不精神,嗜睡,脑袋反应慢,眼神呆滞,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

6.腹胀、胸闷、憋气,以及食欲不振或者食量很大;

7.经常腹泻,腹痛,湿疹、牛皮癣等等。

8.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

所有的这些,就是湿邪在人体内的细节,组成的象就证明你有湿邪了。用中医的术语讲就是症候。

我随便说一个案例吧。之前有一个女性患者找到我,她说最近一段时间肚子里面总是响,走路的时候也晃荡,中脘部位怕冷,有时候还胀闷,整个人乏力,懒言,不爱吃饭,有时候时不时还呕吐。

最近一段时间来,心情也非常低落,睡觉多梦,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苔白滑。

我没有给她开什么大药,就是通过食疗的一些东西,通过我根据古方湿清茶改良而来的,二十九味湿清茶。

老师曾说:湿清茶是个好东西,可惜很多人不会用,自行购买的红豆薏米,虽然大家听着效果不错,但是并不能从根源上去湿健脾,自然也就很容易反复,看不到结果,治标不治本。

就像这个湿清茶里面的蒲公英——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消炎的功效,蒲公英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铁元素,如果经常食用,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另外蒲公英还有缓解便秘的作用,蒲公英富含纤维,直接食用,长期食用蒲公英泡水,可以增加肠胃蠕动,缓解便秘。

1、蒲公英中含有钾元素,钾元素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改善水肿引起的肥胖。

2、蒲公英是寒性食物,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饮用后可以很好的缓解内热、消减痘痘、改善湿疹。

3、蒲公英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维生素C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美白皮肤、淡化色斑的作用。

还有比如说薏苡仁——薏苡仁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苡仁它能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活血调经止痛、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景岳全书》: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能去湿利水。以其去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脓,利膈开胃。以其性凉,故能清热,止烦渴上气。

改良版的一共有二十九味,从补脾,化湿,健脾、去湿全方位角度帮助去湿。现在刚好有活动,经过改良版的湿清茶现在活动:
中医经验分享
前天16:00
“湿气一退,杂病无踪!”冠心病,心绞痛就是这样找上我们的,这几个“信号”,就是在提醒你该养脾了。

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冠心病、心绞痛和湿气能有什么关系呢?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想要种花,适宜低温度和湿度,以及阳光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们花才能萌芽,生长,直到开花。疾病也是这样的道理。

中医称湿气为湿邪,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中的一种,属阴邪,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点。

所以,一般湿气很重的人都有以下的特点:

1.疲倦乏力、思睡,怕冷,这是阴邪伤害了阳气的表现。

2.头晕脑沉,头重如被物裹住,这是被阴邪蒙蔽了清窍。

3.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恶心欲吐,这是被湿气困住了脾胃;

4.肢体酸痛,酸胀,沉重这是湿邪留滞于皮肤;

5.当然还有尿急尿频,腹泻,腹痛,舌苔白腻,黄腻;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患者他是胸痹,心痛,也就是咱们现在说得冠心病,心绞痛,疼起来他的后背也跟着疼。

经过我的一番观察,患者在吃过东西后,容易胃胀,并不消化,梗阻在腹中,难受的时候,还有呕恶之感”一看舌脉,舌苔白腻。

此时我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思路,这就是:“寒客中焦,厥气上逆,犯胃贯膈,浊阴鼻塞。”

接着,我就给他写了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并不是让他煎汤药喝,而是作为代茶饮,每日泡水喝。

冠心病,心绞痛是怎样找上他的?

1.一般舌苔白腻之人,痰湿重者。有痰湿必然脾胃不佳,脾虚,运化失常,才会有痰湿。所以这类人一般也会胃胀阻梗,甚至呕吐。

2.便秘,便溏,腹泻。黑眼圈素来很重。

你看这两点,是不是和上述湿气重就对上了呢?湿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脾胃之气失常。

梗胀,基本同于胃胀了。呕吐,更是胃气不降的写照。胃气不降,为啥?因为脾的运化失常。脾虚,不升,所以胃气不降。脾胃失和,排便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就上来了。

由此,问题就出来了:根本问题,在于脾虚有湿。痰湿之邪作为阴浊之气,往上返。这一返,不但令人呕恶难食,更令心胸清阳之地被痰浊阻滞,这就形成了顽固的胸闷心痛。

用上面的话讲,就是:“寒客中焦,厥气上逆,犯胃贯膈,浊阴闭塞”。

而我开的代茶饮的方子里,

1.解毒驱寒祛湿——治标

清热解毒去湿的茯苓,菊花、桑叶、薏苡仁、赤小豆、都有着祛湿和解毒的作用,主要驱寒祛湿,解决寒客中焦的问题。

2.健脾消积,化中焦之湿——治本

想要从根源解决,还得从健脾入手,荞麦、白扁豆、茯苓、大麦、红枣、橘皮、山楂、薏苡仁、槐花等从健脾利湿,理气畅中,消积健脾入手。

3.养肝护肝

除了固护脾胃,通心阳之外还养肝护肝,栀子、菊花、淡竹叶、荷叶、金银花、马齿苋、茉莉花、蒲公英、芡实、玫瑰花决明子等等起到清肝明目,保护肝脏的作用,肝主疏泄,只有肝给了出路,上焦和中焦的功效也才能起到。

