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谁无死,如空华然 | 赵孟頫:在风华绝代与委屈求全之中挣扎一世


对于赵孟頫的评价,历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

清代的纪晓岚评价他:“论其才艺,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其文章亦揖让於虞(集)、杨(载)、范(梈)、揭(奚斯)之间,不甚出其后也。

正方认为赵孟頫的书画和诗文都俨然大家风范,在当时甚至后世都难有人匹及。

而明末清初的傅山却说:“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

反方认为赵孟頫在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实际隐藏着一颗令人深感卑贱的心。

如此冰火两重天的评价,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似乎也唯有赵孟頫最为矛盾。

赵孟頫到底做了什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竟然会让后人产生如此大的分歧?
 

赵孟頫像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时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时人称为“赵吴兴”。入元时曾任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学士、荣禄大夫,故世又称赵学士、赵承旨、赵集贤、赵荣禄;卒后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故后世也称其为赵魏国、赵文敏。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代宗室。
         

 
做官能做到从一品的翰林学士承旨这个职位上,已经可以算得上功成名就了,但赵孟頫的一生始终徘徊在矛盾的边缘。

世人只看到他表面的荣华,却看不到他内心的煎熬。
 

赵孟頫《友石图》


 

活着有时比死去更难


 
公元1254年正是南宋理宗宝祐二年,这一年赵孟頫出生于吴兴的一个宋朝宗室家庭,祖上三代都曾在南宋担任高官,可谓出生名门。

不同于大器晚成的黄公望,赵孟頫从小就表现出聪慧的一面。

据说他自幼读书过目不忘,运笔如风,落纸成文......

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不出意外的话赵孟頫未来也将顺利地成为南宋的达官显宦。

虽然赵孟頫日后的确从政,并官居高位,但事情的发展远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
 

赵孟頫《人骑图》

 
如果熟悉宋元历史的话,一定知道在南宋末期之时,蒙古铁骑的弯刀烈马令山河变色、日月无光,遮天蔽日的尘土吞没了南宋最后一道防线。

公元1279年,在蒙古军队的强力打击下,象征着汉族政权的南宋灭亡了。

这一年赵孟頫26岁。
 

赵孟頫《山水人物》

 
赵孟頫是有梦想的,是有人生追求的。

然而南宋灭亡的现实却似乎给予他梦想的破灭。

南宋虽然已然灭亡,赵孟頫一度蛰居在家,但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愈发用功,学业日进,声名卓著。

他在当地的名望成功引起了新朝廷的注意,当时的吏部尚书多次推荐他出山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

他不是不想,而是一直在等待一个真正的机会,一个足以令他实现人生追求的机会。
 

赵孟頫《鸥波亭图》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统一全国不过七八年的蒙古皇帝忽必烈为了巩固新政权,搜罗了二十多名象征着江南才俊的汉族文人。

时年33岁的赵孟頫赫然在列。

他的身份尴尬异常。他是宋室赵氏的皇族王孙,且才高名重,他的举动代表着宋朝宗室甚至整个汉族遗民的脸面和尊严。

一旦他臣服于元朝皇帝的脚下,接受元朝的册封,那他必将被树立成为异族统治者收买汉人文化精英的典型,与汉奸无异。
 

赵孟頫《小楷洛神赋》(局部)

 
饱读诗书的赵孟頫深知其理。

违抗元朝皇帝的命令,轻则受罚永不录用,重则甚至性命不保;接受元朝皇帝的命令,自己可能永远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接受世人永无止境的口诛笔伐。

何去何从,赵孟頫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赵孟頫《二羊图》

 
有着高尚道德情操标准的汉族士人们普遍认为,身为“赵宋王孙”就应该为宋朝尽忠到底,就算没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那般殉节的勇气,起码也应该做个世外隐士,终生隐逸山林,与当朝政权彻底划清界线。
 

赵孟頫《疏林秀石图》

赵孟頫不敢这么轻易地死去,他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他想好好地活下去。他只是把毕生的勇气,都留给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个他为之愿意付出一生去守护的东西,就是文化的传承。 
 

