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去的切尔诺贝利从未消失

参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抢险救援的工程人员。网站推广论坛自动外链软文外链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武杰

从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往北行进大约100公里,有一座叫做普里皮亚季的小城,如今这座空荡荡的城市,已经看不出往日的繁华,更多人用“鬼城”称呼它。

1970年,这座城市与3公里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同步建立,主要是为在核电站工作的物理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居所。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是,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一声巨响,改变了这一切,也打破了人们宁静的生活。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4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这起爆炸事故,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大量高能辐射物质扩散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覆盖了大半个欧洲。

33年过去了,人们已经不再提切尔诺贝利色变,甚至渐渐遗忘。但是美国HBO电视台与英国天空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一部5集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又将这场世纪悲剧带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事故虽然已经远去,但切尔诺贝利的影响其实从未消失。

一声巨响,炸开了潘多拉魔盒

1986年4月26日,本是极为平常的一天,大多数人早已进入了梦乡。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上百名员工正在紧张地工作着。那一天,机组工作人员受命停机检测,他们要给4号发电机组做一个测试,测试核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在电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转子惰转动能满足该机组本身电力需要的可能性,确保反应堆安全系统的试验工作。为此,工作人员切断了安全系统。

凌晨1时23分04秒,试验开始。随后,核电站综合信息计算机发出不正常的信号,核反应堆出现了温度异常。几十秒后,操作人员按下了“紧急暂停”的按钮,几秒钟之内,反应堆内核燃料的温度从330°C瞬间上升到2000°C。随着一声巨响,核反应堆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反应堆堆芯、反应堆厂房和汽轮机厂房均被摧毁。

据现场的人回忆,1时24分左右,有两次爆炸声。爆炸将反应堆上方重达1200吨的封顶轻而易举地掀开,整个4号机组的厂房瞬间就被炸毁。大量辐射性物质伴随着蒸汽和火花,向外喷溅,随风四处飘落。爆炸的碎片散落在厂房的屋顶上,引起了多处着火。

凌晨1时25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二消防站接到火灾警报,28名消防队员立即出动。没人告诉他们这是核反应堆的爆炸,大家以为这是一场普通的火灾。

消防员在现场看到了大大小小的黑色碎块,它们有大有小,小的能够拿在手里。一个消防员捡起一块,说“这是热的”。

在电视剧《切尔诺贝利》的第一集,那名隔着消防手套拿起碎块的消防员,手很快开始发红、肿痛。即使他们猜测这些可能是石墨,也不明白出现在核电站的石墨意味着什么,“我们对辐射了解得不多,即使是在那里工作的也是如此”。

地面的火势得到控制,消防员登上了房顶——辐射最严重的地方,继续灭火。一些消防队员很快开始出现头晕、剧烈呕吐的症状。一批消防员被换了下来,另一批又顶了上去。

当时,4号机组厂房上方的辐射强度为20000伦琴,被炸开的反应堆内部是30000伦琴——人类在500伦琴的辐射强度照射下,1个小时之内就会急性死亡。

这批消防员直接从爆炸现场被送进了医院,大多数人在此后的3个月内相继死亡,他们全都是因为得了辐射病而去世的。

柳德米拉的丈夫瓦西里·伊格纳延科是第一批赶到屋顶火灾现场的消防员之一,她向白俄罗斯记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讲述了自己陪在丈夫身边的日子。

伊格纳延科很快出现严重的辐射病症状。柳德米拉说,伤口开始出现在丈夫的嘴里、舌头上、脸颊上——一开始只有很细小的伤口,然后迅速扩大蔓延。随着皮肤的脱落,即使是床单的褶皱都足以在他的身上切开一个口子。他的肤色每天都在改变,蓝色、红色、灰棕色。“唯一救了我的是事情发生得太快了,快的让人没有时间去思考,没有时间去哭泣。”

两周后,伊格纳延科在莫斯科的医院去世。几个月后,他们的孩子出生,柳德米拉向医生隐瞒了怀孕的情况,坚持进入病房陪护丈夫。但是孩子出生后,被诊断为肝硬化和先天性心脏病,不久便夭折了。

