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元御的一个方子下气汤,为什么能治近百种疾病
userphoto

2024.03.22 浙江

关注
关于肝气郁结,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中医所说的肝气郁结,并不是西医里的某种具体疾病,而是一种身体状态。

肝气郁结,指身体内的气被卡住,圆圈运转失灵了,这是大病前的一种病理状态,也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报。

中医所说的“治未病”,就是指当圆圈运动刚刚被卡住时,要及时进行调理,以避免发展成器质性病变。

如果调理不及时,就会引发很多大病、重病,比如中风、心肌梗死、乳腺癌、胃癌、肠癌和肺癌等。那么,应该怎样调理气机呢?有一个方子,在这方面堪称功劳卓著,叫作“下气汤”。

这正是身体圆圈运动的发现者、清代名医黄元御总结出来的,后来又经过他的传人麻瑞亭老先生进行了改进,最终配方为:

配方: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

麻老生前在西安行医,1997年去世,活了94岁,堪称高寿。他这一辈子,就是用这个“下气汤”来回加减,治疗了近百种疾病。

我们的身体原本就有强大的治愈力,只不过被不良情绪或其他因素暂时阻碍住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要清除障碍,让圆圈重新转动起来,就能恢复这种力量,促进身体自己修复。

正因如此,“下气汤”这个调理气机、转动圆圈的方子,才能治愈那么多疾病。

“下气汤”里,云茯苓的作用是祛湿,因为身体内的湿气太重,会阻碍脾脏之气上升,这种情形,就如同潮湿的天气会形成雾一样,阻碍空气的流通和扩散。

法半夏的作用是和胃降逆,促使胃气下降。

粉甘草的作用也是促使脾脏之气上升的。

杭芍药的作用是柔肝,丹皮的作用是清肝胆之火,制首乌也是调肝的。

麻老认为,身体内的圆圈转动得不太顺畅,主要原因是脾脏之气没有上升,而没有上升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肝气郁结。

一个人如果在家里受了气,或在单位挨了批评,或炒股赔了钱,或丈夫/妻子出轨,总之内心憋屈后,就会导致脾脏之气不升,这在中医里叫“肝气横逆克脾土”,即郁结的肝气,就像汽车在单行道上抛了锚,自然会阻碍交通,在人体内,则表现为阻碍脾脏之气上升。

在中医里,脾脏之气,又简称脾气,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好”或“暴脾气”不同,但又或多或少有点联系,身体内的圆圈运动顺畅,脾脏之气平稳上升,我们的脾气就好;

肝气郁结,脾脏之气不升,脾气就容易暴躁。

而“下气汤”里,杭芍药和丹皮在一起,可以使得郁结的肝气不再郁结,向上升发。

杏仁和橘红化痰降逆,促使肺气下降。

方子中的八味药各司其职,有升有降,在病人身上轻轻拨弄一下,把气机这么一调,让停滞的圆圈重新启动。

麻老一生,就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加减,治好了无数疑难杂症,其中包括很多妇科疾病。

麻老认为,血生于脾,藏于肝,而总统于冲任二脉。

水土温暖,肝木上升,圆圈运动正常,月经就正常。

相反,脾湿肾寒,不能生长肝木,肝气郁陷,疏泄不正常,月经就不正常。

疏泄太过,会导致月经提前,或淋漓不尽;疏泄不及,则会月经滞后,甚至闭经。

一位36岁的女士曾找麻老看病,她月经总是提前,20天左右来一次,量还特别多,颜色黑,成块状,10天左右才停止,有时拖的时间更长,小腹隐痛,病情已经持续了半年。

麻老诊断她的脾气和肝气没有从左边上升,身体内的圆圈转动得不太顺畅了,因此,麻老给她开出的方子是健脾温肾,疏肝升陷,调经止血,以此让圆圈再次转起来:

配方: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12克、制首乌30克、全当归9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炒杜仲12克、缩砂仁5克、炙米壳3克、棕榈炭12克、炒莲房12克、牡蛎粉15克、贡阿胶9克(分冲)、泡干姜4克、三七粉3克(分冲)。

这位女士服用了一个星期后,月经淋漓的情况就有所改善。

后来,麻老将方子稍微做了些调整,再来月经时,月经量中等,颜色不再黑,腹也不痛。之后随访了3年,她的月经都十分正常。

除了调理月经,“下气汤”在调理女性乳腺疾病方面,效果也十分神奇,往往药到病除。

有位32岁的女士左边乳房下长了一个肿块,直径1.5厘米×1厘米,质硬,已经一年多了,劳累和月经来潮时总感觉胀痛。

有医生诊断其为乳房纤维瘤,经过治疗,却没有明显好转。

后来这位女士找到麻老,麻老诊断为脾湿肝郁,肺胃之气不降,气滞血瘀。调理方法为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活血化瘀。

