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哀牢山的花腰傣

哀牢山的花腰傣  

2014-10-24 11:46:37|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哀牢山的花腰傣

段立生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是云岭向南的延伸,为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哀牢山的名字很早便出现于中国古籍。杨终的《哀牢传》,常璩《华阳国志》,范晔《后汉书》,郦道元《水经注》,李昉《太平御览》,马端临《文献通考》,田汝成《炎徼纪闻》,杨鼐《南诏通记》等皆有哀牢的记载,都提到了哀牢起源的“九隆传说”:

早先有一个名叫沙壹的哀牢妇人,去水中捕鱼,触到一根木头,因而怀孕,产下10个男孩。后来那段木头化作一条龙,游出水面,对沙壹说:“你为我生的孩子在哪里?”9个男孩见龙都吓跑了,只有最小的男孩不怕,骑到龙背上。龙用舌头舔了他。因为小孩的母亲说的是像鸟语一样的语言,她把“背”说成“九”,把“坐”说成“隆”,所以骑在龙背上的小男孩就有了“九隆”的名字。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九隆的哥哥们因他被龙舔过而比别人聪明,遂推举他为王。这时,哀牢山下有一户人家生了10个女孩,九隆兄弟分别娶她们为妻,繁衍出后代。这群人喜欢纹身,在身上黥以龙纹,衣服后面拖一条尾巴。九隆死后,代代相传,分置小王,聚居溪谷荒郊,不跟中原往来。

从这个传说,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沙壹触木怀孕生10子,事虽不足信,却反映出当时哀牢人正处于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氏族的群婚阶段。后来沙壹的10子娶邻家10姐妹为妻,反映了由群婚向对偶婚的过渡。九隆被诸兄共推为王,以后又世世相继,说明哀牢社会已由原始公社发展到初期的奴隶制国家了。这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故可以把这个传说当作哀牢的初期阶段来研究。

30多年前我还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写了一篇《哀牢是傣系民族的先民》的论文,提出哀牢人就是最早傣族的观点。根据九隆传说提供的语言材料,我发现沙壹说的“鸟语”不是别的什么语言,正是傣语。再从民族文化特点分析,傣族纹身,傍水而居,都与哀牢人相同。从哀牢这个称呼看,“哀”是傣语的一个虚词,相当于汉语“阿王”、“阿陈”的“阿”。傣族男子的乳名,首字发音必“岩”(读音ai,即“哀”的同音异写。“牢”在傣语里是“我们”的意思。他们自称“哀牢”,别人把它当作族称。于是有了哀牢族,再以族名名山。这就是哀牢山的来源。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和泰国学界都产生了一些影响。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去哀牢山实地考察。

2014年中秋节,机会终于降临。我在云南大学泰国研究中心的同事杨春燕是花腰傣(图1),家住哀牢山,利用假日回乡探亲,邀我同行,遂圆了我多年想去哀牢山的梦。

我们驾车来到新平县漠沙镇,距昆明244公里,是花腰傣的聚居地,也是杨春燕的老家。杨春燕的爷爷在镇前的公路傍开了一家小型超市,因地处交通要冲,生意还好。老爷子预先知道孙女要回来,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我们正好赶上晚饭。席间,我第一次品尝到花腰傣的佳肴美味:有鸭子、鸭血、腊肠、牛肉、蜂蛹、瓜菜和一些我叫不出名的野菜。印象最深的是蘸水,酸酸辣辣,颇似泰国风味。后来几天又陆续吃到水煮鱼、狗肉和竹鼠。水煮鱼全凭蘸水提味。主人很热情,不断往我碗里添鱼。狗肉的吃法与众不同,剁成肉末加韭菜和佐料生炒。据说这是花腰傣的最爱,但泰国的泰族打死也不敢吃狗肉。至于竹鼠,他们认为是滋阴的补品,而我想到老鼠的样子,心有疑虑,不太敢下著。花腰傣独特的饮食文化,给我上了生动具体的一课。联想到古文献记载他们的饮食说:摆夷“食鼠虫犬类”(康熙《广西府志》),看来花腰傣和摆夷的饮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杨春燕的叔叔杨文学是花腰傣的第一个博士,是从哀牢山里走出来的第一位民俗学者,任教于玉溪师范学院。他申请到一个研究花腰傣巫师的科研项目,目前正在家乡做社会调查,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他驾车带我去参观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村。(图2

