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懒得理他”:别自欺欺人了,你只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最好的治疗,是拉进一个人与他生活真相的距离。

01

好友给我打来电话,向我抱怨她的同事刚刚惊吓了她。她正在屋子里专心致志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同事忽然敲打外面的窗户,吓了她一大跳。她一扭脸,看到"又是那张讨厌的脸"。

她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这个"讨厌的同事"多么烦人的罪状,比如她认为这个同事过分热情,让她很不舒服,比如,这个同事总是"没事找事",没必要说的话也要找个机会制造热点,就像这次,只是找她签个名,按照常规,放在外面的屋子里就行了,但是却非要小题大做,使劲敲窗,吓了她一大跳。但是,她厌恶的越深,这个人反而倒越想跟她发生链接。

听完她的抱怨,我问她:那你怎么回应她的?她说:他吓了我一大跳,结果他一进屋就说"我不是故意的",我很气愤,因为他这样做不是一次两次了,我感觉他在狡辩,厌烦的说了一句"别说了",就扭头走了。

我问她为什么想要给我打电话?她想了想说:我就是觉得刚才被吓到了,我现在不仅心理不舒服,而且生理上也不舒服——脉搏跳的很快,浑身无力。我想跟您聊聊,让这个不舒服的感觉尽快过去。

我的这位朋友平时是一个很含蓄的人,我很少从她嘴里听到什么过激语言,就算当时,她也只是用比平时略激动的语气向我叙述了事情的经过。我问她:你跟我说的这些话,比如他经常这样做,你认为他这一次也是故意,他吓倒了你,让你心理和生理都很难受这些,为什么不直接和他说?

她想了一下,说:没必要。我一听到他狡辩说自己不是故意的,我就不想再和他说下去了。

我问:是不想,还是不会?

她说:没必要。

我问:什么叫没必要?

她说:我懒的理他。他那个人就是那样。

我说:既然没必要,那为什么要跟我说呢?

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刚才特别不舒服。

02

生活中,像我这位朋友(姑且称她为A)的人很多。她们的共同特征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边界,容易生闷气或者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感觉(认为说了也没用),更为重要的是,她们还习惯于用"懒的理他"、"不愿意跟他一般见识"等借口为自己自圆其说。

在我和A的交谈中,我问她"是不想说,还是不会说",她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复强调"没必要",在我继续追问下,她又回答"不知道"。

确切的说,"没必要"或者"不知道",都是他们的掩体,用来回避与自己真实感受的链接。之所以回避,是因为"面见真实"远比想象中更困难。

人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过去经验的条件反射, A这类人,习惯于将自己的真实感受、情绪压抑,下意识的选择使用"逃跑模式"应对痛苦——这是他们最常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而且,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回避。因为他们在逃避的同时,会启动另一个防御机制——"合理化",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让自己感觉舒服,比如 "我懒的和他计较",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他跟我不是一个水平的,所以我不屑理他。当这样想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虚幻的优越感,而自己的痛苦,也好像消失了一样。

托马斯·摩尔曾经说:最好的治疗,是拉进一个人与他生活真相的距离。事实上,想要解决A类人的心理问题,就必须让他们直面自己的回避以及正视自己的自恋

03

人为什么会回避痛苦?就像A,她明明很气愤同事的行为,但是她却转而将电话打给我,而没有把在电话里跟我说的那些话当面说给同事。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大体上有几种可能。

第一,对冲突的恐惧: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现实中,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像A这种情况,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推测,在A过去的经验里,和对方"正面刚"的经验往往伴随着惩罚等消极反应。比如小时候,父母训斥A,她很气愤的顶嘴,但是结果可能是遭遇了强度更大的惩罚,一直到她"服软"为止。这种经验的累积,就像塞利格曼的狗一样,即使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改变——她已经不是曾经弱小的孩子,面对的也不是严厉的父母,但潜意识的恐惧却被留下,深深的植根于人格之中。

当她再次遭遇冲突,潜意识里未被疗愈的创伤被激活,她不敢再顶撞回去——即使她有这个能力。

第二,深层次的恐惧:链接的断裂。

在意识层面,A不怕和同事闹翻,因为她根本就很讨厌他。但是在潜意识层面,A对人际关系的断裂有深层次的恐惧。

这涉及到一个人核心的安全感问题。当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很充分的时候,ta就对自己的判断和行为很笃定,对于人际关系的断裂,可以做出理智的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安全感构建的不充分,ta的内心就会永远住着一个小孩。

有一句话,叫做"人格,在关系中形成,在关系中呈现,也在关系中疗愈"。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格是在早年与客体关系的互动中形成的。这个客体关系,一般指的是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当父母的养育模式是严厉或敷衍,不能很好的满足一个小孩内心安全感的需要时,这个小孩就会对失去父母的关爱十分恐惧,这种深层次的恐惧就会根植于他内心深处。当ta成年后和其他人打交道时,这种"小孩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就会在ta与另一个人中间再次呈现。当年对关系断裂的恐惧,就会泛化到ta的人际交往当中。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人不会拒绝、生气不敢说出来、总想着给别人留面子等等,其内心深处都有对关系断裂的恐惧——虽然在意识层面他们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但他们内心的小孩其实一直没有长大。他们常常用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来换取外界的虚假"和平"

第三,个体经验的投射。

投射,是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说,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带着自己的投射。具体到A这件事,A有一个投射在于她认为"如果她很严厉的斥责了同事,对方一定会下不来台",这个"下不来台"的反应,其实是A自己的投射。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斥责了A,那么A一定感觉很尴尬,下不来台,所以A认为,如果她这样对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下不来台。

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的投射。

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过于照顾他人的面子,其实本质上是他们自己接不住外界的评判。这种基于投射产生的、本质上是对自己脆弱的保护,也是A不能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直接表达自己诉求的原因。

