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爸”:怎样当父亲,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网上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很多孩子们对父亲不尊重,爱理不理,却极其尊崇孝顺他们的母亲?」

    首先,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在孩子幼年时期

    因为,幼年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尚未得到发展,对是非对错的观念也尚未形成,此时,他们的行为多数是在单纯地模仿自己的父母;

    更重要的是,幼年的孩子没有生存能力,天然地需要倚仗父母才能活下去,因此即使遇到极其严苛暴躁的父母,孩子也只会在心理恐惧,而不敢反抗。

    那么,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敢于表达自己的好恶?甚至公然反抗自己不认同的父母?

    据我观察,大概是青春期,或是青春期前期,一般从12岁左右开始。

    孩子只是对父亲不尊重,爱理不理,却极其尊崇孝顺他们的母亲,这说明孩子本身有孝道和感恩之心,基本可以排除道德品格方面的问题。

    哪些父亲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 尊重源于理解,理解需要时间来沉淀,无数个亲子的瞬间构成了你们的亲子关系

    《奇葩说 第五季》有一期辩题:「 奇葩星球新规定,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时就被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吗?」

    颜如晶说,她跟爸爸语音1分钟都会觉得尴尬,她都不知道要怎么度过12个小时的独处,因为爸爸不了解她,她也不了解爸爸,所有爸爸的事迹都是通过妈妈嘴里知道的。

    很显然,彼此缺乏了解的亲子关系一定是疏离的,而这种疏离不是一天形成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些爸爸一天天的忙工作、忙应酬、陪朋友、……就是没空陪孩子,渐渐地,父亲在孩子心中就变成了一个远远的影子。

    小茜嫁给了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新婚起初那两年他还常常回家,小茜接连生下两个女儿后,她先生的公司上市,他越发忙碌了,国内国外地飞。

    “孩子成长变化最快的这几年,他完全缺席了。说来难以置信,昨天他跟我们娘仨视频,他竟然能把两个女儿给认反了,又不是双胞胎。”

    “那孩子们岂不是很难过?”我说。

    “那倒还好,对孩子而言,'爸爸’只是个称谓,孩子们从来没有说想他,也从不需要他。”小茜说。

    孩子内心真的不需要爸爸吗?我看着眼前乖巧的姐妹俩,想到颜如晶的一段话:

    我们也许会因为从小缺少陪伴,而合理化“不需要陪伴”这件事情,但是当孩子长大,当我们和父母之间出现分歧以至于彼此无法交流时,我们才明白,小时候那些被错过的重要瞬间,组成了如今横亘在我们和父母之间的鸿沟。

    此刻,我隐约看到这父女之间的那条鸿沟。

    对于小姐妹而言,参与她们生活最多的,事无巨细照顾她们的就是妈妈,她们能感受到妈妈的爱,看到妈妈为自己的付出,长大以后,尊崇孝顺是情理之中;而爸爸呢?眼下她俩甚至觉得保姆阿姨都比那个“陌生人”可亲得多呢。

    “连续剧错过了可以补,但孩子这一生的连续剧错过了,以后就永远看不了了”。

    ❁ 尊重源于认同,认同源于身为父亲日常言行的点点滴滴

    有些爸爸,孩子倒是常常能见到,他一天天的起床就吃饭,搁下碗筷就出门,回家葛优瘫,从没想过给妻子搭把手,手机比亲孩子更亲。

    李诞说: 爱可以培养, 恨也可以, 如果爸爸不回来, 我还可以想象, 觉得他可能挺想我的。如果他真回来了, 坐在那儿,我可能就能断定, 他是真的不爱我。

    颜如晶在【正方结辩】的一番话,喊出了孩子的心声——

    时间是衡量爱的最好方法,因为时间最公平,全世界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你要证明你爱我,请把你的时间给我。不给我时间,你就不叫爱我

    在父子关系中,母亲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

    ✍ 强势母亲+懦弱父亲

    《都挺好》中,苏母在家中一言九鼎,说一不二,苏大强懦弱、自私、没有担当。

    苏母为了大儿子出国读书卖房时,他冷眼旁观;

