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说此诗为鬼神所著,其中一句,能超越李白杜甫!

在唐代,科举制度相对较为开放,主要分为明经和进士两个科目。

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经文的熟悉程度,如贴经(类似于填空题)和墨义(类似于默写)。这一科目的考试相对较为轻松,只需熟读必考的经典诗文及其注释即可。

然而,进士科则更加复杂,主要测试考生的政治见解和文学才华,包括策论(撰写时事评论文章)和诗赋(创作诗歌)。

这一科目的考试难度较大,因为考生需要在规定的话题、韵脚、文体格式以及保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如同戴着脚镣跳舞。

尽管应试诗的创作难度很大,但其中也有一些佳作流传至今。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祖咏在科举考试中所作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虽然《终南望余雪》被认为是应试诗的佳作,但它并未完全符合科举考试的规定。按照当时的考试要求,五言长律需要包含六韵十二句,而祖咏仅写了四句。因此,祖咏未能通过考试,最终名落孙山。

在中唐时期,也有一位诗人因创作了一首经典的应试诗而备受关注。这位诗人名叫钱起,他不仅在诗中使用了违规的字词,还完全忽略了政治正确性。

然而,他的这些行为并没有影响他在考官心中的形象,反而使他成为了进士科的状元。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钱起在科举考试中创作的这首应试诗:

省试湘灵鼓瑟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唐代中央尚书省的省试是当时选拔进士的重要考试。

在这场考试中,作诗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考生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定,如使用五言排律、包含六韵十二句、设定特定的题目和韵脚,以及避免使用重复的字词等。

钱起参加的这场考试的题目是“湘灵鼓瑟”,这是一个寓言故事,用来隐喻士子们对皇帝的忠诚贞操。

这是考生在创作诗歌时必须考虑的政治正确性。然而,与同期的其他考生不同,钱起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达对皇帝的忠诚,而是通过描绘音乐和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同期的其他考生写道:“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或者“良马悲衔草,游鱼思饶萍”,这些都是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忠诚之情。

然而,钱起的诗中却没有这样的表达,甚至还出现了重复使用的字词。

尽管如此,钱起还是凭借他的一首诗赢得了考官的青睐,并最终获得了状元的荣誉。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音乐的结束和自然景色的美丽,从而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

这句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也成为了钱起作为诗人的代表之作。

这首诗的前十句与其他考生的作品相似,都是描述娥皇女英的悲伤之音,艺术成就并不突出。

然而,最后的两句却突然发生了转折:当乐曲结束时,听众才恍然大悟,而演奏者湘灵已经消失无踪,只剩下江上的青山依旧青翠,余音回荡。这种转折被赞誉为神来之笔。

据说,这两句诗是钱起在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听到女鬼夜间吟唱,并牢记在心。

后来,他在考试中恰好用上了这两句诗。因此,后世有很多关于这两句诗是鬼神所作的传说。许多诗论家都认为这两句诗“如鬼神作”、“有如神助”。

无论这两句诗是否真的来自鬼神,它们所展现出的极致意境已经成为诗坛的杰作。

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称赞这两句诗达到了连李白和杜甫都没有达到的静穆境界。

凭借这首诗,钱起不仅成功地考中了状元,还在诗坛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成为“大历十才子”之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以为杜甫只有诗和远方?这首诗告诉你他背景有多深
你以为古代科举比现在考试容易?天真
唐朝的科举考试,李白没资格,杜甫遭遇大黑幕。长得魁梧还能优先录用?
唐代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为何李白、杜甫连个进士也考不中?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形容哪位伟大的诗人?
古代人的高考到底有多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