如此一来,中焦湿邪化散,上焦浊阴退去,还得清净之地,脾胃升降之机恢复,可以说小小的方子,用了各种手段,化解中焦的寒湿阴邪,可谓力大势沉。

而且,因为这里面都是药食两用的食疗资源,平时作为提升自身免疫力,缓解心情,调节内分泌,去除口气,缓解睡觉虚汗多,便秘等改善各种因为脾胃失和造成的杂病情况。

小小一包可以随身携带,泡水喝上一杯,随时随地祛湿气。
中医经验分享
前天13:01
小王和我哭诉,母亲还不到60,却整日到处胡说:“堵住了,耳朵被堵住了!听不真切咯!”而当我见过阿姨之后,我狠狠地斥责了小王一番!

前几天,儿子单位的小王过来找我开点调理肠胃药,夏天到了不忌口,隔三差五就闹肚子了。

拿过药后我顺便问了问他母亲近来身体状况,这一问,我狠狠地斥责了小王一番。

他说:“其他的倒是还好,就是从前几个月母亲老说“耳朵被堵住了!听不真切咯!”

我说:“糊涂!这分明就是耳鸣,赶快带我去看看。'

见过小王母亲之后,我斥责小王对母亲不用心,经过一番了解,除了耳鸣,他母亲还有这几个情况:

牙齿松动,腰膝酸软、头晕,睡眠质量不好,心烦,乏力,手足心发热的表现,这个耳鸣的情况就像蝉鸣一样,近来也是越发频繁。

看过之后,我给写了一张方子:人参、桑葚、枸杞子、黄精、茯苓、荷叶、蒲公英、甘草、栀子、山楂、大麦、百合、橘皮、淡竹叶、百合等等。

把这些按照比例,放入大茶杯里头,倒入刚烧开的沸水,盖好盖子,闷泡15分钟之后饮用。可以反复几次添加开水。上午一剂,下午一剂,适合长期用。


这里面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阳气“飘”起来了,问题也就来了。

中医将肾分肾阳和肾阴,里头分别藏真阳和真阴。阴阳相济,相互平衡,我们的身体才会舒服。如果肾精亏虚,肾阴不足,这就导致阴阳失衡。

阴的一面,弱了。它收敛不住阳的一面,母亲管不住孩子了,孩子在外面无法无天,目中无人一样。肾的虚阳浮越,会浮到哪里呢?答案之一,就是耳朵。肾开窍于耳。

于是,就开始耳鸣了。

另外还有牙齿松动——肾精亏虚,肾阴不足。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亏虚,不养齿根,于是牙齿松动。

腰膝酸软——肾主腰膝。肾精亏虚,则腰膝酸软乏力。

头晕迷糊——肾阴不足,则肝阴受损,肝风内动,于是头晕迷糊。

睡眠不好——虚热扰及心神,所以睡眠不好。

手足心热——心肾之阴不足,心经和肾经又都走手心、脚心,因此会手脚心发热。

清楚了这些,简单说说这里面的原因:

方子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这里黄精,枸杞子,桑葚、茯苓、百合、蒲公英、淡竹叶、栀子、荷叶把阳气先收敛下来,然后补精滋阴。作为肾精肾阴的基础。

人参、甘草,山楂,大麦这些就是用来善后的,也是我常用的操作,脾胃不顾及,就相当于穿了一个漏风的棉袄一样。

搭配在一起效果就不一般了,重要的是这些还都是药食同源,进行合理搭配后,并不会功法之力那么明显对人体造成伤害。补肾药一般都是大热性,但是这里面的就不会,整方胜在平和,温补缓补,让身体从食物中吸取的营养也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六腑不好的具体特征
【养生小常识】心、肝、脾、肺、肾的毒藏在哪儿,你知道吗?
秘湿气重必吃它;痰多、头脸油腻要吃它;斑痘、水肿肥胖更要吃它!
痰湿质吃什么_痰湿体质的表现_痰湿质的食疗饮食_苹果绿
减肥减肥,你想骗谁?
“资深脾虚”必肾虚,找到源头,脾肾双补,身体干爽不油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