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性的精神:掌握基本逻辑知识与方法——《逻辑的力量》教学设计
——《逻辑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逻辑的基本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推理的基本形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 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理性精神的内涵。
第一课时: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什么叫逻辑?
清晨,村长发现村口有一男一女围着一堆西瓜在争吵。男的说:“这瓜是你从我的地里偷出来的。”妇女说:“你诬赖好人,瓜是我从自家地里摘下来的。”村长经过仔细观察后对妇女说:“你把这瓜按成熟的和未成熟的分成两堆,数数各堆有多少。” 妇女有一丝慌乱,但也只好照办,分好后说:“成熟的 12 个,未成熟的 10 个。”村长冷冷一笑,指着妇女说:“你就是偷瓜的贼!”妇女无言地低下了头。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女人的所作所为存在怎样的漏洞?村长是如何判断谁是偷瓜贼的?
【明确】村长看出这堆瓜有生有熟,可是大家知道,瓜农是不会把自家的生瓜摘下来的。因此,村长推断出女人摘的是别人家的瓜,是偷瓜的贼。
(二)任务一: 了解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定律
1.概念
① 概念是什么?
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点或本质来反映某个或某类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对象的特点或本质反映在概念中,就构成了概念的内涵;而被概念所反映的一个个、一类类对象,就成为概念的外延。所以,任何一个概念都包含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如:
奇数:不能被2所整除的整数。如+1、-1、+3、-3……
偶数:能被2所整除的整数。如0、+2、-2、+4、-4……
在汉语中,不同的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意思),如:“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第一句中的“一个”“孤”“独自”都是讲同一个概念——独个。
第二句中的“关门”“闭户”“掩柴扉”都是一个概念——关门。
第三句中的“半夜”“三更”“子时分”都是一个概念——半夜。
第四句中的“杜鹃”“谢豹”“子规啼”都是一个概念——杜鹃。
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意思),如:
小赵在地摊上看到一本讲(讲述)逻辑的通俗读物,他高兴得连话都讲(说)不出来,急忙同摊主讲(商量)价钱。摊主说:“这本书从封面讲(就某方面而论),是旧了点,但所讲(论述)的内容很精彩。价钱少不了!”小赵说:“什么表面旧了点,是你不讲(讲究)卫生,弄脏了,还能要什么高价?”
② 给概念下定义时要揭示内涵
被定义的概念=种差(揭示内涵或本质的限定语)+临近的属概念。例:人是能思维的、能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
作诠释: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即可。如: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③ 给概念分类别时要区分外延。不同的概念,其外延是不同的。
如:新到的书刊很多,有理论书、科技书、各种期刊、外文书刊、画报和画册等等,它们分门别类地陈列在阅览室的书架上。(划分标准不统一,导致界限不清,层次不明,交叉重叠)
2.判断
① 判读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一般陈述句才表示判断。如:
红豆生南国,(陈述句,表判断:红豆是生长在中国的南方的。
春来发几枝?(疑问句,不是判断,只表示了疑问,没有作肯定或否定的陈述)
愿君多采撷,(祈使句,不是判断,只表达某种愿望或请求)
此物最相思!(感叹句,不是判断,只表达一种赞叹情感
3.逻辑的三条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另外还有“充足理由律”)
(1)同一律
苏轼的《艾子杂说》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营丘人,脑子很不开窍,偏偏又多事,喜欢问别人问题。有一天,他问艾子:“拉大车的骆驼脖子上,总是挂个铃铛,这是怎么回事?”
艾子说:“大车和骆驼都是庞然大物,而且经常在夜里赶路,怕狭路相逢,难以避让,所以挂个铃铛,听到铃声对方可做让路准备。”
营丘人点了点头,转而又问:“高塔之上也挂铃铛,也是为了夜里行路相互避让吗?
艾子说:“你怎么这么不通事理?许多鸟雀喜欢在高处筑巢,把鸟粪拉得到处都是,所以在高塔上挂个铃铛,是为了借助风力吹响铃铛,赶跑鸟雀,这与骆驼上挂铃铛怎么是一回事呢?”
