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在“画中游”

*老北京杂谈

人在“画中游”

   老北京的著名景点和御苑,不仅是历史悠久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灿烂传统文化和优秀创意思想的结晶。居住在北京城的老北京人百去游玩而不厌;就是祖国各地的同胞来京也渴望立刻游览那些景点。令我遗憾的是,在游览这些文化古迹时,一般人都是人云亦云、以点代面地游览一下人所共知的景点,而忽视很多有特色、有趣味的景点。如果再遇上个一知半解的“二百五”导游,那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可就窝囊到家啦!就著名的皇家御苑颐和园来讲,一般游客主要游览“长廊”、“佛香阁”、“十七孔桥”等几个景点;不少游客居然不知道有“谐趣园”、“画中游”、“龙王堂”、“景福阁”等景点,当然,那些宫、亭等来历和设置情况就更无人问津了。有些导游大概是收了钱后,也就带着游客走马观花地敷衍一下,而那些游客还显得很知足,这是使我最感到难受的。如一次在石舫附近,我听到一个导游向游客介绍景点情况,听了近10分钟,倒没听见他介绍“景点”,简直是听了一会儿“政治课”。那位导游介绍时,主要是抨击慈禧太后,我听到这样几句:“这个老太太(指慈禧)呀,生活一点儿都不艰苦朴素。她浪费人民的血汗自己大吃大喝,为了玩得痛快,还挪用公家的钱修建了这个颐和园,供她一个人玩乐。她在这里玩儿,老百姓在下面挨饿受苦她不管,你们看看这些宫殿,都是糟蹋的国家财产呀……”我听了觉得特别可笑,起码我这10分钟内没听见他介绍一个景点,倒是听见他一个劲儿地控诉慈禧,不知道那些游客是跟着导游旅游,还是到这里听“政治课”!再说说那著名的“德和园”吧,一次我走到这里正准备花5元钱买票进去看看,不巧,正赶上“皇上”和“娘娘”要“起驾”。时值夏天,那些“太监”、“宫女”穿着袍褂儿、戴着帽子,真不怕起一身痱子;再看那尖嘴猴腮的“皇上”和像傻丫头一样的“娘娘”;听着那模仿剧中“太监”拉着尖细的嗓音、像鬼嚎一样地喊着“起驾”等字眼儿,感到自己不是在“德和园”,好像在神经病医院!

   写了半天感慨,本文要写的也不是颐和园全貌,我也说不清那全貌。不过从童年起,我就经常来颐和园,仔细听大人讲解每个景点情况,倒也略知一二。工作后,尤其是到了改革开放年代,那些外地的亲朋好友接二连三地来北京,并且指名道姓地非让我带着去颐和园游览,说我知道的情况详细。于是那些年我简直成了分文不取还要赔上“饭钱”的义务导游员。自然顺便也多次游览颐和园了。

时至今日,我仍然经常去颐和园。在颐和园内,我喜欢一个景点,即“画中游”。这是万寿山前山迤西的一个著名景点。大概一是不少人不知道这个景点,或对其不感兴趣的原因;二是没有时间光顾吧,所以这个景点我每次去时所见游人不多,这倒使我在这里尽情享乐。其实位于“听鹂馆”后北山半腰的“画中游”景点,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所题旧名,光绪年重修。中为八角亭上下两层,榜曰“画中游”。其东西各有一楼,东为“爱山”,西为“借秋”,均有曲廊相通。前有石舫,上面镌有乾隆诗联“湖山真意”。特别是位于山腰那原为“清音山馆”的敞厅三楹,坐在檐下的台阶上,可以饱览昆明湖全景。我登山总喜欢带高倍望远镜,站在这里持镜远望,十几公里外的我家门前那高层建筑都看得非常清晰。由“画中游”东行,可至著名景点“智慧海”,折而西下,可达“宿云轩”等景点。“画中游”右下方的“听鹂馆”备有所谓的“宫廷菜肴”时,你不怕破费或上当,在那里饱餐一顿却也有所乐。

   我每次去颐和园,特别是和太太两个人去颐和园时,总是要到“画中游”景点休息。坐在那里尽情观看昆明湖上的游船;用望远镜观看周围景点情况和远观北京市各方向的风景,感到又解乏,又快意。虽然我更喜欢位于颐和园东北隅、“景福阁”东坡下的那个乾隆年间修建的著名景点“谐趣园”,喜欢其内引湖水为池、周围是堂轩楼亭的美丽风景,但是这里的游人拥挤,而且不文明游客太多。如果你在走廊里穿行,那诸多翘起的“二郎腿儿”,就使你防不胜防地在那些“腿”间蹭来蹭去;而翘腿者依然旁若无人地保持这不文明的“坐姿”。所以对比之下,身在“画中游”不仅可以随意观景,最重要就是可以在游览之后,安安静静地休息。清风徐来时,仿佛人真的在“画中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城导游词
春游北京
北京游(35)| 万寿寺
2017年全国导游大赛金奖导游:房博导游词欣赏
颐和园 山前山后
慈禧必须要修的颐和园!钱从哪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