配方: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老川芎9克、广橘红9克、炒桃仁9克、法半夏9克、昆布15克、广郁金9克、蒲公英15克、苦桔梗9克、青浮萍12克、草寇仁6克。

吃完药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位女士去复诊,发现乳腺瘤明显缩小了,压痛也减轻了。又过了一星期,就痊愈了。

麻老常说:“一张药方,恰如其分地变动一二味药,能使原方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

这种情形就如同“划一条船,只需一支桨”,“下气汤”就是麻老拨动身体这条船的桨,虽然名为“下气”,但更多是促使脾气和肝气上升的,一上一下,来回拨动,麻老用它划动了生命之舟,治愈了近百种疾病。

除了刚刚所举的病例,“下气汤”使用范围之广,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它能应用的疾病包括胃下垂、肺痨、黄疸、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脏病、心肌炎、中风、肾结核、阳痿、月经失调、崩漏、痛经、闭经、不孕不育,以及乳腺增生等。

神奇的“下气汤”充分说明了一个原理:让圆圈转起来,就能把疾病甩出去。疾病就像小人,你与之纠缠,就会被他拖垮,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如果你一身正气,小人就会觉得无机可乘,自然就会远离。所以,我们真的没必要与疾病纠缠、抗争,甚至一腔英勇地去做殊死搏斗,我们只需要转动圆圈,让身体自己去治愈自己。

无论什么疾病,只要这个圆圈能转起来,自己慢慢变得强大,疾病也就会开始后退,最终被我们成功甩出去。

毕竟最终治愈我们的,不是别的,而是我们本身就拥有的修复力。

黄元御的“下气汤”,
看麻瑞亭怎么化裁通治百病!

“一代宗师”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学家,曾任太医,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也被誉为“黄药师”。

“黄药师”所撰写的传世名作《四圣心源》中,有一个叫“下气汤”的方剂,经过麻瑞亭的加减化裁,居然能治那么多疾病!不信?看看正文!

“下气汤”载于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为清降肺胃所设。

原方:甘草6g,半夏9g,茯苓9g,杏仁(泡,去皮尖)9g,贝母(去心)6g,五味子6g,芍药6g,橘皮6g。

其功能为“治气滞在胸膈右肋者”。

麻瑞亭去敛肺止咳之五味子、贝母、橘皮,加活血疏肝之首乌、丹皮,理气化痰之橘红,将其化裁为验方“下气汤”:

茯苓9g,甘草6g,炒杭芍12g,粉丹皮9g,制首乌20g,广橘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

变功专清降肺胃之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用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疑难重症,疗效显著。

1.方解

茯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祛邪。

杭芍、丹皮、制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

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药虽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

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其中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

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

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

可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

2.主方随证随病化裁

湿气盛者(如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片9~12g易茯苓,以泽泻9g易甘草。

湿气盛而腹胀者,以茯苓皮9~15g或猪苓皮9~12g易茯苓。

历节(如风湿或类风湿),以土茯苓15~30g易茯苓,以泽泻9g易甘草。

胃逆纳呆、头目昏晕者(如血压偏高),以炒白术9~12g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满,而妨食纳,且甘草补气升压,故去之)。

暑月湿热、苔白腻而胃口不开者,以生苡仁15~20g易甘草。

胆胃上逆、甲木化火、口苦咽干、头痛眩晕、关寸脉大、舌红苔黄者,以黄芩炭9~12g易杭芍,平胆以清上热。

脾湿肝郁、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坠、关尺脉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6~9g易杭芍,暖肝以助其升发。

血虚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炒赤芍9~12g易杭芍,润燥以补血。

心动悸、脉虚数或结代者(如心脏病),以生地炭9~12g易丹皮,润血以复脉。

血瘀头痛、经络瘀阻、肢体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经涩少者,以川芎6~9g易丹皮,通经活络,祛瘀止痛。

