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略论毫针浅刺针法

在针灸临床上,有需深刺取效,亦有只宜轻浅而刺可获效者,除了因证而施,常因施求部位所限或某些针法是以刺皮部为目的而必须用浅刺针法者。一般对于浅刺所用手法往往视为简易,实为谬误。兹就浅刺法之源流、常用手法以及针刺形式,作一初步探讨。

1 《内经》浅刺针法简析

  综观针灸医学的发展,就针刺方法来说无疑是随着针刺工具的改进而发展的。《内经》九针的规范使针刺操作和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为针灸医学奠定了基础。其后虽经历了唐宋时期的重灸轻针学术倾向和金元明时期的重视针刺手法,直至近代发展创新了不少针法,但基本上仍沿袭着《内经》九针时期的刺法。笔者认为,如以深刺和浅刺两大类来概分针刺方法,《内经》的九针和26种刺法中,用于浅刺的工具和针法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也有十分重要的理论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浅刺针具:《内经》九针中除了锋针、铍针、员利针、长针和大针,其余四种即针、员针、针、毫针都是可应用于浅刺的针具。并指明九针的不同应用范围,《素问.针解篇》“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九种针具分别适用于对不同组织的刺激,而针皮(包括揩摩体表和刺络泻血)是主要针刺形式之一。
1.2 总结了5种浅刺针法:《内经》中共载述了26种刺法,其中5种属于浅刺法,即“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扬刺者,正内一,傍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情大者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表者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半刺者,浅内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这五种刺法都是以浅刺皮部为目的,并以毫针为主要针具来操作,对后世应用毫针浅刺起到了典范的影响。
1.3 从理论上阐明浅刺法的作用:《素问.皮部论》专篇论述皮部与十二经脉,皮部与卫气的关系,络脉隶属于皮部以及刺皮部与刺络的应用等等,使浅刺法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关于浅刺的作用机理,《内经》是从经脉和营卫学说来加以阐明的,认为“皮者,脉之部”“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明确指出皮部乃是十二经脉所辖属的一部分,又是络脉的分区并形成了网状的分布,是人体御病和调治疾病的重要部位。故“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素问.皮部论》)又指出“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素问.针解篇》),刺皮部可调肺阳而驱部。在应用营卫学说来说明皮部的功能和浅刺皮部的治疗作用方面,《素问.痹论》指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灵枢.本输》)因此“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从上述经文中应领悟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浅刺乃取皮气而调卫气阳气,与深刺的取经气而调营气阴气,两者的作用完全不同,是故有“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之明训。

2 元明时期毫针浅刺法

  元明时期是继《内经》之后在针灸医学史上发展至鼎盛的一个阶段,也是针刺手法有许多创新的一个时期,虽其针法主流是以毫针深刺为主,创立了烧山火、透天凉以及三才法、飞经走气等操作十分精细的复式补泻手法,但在浅刺方面,特别以毫针为针具的浅刺法,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创见,择要举述如下。
2.1 辨证施针以抉择针刺深浅:人体皮肉筋骨脉五体应五脏,故刺达应刺之部位以求效,原是《内经》整体观之本义,明代很多针灸医家在应用脏腑经脉内外表里相关理论来指导临床时十分注重辨证施针,如杨继洲引丁德用语谓“人之肌肉皆有厚薄之处,但皮肤之上,为心肺之部,阳气所行,肌肉之下,为肝肾之部,阴气所行也”,“入皮三分,心肺之部,阳气所行。入皮五分,肾肝之部,阴气所行”(《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并引申了《难经》“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之说,在辨别病位所在的同时“更观元气厚薄,浅深之刺犹宜”,“脉缓者,浅内而疾发针,脉滑者,疾发针而浅内”(《徐凤.金针赋》),十分注重辨证而抉择施针刺之深浅。
2.2 阐述深刺浅刺的不同补泻作用:认为刺深与刺浅即是一种补泻方法,并从营卫的内外出入和气机开阖来阐述深浅不同刺法的补泻意义。如元.滑寿《难经本义》指出“营为阴,卫为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各有所浅深也,用针之道亦然。针阳,必卧针而刺之者,以阳气轻浮,过之恐伤于营也。刺阴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气散乃内针,不然,则伤卫气也。”说明针刺的深与浅,不仅作用不同,手法操作亦相异。杨继洲则进一步演绎《内经》的迎随、开阖补泻法以说明浅深不同刺法的补泻意义,“但凡针入皮肤间,当阳气舒发之分,谓之开。针至分肉间,当阳气封固之分,谓之阖。”“补者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益其虚也。泻则从营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营气迎之于前而泻”(《针灸大成.南丰李氏补泻》)。
2.3 毫针浅刺法的广泛应用:《内经》言刺法,较少述及具体手法。《针灸甲乙经》等腧穴专著则又以主要以腧穴定位和主治范围为主要内容,对某一腧穴的刺灸法仅说明刺几分、灸几壮而已。金元明时期医家不仅在刺法上创立不少补泻手法,并能在结合腧穴应用方面作较具体的说明,如杨继洲谓“凡欲行阳,浅卧下针,循而扪之,令舒缓,弹而努之,令气隆盛而后转针,其气自张布矣,以阳部主动故也”(《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确是经验之谈。而盛行于元明时期的透穴针法中,以毫针浅刺透穴的方法,在金人何若愚,元代王国瑞、窦汉卿,明代徐凤、吴等著作中都有较多记载,其中尤值得研究的是上述医家应用沿皮浅透法,并非仅施用于头面手足皮薄肉少之所,在躯干腰腹肌肉丰满之处亦用浅刺法,如吴《针方六集》中有“针肾俞,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针灸内篇》载述明代针灸家凌云在针关冲、少冲、大敦等穴,“针入一分,沿皮向后三分”;针肺俞、肝俞和腹部期门、带脉等穴“入针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显然是根据“刺阳部者,从其浅也,刺阴部者,从其深也”这一纲要而施行的一种针法。同时,从腧穴学的角度去研究,这一时期的刺法也拓展了对俞穴定位和功能(亦即穴法)的认识。