营丘人挠了挠脑瓜子,转而又问:“老鹰和鹞子的尾巴上也挂个小铃铛,哪有鸟雀到老鹰和鹞子尾巴上筑巢的呢?”
艾子十分无奈地笑道:“你这个人真奇怪,老鹰和和鹞子捕捉小动物,如果不小心飞到树林里,脚被树枝绊住,只要拍拍翅膀,铃声一响,主人就可以循声找过去,这与高塔挂铃铛防止鸟雀筑巢怎么是一回事呢?”
营丘人还是不明白,还要继续问下去:“以前我看过大出丧,前面的挽郎摇着铃,嘴里唱着歌。原来是为了脚被树枝绊住时,便于他人寻找是吗?”
艾子再也忍不住了,恼怒地说:“那是给死人开路的。因为死人活着的时候喜欢和别人瞎争,所以死了之后人们摇铃,是让他开心。”
【分析】铃铛有很多种,不同的铃铛有不同的作用,这是铃铛的外延。从判断的角度来看,挂在骆驼脖子的铃铛是用来提醒路人的,而塔上的铃铛是用来吓散鸟雀的,我们感觉营丘人胡搅蛮缠,就是因为他把前后两个概念和判断混为一谈。叫混淆概念,或叫偷换概念。
同一律指一个词语表达什么概念(意思),就必须表达同一个概念,不能时而表达这个意思,时而表达那个意思。违反同一律的叫“偷换概念”“歪曲观点”“偷换论题”。
【例1】古希腊智者欧谛德谟面对一些人批评他说谎时的诡辩,他回答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能说谎,既然没有人能说谎,那么我说的也不是说谎。”
【分析】混淆两个“不存在的东西”概念的内涵。第一个是指所说的与现实不相符的,也叫说谎。第二个是指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
【例2】老王来到一家钥匙修配店,说:“配两把。”
店主说:“好,明天可取。现在太忙!”
老王指着站时贴着的“立等可取”说,不是“立等可取”吗?
店主说:“对啊,你站着等能明天可取走,不就是立等可取吗?”
【分析】对“立等”的意思,老五理解(原意)是“马上可以取,但店主偷换概念为“站着等”,这显然是故意刁难顾客的。
(2)矛盾律
先看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过问他:“那你用什么容器来装这种溶液呢?”年轻人哑口无言。
【分析】为什么年轻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因为他的想法自相矛盾,违反了逻辑中的矛盾律,即自相矛盾,换句话说,我们的言论不能既肯定它,同时又否定它。
【例1】在从前的年代,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得来。
【分析】前面说了“向来没有人上去过”,后面说“上去的人”就说明还是有人上去过,与前一句自相矛盾。
【例2】小宝宝睡在妈妈的身边,妈妈轻轻地拍着为他催眠,小宝宝忽然说:“妈妈,不用拍,我已经睡着了。”
【分析】言行自相矛盾。
【例3】1919年英国数学家罗素讲了一个趣事:有一个理发师,他规定,自己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请问:这个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罗素悖论)
【分析】如果他刮了,就违背了“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如果他不刮,那么按规定他又要刮。
(3)排中律
鲁迅写过一篇小杂文叫《立论》: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分析】谎话自己不愿说,真话人家不爱听,真尴尬!为什么会这样?从逻辑上讲,就是违反了排中律。
排中律:两个对立的矛盾不能同时是假的,换句话说,对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必须有一个是对的,有一个是错的,不能同时是错的。即“要么A对,要么A错,不存在第三种情况”。
违反的叫“模棱两可”,“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就犯了模棱两可、没有明确态度的逻辑错误。
【例1】某地在该不该修水库问题上有两种意见,水利局长说:“认为该修的意见不现实,我不同意;认为不该修的意见脱离实际,我也不同意。”
【分析】“该修水库”和“不该修水库”是两个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可同时否定,水利局长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错误。
【例2】①说世上有鬼,我同意;说世上无鬼,我也同意:毕竟我没见过鬼。
②说世上有鬼,这是迷信,我不同意;但要就此断定世上无鬼,我也不同意。
【分析】对“世上有鬼”和“世上无鬼”这两个矛盾关系判断,①同时肯定,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②同时否定,态度不明确,违反排中律。
【例3】有时可以采用故意违反排中律的艺术手法,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
元朝姚燧《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实为难。”
【分析】丈夫出征,天气严寒,妻子给不给丈夫寄征衣,内心陷入“两不可”的矛盾之中,细节很真实,感情很细腻。
(4)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是根据前面三条基本规律得来的,它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如果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就会产生强加因果、不当预设、不当类比等逻辑错误。
【例1】蝙蝠属于鸟类,因为蝙蝠有翅膀,而有翅膀的都属于鸟类。
【分析】这个推论,大前提“有翅膀的都属于鸟类”是假判断,犯有不当预设的错误。
【例2】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可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
【分析】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师骑自行车的理由之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不会做出好事来”,这是不当预设(虚假理由)。理由之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理由虽真实,但不充分,也与推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强加因果关系。
【例3】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
【分析】违反充足理由律。推断他“注定此生不凡”的理由是“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强加了因果关系,推不出来。
