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胸椎调整手法
、胸椎的特性和病源:
(一)胸椎的X先底片测绘诊判法
 
1、  沿着椎体T3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
2、 沿着椎体T10的后面向上画上延长线。</P<p>
3、 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个对顶角,正常的胸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43度。
如果大于43度表示胸椎曲线太弯(Flexsion)了。
如果小于43度表示胸椎曲腺太直(Straight)了。
(二)特性和病源:
1、颈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上肢,腰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下肢,但是胸椎(T1-T4)的运动神经却支配上肢和下肢。
2、胸椎的12块椎体,也有12条肋骨附在椎体的旁边,使脸椎只能做少许的旋转。所以在矫正时,不必锁定(Lock),只作‘完全伸展’(fullstretch)即可。
3、移位的情形以T6-T12最为常见。
三、诱发胸椎病变及疼痛的主要因素:
(一)‘胸肋关节’(Costo-Vertebral Joint)和‘小面关节’(ApophysealJoint)的功能障碍(disfunction)是反射疼痛的主要源地。
(二)脊椎两侧的肌肉和韧带的伤害(sprain)引起局部疼痛。
(三)椎间板突出压迫神经根套,引起内藏病变。
(四)头晕、头痛和颈部的后侧痛,是由T2到T7引起的。
(五)触痛点(tenderness)和硬块(stiffness)大多会在T3-T4和T4-T5之间发现。
(六)T4是上胸反射痛的主要痛源,要特别注意。
(七)T9-T12为下胸的痛源。
(八)T12-L1为腰臀的痛源。</P<p>
(九)椎体破裂引起的病症,可以拖三个月之久。而肋骨破裂引起的病症,只有三个星期之久。在此期间无进一步的伤害时可自行痊愈。
(十)上胸疼痛常与颈部的病源(Cervical Lesions)的关系。
四、胸椎的检查
(一)检查各胸椎的横突情况:(如图7-2)
1、病人伏卧,不可歪头,使整体脊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医师立于床边,用双拇指在脊椎的两侧逐一按压横突,并注意这两个同时下按的拇指那一个较高(应该两个指一样平,才是正常)。
(二)检查各胸椎的关节是否受限:(如图7-3)
1、病人坐姿,将靠近医生之手臂弯曲,并将手放在头后。
2、医师的一手经病人的腋窝之下方,放在病人的颈后;另一手的拇指放在棘突间。
3、在医师向外旋转病人上身的同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关节的活动是否受限。
注:此法可用在低胸或高腰的检查。
(三)检查各胸椎间的肌肉情形:(如图7-4)
1、病人坐于床后,双足踏在地上,双手相交叉置于颈后,双肘相并于胸前。
2、医师一手抓紧病人的双肘,使病人前弯或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触诊棘突间的肌肉活动,即可触知各椎体是否受限。
(四)检查各胸椎棘突的反应:(如图7-5a及7-5b)
病人伏卧,横推棘突。此法最为有效,可谓上列三项触诊法的结合。
五、胸椎关节的舒缓:
(一)胸椎关节的舒缓手法:(如图7-6)
1、病人伏卧,在胸或腹下放一枕头,以便使棘突露出。
2、医师站在病人的侧方,双手拇指重叠按在棘突上,向外侧推动棘突。
3、推6-7次即可。
注:如果脊椎向右侧弯,医师也可以采取此姿式,用其左手的手掌抵住向右侧弯,适常在25°以下,都是用此手法矫正脊椎侧弯。
(二)胸椎关节的推拉舒缓手法:(如图7-7)
