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其追求“完美”教育,不如培养孩子“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能力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结束,十年寒窗也告一段落。学子们总算可以痛痛快快地踢一场球、看一场电影、逛一次街,可以好好享受一下难得的轻松时光。

其实,人生又岂止“十年寒窗”?从幼儿园开始,孩子稚嫩的身体便开始背负起父母给予的厚望。

看见身边孩子一个比一个优秀,家长们焦虑、担心,他们只关注你“飞得高不高,却很少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美国作家作者丽莎·舒格曼的《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就是送给焦虑中父母的一本书。作者以自己十几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针对5—8岁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18个教育误区。目的是帮助家长们走出焦虑情绪,真正地远离育儿烦恼,改善亲子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帮助和陪伴孩子成长,同时也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是全美知名专栏《这才是真相》的作家,《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作者,CATEHOUSE的长期专栏作家、幽默作家,以及LITTLETHINGS.COM、BEINGAMOM.LIFE的定期撰稿人。作者用二十年多年的时间来观察“未能如愿”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并以十几年小学教师和两个孩子母亲的身份一直提醒家长们:生活永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请放下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将孩子们的童年还给他们。

书中,作者用一个个真实案例,重现家庭教育中 各种“小宇宙爆发”的激烈时刻,并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教育建议和解决方法。

全书列出了18个“锦囊妙计”,当你面对孩子的“顽劣”感到头痛时,当你感到自己教育孩子“力不从心”时,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的书里,都有令你满意的答案。

【一】、这里分享三个感触较深的教育误区,与大家一起探讨。

三个教育误区:

1.孩子离了父母不行

家长总是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其实,父母越早放手对孩子成长越好。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舍不得放手。

比如,当孩子一岁可以学走路的时候,父母怕孩子摔跤,仍一直紧紧拉着孩子的手不放;

在孩子可以自己吃饭时,父母怕孩子吃不好,还继续喂饭给孩子吃;

当孩子可以自己动手整理玩具、洗袜子时,又是父母怕孩子做不好,而代替孩子完成;

……

长此以往,孩子就在父母的一次次包办中,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低能儿”,长大后,更是离开父母就“寸步难行”。

父母忘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依靠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更棒的事情了。

而作为父母,与其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如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只有让他们在离开我们的庇护之后,依然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才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想想那些,小小年纪就承担起生活重担的孩子,正是因为环境让他们过早脱离父母的“保护”,从而才使得孩子迅速成长。

2.如果惩罚孩子,他会恨我

对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道理想必家长都懂,可要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就下不了手。

正如作者在书中说的:“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会用各种方式试探父母的底线,来拓展自己的行为界限,以挑战父母的耐性。”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明白,早一天为孩子设定行为界限,孩子就能早一天学会承担责任。只有让孩子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才能避免许多“恶果”的产生。

很多时候,“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弄清楚什么行为会受到惩罚,什么行为可以免受惩罚。”

家长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可塑性”,作为父母就是要为他们的行为立规矩、定准则,让孩子知道只有在适当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技能”,才不会受到“惩罚”。

因为:“教育孩子并不意味着让孩子们认清行为的后果,更重要的是树立孩子的‘规矩意识’”。

家长们一定懂得:但凡游戏玩得好的孩子,都是熟知游戏规则的人,他们能在规则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去完成任务,而不让自己受伤。

3.想让孩子保持学术竞争力,就必须给孩子报更多的课外小组与兴趣班 。

事实正好相反: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接一个的课外兴趣班,而是“要有自己的时间来自由呼吸,自我解压,以获得天性的回归。”

而家长这样做的一片苦心,就是因为怕孩子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而“耽误”了他们的“大好前程”。

可当孩子的所有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没有时间玩耍、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孩子就会变得烦躁,变得无所适从,进而“消极怠工”,最后完全不与家长配合。

事实上,年幼的孩子,很想在草地上打滚、寻找蝴蝶的影子、蚂蚁的巢穴;很想在海滩上追逐浪花、寻找海鸥的身影;也想在操场上追逐打闹、玩球奔跑;更想在小河边享受阳光抚慰,下河摸鱼捉虾……

可你早已被父母纳入 “宏伟蓝图”里,钢琴、绘画、舞蹈、奥数,一个也不能少。就这样被父母推着一步步“踉跄”向前,可那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父母的焦虑也时常传染给孩子,让小小年纪的你,便背上父母沉重的“希望枷锁”,从而失去了一个孩子应有的童年快乐时光。

在鲁迅的《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堂》里,我们读到了鲁迅童年的“有趣”。然而,没有尽情“玩”过的童年,都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因为孩子需要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缺乏这部分生活,他们的童年就是不完整的。

【二】、说完了教育误区,接下来说说如何摆脱“完美孩子”的焦虑,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对此,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说这个话题:1.与其关注孩子“飞得高不高”,不如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2. 与其追求“完美”孩子,不如培养孩子“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能力;3.与其费尽心思让孩子远离手机,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01.与其关注孩子“飞得高不高”,不如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

作者说:“比起关心孩子是否真的感到快乐,很多家长更为在意孩子是否能表现出色,或是比同龄人优秀。”

