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联平声下联仄的6副极品对联,才华横溢,让人拍案叫绝

懂一点对联的朋友都知道,对联是讲究“上仄下平”的,也就是说,上联尾字要求是仄声,下联尾字要求是平声。

那如果反一下,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这还是对联吗?

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上平下仄”的也是对联。

就像律诗中有仄声诗那样,上平下仄的对联虽然不是主流,但数量也颇为不少。

也就是说,上仄下平的规律只适合对联初学者,真正喜欢对联的朋友应当明白,对联是没有硬性要求说上仄下平的。(当然,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沿袭着上仄下平的创作习惯。)

恰巧我昨天给大家分享了一副上平下仄的对联:“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有网友愤怒留言:“小编不学无术,连最基本的上联和下联都弄颠倒了,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还有脸让人赞赏,做梦去吧!”

首先我不是小编,其次我觉得这位朋友是自作聪明,少见多怪。

我是真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上联平声下联仄的6副极品对联。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第1副对联: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很多半懂不懂的朋友,摹写这副对联的时候总是会自作主张,硬是要把这副上下联调个位置,把“赵子龙一身是胆”当上联,把“左丘明两眼无珠”当下联,这样才符合他们心中的“联律通则”。

其实,我在昨天的文章已经介绍过这副对联的背景了。

清代康熙朝辛卯科场舞弊案中,主考官分别是左必蕃和赵晋。

故而对联用失明的左丘明和有胆的赵云来嘲讽左必蕃的选人不明与赵晋受贿的狗胆包天。

此联在当时流传广泛,成为考生文人们抗争的利器,也引发了清代官场的地震。

最终左必蕃被流放,赵晋在牢中畏罪自杀,而两江总督噶礼也随之而“噶”。

这样一副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对联,如果说它不是对联,那就有点颠倒黑白,罔顾事实了。

那为什么“左丘明两眼无珠”要放在上联的位置,而不是选择放在下联呢?

其实大家随便想想就知道了,左必蕃是主考官,赵晋是副主考。

孰为上,孰为下,岂非一目了然?排座次是传统中根深蒂固的一环,清代官场自然不会忘了这个规矩。

先揪左必蕃,后揪赵晋,这是次序的必要,也是扩大对联影响力的必要。

有人还会问了,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换种写法呢?干脆别用什么“两眼无珠”,这样就能让左必蕃呆在上联而同时保持上联尾字是仄声。

还是那个问题,首先,没有规定说上联尾字不能是平声,没必要强行更换。

其次,没有比“左丘明两眼无珠”与“赵子龙一身是胆”更好的典故来类比主考官的罪大恶极,没有更佳的表述来传达考生们的愤怒与不甘。

此联在当时广泛传播,更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正可以说明此联之不可替代。

如果真按照某些人说的那样,上联要仄声,下联要平声,削足适履之后,估计这个对联就没有这样的战斗力,没有这样的影响力,也根本不可能为后世所知了。

第2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孤证不立,我们来看脍炙人口的岳麓书院对联,同样是上平下仄的。

挂在人才荟萃的著名书院门口的对联,居然不是一副合格的对联,居然没有一个懂对联的读书人看出来这个对联的瑕疵,居然没有一个有识之士去摘掉这个不合格的对联。

这样的荒谬事情,你敢信吗?

换言之,只有抛掉“对联要上仄下平”的偏见,才能解释岳麓书院的对联。

此联其实是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 出自《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那为什么不能将“于斯为盛”当成上联,把“惟楚有材”当成下联呢?

首先,“楚”的范围更大,而“斯”只是大“楚”中的一个小书院。其次,楚之人才众多,而此处人才更盛,隐有“优中选优”的含义,有“精英中的精英”之意,更好衬托了岳麓书院的重要地位,显然更耐人咀嚼。

第3副对联:白浪起时,浪花拍天山骨折,呼吸雷风;黑云去后,云芽拂渚海怀开,吐吞星月。

这个对联是明代增城神童林子觉为广州南海神庙所写对联。

对联中存在一黑一白、一阴一阳、一山一海、一动一静的诸多对比,将南海的浩瀚磅礴与变换万千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魅力。

