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汗味看健康 以下几种汗味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

夏天容易出汗,特别是比较胖的人,一动就出汗,汗水黏黏的,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

俗话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汗可以调节体温、体液,排泄体内废物,还可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

但是,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汗情”,你就要注意了,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需要额外注意!

汗的味道异常,证明身体有病症

患有不同疾病的人所排出的汗液味道是不同的,可以通过闻汗味来自测身体的某些疾病。

1、尿臭味

汗液中含有尿骚气,汗干后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这是尿毒症的表征,为尿毒症肾气衰竭的症候,病情较为严重。


2、酸味

如果汗液中带有酸味,可能患有活动性风湿病。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的药物也可导致汗液气味发酸。

3、腥臭味

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这可能和热证或者是湿热证有关系,一般都是属于肝热,或多见于肝硬化。

从中医角度讲,肝负责处理和分解有毒物质。日常饮食中的煎炸食物及烟酒等,均令体内积聚不少有毒物质,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热。而出汗是排毒的一种途径,故肝热者的汗多有异味。

而肝硬化的病人,不能将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很多蛋白质随着汗液排出被细菌分解,产生特殊的腥臭味。出现这种味道,日常我们就要多喝菊花茶来缓解症状了。


4、芳香味

如果汗液之中有股芳香味,常是糖尿病人的体征。还有些小儿在汗液中能发出一种槭树样的独特芳香,表明小孩子患了槭糖尿病,属于遗传性疾病。

注意:出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要适当补充常温下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摄入。


汗与五脏的关系

1、冷汗源于肾

我们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常常会出冷汗,为什么呢?因为惊恐会令肾气下趋,肾阳内郁,就会手脚冰凉,汗出不温。

此外,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首先也应考虑是不是肾阳虚所致。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弱,就会导致一身阳卫之气衰弱。

而卫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阳卫之气衰弱,津液就会外泄,导致多汗。同时,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汗是凉的。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温补肾阳,建议用
苗东方通络贴或艾条艾灸:命门、肾俞、神阙、关元、涌泉,或者直接灸督脉(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2、虚汗源于肺

一般情况下,虚汗主要指肺气虚。肺气衰弱,就特别容易出汗,而且,容易犯诸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常见的肺系疾病,这是因为肺卫不固,病邪就会袭表犯肺而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苗东方通络贴或艾条艾灸一些宣肺固表的穴位,比如: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俞等,这样不仅能有效缓解虚汗症状,还能增强免疫,避免惹上一些肺系疾病。

3、臭汗源于肝

如果出臭汗的话,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肝脾湿热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臭汗,源于肝脾,尤其是和肝关系密切。

比如,一个人总是七情不畅,心态抑郁,日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就会产生内热,同时,脾胃之气也会失于健运,就会产生湿热困阻中焦。

这样一来,肝脾湿热内蕴,熏蒸肌表,就会出汗。由于这种汗是湿热之邪蕴蒸日久而成,所以味道臭秽。

肝脾湿热偏于肝经湿热者:这种臭汗容易循肝经所及之处而外渗,此类患者多有口苦、舌苔黄腻、小便色黄等问题。

肝脾湿热偏于脾胃湿热者:往往手脚心特别爱出汗,因为脾主四肢。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作为养生保健之道,重在改善调理。使用期间应避免烟酒生冷等禁忌事项。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如果是气虚导致的自汗,以及阴虚导致的盗汗,可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按摩、艾灸调理。

自汗多为气虚不固,建议多食用
山药、扁豆、栗子、核桃仁等补中益气的食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虚汗找肺,臭汗找肝,冷汗找肾……这些“汗”是什么问题,怎么调?
手脚常出汗?艾灸止汗从祛湿有开始!
灸后不出汗、出汗多、出臭汗虚汗粘汗,分别代表什么?怎样健康出汗?
身体里的水:心液为汗,肝液为泪,脾液为涎,肺液为涕,肾液为唾
不同的部位常出汗代表不同的问题,看看你属于哪种?
别被汗血同源给吓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