第四,应对方式的经验缺乏。

很多人的习得性无助都源于自身经验的匮乏。举个例子,一个人在野外遭遇了野兽的袭击,他手里只有一把木剑,这把木剑没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于是他就泛化的得出一个结论:野兽是无法对付的,面对野兽,只能躲远点。但事实上,如果他手里多掌握几种武器,比如说长矛、宝剑、大刀、锤子等等,就会使自己的局面得到很大的改善,他很可能会因为掌握了这多门技艺和手持多种武器而在遭遇野兽的时候游刃有余,增加很多正向体验。

对我们来说,很多人都只会用木剑,一生无论面对什么事,什么人,都只会用木剑应对。这个木剑,在A这里,就是逃跑和压抑的防御机制——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自己习惯的模式。他们不愿意/不敢/不知道,除了木剑之外,还有大刀、长矛、流星锤….这种应对模式的匮乏,使得他们在面对困境时不知所措,应用其他方式的时候缺少经验和自信。

04

一个人的逃避看似软弱,但背后却还经常藏着浓浓的自恋。而能看懂人性的自恋,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就能上一个巨大的台阶。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经常活在"自我安慰"的假象里,自居受害,但却享受其中。

人是自恋的动物,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带着自我投射的滤镜,自以为是的理解他人,在认知自己的时候,又难破除自恋的高墙,容易美化自己,偏离真实。(值得说明的是,过度自卑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恋)。

在这件事情上,A看似是受害者,但真相可能并非如此。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真相。

 A对同事辩解"我不是故意的"时非常生气,但是她采取的反应模式是让对方"别说了"。我问A,为什么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诉求时,她回答"听见他在那狡辩,我就不想说话了"——这种说辞的潜台词是"你(同事)应该知道我的愤怒,你应该跟我道歉,结果你竟然诡辩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应该知道","应该道歉"…这种带有"应该"的想法里,都包含着浓浓的自我中心,当对方没有按照自己潜意识里期待的方式对待自己时(没有道歉,反而还狡辩),自己的自恋就严重受损,只想通过逃离来减轻伤害。

 为什么A只说了一句"别说了",而不能再继续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诉求?这背后还有一个潜台词是:我不说,你就应该知道。因为你看到了:我很生气。

跟上一条类似,这个潜意识的逻辑依然是"用我的生气(受伤害)的表现告诉对方我受伤了",进而证明"是你伤害了我",所以"你应该道歉"。

很多人在潜意识中都不喜欢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要求直接说出来,而更喜欢让别人用"猜"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对方猜对了,那自己就是高兴的,如果猜不出来,自己就会很生气(受伤)——这种模式虽然常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但实际上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这种人格特质也会时常展示。这种"攥着拳头让别人猜"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因为安全感缺失而引发的对自恋的保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猜对了,我就是安全的,我的自恋就可以得到表达,反之,则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习惯让别人猜的人,一般都有"受害者思维":我不高兴是你造成的,所以,你应该道歉,否则我就不高兴。受害者思维的本质,是无法(根本不愿意)为自己负责,我的情绪必须靠他人的态度而变化。

 "懒的理他"的本质是"自己缺少应对同事这类人的有效办法",本质上是自己的应对无能,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我们会认为是"他跟我不在一个层次,我不屑于理他",这样想,自己的自恋就不会受损了。

其实除了以上几点,在A身上还能看到很多自恋的内容。这种不健康的自恋(本质是自卑),其实是人格发展不充分的表现,而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05

所以,如何破除虚假自恋,面见真实呢?

A一直跟我强调她无法改变别人,所以只能这样。当然,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但是却可以改变自己应对别人的态度和模式,不是吗?

想要面见真实,就必须破除虚假自恋,让我们真正面对世界:知道我不是不能,而是不会;知道我不是不屑或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鄙视他人,而是我面对这些与我不同的人的时候,束手无策;但是同时更应该知道:我现在所有的经验来源于过去的经历,但是我却活在此时此刻。换言之,我可以尝试新的模式,为自己准备更多的武器

如果觉得这样说有点难以理解,那不妨从最简单的练习开始。

我问A:如果这件事再发生,你怎么应对?

A说:不知道,估计什么都不想说了。

我说:哦,那也可以。如果你真的觉得舒服的话。但是我还想让你试试其他方法,能不能吃尝试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感受+说出诉求"。

A:………..

"表达感受并说出诉求"是真实表达技术中的一个简化版本。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它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如果只是不会,那么我们可以像掌握任何一门技术一样勤加练习即可,但是如果是不想,那就神仙也无能为力了。

举个例子,A可以这样对同事说:你刚才吓了我一跳,根据你以往的行为,我觉得你是故意的,即使你不承认。我很不高兴你这样做,你这种行为让我的心理和身体都很不舒服,下一次再有类似事件,请你按照惯例,把要签字的本放在外面即可。我不希望还有下一次。

这样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说出对对方的要求也许对于A来说依旧很难,但是如果她愿意练习,对它的掌握就会越来越纯熟,而且A也会发现,随着自己越来越敢于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对方的希望,自己边界树立的会越来越清晰,像今天这种让自己麻烦痛苦的体会也会越来越少。

但是归根到底第一步,表达公式很简单易学,但跳出自己的习惯,迈出这一步,进行尝试,却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需要打破我们的自恋,离开习惯逃避的舒适区,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但是,这就是成长的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快乐过马路
“陷入无回报的爱,我应不应该放手?” : ta不再爱你的的11个信号
取悦自己的女人,才是婚姻里的稀缺品!
51涨知识 | 人才价值怎样通过面试分析出来?
很多企业家裹挟在各种焦虑和恐惧之中拼命奔跑
陷入习得性无助,我还有救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