1、病人伏卧,胸下最好垫一枕头。
2、医师立于病人的一侧,双手的拇指左右交互的顶牢上下相邻(如T5和T6)的棘突。</P<p>
3、一拇指向左推,另一拇指向右推。病人的皮肤上不可涂油。
注:此舒缓亦可用于腰椎关节。
(三)胸椎两侧肌肉横向的舒缓手法:(如图7-8)
1、病人侧卧,面向医师,头下放枕头,以保持颈椎与胸椎在一条水平线上。
2、医师的前臂放在病人的身上,拇指固定在病人的肋骨上,以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施力,并从棘突的下方向上抓渤棘突,手指用力向肌肉的深层压,然后再向上抓,并沿脊椎推行,(皮肤上应该先涂一层凡士林软膏,以免伤害到皮肤)。
(四)胸椎两侧肌肉缝向的舒缓手法:(如图7-9)
1、病人起伏,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前方,医师的左手握住病人右手的肘上方,向上向内拉,使病人的上半身产生向上向内的旋转。
2、医师右手的拇指深压脊椎的棘突(向两侧的肌肉)自高T椎向低T椎(如T3向T9)方躺推压。
注:为使病人舒适,病人的头侧转向右方,并在舒缓的部位涂上凡士林,以免因磨擦伤到皮肤。
六、胸椎矫正手法:
(一)重点提示:
1、做背部胸椎的矫正手法时,要配合病人的呼吸,在病人吐气完毕时实施。
2、切记用力适量、不可过猛,尽量避免伤及肋骨。
3、要在关节‘完全伸展’开(Full Stretch)的情况下,才能用矫正的手法。
4、随时准备一个结实的垫子,当实施仰卧或伏卧矫正时使用。
5、当实施‘前后直压’式(俗称‘铁板烧’)矫正的手法时,对瘦弱的病人,其胸前应抱一个枕头,以免压痛。
6、使用矫正的手法的目的是在消除关节的僵硬(ftiffness)和肌肉的紧张(tension)。
7、医师紧紧将病人抱住,视为一体,减少彼此碰撞。
(二)胸椎T1、T2、T3的立式矫正手法:(如图7-10)
1、患者立在床边,医师立于其背后。</P<p>
2、用毛巾卷一圆筒,置于痛椎(T2)的下一椎体(T3)上。
3、患者双手手指交叉,置于头后,医师双手自患者腋下,穿过抓紧患者的手腕。
4、在患者吐气完毕时:(1)医师用胸部向前顶毛巾筒,同时(2)双手向上向后推患者双腕,(3)双脚脚跟离开地面,用脚掌踏在地上。
上述(1)、(2)、(3)的三个动作是同时发力的,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三)胸椎T2-T3伏卧式矫正手法:(如图7-11)
以T2和T3的关节僵硬,而且左侧有紧张的肌肉为例。
1、病人伏卧。
2、医师立于病人头顶外。
3、使病人头后仰(即上抬),并使病人的头以下巴立于床上为支点。
4、医师右手的豆状骨紧紧的压在病人T3的右侧横突上。
5、医师左手将病人的头向人的左侧推,推到极限时试试看有无硬端?
6、叫病人缓慢深呼吸,当吐完气时,再接下去做。
7、在极限上右手豆状骨固定在病人右侧横突上;左手向病人的左侧突然轻快发力,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C1和C2的矫正,不必采用“锁住”(Locking)的矫正法,所以病人的颈椎要保持中直(Neutral)的姿势,不可前弯(Flexion),不可后仰(Extension)也不可侧弯(Sidebending),是一个纯粹的旋转(Pure rotation)矫正手法。
b.倘若病人向右旋转疼痛,即可向左矫正。
c.双手可以稍微用一些牵引(向医师方向拉)。
(二)C1,C2,C3的矫正手法:
1、拇指矫正法:(如图6-19)假设右侧颈椎不适,向右旋转有疼痛感,则应向左侧非痛侧)旋转矫正。
1)病人仰卧,将头转向左侧(非痛侧)。
2)医师站在病人头的后方。左手托着病人的脸腮;右手(矫正手)的拇指顶住被矫正椎体的横突上,食指在颧骨下缘,小指在下巴之下缘。左右两手肘尽量弯曲,使两臂几乎在一直线上。
3)将病人的头向外旋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是否卡住之意)?