月经量多、色淡神疲者,以全当归9~12g易首乌,温经补血以调经。

脾肾虚寒、纳差腰痛、关寸脉大、舌淡苔滑者(如胃病、慢性肾炎),以肉桂3~5g易首乌,温中暖下祛寒。

陈年咳嗽、水源乏竭、舌红少苔、夜热烦躁者,以熟地9~12g易首乌,滋燥以生水。

肺逆咳嗽者,以广陈皮9~15g易橘红,顺气以止咳。

胆胃气滞、胸胁疼痛者(如胆囊炎、胆结石),以炒枳壳9g易橘红,破滞宽胸以止痛。

胸胁气滞益重者,以炒枳实9g易橘红,破气开滞以止痛,兼利大肠。更重更痛者,以炒青皮6~9g或鹅枳实6g易橘红。

肝郁胁痛者(如急慢性肝炎),以佛手片6~9g易橘红,疏肝理气以止痛。

胃脘疼痛、胃酸缺乏、食少疲困者,以香橼片6~9g易橘红,疏肝以开胃。

气滞胸闷、痰多不利者,以全瓜蒌9~12g易杏仁,化痰利气以宽胸。

胸膈胀闷、俯仰俱难者,以瓜蒌皮9~12g易杏仁,利气以除壅。

咳唾痰涎、胶黏难出、胸闷气短者,以炒瓜蒌仁9~12g易杏仁,利痰遂饮以宽胸。

气滞胸闷、大便干而不利者,以郁李仁9~12g易杏仁,清肺润肠以利便。

月经涩少、色黑有块、胸闷心烦者,以炒桃仁9~15g易杏仁,活血理气,化瘀以通经。

妊娠呕恶、食纳不开者,以姜半夏6~9g易法半夏(法半夏有堕胎之弊),和胃降冲,顺气开胃。此主方之随证随病化裁也,总而谓之“舟”。

3.具体病证方

凭脉察舌,据症据病,于主方内加入主治某症某病之品而组成治疗各个具体病证之方,且据各症各病之兼症加减所需之味,灵活化裁,而治诸内伤杂病。

心悸者,生地炭易丹皮,加广郁金9~12g,延胡索9~12g,柏子仁9~12g,北沙参15~30g,白蔻仁6~9g,丹参15~20g,白茅根9~12g。

肾寒腰痛者,肉桂3g易首乌,加炒杜仲12g,川续断15g,骨碎补9~12g,炒干姜3~5g,草蔻仁4~6g。

咳而少痰者,广陈皮12g易橘红,加前胡12g,川贝母9g,炙款冬花12g,北沙参20g,白蔻仁6g,炙五味子4~6g。

胆胃病(如胆胃气痛、胆囊炎及胆结石),炒枳壳9g易橘红,全瓜蒌9g易杏仁,加广郁金9g,延胡索9g,川楝子6g,广木香4g,白蔻仁6g。

肝胃病(如慢性肝炎),加广郁金12g,延胡索12g,半枝莲12g,白花蛇舌草12g,砂仁9g,丹参15g,柴胡9g,焦山栀3~5g。

胃脘痛(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炒白术9g易甘草,加广郁金9g,延胡索9g,乌贼骨12g,炒干姜3g,白蔻仁6g,三七粉(分冲)3g。此各病之主方也。

据各病之兼症,而加减相应之药。

如心悸而下寒较重者,以肉桂3g易首乌,补骨脂9g易白茅根。

肾寒而膀胱热涩者,以泽泻9g易甘草,仍用首乌,以北沙参30g易干姜,加焦山栀3g。

此随证随病之加减也,统而谓之“挦”。

湿气盛者(如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片9~12g易茯苓,以泽泻9g易甘草。

湿气盛而腹胀者,以茯苓皮9~15g或猪苓皮9~12g易茯苓。

历节(如风湿或类风湿),以土茯苓15~30g易茯苓,以泽泻9g易甘草。

胃逆纳呆、头目昏晕者(如血压偏高),以炒白术9~12g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满,而妨食纳,且甘草补气升压,故去之)。

暑月湿热、苔白腻而胃口不开者,以生苡仁15~20g易甘草。

胆胃上逆、甲木化火、口苦咽干、头痛眩晕、关寸脉大、舌红苔黄者,以黄芩炭9~12g易杭芍,平胆以清上热。

脾湿肝郁、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坠、关尺脉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6~9g易杭芍,暖肝以助其升发。

血虚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炒赤芍9~12g易杭芍,润燥以补血。

心动悸、脉虚数或结代者(如心脏病),以生地炭9~12g易丹皮,润血以复脉。

血瘀头痛、经络瘀阻、肢体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经涩少者,以川芎6~9g易丹皮,通经活络,祛瘀止痛。