赵孟頫《牧马图》

但是,活着有时比死去更难,他要追求的东西,比搏命一死捞个名声,要难得多。

事后各大舆论的头条都是,大宋王孙赵孟頫做了蒙元之臣。

闻听赵孟頫入仕蒙元,整个江南为之哗然,天下的读书人,都在戳他的脊梁骨。

据说,一些亲友对他的品格产生怀疑,与他断绝了关系。

他去拜见老家的族兄赵孟坚,兄长连见他一面都觉嫌弃,不得已见面后也是各种讽刺,赵孟頫离开后还让人擦拭他坐过的凳子。

天下间的士人,仿佛都想看着他当场死去才能解恨。
 

赵孟頫《致中峰明本十一札》(局部)

 
人最难过的是自己这一关。

既然已经接受了蒙元的册封,就必须要承受舆论的指责,要能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他的一生都在与自己抗争较劲,外部压力及其形成的道德氛围,始终让他郁郁寡欢。

赵孟頫的一生过得并不快乐,他的富贵荣华并没有给他带来满足感。

无论他有多少出离之心,身居何等高位,都难逃身不由己的痛苦。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

 
公元1311年,60岁的赵孟頫应召赴京,长子赵亮陪同他一齐前往京城。由于旅途劳顿,水土不服,到达京城后没多久长子就不幸病逝,年仅22岁。

36岁才婚娶、37岁生子赵亮的赵孟頫在古代可谓“老来得子”,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含泪哀泣:“六十之年,数千里之外,罹此荼毒,哀痛难胜。虽明知幻起幻灭,不足深悲,然见道未澈,念起便哀,哭泣之余,目为之昏。
 

赵孟頫《归牧图》

 
未过几年,他钟爱的幼女也遭亡故。在书信中难掩伤痛:“孟頫不幸,正月廿日幼女夭亡,哀怀伤切,情无有已。虽之死生分定,去来常事,然每一念之,悲不能胜。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带给他的夫人管道昇以致命的打击。

元延佑六年(1319年),他的夫人病逝于临清郊外的小舟之中。

虽畴昔蒙师教诲,到此亦打不过,盖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正卅年,一旦丧之,岂特失左右而已耶!哀痛之极,如何可言!

夫人管道昇和自己相濡以沫、和舟共济三十年,夫妻俩书画唱和的深情令66岁的赵孟頫痛断肝肠。
 

赵孟頫《代夫人管道升书

 
元至治二年(1322年),始终沉浸在对亡妻的思念中难以走出的赵孟頫,人生之旅也即将走到尽头。

在给亦师亦友的中峰和尚的最后一封信中,他写道:人谁无死,如空华然,此不待弟子言也。惠茶领次知感,因大拙还,草草具答,时中为珍重之祝。

半个月后,赵孟頫观书作字,谈笑如常,至黄昏,逝于吴兴,终年69岁。

三个月后,赵孟頫与管夫人合葬于德清东衡山。
 

赵孟頫《自写小像》


 

元代绘画宗师


 
舆论的谴责、宦海的险恶、同僚的猜忌,看似荣华加身的赵孟頫实际始终无法彻底施展他的政治才能,在矛盾苦闷之中备受煎熬。

书画却是一个能够将自己的才能尽情渲泄绽放的地方。

想读懂赵孟頫,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的画。
 

赵孟頫《松荫高士图》

 
赵孟頫在元代艺术领域的地位,被明代的王世贞鲜明地指出。

文人画起自东坡(苏轼),至松雪(赵孟頫)敞开大门。

可见无论是研究中国绘画史,还是研究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頫都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键人物。
 

赵孟頫《窠木竹石图》

 
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放以为佳。

古意”是赵孟頫在绘画上的毕生追求,他所追求的“古意”不是简单的前人观察概括表现生活的方法,而是前人的笔墨风格和艺术趣味。

在他复古思想的号召下,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在赵孟頫的眼中,只有简率高雅之笔,才能算得上是佳作。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卷》