现实中,父母的焦虑就体现在,带着孩子从一个兴趣班到另一个兴趣班,一天转战几个地方。孩子也从开始时的兴致勃勃到后来的疲惫不堪,最后只有麻木的表情和几近崩溃的内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的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现实中,若被挤压得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孩子最后都变成了这样:

1.他们不会自娱自乐,只会缠着家长不放;

2.他们无法参与静态和相对独立的活动,比如一个人安静地看书、画画或者用身边的事物进行创意活动等;

3.他们缺乏想象力;

4.他们无法消化日常积压的情绪,不知道如何纾解压力;

5.他们不容易接受他人的鼓励;

6.他们不知道如何独立生活。

看到这里,很心痛孩子。他们为了完成父母给予的厚望,把本该属于自己的童年时光挤压了又挤压,那颗稚嫩的心再也承受不起“如此重托”,最后“败下阵来”。

作者还说:“事实上,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自由探索、自由创造,以及独立规划生活的机会,孩子最终将变成只会依赖父母、不懂得自主思考和生活、麻木穿行于各种活动之间的小机器人。”

作者说:“孩子需要自由的时间来自由呼吸,自我解压,回归天性。”

凯西·赫什-帕塞克在《爱因斯坦从没有用过闪卡:儿童学习机制研究——为什么儿童需要更多一些自由玩耍、少一些死记硬背》一书中曾经说过:“有些人认为儿童无所事事纯粹是浪费时间。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儿童在放空的状态下,思维极度活跃且富有创造性。因此,这种状态对于儿童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儿童可以自主探索世界、形成独特的兴趣、沉浸在有助于激发幸福感的幻想游戏中,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理智地管理时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能力。”

一个7岁的小女孩,她是那么优秀,足以让父母为她骄傲。从足球循环赛到游泳训练、从钢琴课到绘画班,他们日复一日地练习、再练习,孩子累得筋疲力尽。其辛苦程度远远超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

小女孩在一次钢琴大赛前突然行为失控,她抓住汽车门把手不放,失声痛哭,说什么也不愿走进比赛大厅。

事实上,任何形式的比赛,对孩子幼小心灵来说,都会造成伤害。小女孩不愿承受比赛压力,第一名对父母很重要,可对于小女孩来说却过于沉重。

小女孩的崩溃,让父母很震惊:一直给他们带来荣誉的女儿,原来内心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

那一刻,父母后悔了,他们宁愿看见一个没有什么特长、而内心健康活泼的女儿,也不愿看见女儿崩溃痛苦的样子。父亲把女儿拥入怀里:“以后我们什么比赛都不参加了。”

作为家长,请不要只关注孩子“飞得高不高”,而要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

事实上,面对“铺天盖地”的兴趣班,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为孩子把好关:“在数量上做减法,在质量上做加法”。毕竟,过度挤占孩子课外时间,所导致的孩子情绪崩溃,责任在家长,而不是在孩子。

02.与其追求“完美”教育,不如培养孩子“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能力

作者在书中提醒家长们:“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养育’出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具备自我调适能力,能够勇敢、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所有挑战的孩子父母能够传授给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后可以重新站起起来,然后再继续前进。”

显然,生活中听话的“完美”孩子,大都喜欢听家长安排。但这样的孩子,显然不具备“抗压”能力,一旦生活中出现了“不可预测”的风险时,孩子顿时就会没了主意,只能被动等待事态发展,而不会主动寻求自我解救的办法。

反倒是那些平时看上去,不怎么听话、有点调皮,有时还会和父母对着干的孩子,在面对“危险”时,会更加沉着冷静,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想办法摆脱“困境”,寻求自救。

那么,这些具有抗压能力的孩子,都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这些孩子心里没有“怕”字:不怕犯错误、不怕挨批评、不怕考试排名靠后,也不怕被别人嘲笑、误解。

因为他们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家长没有“逼”孩子考试必须要拿第一;也没有把他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让他感到很难堪;更没有给他施加压力,让他的成绩一定要超过班上的某某同学。

大家都知道:考80分的人,和想考100分的人,所付出的努力绝对具有“指数”级的差别。

也许那个只想考80分的同学,做完作业,早早地就到操场上去玩了、或者开始和同学交流其他知识点、也或拿起书一本新书快速阅读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这个同学已经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这让他感到更快活、生命更有意义。

而那位想要争第一的同学,为了考100分,他还在苦苦专研,希望不要“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就这样,尽管每个同学都拥有相同的时间,而大家获取知识的“能力”却不相同。结果,每个人在面对 “失败”时的表现,也就大不一样。

那位只想考80分的同学,即使考试成绩排名靠后,也不会在他心里引起多大的“震撼”。他觉得自己没有付出那么多,考得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而那位一心想考“第一名”的同学,一旦发挥失常,成绩排名下滑,就会觉得“天塌下来”了,他的世界顿时变成了“灰色”。他觉得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嘲笑自己,他无法接受“失败”的打击。