4)若没有硬端,即用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拇指在极限上向病人眼睛的方向发力。力要轻(约5磅之力)、要快。不到极限决不发力,切记!
b.突破极限2~5°即可,超过5°即造成伤害。
c.右手拇指在发力时,左手微微将病人的头抬起少许,有些侧弯(side bending)的意味。
(三)C3-C6的矫正手法:(如图6-20)
1、中低颈矫正注意事项:
1)C3以下到C7的颈椎矫正,需要锁住(Locking)。
2)锁住的技巧与原理:
a.利用侧弯(Sidebending)和反方向的旋转(Rotation)即可将要矫正的颈椎锁住。</P<p>
b.用颈椎的小面关节(Articularfacet)的平面作为施力的方向。换言之,矫正手的前臂与病人的小面关节在同一个平行线上。
c.锁定之处是在受限的神经根的下(前)一个椎体的棘突上。
2、仰卧矫正手法:(如图6-20)以右侧颈椎异常为例: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的侧方(患侧)。
2)医师左手抓住病人的下颚,用手臂托住病人的头。
3)医师右手食指B处部位(参考第三章,图3-1)抵住殿堂的颈椎棘突,并轻轻的左推,于是形成向右侧弯。
4)双手将患者的头向左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若没有卡住,在左手牵引情况下,右手则顺着右手臂的方向(小面关节的平面)瞬间轻快的用力,闻声即完成矫正。旋转度以不超过2~5°为限,以免造成伤害。
3、坐姿矫正手法:(如图6-21),以释放C4神经,右侧为不痛侧(为例)。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不痛的一侧。
2)医师下手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抓稳病人的第四颈椎。
3)上手小拇指紧紧地爪稳病人的第三椎棘突,并向右旋转到极限。
4)在极限上试试看有没有硬端‘卡住’?若没有卡住,即向右上发力,闻声音即完成矫正。不可超过2~5°,以免造成伤害。
(四)C3-C8的矫正手法:
1、仰卧食指矫正手法:(如图6-22及6-23)此手法可用于C3-C8的神经根异常的矫正。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上方,并将左手的食指B的部位(见图3-1)抵住要释放的神经根的上一个颈椎的棘突旁(例如要释放C4,就把食指B处抵住C3的棘突旁),左手放在病人的耳后和枕骨后。
2)将病人的头慢慢地抬起,颈后的肌肉也就慢慢的拉紧。当拉紧的感觉到达食指时,就停止向上抬头。
3)此时左手食指轻轻用力向右推,形成向左的侧弯。</P<p>
4)在食指紧紧顶住棘突时,双手抱住病人的头向右旋转到极限,锁住。
5)向着小面关节的平面方面(朝大拇指的方向)瞬时轻快施力,闻声即完成矫正。
2、仰卧小指矫正法(手刀式):(如图6-24)假设要释放C5的神经根,痛侧在右侧。
1)病人仰卧,医师蹲于痛侧。
2)医师的左手托住病人的左腮,并使患者的头向左旋转。
3)医师的右手(矫正手)的小指及其掌根部,顶在C4的椎体的棘突上,和左手同时轻轻的用力把病人的头向左侧(不痛侧)转到极限。
4)试试看是否有卡住的感觉?如果没有,就可以准备发力了。
5)医师左手微微地向手方向弯曲病人的头,在牵引的情形下,医者之右手瞬时轻快发力(旋转度在2~5°内),即可听到“卡“的一声,这时候就完成矫正。
七、颈椎C2-胸椎T2的‘均抗’(isometric )手法:(如图6-25)均抗法(isometricmethod)是专家们消除肌肉病痛的好方法。
1)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侧旁。
2)医师左手拇指和食指跨在要被矫正颈椎的下一个颈椎的横突上,(例如要释放C4,就把拇指和食指跨在C4的横突上),为固定手。
3)医师的右手抱住病人的头部在胸前,又将右手的小指抓紧在要被矫正的C3颈椎横突上,并将病人的头向医师转到极限,此为矫正手。
4)在此极限上,病人向外施力旋转,同时医师施以向内旋转的阻力,将头保持在原位置,此即称为‘均抗’(Isometric)。
5)在均抗后,双方放松,稍停后医师再把病人的头继向医师转到一个新的极限,在此新的极限上再重复上项的手法做均抗,连做6~7次即可。
八、颈椎神经的殿堂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症状:
(一)第1颈椎神经(C1)的异常:主管椎动脉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功能。
1、病症——头痛、偏头痛、失眠、高血压、健忘、怠倦、焦燥、耳鸣、眼花、呕吐、作梦、发汗、发烧、发冷、心悸、喉哑、呼吸。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在C0-C3间。</P<p>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下反躯干以两肩胛之间。
3)反神经筋反射痛:在头的顶部。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0-C1有压痛点。