(三)任务二:分析课本中的句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分析】“鲁迅的作品”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后一个“作品”是具体指“这一作品”,两者的外延不同,不是一回事,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2.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分析】惠子的“汝安知鱼乐”中的“安”的意思是“怎么”,而庄子把它解成了“哪里”,把两个词的内涵换了,诡辩中的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3.“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分析】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服务员饭菜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移成自己没被烫,偷换话题,违反了同一律。
4.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分析】修理员说的这两句话自相矛盾。第一句,顾客让修理员来修门铃,表明门铃有故障;修理员答应了顾客,说明他也认定门铃有故障。第二句,修理员按了三次门铃后仍没人来开门就走了,说明他同时认定门铃没有故障。两个互相矛盾的“想法”同时存在时,便会出现明显的逻辑错误。违反了矛盾律。
5.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分析】众所周知,拿破仑中年病故于圣赫勒拿岛,享年52岁。耍戏法的人说“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显然是一句假话。一个人只有一个头骨,不可能有“中年的头骨”和“小时候的头骨”之分。耍戏法的人既肯定“拿破仑早年夭折”,又主张“拿破仑并非早年夭折”, 言语与事实矛盾,违反了矛盾律。
6.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分析】《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之间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两者必有一真一假,不能都否定为假。都否定,就违反了排中律。
7.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分析】物体的薄与厚之间,还存在着中间状态;白色与黑色之间,还有灰色等其他颜色存在。在忽略中间状态(第三种可能)的情形下,只在呈现出的两个极端之间(二者并非对立、矛盾)做判断或选择,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
8.《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分析】鲁四老爷的这句话有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活动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这两件事,只是时间上接近,并无因果关系。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因果事件,这就是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9.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分析】说这句话的人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有可能是虚假的。这个错误属于不当预设,违反了理由充足律。
第二课时: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什么叫推理?先看一个小题:
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想是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 )
1.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2.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分析】选1,因为表达不忍离去,最后要落在“合”上。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任何一个推理都包含已知判断、新的判断和一定的推理形式。作为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叫结论。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理由与推断、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看,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型。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形式: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二)任务一:了解常见逻辑推理的形式
一、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到特殊,其结论涉及范围没有超出前提,因而又被称作“必然性推理”。也就是说,按照演绎推理的有效形式,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一定为真。根据它所运用到的思维方式,又可分为三段论推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推理、排除法推理和二难推理等。
1.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含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的论证。最为人所熟悉的典型例子是:
凡人都会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结论)