新闻报道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有同学就是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无法接受“失败”的打击,而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们的家长,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结果孩子却有着一颗“玻璃心”,经受不起任何一点“风吹雨打”。无疑,家长的教育是“失败”的。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能“经风雨,见世面”,是能够“跌倒”了,再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的“勇敢者”。

其次,这样的孩子还具有诙谐幽默的性格。能够运用语言化解危机,为自己、也为别人寻求“解围”的途径。

正如斯密森曾在一本杂志中所言:“儿童在入幼儿园时就已经能够理解并使用讽刺技能了。”

约翰·海曼教授也曾指出:“幽默讽刺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第一语言。”

有网站研究显示:“幽默感是儿童终身发展所依赖的重要工具。具有幽默感的儿童比起其他同龄人更加快乐、乐观、自信,而且能够更加妥善地处理(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争议。”

其实,“幽默的用处很多。它能让孩子保持心情愉悦;鼓励孩子们随机应变;推动孩子们多维思考、培养批判思维;能消除不良情绪,减少抑郁;更别提幽默所引发的大笑有助于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从而改善大脑功能。此外,幽默还能缓和孩子负面情绪的集中爆发。”

更有研究表明,“幽默感强的人比不具幽默感的人更加富有创造力”。

尽管幽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但通过后天学习、培养也能获得。

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书中说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学习幽默语言的过程。作者说:通过他们夫妻两人悉心的引导和培养,两个孩子都具有了极强的幽默感。

姐妹俩不仅可以在任何对话中谈笑风生,她们非常清楚如何抛出话题、如何恰如其分地回应,更知道如何调和朋友之间、亲子之间对话的气氛。

教育孩子们学会幽默讽刺的技巧,主要还是要把握好在日常生活中开玩笑的时机和场合。从小事入手、从家庭开始。在开始之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演练几遍,让孩子们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等孩子们完全掌握了幽默要领,就可以让他们独立与外界沟通。

所以,作为家长,与其追求“完美”教育,不如培养孩子“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能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才是他们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03. 与其费尽心思让孩子远离手机,不如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有人说,科技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事实上,毁掉孩子的不是高科技,而是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监护。

其实,高科技产品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开阔孩子视野、增长知识;用不好,则会给孩子身心带来伤害。而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护

就像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里说的:“家长的职责是划定界限,要让孩子清楚科技产品的适用范围及其正确用途。”

大家一定见过这样的画面,父亲手里拿着手机,而五岁多的儿子,正守着iPad 在看动画片小小的手指在上面熟练地滑动,看来已不是玩一天二天了。

然而,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不愿意出去找小朋友玩,也不爱参加户外运动,就喜欢猫在家里,和那些“不会说话”的电子产品为伴。

这成了父母的心头之患,家长焦虑担心,害怕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子产品,家长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既然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那么,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显然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作为家长只要事先定好规矩,控制好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就能有效防止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当孩子初次接触电子产品时,家长就要给孩子立规矩。比如每次最多只能看20分钟。时间到了,就要让孩子停下来,而不是任由孩子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给孩子定规矩这一点很重要,当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就知道不管多好看的动画片,时间到了就不能看了。

同时家长的监管也要跟上,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家长就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当孩子遵守规定,就要给予鼓励。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就要取消孩子玩电子产品的资格。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接受了这种模式,以后也就不会陷入太深。

反倒是那些图省事的家长,孩子玩,自己也不在旁边监督。而是任由孩子自己玩,结果孩子沉溺电子产品,影响了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后果,其根源还在家长身上。

作为家长,不仅要控制孩子玩手机、iPad的时间,还要做到让孩子当着家长面玩,这样,由你给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看的内容,以防止孩子接触“儿童不宜”的画面。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陪伴很重要。只要父母用心、严格把控,通过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就能知道孩子的状况。即使孩子玩手机、iPad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反,通过玩电子产品,既增长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也能让他们从小接触到最新的高科技产品,这对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结束语:

事实上,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然而,能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的父母却并不不多。当大多数父母看见身边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优秀时,内心的焦虑、焦躁之情油然而生。于是,父母带着深深的焦虑,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让他们把身边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丽莎·舒格曼的《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是送给焦虑中父母的一本书。作者以自己十几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针对5—8岁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18个教育误区。目的是帮助家长们走出焦虑情节,真正地远离育儿烦恼,改善亲子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帮助和陪伴孩子成长,同时也实现自我成长。

全书列出了18个“锦囊妙计”,当你面对孩子的“顽劣”感到头痛时,当你感到自己教育孩子“力不从心”时,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的书里,都有令你满意的答案。

家长们只有放弃 “养育”出完美孩子的奢望,才能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循序善诱,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充分享受“慢成长”的快乐。

正如作者在书中提醒家长们的:“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养育’出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具备自我调适能力,能够勇敢、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所有挑战的孩子;父母能够传授给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后可以重新站起起来,然后再继续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下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有哪些,很多大可不必,不知有你吗?
怎样才能避免孩子抗拒入园,缓解分离焦虑
家教不当易引发儿童“心病”
如何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苏德中:缓解父母焦虑 让幸福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从教育焦虑到童年恐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