 
对于一个普通画家来说,完全醉心于复古是会落入僵化的模式中。

但赵孟頫不是一个普通画家。

他在强调作画要注意学习古人的同时,还提出要以“云山为师”的口号,不能忽视对生活的观察。

只有对现实的体察入微,才能将绘画理论与创作实践融合在一起,从而克服“墨戏”的弊端。
 

赵孟頫《松下高士》

 
文人画要有文人的气质,要画出文人的气质就要“书画同法”。

赵孟頫曾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他认为“书画本来同”,要以书法的用笔来作画,用书法中的“飞白”画山石、用篆籀笔法画树木草丛、用八分书笔法写竹,这样才能充沛文人气质,增强画作韵味的变化。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作画不光要有成熟的技法、画工,还要有内涵深度。

赵孟頫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在他看来,画画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积,而是要通过绘画抒发自己的抱负,舒展自己的胸襟,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让绘画不仅成为外观世界的客观写照,也成为自己内心的心迹表露。

以画寄意,才能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
 

赵孟頫《竹石图》

 
数十年功力的沉淀,赵孟頫绘画取法唐宋,无论工笔、写意、重彩、水墨,均无所不能;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科,都有所成就。

他的诗、书、画、印,相得益彰,优雅的古典美令人如品陈年美酿,沁人心肺。

唯有绘画才能让赵孟頫袒露心迹,唯有艺术才能呈现一个真实的赵孟頫。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书坛独挑大梁


 
作为一个艺术全才,不光要能作画,还必须要能精通书法,赵孟頫就是这样一个全才。

在当时就有人如此评价他的书法,“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

前后五百年内,要论专项领域,米芾的行书、黄庭坚的草书都不在赵孟頫之下,但要论多面性,他确实做到了“举世其匹”。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局部)
 
据说,赵孟頫书法早年取法南宋高宗赵构,中年学习魏晋时期的钟繇及二王父子等诸家,晚年师法于唐代的李邕。

在赵孟頫的行书作品上,的确可以看到王羲之的紧密结构、王献之的朗逸姿态、李邕的豪爽雄健。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能集诸家之长,是赵孟頫书法成功的诀窍。

在他的笔下,诸体兼备且皆能,篆、隶、楷、行、草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其中以楷书和行书尤为精绝。

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
 

赵孟頫《篆书湖州妙严寺记》

 
与绘画上主张复古的主张相似,赵孟頫在书法实践上强调要师古而创新。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法,乃为有益。

赵孟頫认为,学书者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要正确地继承古人的成就,认真学习掌握前人的笔法。
 

赵孟頫《行书手札》(局部)

 
赵孟頫对王羲之的书作用功最深,王羲之书法中“圆转如珠,瘦不露筋”的特点令赵孟頫深受影响,最终能“字势雄强,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他的楷书有平和雅正、雍容华美的风格,并在楷中融入行书的意味,于规整中寓有潇洒的韵致。后人称为“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一起被列为“楷书四大家”之一。
 

赵孟頫《胆巴碑》(局部)

 
不光大楷如此,赵孟頫的小楷更是一绝。

在元代,赵孟頫的小楷可谓无人可与匹敌,妍丽的结体、遒劲的行笔,在金风玉露之中,与圆转遒丽、笔力沉着的大楷遥相呼应。
 

赵孟頫《小楷心经》

 
至于他的行书,一望而来遒劲飘逸的笔致,令人感到神采焕发。

老年之后,他笔下的行书更是行笔雄放,连贯的气势大气而磅礴。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局部)

 
曾几何时,那个33岁正意气风发的青年赵孟頫,作为被推举的江南才俊,第一次来到京城面见蒙元的皇帝,竟会成为一生的分界点。

前半生有多随心,后半生就有多隐忍。

正是因为他的隐忍,才换来元朝文化的高峰,不至于出现汉文化传统的断层。

在赵孟頫的身上,有一种伟大叫忍辱负重。





探墨艺术平台媒体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赵孟頫
赵孟頫书法理论,练书法第一关:必须修理论
赵孟頫的书法及理论对后世书法有什么促进?
古意盎然、自带风采的国博「盛世修典」
赵孟頫《敕藏御服碑》(行书)毛笔书画展览三典轩书法绘画网
(元)赵孟頫行书千字文(行书)毛笔书画展览元朝三典轩书法绘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