但是在爆炸现场,不仅消防员不知道火灾的真实原因,爆炸发生的3个多小时后,消息传到了克里姆林宫。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除了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场火灾”之外,也没有获得更多的消息。

4月26日的白天,由于官方没有发布任何消息,普里皮亚季市一切照常,人们上班、下班,吃饭、散步,孩子们下学后在广场上欢快的嬉戏。

电视剧《切尔诺贝利》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当日凌晨,人们聚集在一座桥上,关注着远方的大火。一无所知的居民相互打着招呼,恋人们亲密地依偎在一起,幼儿在父母的怀抱中安静、好奇地四处张望,孩子们则尽情地在夜色中奔跑嬉闹。带有核辐射的漂浮物随风飘来,像一片片雪花落在人们的身上、发间。

有目击者回忆:当时整个夜空色彩缤纷,非常明亮,有橘色、红色、天空蓝、鲜血般的红色,如同彩虹一般美丽。这一幕拍的温馨唯美,但是画面有多唯美,现实就有多残忍,那不是一场简单的火灾,那是一场无法逆转的灾难——他们将永久的活在这场爆炸的阴影之中,但他们却以为只是去看个热闹。

没有告别的撤离

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调查灾情的军队进入普里皮亚季市。1986年4月26日傍晚,普里皮亚季市的辐射值超过了正常的60万倍。

当时,3公里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炉仍然在燃烧,辐射还在继续扩散。核电站附近的辐射值已经达到2080伦琴。

收到这些报告后,克里姆林宫才真正紧张起来。戈尔巴乔夫紧急成立了政府委员会。

科学家预测,只需短短4天,普里皮亚季市的居民就会吸收足够致命的辐射量。4月27日上午11时,在事故发生33个小时之后,苏联终于开始采取安全措施。1000多辆大巴涌入城市,居民们被告知在两个小时内打包离开。

官方没有告诉他们真相,没有人了解事情的严重性。许多居民后来回忆说,人人都很匆忙,但没有人害怕。他们以为只是暂时离家,很快就能回到这个在当时极具现代化的核电站卫星城。

当地居民尤莉亚玛琪说:“我记得幼儿园的老师给我们吃碘片,然后父母都前来接孩子,大家跑来跑去,但是并不慌张,我们以为顶多离开3天而已,他们要我们上巴士,我清楚地记得我得挑选要带走的玩具,我有很多洋娃娃,我想全部带走却不行。我们甚至来不及带保暖衣物。”

载满人的大巴,排出了120公里的长队,慢慢驶离城市。几个小时后,53000名居民全部迁出,这座城市变得空空荡荡,并且再也没有恢复。4月28日,政府开始疏散距离核电站1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其他居民。

苏联《劳动报》驻乌克兰首席记者斯塔尼斯拉夫于4月28日前往事故现场,他说:“一路上就看到那些农民院子里养的牛、羊,甚至狗,都在茫然地看着路上往来的车辆。被疏散的居民被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拾出一个随身小包带着乘车离开。房子、田地,晾晒着衣服的院子,以及院子里的牲口、宠物,它们并不知道已经被人放弃了,只是茫然地看着比往日繁忙了许多的公路。”

斯塔尼斯拉夫在事故现场见到了苏联防化部队士兵、从亚美尼亚调来开挖坑道的矿工、乌克兰当地征召的民兵以及始终坚持在事故现场的核电站工作人员,“关于核辐射,大家都没有经验,刚开始冲到第一线的人们连基本的防护措施都没有,有些部队甚至是以军事演习的名义被调过来的。那些小伙子们还以为是要来扑灭一场普通的火灾。那些年轻人啊,就像一颗颗的肉丸子……”

4月28日晚上9时,苏联国家电视台终于播出了核电厂事故的声明,声明只有短短的14秒: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意外,当局已经采取行动处理了问题,并为受灾者提供救援,政府亦已成立调查委员会。

此时,据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近70个小时。如果不是因为瑞典发现了辐射物质,以及美国和欧洲的卫星,通过热成像,发现了切尔诺贝利的事故,沉默还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事实上,辐射物质已经随风扩散至欧洲大部分地区,并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长达几十年。