3 毫针浅刺手法和针刺形式

3.1 适用于毫针浅刺的5种手法:毫针浅刺的进出针、捻转针等手法虽大致与一般毫针刺法相同,但浅刺法入针浅,在针刺角度、方向和取气等方面与直针深刺的要求不同,故手法略异,兹介绍5种浅刺的手法。
  俯(仰)掌持针法:以拇食中3指持定针柄,用1.5寸毫针时以无名指抵住针身,用1寸毫针则以拇食指持针,以中指抵住针身。在与穴点皮肤呈15~30°角进针时,持针之手取俯掌式,拇指正垫于针柄与皮肤之间,如因患者与术者的体位而适用仰掌式,则以中指垫于针柄与皮肤之间。此与一般毫针深刺的要求扶针以直不同。进针时运用手腕之力或结合指力捻针刺入。
  推法:取上述持针法进针后,以拇食2指持针柄,用腕力向前缓缓推进,一般可不加捻转针,以便体察其针下的松紧度,如针尖部似有障碍感或紧滞感,应调整方向和深度,当推至应刺深度,略提转针,觉针下不紧不松无痛者为适度。
  弩法:当推至应刺深度以后,如针下过于空滑或久留针后需加强刺激者,用拇食指紧持针柄,中指压住针身,3指同时用力作一按一松谓之弩。
  抽法:用弩法而仍针下空滑者,以拇食指紧持针柄,迅速地作小幅度的往上往外抽提,是谓“抽气”,随抽而复向下按,谓之添,按以添气。
  点按法:凡皮薄肉少或需直刺而宜浅者,用拇食中3指持针,以无名指抵住针尖相近处,一般露出针尖0.2寸左右,先轻置于穴点上,随即使动指掌之力向下点按,因有无名指作垫,故按压时适为予先露出之针尖长度。当按压进针后继续用指掌之力一按一松,针尖一上一下如蜻蜒点水之状,宜反复施行或结合捻转手法以强刺激。
3.2 毫针浅刺的6种形式:毫针浅刺法有单穴浅刺和组穴浅刺两种基本形式。
  单穴浅刺法有沿皮刺法(《内经》中称直针刺),如针印堂、攒竹等穴,用挟持押手,引皮乃刺之;毛刺,又名点刺,如刺二间、三间等穴以及在治疗皮痹时选取病灶范围内阿是穴作点刺;浮刺,斜刺而浮之,如针列缺透太渊治咳嗽胸痛,针迎香透四白治面肌痉挛。
  组穴浅刺法,也称浅刺与深刺结合刺法,以邻近穴组合而用,如扬刺,一名围刺,正内一而傍四,如治头巅痛取四神聪透百会,在百会穴用直刺,四神聪四穴均沿皮透向百会穴;傍针刺,直刺一而傍刺一,即一针直刺深刺而另一针作浅斜刺,如治陈旧性腰痛,直刺肾俞穴并傍取志室穴;齐刺,直入一傍入二,即一针直刺深刺、两傍各浅斜刺,如治发热咳嗽取大椎穴深刺,再傍取大杼穴作浅斜刺,此法在督脉穴与夹脊穴同用时较常用。
  以上仅就应用毫针为针具的浅刺法作粗浅之探讨。古代的刺络泻血以及近代的梅花针、皮内针、揿针、小宽针和以刺皮部为主的头针、腕踝针等都属于浅刺类针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略论毫针基本手法与平补平泻及平针法
予非“神针”是予“神”针——吴善斋针灸落英掇拾
内经针法
张缙临床经验(对针灸感兴趣的建议收藏慢慢看)
《中医刺灸》(全本)
[转] 针灸入门练习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