月经量多、色淡神疲者,以全当归9~12g易首乌,温经补血以调经。

脾肾虚寒、纳差腰痛、关寸脉大、舌淡苔滑者(如胃病、慢性肾炎),以肉桂3~5g易首乌,温中暖下祛寒。

陈年咳嗽、水源乏竭、舌红少苔、夜热烦躁者,以熟地9~12g易首乌,滋燥以生水。

肺逆咳嗽者,以广陈皮9~15g易橘红,顺气以止咳。

胆胃气滞、胸胁疼痛者(如胆囊炎、胆结石),以炒枳壳9g易橘红,破滞宽胸以止痛。

胸胁气滞益重者,以炒枳实9g易橘红,破气开滞以止痛,兼利大肠。更重更痛者,以炒青皮6~9g或鹅枳实6g易橘红。

肝郁胁痛者(如急慢性肝炎),以佛手片6~9g易橘红,疏肝理气以止痛。

胃脘疼痛、胃酸缺乏、食少疲困者,以香橼片6~9g易橘红,疏肝以开胃。

气滞胸闷、痰多不利者,以全瓜蒌9~12g易杏仁,化痰利气以宽胸。

胸膈胀闷、俯仰俱难者,以瓜蒌皮9~12g易杏仁,利气以除壅。

咳唾痰涎、胶黏难出、胸闷气短者,以炒瓜蒌仁9~12g易杏仁,利痰遂饮以宽胸。

气滞胸闷、大便干而不利者,以郁李仁9~12g易杏仁,清肺润肠以利便。

月经涩少、色黑有块、胸闷心烦者,以炒桃仁9~15g易杏仁,活血理气,化瘀以通经。

妊娠呕恶、食纳不开者,以姜半夏6~9g易法半夏(法半夏有堕胎之弊),和胃降冲,顺气开胃。

此主方之随证随病化裁也,总而谓之“舟”。

4.“下气汤”愈疾机理

拨千钧之舟者,一挦之木也。俱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功能之主方,生气血而调阴阳,是为扶正,为御邪之本,与各症各病所加祛邪之味相合,抵达病所,共奏愈各症各病之功。

主方以黄芩易杭芍,加龙骨、牡蛎,则平胆而降浊;主方以桂枝易杭芍,加柴胡,则疏肝而升清。

此乃验方“下气汤”灵活加减化裁用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且疗效甚佳之原委也。

所以然者,病机相同或相近,虽病证病名不同,治可相同,异病同治也。

内伤杂病多系脏腑功能失调、升降紊乱者,是其大率也,即病机相同相近也。

升降紊乱均当复其升降之常;而复其升降之常的关键,重在调理脾胃。

验方“下气汤”以健脾和胃为本,兼调肝肾心肺,切中内伤杂病之主要病机,所以灵活加减化裁,用治内伤杂病既稳当而效又显著。

验方“下气汤”灵活加减变化,虽能治愈诸多内伤杂病,然非诸病皆能用之。以病证之轻重有别,治疗之难易不同,即使辨证无误,针药无差,重危者亦非轻易能愈,绝症者难免倾亡。

验方“下气汤”虽不能尽愈诸疾,然仍不失为治疗内伤杂病之良方也。

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另用他方,以脉证为转移,此即善用与好用之别也。

建中之名方,小建中汤也;
补中之名方,补中益气汤也。

医圣仲景、先贤东垣以之建立中气、补益中气,效若桴鼓。

千余年来,医者习用之,活人无计。验方“下气汤”可谓一则调中方剂。

调中与建中、补中有所不同。调中者,是在调理中气的基础上兼及四维,使升降紊乱的诸脏腑气机复其升降之常,则正气因之充旺,而能祛邪外出使病愈。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之虚,虚在脏腑功能紊乱失序,气血生化匮乏,无力祛邪。

攘外必先安内,内安方能万众一心,以御外侮。以之论病,安内即复其脏腑功能,俾使气血化生,祛邪外出而使病愈。

验方“下气汤”可谓安内之良资,其加减化裁之药味可谓攘外之精兵,兵精粮足,安有不胜之理!此非媲美于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意在明建中、补中、调中之别,验方“下气汤”制方愈疾之机理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瑞亭下气汤解析(转载)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83)劳伤解:精神;右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汤
麻瑞亭与“下气汤”
黄元御的“下气汤”,看麻瑞亭怎么化裁通治百病!
麻瑞亭--下气汤--内科病调治之法(一)
下气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