林子觉名叫林暕,生平不详,没有什么功名,却因为这副对联而流芳千古。

由于林子觉是个没有功名的平民,而南海神庙是古代朝廷祭海的场所,所以不少人想要更换南海神庙的对联,却都因为南海神庙对联太过经典,根本比不了而作罢。

晚清大臣同时也是对联爱好者的张之洞,来到南海神庙的时候,据说也想摘掉林子觉的对联,换上他自己创作的对联。

只不过,张之洞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比更好的对联,大有李白“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无力感,于是乎只能甘拜下风,不敢去摘掉林子觉的对联了。

此联流传百年,如果按照某些人“上平下仄”的规矩,这副“不合格”的对联早就被别人摘下去了。

至于此联为什么是“白浪起时……呼吸雷风”作为上联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白天的情景。下联是夜晚的情景。所以上联与下联的次序不能颠倒了。

第4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联同样是脍炙人口的上仄下平的对联。而且此联也运用了自对手法。

也就是说,“得一官不荣”对仗的是“失一官不辱”,而不是与“吃百姓之饭”对仗。“吃百姓之饭”则与“穿百姓之衣”对仗。

此联乃是清代内乡县衙的对联,作者则是内乡知县高以永。对联极具教育意义,至今仍有讽世价值。

上联说地方官有很重的担子,必须认真做事,不能玩忽职守,切不可嫌弃县官职位太小而不做实事。

下联说老百姓养育了父母官,父母官要知恩图报,要爱民如子,不能随便欺负老百姓。

为什么“地方全靠一官”要在上联,“自己也是百姓”要在下联?

因为毕竟是古代,毕竟是“父母官”的概念,自古以来,官民官民,哪有民在前而官在后的道理?

第5副对联: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此联出自明代奇书《菜根谭》,既可以破不少人“对联不能出现重字”的偏见,也能破上平下仄的偏见。

很多人不懂装懂,故意把上联和下联的两个“而”字拿掉,以为这样才符合“联律通则”,其实是画蛇添足了。

而如果我们把上联和下联次序调换一下,就会发现雅味少了许多,诗味少了许多。

因为这其实是作者步出所见所闻,也因此视角上就先是平视的“疏竹”,然后才是抬头见天边的“雁”,所以是不能轻易更换的。

这种由目之所见到抬头所见的写法,在诗词中略见不鲜,已成为一种传统。

如孙统《兰亭诗》:“回沼激中逵,疏竹间修桐……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刘长卿《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如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李昭象《题顾正字溪居》:“春酒夜棋难放客,短篱疏竹不遮山。莫夸恬淡胜荣禄,雁引行高未许闲。”

第6副对联:一法不当情;万缘同镜象。

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送给夏丏尊的对联,上平下仄,却是文采飞扬,禅心一片,耐人寻味。

当年著名书画家钱君匋娶妻陈学鞶,让朋友夏丏尊向弘一大师求一幅婚联。

夏丏尊笑着说:“和尚的字挂在新房里,是不是有点不妥啊,还是别让弘一法师写了。这样吧,我找找看,有没有弘一法师以前的字画,我送给你一副得了。”

然后,夏丏尊就把这副弘一法师以前送给他的对联转赠给钱君匋了。钱君匋得到此联,如获至宝,相当满意。

此联将禅门的空与缘巧妙融入,心外无法,然而究竟因缘有情,展示一种“已然看空而又无法真正空”的精神境界,体现的是一种佛门与俗世尚未完全隔离的模糊世界,也在某种程度显示着弘一法师与夏丏尊的精神相通、惺惺相惜之情。

由于我对于禅学了解不多,也就不强作解人,还是请朋友们自己感悟吧。

不过,此联倒是可以参看丰子恺为南普陀养正院所写的对联:“须知诸相皆非相;能使无情尽有情。”

(养正院为弘一法师授意创办的佛学院。上联出自白居易:“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下联出自刘禹锡《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吟君苦调我沾缨, 能使无情尽有情。”)

最后总结一下,上平下仄虽然不是对联创作的主流,但数量也并不少。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多举例子了。

如果大家以后看到上平下仄的对联,不再武断判定那是不合格的对联,那我这篇文章也就没有白写了。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百讲6:最短的对联一字对
贾平凹文学馆的“对联”不合联律
对联百科
对联知识收藏
【学海泛舟】俞思义︱学习《联律通则》(五)
春节贴和读对联的顺序有多少人知道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