三段论推理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推理形式,其基本规则是:(1)只能有三个概念;(2)每个概念分别在两个判断中出现;(3)大前提是一般性的结论,小前提是一个特殊陈述。
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中,人们常常把“三段论”中的某些部分(或是大前提,或是小前提,或是结论)省去不说。如:
①你是中文系的学生,你应当学好中国文学史。(省略了大前提“凡是中文系的学生都应该学好中国文学史”)
②我是学生,所以我应该遵守校规。(省略大前提“学生应该遵守校规”)
③企业都要为社会创造社会价值,民营企业也不例外。(省略了小前提“民营企业也是企业”)
④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省略小前提“语言是一种事物”)
⑤所有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也是人嘛。(省略了结论 “你也免不了犯错误”)
⑥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人也攻不破的。(省略结论“我们的事业是任何人也攻不破的”)
【注意】三段论的规则。正确运用“三段论”,还必须遵循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三段论的规则:
规则一:一个三段论中相同概念意思相同。(同一律)
【例1】中国人是有志气的,他是中国人,所以,他是有志气的。
【分析】两个“中国人”不是同一个概念:前一个是集合概念,后一个是具体概念。构成集合体“中国人”的个别对象“他”,不必然具有集合体“中国人”的性质,所以不能推出“他是有志气的”。
规则二:一个三段论中相同概念要代表全部(叫“周延”)
【例2】凡金属都是导电的,水是导电的,所以,水是金属。
【分析】两个前提中的“导电的”这个概念,不能包括全部的对象。即大前提中的“导电的”指“凡金属”,小提前中的指“水”,而“金属”与“水”都只是有这个特点,却不能彼此代替。
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推理
有了这个条件,就一定可以推出结果。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只要……就……”
推出结果得有一个必要条件,否则就不成立。表达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
【例】《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分析】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的这一则推理就是典型的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推理,推理过程如下:
只有杂种水稻的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现在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第二代,推出它本身是杂种水稻第一代。
【教材例子1】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分析】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这个狗门进。
3.排除法推理
排除法,又叫淘汰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即提出一个论题之后,先假设它可能存在多种情形,然后通过分析,将假定的各种可能都加以排除,也就是说把论题以外的其他各种可能都一一淘汰掉,只剩下一种可能,那么我们要证明的论题就是正确的了。
【例】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个食客叫冯媛。一次,孟尝君请冯媛到薛地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媛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媛赶着车到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冯媛回来后见孟尝君。孟尝君问他:“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冯媛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媛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分析】【大前提】收债完毕,给孟尝君家或者买珍宝、牛马、美人,或者买仁义。【小前提】孟尝君家不需要买珍宝、狗马、美人。【结论】所以,收债完毕给孟尝君家买仁义
【教材例子2】《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分析】这段话中“有人”所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即石兽存在的地方只有三种可能——原地、上游、下游,如果人们在原地和下游都找不到石兽,那么石兽只能在上游了。
4.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是在说理中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推理。之所以称为“二难推理”,是因为在反驳对方的观点时,人们常常运用这种推理逼使对方在两种情况下做出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情况,都令人难以接受,这就使对方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例】《皇帝的新装》中,上从皇帝、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陷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中:他们要么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要么宣称自己看得见,但又违背了事实,是一种说谎的行为。
【例】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协议:毕业时先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后付清。但毕业后此君一直未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斯无奈,只好将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时,普罗塔哥拉斯提出以下二难推理:
