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癌专家说:癌症并不都能预防,有些致癌因素可能还会传染

先来看一组数据:

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太吓人了)

我们国家癌症的发病是从40岁开始高起,40岁以上的人占了所有癌症发病率的94% (敲重点,40岁以上的人啊)

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看来还有得救)

这组数据真是有点吓到了编辑部的大小朋友,我们立马联系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的徐志坚主任,请这位防癌专家给我们出谋划策,如何应对目前肿瘤高发的现状。

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国内外有很多研究表明,烟酒刺激、熬夜、久坐、不良饮食结构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癌症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徐教授总结道,生活中最核心的是做到六不:不熬夜、不吸烟、不久坐、不吃“好”、不吃咸、不乱来,以此消除相关危险因素的持续作用。

不熬夜、不吸烟、不久坐、不吃咸,大家都很清楚是什么意思。不吃“好”怎么理解呢?指的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多吃大鱼大肉,不要过度依赖精制食物如精炼油、动物源奶、精制糖类食物,而是要吃得杂一些,多用植物蛋白来代替动物蛋白,每天吃够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而且颜色越丰富越好

“不乱来”,一看就懂,就是别滥情,“啪啪啪”节制点,否则癌症容易找上门来。

·少吃饭多运动

就日常饮食方面,徐教授建议多吃素,可以吃坚果来补充不饱和脂肪酸,从植物蛋白里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蛋白。

一顿饭吃1/3~2/3饱就可以,只要感觉不饿就行。”徐教授笑道,但是我们国家很多人都做不到,每顿饭都要大鱼大肉,不吃好像就嘴亏了,中国人吃的基因太强大了。现在国家在提倡少油少盐少糖,希望以后能倡议“少吃饭”。

徐教授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古人一天都只吃两顿,从宋朝以后才慢慢改成一天吃三顿。他和内分泌科的医生探讨过,实际上早晨起来吃一顿,然后下午四五点钟再吃一顿,营养均衡一些,蔬菜水果保持充足,有利于控制一天的总热量,也不会因为晚餐吃太多影响睡眠,这样的饮食安排其实是最理想的。

·少熬夜早睡觉

说到睡眠,徐教授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成年人应该一天保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每天不要超过晚上12点睡觉,一超过12点就算熬夜了。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不但可以恢复体力,还可以纠偏修复DNA。

长期熬夜不但伤身,还会增加许多疾病的患病风险,其中就包括癌症。早在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已经把“熬夜倒班”定义为2A类致癌物(即很可能致癌)。更多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经常熬夜能增加风险的癌症类型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卵巢癌等几乎所有癌症类型。

体检可有效发现早期癌症

除了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健康体检也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各类癌症。实际上,大部分癌症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即使有症状,也不是特异性的表现。徐教授明确表示,大部分肿瘤早期发现不是靠症状,而是靠体检。

老百姓可以咨询医生,根据您情况,比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家族史、其他危险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等,考虑做哪些体检项目的筛查。

·肺癌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肿瘤死因第一位。

如果你是50岁以上,经常吸烟,有家族史,有长期密闭工作环境经历、接触苯类、石棉类化学物质等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直至74岁。现在做一次低剂量CT并不贵,不到200元。

徐教授补充道,以前我们说90%的肺癌和吸烟有关系,但现在查出来的结果是,肺癌患者有一半都不吸烟,这其实也和生活方式、所在的环境、烹饪模式等等有关。

·胃癌

现在很多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得上胃癌了。这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

长期单一饮食、高盐饮食、刺激性强饮食(如长期爱吃麻辣食物)、久坐、熬夜、长期工作压力大的人群,并伴有相关的胃部症状如胃胀、腹胀、上腹部隐痛、顽固性打嗝、大便习惯及形状发生改变,并且体检中发现胃蛋白酶原或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阳性的人,建议每年都要做一次胃镜检查。没有上述症状和因素的人群,45岁以上也要做胃镜检查,如无问题,两三年复查一次

徐教授提醒,根据检查结果,需与专业医务人员沟通后确认筛查间隔。

·乳腺癌

乳腺癌居女性发病率第一位。乳腺癌筛查的方法主要有乳腺X线、乳腺超声、乳腺触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前三种叠加筛查的话,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