在大沐浴村口,老远就看见一顶巨大的鸡枞帽置于寨门上。鸡枞帽用细蔑编成,帽尖凸起,犹如一朵鸡枞。花腰傣妇女佩戴鸡枞帽,一来可以遮阳避雨,二来作为她们的特殊标识。再加上色彩斑斓、镶金缀银的民族服饰,更加显得风情万种,阿娜多姿。大沐浴村在傣语里是“情人约会的地方”,故这里的姑娘特别漂亮。彩带缠腰,形成“花腰”。即便是七旬老嫗,也照样风流,公然当众宽衣解带,露出乳房,被杨春燕抢拍下来。(图3

在花腰傣文化展览馆里,展示着花腰傣的传统服饰。衣服不同的部位,装饰不同的图案,构成不同的视觉效果,也以此区分花腰傣的不同族系。傣雅、傣卡、傣仲、傣章的衣服样式略有区别,但佩戴的银饰则一样讲究:银链、银泡、银耳环、银芝麻玲和银手镯,所费不赀。一套正规的穿戴,总在数千元以上。杨春燕曾在泰国留学,泰国的朋友托她来这里买手工织的图案花布,去做他们的民族服饰。可见花腰傣与泰国泰族的文化渊源。

花腰傣的住宅建筑,明显与泰国泰族不同。泰国的泰族住的是高脚屋,即干栏式建筑,花腰傣住的是土掌房,外观像碉堡,高二、三层,墙壁用粘土夯实,据说冬暖夏凉。眼下流行的说法是,花腰傣是古滇国皇族的后裔,从滇池地区迁徙到这里居住,称为傣雅。笔者对这种说法颇多质疑:古滇人在司马迁《史记》里出现的时候,哀牢山已经有哀牢人了。从上面提到的九隆传说我们知道,哀牢是泰系民族的先民。所以,滇人和哀牢人是同一历史时期存在的两个不同的民族,不能混为一谈。再者,花腰傣称为傣雅,就是大泰;泰国的泰族称为泰泐,就是小泰。泰族尽管有各种称呼和不同的分支,但总体来说就分为大泰和小泰两大类。

泰国的泰族从公元13世纪素可泰王朝起就信奉小乘佛教,而花腰傣却一直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没有像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那样信奉佛教。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环境的交通和文化闭塞有关。时至今日,他们仍然信奉天神、地神(土地神)、日神、月神、风神、水神、树神、勐神(寨神)等。还信奉祖先神灵。“伙色”是主持祭祀活动的祭师,“摩雅”是巫师。杨文学博士现在就在村里作关于“伙色”、“摩雅”的调研。过去这些活动被视为封建迷信而被禁止,现在被当作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来研究,体现了政府的开放和包容。

大沐浴村傍有一条磨沙江,秦汉时期叫濮水。这是一条很有名的河流,在古籍里经常读到,我一直不知道它位于何方。想不到我现在竟然来到濮水边(图4),深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重要。古书记载说,濮水边居住着百濮。“濮”在泰语里是“人”的意思。百濮、百夷、摆夷都是泰族的别称。濮人有“断发纹身”、“雕题染齿”的习俗。就是说,他们剪短头发,身上鲸刺花纹,额头上也鲸刺纹饰,并把牙齿染黑。这就是他们崇尚的审美观。怎么样才能把牙齿染黑?靠嚼槟榔。大沐浴村有槟榔树56亩,高高的槟榔树上结槟榔。(图5)我看到槟榔树下一位老太正在卖槟榔,好奇地跟她要了一颗槟榔放进嘴里嚼,她要给我包荖叶和石灰,我谢绝了,因为初食者如果那样吃的话会“醉槟榔”。我给了她5元钱,买了一串槟榔,准备带回昆明让朋友和学生们见识见识,没想到才放了两天便发霉了。不过,我还是带回一把用槟榔树叶做成的扇子,作为对槟榔树的念想。

早先的泰国人也是喜欢嚼槟榔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被染黑,且有护齿的功效。但嚼槟榔口水会变红,吐得满地,不卫生。上世纪30年代执政的銮披汶政府将其当作陋习禁止了,故现在看不到泰国人食槟榔。

如果要总结收获的话,这次哀牢山之行给我长了许多见识,过去读过的古书,一下子变活了。

 

 

 

                                                     20141016

                                                         追记于昆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傣泰民族起源再探(摘要)
海南大量砍伐槟榔树,为何引来一群外地律师?#槟榔 #槟榔树
祖国风光(3252)玉溪新平景区
很多人都没听过的哀牢山,深藏着最原始的美丽!
牛肉汤锅 旅游节庆:国庆一起去戛洒邂逅花腰美女、甩牛肉汤锅
诗意彩云南呀,叫我如何不想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