【分析】如果学生胜诉,那么按照协议约定,他必须付清余下一半学费;如果学生败诉,那么按照法庭判决,他必须付清另一半学费。
总之,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输还是赢,他都应当支付一半学费。
【教材例子3】《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分析】若去劝解,黛玉会烦恼郁结于心而致疾;若不去劝解,黛玉会过于伤感而致疾。无论去劝解还是不去劝解,黛玉都会致疾。
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其结论涉及范围超出前提,又被称作或然性推理。
【例】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例】当宋高宗与秦桧一心求和,一天连下十二道金牌,劳苦大众记住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你,那庄严的宋岳忠武王庙便是最好的见证。当受到权臣的排挤、唐宪宗的贬谪,潮州人民记住了你“八月为民兴四利”的福祉,留下了“一片江山尽姓韩”的佳话。……可见,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着英雄情结的民族。
【分析】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S1是P→S2是P(……Sn是P)→所有s是P。
归纳推理是抓住个性,推知共性。一般来说“归纳推理”的“归纳”是指不完全归纳。
【教材例子4】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
【分析】“物以希为贵”是结论,鲁迅由“北京的白菜到了浙江因稀缺而珍贵”“福建的芦荟到北京了因稀缺而珍贵”而推理出结论——“物以希为贵”。
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要注意区分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是两者的理相似,但两个对象之间并不能变成比喻句,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并不像邹忌,只是齐王与宫妇、大臣、四境之内的关系和邹忌与妻、妾、客相似。而比喻论证是两个对象相似,可变成比喻句。
【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分析】类比推理。
【例】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分析】类比论证,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因为薪助火势;以地事秦,地不尽,侵不止,因为地助秦强(贪)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演义》)
【分析】比喻论证。只有修辞效果,表达(刘备)自己得到诸葛亮如鱼得到水,凸显君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分析】类比推理。治理大国的理如同烹制佳肴的理:做菜不能随意翻动,要掌握好火候,尊重烹饪的规律;同样,治国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要了解国情,体察民意,尊重规律,科学施政。
【教材例子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类比推理。
第三课时: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恰当地运用逻辑方法,有效地使用外显的或隐藏的所有论据来进行论证;在必要时采用间接论证与直接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式;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在质疑论点与进一步论证中使论证更严密:这些都是合理的论证方法。
(二)任务一:关注论证隐含的前提条件
在直接论证中,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会出现部分前提的省略,这些省略的前提却又多隐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个,只有深入追问才会发现其他隐含前提。这些前提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
【教材例子】《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的这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分析】这段话呈现出了一个论点(牵走马的人是狗熟悉的)、两个论据(狗没有吠,草料棚里的人没有惊醒),隐含了我们都会认可的两个重要前提——狗会冲着陌生人叫,狗叫会惊醒附近的人。只有将这两个隐含前提补充出来,福尔摩斯的观点才能成立。即:如果不熟悉的人牵走马,狗会吠叫;如果狗吠叫,人会被惊醒。如果这两个隐含条件有一个不成立,那么福尔摩斯的论点就值得怀疑。
【例】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那些倡导变法的古人无不怀揣理想,要建设一个乌托邦般的世界,但他们都忽略了时代的局限性与低下的生产力。“禾下乘凉”是袁隆平毕生的梦想,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共同的富强梦。而袁隆平以求真務实的精神,不断前行,最终用一粒种子造福全人类。
【分析】这段文字里就含有两个隐含前提:吴起变法等改革运动忽略时代局限性和低下生产力就是脱离现实的表现,而脱离现实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只有把这两个隐含前提揭示出来,结论“只有将理想与现实结合,才能成功改造世界”才站得住脚跟。
(三)任务二:学会间接论证
首先要辨析一下论证和推理这两个概念。推理和论证有相通之处。推理是由前提得出结论,论证是为了证明观点而提出论据。因此,推理的前提就是论证的论据,推理的具体过程就是论证过程,推理的最终结论就是论证的论点。间接论证的作用,是在直接论证比较困难或不能更有说服力的时候,更有效地进行论证。这里主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这三种间接论证方法。
1.排除法
排除法实际上是利用逻辑的排中律展开论证,互相矛盾的判断中必有一真,必真的判断就是结论。前文所提到的《河中石兽》的例子就是用排除法来推理,得出“石兽在上游”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用排除法进行论证和推理,有时也是有隐含前提的,比如《河中石兽》隐含了“河只能分为上游、下游和原地”这一逻辑前提。
