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么多退热贴,到底买哪个?”……遇到这样的顾客怎么办?

专注医药行业人才培养

及药店专业培训体系搭建

全国120万从业者关注

让你的药店更专业更赚钱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它是机体对各种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的抗体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

但是发热会使能量消耗过多,感觉不适,甚至可发生惊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临床情况合理选用退热药。

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剂量。

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以免因大量出汗,使体温剧降而引起虚脱。在发热和服用退热药物时,应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

退热纯属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热原因,所以积极寻找病因也很重要,由于用药后改变体温,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应引起重视。

下面我们一起盘点临床上

常见的几种退热药物

- ➊ -

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其选择性抑制中枢COX,对外周抑制作用很弱,是一种安全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

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安全性高,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少数可出现皮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因此,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剂量,不能过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儿童用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

- ❷ -

布洛芬

适用于≥ 6 月龄的患儿。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使用布洛芬退烧时需注意患儿是否有脱水、入量不足等。

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对于严重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布洛芬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比较安全,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

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代表药有布洛芬混悬液,味甜,适合儿童服用。

- ❸ -

赖氨匹林

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的复盐,其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相同。静脉或肌注给药,减轻或避免了胃肠反应的发生,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但不建议作为儿童退热药的首选。

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可能,甚至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

用于静脉注射退热,剂量一般为10-20mg/kg,24小时不得多于4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4h。

- ❹ -

阿司匹林

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病死率为30%。

英国明确规定,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故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在儿童中使用。

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基本淘汰,但可仅限用于儿童风湿热、幼年关节炎和川崎病。

- ❺ -

安乃近

规格有注射剂和片剂,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安乃近作为退烧药被淘汰是因为它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这些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引发致命性的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皮肤方面可引起荨麻疹,严重的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也由于这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很多国家安乃近只限于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疼痛或发热,因此,无论成人还是儿童,普通发热的首选都不应该是安乃近。

- ❻ -

尼美舒利

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其被认为是一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非甾体抗炎药。

2011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修改尼美舒利口服制剂说明书规定,明确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该药。

- ❼ -

双氯芬酸

它通过抑制前列腺合成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其镇痛、解热效果明显,比阿司匹林强26到50倍,药效强,不良反应少,剂量小,个体差异小,用于各种炎症所致的发热。

常用的双氯芬酸钠栓是从肛门塞入的药物,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是目前有观点认为14岁以下儿童禁用。

用激素退烧可行否?

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本身不是退热药,还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因为它能抑制致热源的释放,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所以可取得立竿见影的降温退热效果。但退烧“快”未必好!

原国家卫生部制订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规定:“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不能单纯以退热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除非有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严重者。

正在患水痘的小儿更要禁用。

儿童使用退热药物

应当注意的事项

1、退热药仍首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应用最普遍也是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使用的退热药。

只是建议每次疾病过程中选用一种即可,不推荐两者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

2、对乙酰氨基酚≥2-3个月的婴儿即可应用,但两次退热药之间要间隔6小时。≥6个月的婴幼儿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可选用。

3、<3 个月的婴儿怎么退热呢?退热药多适用于 3 月以上的患儿,对于<3 个月的婴儿退热问题,大多指南的共识是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为主或作用缓和的中药来退热。

4、WHO建议当小儿肛温高于38.5℃时,应采用安全的解热药治疗。现在临床上很多医生和家长也认为体温超过38.5℃以上时要尽快服用退热药降温。

但是《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的观点是:退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舒适度。当孩子体温已超过38.5℃,精神仍然非常好,没有不适表现时,是不需要用退热药的。

当孩子体温并未达到38.5℃,可精神不佳,头晕、头痛、四肢酸痛等各种不舒适,或是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疲倦乏力、情绪低落等,可给予及时服用退热药。

当然有些家长见到孩子发烧比较紧张,这时候也可以适当考虑使用退热药。

01

在药店零售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犹豫型的顾客。有一次,有个年轻爸爸模样的顾客,给宝宝买退热贴,店员向他介绍:这3款是品牌的,这边2款是一般厂家的,价格便宜些。

顾客:要品牌的吧。

店员:这个是L品牌的,30元4贴,可以贴10个小时;这个是C品牌的,26元4贴,可以贴8个小时;这个Y品牌的,19.8元两贴。

顾客把退热贴拿起来看了看,说:这些都是品牌的?

店员:嗯,这3个厂家都是大品牌。

顾客:这么多退热贴,我到底买哪个呢?要不我打电话问问家里吧?

说完,顾客就拿起电话,走到店外,给家里打电话咨询,打完电话,顾客购买了其中一款品牌的退热贴。

案例中的顾客,是典型的犹豫型顾客。犹豫型顾客,一般都是有购买产品的意向,只是不知道选择哪一个。这一类顾客,如果不能让他及时成交,很可能导致顾客的流失。

那么,在销售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顾客,怎样才能让其顺利成交呢?