一般风险女性建议:45~69岁,强烈建议进行规律性筛查;40~44岁,应有机会接受筛查;年龄<40岁,推荐不接受规律性筛查。如果有早发乳腺癌家族史,且有基因突变高危风险的女性,筛查起始年龄可提前至35岁。

徐教授还着重提到,有三类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较高,一是初潮来得早的人;二是一生未生育的女士;三是绝经后的女性。这三类人群需警惕,应定期体检筛查。

基因检测并不适合所有人

针对当下比较流行的防癌基因检测,做了十多年防癌工作的徐教授认为,基因检测的适应症要把握好,不是所有人都鼓励去做,只有5%~10%的人适合做,这些人一般都有家族遗传史。

因为大部分人检测出来的易感基因,并不意味着将来就会得癌,检测结果反而会给受诊者造成心理恐慌。此外,我们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去降低这些癌症的高发危险性,只会给受诊人徒增烦恼。

“对某些重点癌症进行机会筛查,提高早诊率或检出率,降低这类疾病的死亡率。” 徐教授预测,如果未来能把防癌体检的标准纳入到健康体检这个体系里,形成更规范的防癌体检或者更标准的防癌体检手段,将会是未来一个比较好的预防癌症的措施,对全国整体癌症防控有益。

日课问答

章先生:体检显示正常,几个月后却查出患有癌症,问题出在哪里?癌细胞会隐藏自己不易查出来吗?

徐教授: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与肿瘤的癌种及对应的生物学行为,癌变点、临床可探知点、筛查间隔等有关。

通俗地说,以生物学行为为例,有些肿瘤相对比较温和,生长较缓慢,但有些侵袭性很强,生长快速。体检主要为了尽早发现相对温和的肿瘤,比如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等,这类癌症占比较高。

再以癌变点为例,一个肿瘤长成到临床可探知的大小可能要七八年时间。在此之前做的体检,以目前的医学检查技术无法查到。但可能过了半年,恰巧到了这个肿瘤的癌可探知点,在临床上就可以检查到了。

此外,也与体检使用的设备、医务人员的专业性及他们对肿瘤的认识和体检结果的解读等都有关。

何女士:家族中有几位长辈先后因癌症去世。特别想知道的是,癌症会传染吗?

徐教授: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

临床上也存在一些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 遗传性癌症。遗传性癌症容易导致一家好几人得癌,比如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视网膜母细胞瘤、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癌等,都是可能产生遗传特性的癌症。

2. 家族聚集性癌症。临床上没有发现癌症遗传性基因,但是在一个家庭中出现两个或以上同一种或不同种的癌症患者。

3. 共同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比如家庭相近的饮食结构、作息习惯、居住环境等,也可以带来这个问题。此外,也有一些其他原因。

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癌症具有传染性。可以非常肯定的是,癌症是不会传染的,与癌症患者拥抱、握手等都不存在任何传染风险。

不过,某些致癌的生物危险因素可能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比如HPV、幽门螺杆菌等。这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关注这些致癌的生物危险因素。

吴先生:癌症到底能不能都预防呢?

徐教授:不是所有的癌症都能预防,但很多癌症确实可以预防。

1. 通过病因预防,比如控制吸烟,可以减低肺癌、胃癌、胰腺癌、喉癌、乳腺癌等发病几率;

2. 通过疫苗注射可以降低宫颈癌和肝癌的发病;

3. 通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进,可以降低结肠癌、胃癌、食管癌的发病;

4. 通过“三早(早发现早诊早治)”,可以降低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等等。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癌症的3个“1/3”原则:

第一个是,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

第二个是,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第三个是,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看完这组数据,是不是觉得阳光都灿烂了许多呢。只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定期的健康体检,就可以减少七成左右的患癌几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防癌,要改变生活中的这些坏习惯!
慢跑是防癌首选运动
体检都正常还会得癌症?想防癌,要做这些检查才行
权威肿瘤专家:防癌体检该这么做!
癌症谣言已成“大杀器”
体检没问题就不会得癌吗?太多人被误导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