用排除法进行论证时要将一切可能做出的错误判断一一排除,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就达不到严密的效果。
【例】《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一段话: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分析】这段话采用了排除法来进行论证——排除了人因私交、名誉或好恶的因素而产生怜悯之心的可能,得出人皆有恻隐之心的结论。不过,虽然采用了排除法,但排除前三个判断的理据并不可靠,也没有充分排除其他所有可能性,不符合排中律,其论证并不严密。
2.反证法
反证法所依据的是逻辑思维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我们常常会用到“如果……”,即先假设一个与论点相反的判断,由此得出与事实相矛盾的推论后,可以推翻假设的判断,证实原论点。
如《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分析】为什么王戎会判断出李子是苦李?如果用反证法,王戎的论证过程可能会是这样的:如果“此非苦李”,而是甜李,那这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就会有很多人摘李子吃,那么这棵树上的李子应该会很少。但事实是“树在道边而多子”,可见推论与事实不符,所以“此非苦李”的假设也就不成立了。由此可知,“此必苦李”。
3.归谬法
归谬法与反证法恰好相反。归谬法的论证过程是:为了证明某个判断为假,先假设该判断为真,由此推论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原判断为假。因此,归谬法常用于驳论。
【例】有人认为“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使思想倒退到封建社会去。果真如此,那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大多来自古代社会,山水草木、日月风雨且不必说,就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史为鉴”等也来自古代社会,甚至出自封建士大夫之口。照这些人的逻辑,这类语言也不能说了,那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了。
【分析】这段话首先以“果真如此”句假设“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语言,我们今天都不能使用”这一前提,由此推论出:就连“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古代格言都不能说了,那我们只能做半个哑巴了。事实上,我们不仅不能做哑巴,我们的语言表达还需要这些古代格言。因此推论与事实出现矛盾。由此得出结论:封建时代的一些士大夫语言我们还是要使用的。
【例】《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讨论“人的追求”与“生死”之间的关系的话: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分析】孟子在这里使用的就是归谬法。首先,“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这两句假设人没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那么可以推论出:“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也就是说,人会不择手段地求生避祸。那么,人们应该都是苟且偷生的。但现实情况是,有人即使有办法求生避祸却也不这么做。因此一开始假设的判断就是谬误的。正确的观点应是:人一定有比生存更高的需求,也有比死亡更厌弃的事物。即:人一定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
(四)任务三: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在议论文写作中,比较常用的论证模式是“例子+观点”,但这种模式也容易导致议论片面化、绝对化等问题。此时,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虚拟论敌”,就像“左右手互搏”一样,对自己的论点提出反例,或对论据提出质疑,或指出论证过程中不严谨的地方。面对这些反驳,我们就有了进一步论证的空间。这样就可以对论点进行更深刻的分析阐释,对观点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使论证显得更严密、更完善。
如课文中“兼听则明”的例子,展示的就是通过自我辩驳完善论证框架的具体过程:主动引入“三人成虎”“父子骑驴”的反例,就能通过分析,指出“听”不能代替“断”。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兼听则明”的观点是在听者善断的前提下提出的,因此“兼听”的基础是善于独立思考,“兼听”后能为我所用。
【例】论证“勇敢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他采用了文天祥、邱少云、司马迁、诺贝尔等事实论据来证明:为了国家不畏牺牲的勇敢,不阿权贵秉笔直书的勇敢,不惧危险投身于热爱的事业的勇敢,都是十分优秀的品质。但这些论据体现出的勇敢并未涵盖勇敢的所有内涵,他完全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虚拟论敌”,完善自己的论证。如:
勇敢应区别于鲁莽和冲动,如抢劫银行、马路飙车等挑战法律红线的行为,都只是愚昧、残暴的假“勇敢”……事实上,真正勇敢的人也并非时刻锐意进取,有时也是甘于暂时隐忍,厚积薄发的……勇敢并非不知畏惧,勇敢是人面对恐惧时的一种崇高的姿态。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六出祁山,最后身死五丈原;文天祥“一片丹心照汗青”,为心中大义直面威胁,向死而行。他们是内心最坚定、最勇敢的人。这样的勇敢,才是值得尊敬的品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逻辑的力量》
【微训练】高考语文逻辑试题综合训练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概述
普通逻辑(学习)
形式逻辑学漫谈第二讲:逻辑是语言的规则还是思维的规则?
《逻辑学》理论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