02

美国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他的书中分享过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一天,一头饿得发昏的驴子,到处找草吃,它一头钻进谷仓,发现仓库两头有两堆谷草,大小差不多,驴子站在两堆谷草之间,不知道去吃哪一堆,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了,但它就是拿不定主意,最后它在两堆谷草之间饿死了。

第二个故事:丹.艾瑞里有个朋友,在两款性能与价格相似的数码相机之间挑来挑去,花了三个月时间。最后他终于买了,但是丹.艾瑞里问他,三个月里他错过了多少宝贵的拍照机会,选来选去,浪费了多少时间。雇人来给他的家人朋友拍照,要多花掉多少钱?他说花的钱比买这架相机还多。

上面的两个故事中,驴子不管吃了哪一堆草,都不会饿死;丹.艾瑞里的朋友不管买了哪一款相机,其实都会同样满意,但是他们偏偏迟疑不决。针对这样的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我们都会努力追求最大程度的满足。

怎样理解这个结论的含义呢?我们以购买退热贴为例,顾客如果购买A款,他会觉得价格最高,但是,退热时间长;C款便宜一些,但是,退热时间短;Y款呢,总体支出金额少,但是,性价比不高。表面上看,选择哪一款,他都会有损失,所以,犹豫不决。

03

让顾客顺利成交,本质就是说服顾客购买。一般来说,说服路径有两种: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

中心路径,即利用逻辑、推理和深入思考来说服别人。当人们积极主动,并且能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时,就可能接受中心路径说服。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就很可能说服他人。

外周路径,即利用愉快的想法和积极的形象或“暗示”所产生的联想来说服别人。外围路径鼓励消费者有意识地——或往往是无意识地——聚焦于肤浅的形象和“暗示”,目的是让他们在不对商品认真考虑的情况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决定。

针对犹豫型顾客,我们更适合用中心路径来说服顾客。以推荐C款退热贴为例:C款卖得最好,这款比较实惠,不含酒精,粘性也好,而且没有味道……告诉顾客购买C款退热贴,有更多获益,强化这种获益心理,淡化或转移顾客害怕损失的心理。

04

在国内,退热贴基本已成为了发烧标配。其退热原理是靠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热量,是一种物理降温的方式。

不同退热贴之间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选用好的退热贴,不仅有利于幼儿患者尽快康复,而且更加安全。但是市面上退热贴品牌众多,到底该给家长推荐哪个?

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虑:

1、安全第一

幼儿因为体质弱小,对产品安全性及品质要求更高,因此最好推荐家长选择正规的大品牌退热贴产品,技术含量高,用料精致,品质优良。

2、降温的速度和幅度是核心

降温速度过快、幅度过大,会引起幼儿皮肤冻伤、身体不适。降温效果时高时低,不但无法有效控制幼儿体温,还易加重病情。因此,具有平稳、持久的降温效果退热贴最佳。

人体真皮组织含水率是60%,退热贴只有在含水超过60%以后,所含水分才能被吸收进去,汽化出来完成交换;否则只能在体表汽化很难带走里面的热量,同时倒吸收水的状态会让人感觉不通透、发闷。

市场上的退热贴分为:淀粉型、胶水型和高分子凝胶三类。材料不同决定退热贴性能有很大差别,而高分子凝胶又有:石油化工提取和植物提取两种。

下面为各类退热贴的性状、特性介绍:

类型、特性水浸泡2小时观察含水率通透性皮肤亲和性
淀粉型水浑浊、膨胀低<55%
胶水型膨胀低<50%
高分子凝胶(石化)水清、膨胀高60%
高分子凝胶(植物提取)水清、膨胀高80%

3、舒适透气

由于各品牌退热贴的材质及制作工艺不同,其粘合度、透气性、舒适度也不尽相同。幼儿发烧多出现哭闹,若退热贴易脱落则严重影响降温效果;若贴得太牢则难以撕下,易损伤幼儿细嫩皮肤。

好的退热贴应该既不易脱落又能轻松撕下,让幼儿在玩耍哭闹时也能维持降温并兼具舒适性和透气性,贴近肌肤,让幼儿更舒服,缓解焦躁情绪。

4、无刺激

幼儿皮肤敏感、幼嫩,退热贴若有刺激性触感及气味会引起幼儿不适,应推荐家长顾客给幼儿使用气味清淡、刺激性小的退热贴。

需要注意的是退热贴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发烧,只能辅助改善和控制病情。每片退热贴请使用一次,切勿反复使用,会大大降低降温效果。

开封后要尽快使用,以免降低冷却效果,还需注意的是使用时要看清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如果皮肤有伤口、湿疹、斑疹等,或者皮肤过敏者,不建议使用,会引起皮肤不适。

来源:中国药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热药是用来退热的还是发热的?
【幼儿发烧38.5℃以下可不吃退热药】
幼儿发烧38.5℃以下可不吃退热药
宝宝高烧几天不退是怎么回事?
血的教训 不容忽视
很多宝宝第一次发烧是因为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