    苏母为了二儿子结婚又要卖掉女儿的房间时,他在母女俩的“战争”中逃了;

    苏母重男轻女,苛待女儿时,在任何一个女儿需要他声援的时刻,他都躲开了;

    在二儿子屡次欺负妹妹时,这位父亲也从来没有吭过一声……

    “苏大强”式父亲,人微言轻,也不愿为子女担当,他的存在就像一个影子,只是存在,却无法取暖,无法依靠。

    强势如苏母,她好是对儿子真心付出过的,她过世时,被她百般疼爱过的二儿子哭得声泪俱下,而三个孩子中,有谁打心里尊重过这位父亲?我想没有。

    ✍ 强势父亲+溺爱的母亲

    还记得几年前的电影《新警察故事》吗?吴彦祖出演的角色家境殷实,母亲溺爱无度,父亲强势且暴力,他长成为一个极端叛逆凶残的匪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复他那位当总警司的亲爹。

    还有一种父亲,家庭暴力、打妻骂子,孩子心里深深地同情母亲,而仇视父亲,这种家庭也是较常见的。

    这样的爸爸如何获得孩子的理解?又凭什么得到孩子的认同?尊重?不存在的。

    ✍ 隐形父亲+受害者心理的母亲

    一些父亲角色缺位,或许是因为忙,或许是因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作崇,照料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重担都落到母亲身上,久而久之,母亲生中生怨,时常在子女面前吐槽抱怨父亲。

    受害者心理的母亲用语言建起一道屏障,孩子按照母亲描述的样子去理解和看待自己的父亲。

    曾经有位网友说,母亲不断地告诉她,父亲懒、自私、冷漠……以后千万不能嫁这样的人。

    直到母亲去世后,父亲看她一人照顾孩子很不忍,主动提出要来帮忙。起初她非常忧虑,因为在她心里,父亲就是一个自私的老头,无事献殷勤,恐防有“诈”,但又苦于没有拒绝的理由。

    相处一段时间后,她深深地自责,她说,我突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对父亲的误会竟然这么深。他性格寡言少语,对孩子却极其细心疼爱,她最后说“父爱如山,大爱无言”,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相处,我怕是要因为母亲的怨恨,而错怪父亲一辈子了。

    如何重建父慈子孝的家庭亲子关系?

    1. 爸爸的回归

    傅首尔在《奇葩说》的舞台上,说到为什么爸爸每周必须至少有12小时陪孩子?

    因为这样,“母亲的心理平衡了,家庭和谐了,孩子得到了陪伴,中年妇女的心理恢复了健康,消失的父亲回家了,抱怨的妈妈快乐了……”

    2.母亲要成为父子(父女)关系的润滑剂、粘合剂

    一些父亲心中有爱,但是不善于表达,为了家庭拼搏,工作忙确实不得已,作为妻子首先要理解,不抱怨,同时开解孩子,让孩子更多的体谅父亲,才能更有助于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

    《小欢喜》中,刘静说话有条不紊,不急不缓,即便是生气时也能保持理智,很有同理心。

    她从不埋怨,不情感勒索,更不会冷战,她用自己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改善季胜利与季杨杨的关系,她情商之高,总是几句话就能解开父子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她是倾听者,另外一个方面作为母亲的她,在中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缓冲左右,为孩子架起了桥梁,让这个原本充满火药的家庭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如果真的是有一个家庭暴力的父亲,或许带着孩子离开,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

    感谢阅读全文。

    我是宸妈愫愫,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育儿路上,难免有困惑,抱团成长,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欢迎关注@愫说育儿,欢迎互动,欢迎点赞。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我对你的爱,无条件
孩子跟爸爸不亲的家长注意了!父子/父女关系必须尽早改善,否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新时代,父亲角色的重新定位
亲子阅读 老爸别当“软肋”
孙云晓:做好父亲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也是男人成熟的标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