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头重脚轻”

育邻梦

教育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头重脚轻”,主要包括:重教育内容轻生活实践;重考试成绩轻学习习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教育是社会生产生活分工协作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是赋予孩子们更好适应社会生活技能的活动,简单的说教育就是引导孩子摸索出自我驾驭社会生活的使用说明书。如果把社会比作是一部机器,那么它可没有标准的使用说明书,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掌握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编纂出适应个体生活的社会机器使用说明书,教育教学就是协助孩子们编撰社会使用说明书的活动。

教育的基础在孩子

重教育内容轻生活实践

现今,人们提起教育那么必定想到学校,认为学校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提到教育人们就一定会想到知识,认为学习就是掌握知识......自然不自然的人们将学习与学校和知识进行了等同,认为学习就是去学校、接触更多的知识,而忽视了日常生活实践对孩子成长活动的巨大指引作用。教育不等于学校、课本、知识,更需要全面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课本是对生活智慧的总结和汇编,最终仍然需要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1、生活即教育

⑴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

⑵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⑶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⑷“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

⑴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

⑵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⑶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

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为了避免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⑵这一原理将 “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⑶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又是为了把学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教育是赋予孩子们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活动,它需要理论知识作为铺垫,但更需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实践才是学习成长路上最大的舞台。因此,教育活动需要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社会需要丰富孩子们学习的文化内容,更需要提供给孩子们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成长的文娱环境。现今,之所以孩子们容易厌学、容易被虚拟游戏“勾走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们缺少了正常的游戏娱乐场所、缺少了童年欢笑。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创收”,城市生活已经几乎没有一块地方是“免费”的公共用地、儿童游乐环境也几乎尽皆被商业化。

提到教育,人们自然联想到学校和知识,这是自然现象。因为,学校是教育活动的特定场所、知识是教学活动的承载工具;而如果说实践,现在即找不到合适的场所、更没有具体的存在工具。教育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而改革、教育改革需要“新基建”,这个“新基建”就是能够为孩子们学习成长活动提供实践的内容,包括场地和承载工具。

高等学历教育已经飞的很高了

重考试成绩轻学习习惯

四川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在孩子们学习成长方面现在几乎只剩下了一只猫,那就是考试成绩。正所谓:“一美遮百丑”,只要孩子考试成绩出众他的一切就是好的;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那么他就很难被评定为好孩子。

讨论孩子的学习成长,几乎三句不离考试成绩,逢年过节长辈遇到孩子必谈考试成绩,成绩已经成为界定孩子学习成长好坏的唯一“标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习惯就是提升孩子学习成长效率的规矩。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好的习惯将成为孩子一生巨大的财富。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小养成的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好运动、爱思考、善阅读、重实践等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保持健康强健的体魄与热爱生活的成长乐趣。

成绩是一份能够看得见孩子与同伴成长对比关系的数字,它展示了孩子在某个阶段完成特定测试题目所获得的分数,是一个可量化、可对比、很直观的数字;但是,习惯却是个人成长生活中一系列长期行为活动的总汇,几乎没有标准格式能够量化它,习惯成为了一个可感知但不可量化的存在。然而,人们总是对那些存在鲜明对比性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对待孩子学习成长上,人们的评判标准更加倚重考试成绩而不是习惯。同时,考试成绩属于个人行为,好界定、易区分;习惯则属于群体性行为,每个人的习惯都或多或少受到他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他人。

人们通过学习考试获得学历,学习成长习惯目前没有相应的证明途径。但是,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征信建设的逐步完善,学习成长习惯也必将以更加重要的分量影响个人的社会生活。因此,教育加重对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引导工作势在必行,学习习惯也就是孩子们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观性行为。

基础教育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

谈教育关注的核心是什么?现阶段这个核心是高等教育,评定孩子学习成长好坏的标准是能否考上清华、北大;评定地方教学水平的标志是该地区有多少所大学、有多少双一流大学、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重视即刻能够开花结果的高等教育,然而对真正的作为教育基础的家庭教育几乎没有关注,家长因工作难以对孩子全面教学辅导的现状更加少有人关注。

很多青年上班一族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全力投身于工作之中。如今国家对生育已经放开了很多,但是愿意生育孩子、敢于生育孩子的人已然是越来越少,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育孩子增添生活的压力实在太多,比如生育孩子可能意味着夫妻双方有一方工作不保、生育孩子家庭生活开支增加30%左右、生育孩子将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担忧20多年。根据“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改编的电视剧《一诺无悔》,廖俊波同志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学习成长、没有时间陪伴父母、买房需要贷款......作为县委书记尚且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学习、无法陪伴父母、买房需要贷款,那么作为普通工薪阶层社会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

高等教育满足就有自主学习意识近乎成长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追求,提供学习内容和方向即可。然而,基础教育则不同,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完全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不知道学为何用的孩子们,对待他们不是简单的内容能够解决的。基础教育需要的是服务,是满足孩子们学习成长链接知识、实践运用知识的服务,它需要保障的是孩子们更好成长、家庭更好参与社会生产分工协作等多方面的社会性问题。基础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它需要解决孩子学习成长获取知识的问题、解决孩子学习成长由谁陪伴的问题、解决孩子们养成什么样成长价值观的问题;基础教育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幼有所育,让家庭敢生孩子、能育孩子、能育好孩子。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书生:家长如何教育陪伴孩子成长!!!
十大陪伴孩子终生的好习惯:
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关于搞好家庭教育的50条建议(11一20)
基础教育需要“陪伴”
孩子教育本没那么复杂!就像一棵树,栽下了,就少折腾它
妈妈肯放手,爸爸才能带好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