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论语》子张篇第十七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平常时候,人不可能来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在父母死亡的时候罢!”


钱穆说


致,尽其极。人情每不能自尽于极,亦有不当自尽乎极者。惟遇父母之丧,此乃人之至情,不能自已,得自尽其极。若遇父母丧而仍不能自尽其极,则人生乃无尽情之所,而人心之仁亦将撕灭无存矣。


南师说


这是用曾子的话,说明学问的道理,这里又提到丧事,他说,据我当年听到夫子(指孔子)说“人未有自致者也”。这是一个问题了。自致是自动自发,就是说自动自发的人几乎是没有的,虽然有这个心情,但很难构成有恒的行为,而能够达到最后目标的很少。这个话看起来很空洞,但孔门的道统比较注重内心自省的修养,这也是求学问仁的中心。所以这句话就是说,一个人很难做到自己肯责备自己,乃至由自己内心的反省,而到达了圣人的境界,这是很少的事例。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一件事,都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出于不得已,完全出于主动的很少,例如有一件事——打牌,三缺一的时候,还跑很远的路去拉一个人,这是出于自致。但以心理学来研究,这也不是出于自致,因为打牌这个娱乐就不是靠自己来的,而是靠几个人凑合成一种环境而影响来的。所以真正由自己内心自发,自致,达于仁的境界,的确非常少。严格的说,一定要讲,哪一件事情是比较自发的呢?曾子便引用孔子的话“必也亲丧乎!”一定说起来,只有父母死了的时候,内心真觉得悲哀,那种悲哀是自然的,可以勉强说纯粹是自发的悲哀。但是注意“必也”两个字,就是“勉强、一定、硬是要说的话”的意思,实际上那种悲哀,有时候也是迫于不得已,而并不是真情。(所以说中国古文,虚字里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因此一个人内心的情感与良心,真正能自发自致的毕竟太难。这节书看起来很简单,如以心理学、哲学来看,可发挥的地方太多了。


傅佩荣说


这段话是曾参引述了孔子的话,孔子说人平常很少有显露真情的机会,进入社会之后,有时候你不敢用真感情,跟别人来往都客客气气的。因为越真诚跟别人相处,你可能就会受骗上当,久而久之就会与人稍微保留距离。所以孔子希望学生们学诗,《诗经》是文学作品,里面说的都是真诚的情感的表现。孔子在这里说我们会在父母过世的时候显露真情,不要在乎别人对你是不是尊重,假如别人对你的长辈尊重,那是比对你尊重要好多了。所以人有时候要想到自己的生命有源有本,要懂得报本返始,要有感恩的心。这段话虽然很短,并且是曾参引述孔子的话,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编者悟


自净其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老人张口闭口就是这两句话
傅佩荣:经典为什么值得反复读?我也是经历过了,才体会到其中深意!
《论语》里让我感触最深的10句话
《人生感悟荟萃: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12.各有道路,互不干涉
《礼记》问丧原文及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