看不见的凶手仍潜伏在这片土地

4月28日,著名核子物理专家勒加索夫院士率领的科学团抵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的核反应堆还在燃烧。部队的首要任务,就是灭火和降温。

据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的记录,苏联空军的灭火方式是徒手从直升机上将80公斤的沙袋和硼酸从反应堆上方扔下。他们之中执行任务最多的人,一天需要飞行33趟。每一次飞行任务,都会为这些飞行员带去5伦琴至6伦琴的辐射。

大火得到控制后,天台上还有高辐射的瓦砾碎片需要清理。救援队先后派出苏联、德国、日本产的工作机器人,但都因高辐射对电路板的干扰,无法工作。

最后,苏联政府将20岁到30岁之间的大批苏联后备役军人调到了事故现场,他们穿着将近30公斤的防护服登上屋顶,行动缓慢地用铲子将瓦砾推下去。每个工人只能在屋顶上停留40秒至90秒。这个时间只够铲两次。当年的指挥官说:“一个人一小时内可以完成的工作,在这里,需要60个人一起干一小时才能完成。”

这些军人争分夺秒的时候,还有400名矿工正在反应炉下方挖掘一个高2米,宽30米的空间放冷却装置。但是他们需要先从3号反应炉下挖12米,然后再向4号反应炉下方挖出一条长达150米的通道,才能抵达这个位置。400名矿工在高达50度的地下空间没日没夜的加班,在一个月内完成了3个月的工作量。

所有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参与抢险的军人、矿工、护理人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理人”。据统计,在这场事故后,苏联政府一共投入了大约50万“清理人”,其中10%都因为受到各种辐射而牺牲——其中还不包括更多数量的终身残疾。

最后,一个270米长、150米宽、100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宛如一个巨大的“石棺”,将发生事故的第4号反应堆完全封死在里面。爆炸发生后7个月,这起影响整个欧洲,牵动世界的事故才暂告一段落。

2016年,旧石棺即将达到30年使用寿命之时,在世界发展银行的贷款和40多个国家的捐款帮助下,乌克兰耗资超过20亿美元,造起了一个巨大的拱形金属建筑,用以替代原先已发生沉降和破损的石棺,彻底将4号炉以及里面的核反应堆封存。

在这场事故中,究竟有多少损失,至今没有一份确切的、让人信服的统计报告。各界只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第一批进入事故现场的抢救人员中,大约有4000人已全部牺牲;整个过程中,至少有超过10万人的伤亡,而在2006年乌克兰卫生局局长发布的报告中说,发现有约240万的乌克兰人(包括428000名儿童)受到这次事故的辐射。

直到2000年,随着1、2、3号反应炉相继停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才正式停止运营。

如今,这个灾难之地已在2011年开放切尔诺贝利原址旅游项目,人们可以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进入30多年前戛然而止的普里皮亚季市。

人们把切尔诺贝利形容成“鬼城”,动物、植物的天堂。但是整个切尔诺贝利区域并非荒无人烟,在以4号反应堆为中心的30公里“禁区”中,还有数千名工作人员,居住在距离核电站不足2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市。他们的工作包括运输白俄罗斯进口的商品、研究禁区内野生动物、维护核爆区的石棺、核电站的监测和维护、看管各个方向的公路入口等,在他们的居住地有宿舍、餐厅、酒吧、超市等,除了没有学校,这里和乌克兰的其他城市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不过在这里工作也并非全无危险,所有人每15天就要被强制离开禁区两个礼拜,否则身上的核辐射会超标。

除了这些工作人员,“禁区”里还生活着一群被官方称为“自我定居者”的当地人。他们曾经是切尔诺贝利周边村子里的农民,年老后选择重返故土。当地政府驱赶几次后也默认了这种行为,毕竟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已经到了不惧死亡的年龄。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永远的远离这里。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责编:高恒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9.7,史无前例的人类最大灾难现场把我看懵了
人类文明中有哪些无比悲壮的场面?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莫让历史重演——切尔诺贝利事故三十周年祭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
揭最残忍核爆真相!无人原样而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