2)在枕骨肌肉(Suboccipitalmuscles)有缩短(shortened)僵硬(stiffness)及触痛(tenderness)。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Manipulation technique)
(二)第2颈椎神经(C2)的异常:主管下巴及咽喉和声带的神经。
1、病症——眼疾、盲视、斜视、耳疾、糊语、鼻窦炎、鼻过敏、重听、舌下腺、癫痫、声音沙哑、耳痛、头晕、头痛、耳鸣。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耳后,有时向下反射到两侧肩胛骨之间。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脑之中部(包括前额,眼,鼻,嘴)及后颈。
3、运动受限——左右旋转受限,且有痛端。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1-C2有压痛点。
2)提肩肌(Levator scapulae)和枕骨肌(Suboccipital muscle),或斜方肌(Trapeziusmuscle)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P<p>
7、矫正手法——
(三)第3颈椎神经(C3)的异常:主管肩部和横隔膜的神经。
1、病症——牙痛、鄂痛、颜面麻痹、湿疹、无法张大口、粉刺、恶心、呕吐。
若C3和C4两两神经根异常,则有以下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胆管、肩膀无力、呼吸困难、肩膀酸痛。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向上反射到枕骨,向上反射到T5、T6、T7及T8。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2-C3有压痛点。
2)提肩肌、枕骨肌和斜方肌有无力和缩短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四)第4颈椎神经(C4)的异常:主管咽喉、声带、横隔膜、颈部肌肉。
1、病症——咳嗽、打哈啾、声音嘶哑、咽喉腺膨胀、甲状腺、鼻塞、弱视。
若C3-C4的神经同时受压迫,下列各器官会出现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
2、痛徵——
1)局部痛:颈椎下半部呈急性或慢性痛,痛区在C3-C7。
2)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第5及第6胸椎。</P<p>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肩的前后。
3、运动受限——向左侧弯曲(Left Sidebending)或向右侧弯曲(Right Sidebending)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3-C4有压痛点。
2)提肩肌、斜方肌和颈  转肌(Rotaors)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八)第8颈椎神经(C8)的异常:主管食道、气管、心脏和指尖。
1、病症——斜颈、口吃、心脏、食道、气管、指尖麻木。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7和C8的两侧,有压痛点。
2)局部反射痛:肘部痛、五十肩、臂部痠麻。
3)皮神经筋反射痛:在前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麻痛。
3、运动受限——
1)手指弯曲困难。
2)后仰有些压迫感。
4、检查方法——
病人采坐姿,医师一手按病人的头,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C7和C8的两侧,有硬块或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第七章  胸椎
一、胸椎神经的分布及其病症:(如图7-1)
胸椎神经病变
 
T1 气喘、咳嗽、气短、呼吸困难、肩膀手臂痛、手软无力、膀胱、胃痛、鼻塞、心肌梗塞、心肌梗塞、肺功能不良、血管壁神经、冠动脉、头 骨调整、胆管异常、肾藏障碍(眼、耳、支气管、肺、心肝、胸膜血管、运动神经)</P<p>   
T2 心脏功能、胸腔、咳嗽气滞、肩膀硬化、手麻痹、喘、心筋、鼻塞、糖尿病、心肌梗塞、胆、甲状腺、食道机能、松果腺、下垂体、腺之机能、大动脉、脾脏(支气管、心脏、肋间神经、胸膜、血管运动神经)   
T3 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血管或器官堵塞、感冒、不安感、手软无法支力、肩膀下痛、心脏、心脏衰竭、大肠、膀胱(支气管、肺、心、肝、胸膜、肋间神经)   
T4 黄疸痛、疱疹、癣、背部硬化、心绞痛、鼻塞、咳嗽、胆管狭窄、小肠、右肺、心脏呼吸、胃痛、脑下垂体(肺、民脏、胸膜、肋间神经)、神经过敏、脑之保全中枢   
T5 肝炎、易倦、胸部疼痛、低血压、血液循环不良、背部硬化、关节炎、大肠、食道、重大病症必开之椎、胃大弯、空肠、左胰藏(肝、脾、胃、乳腺、胸膜、横膈膜、肋间神经)、食道炎、大肠经、左右卵巢、前列腺   
T6 胃病、胃痛、胃灼热感、呕吐、消化不良、口内火气大、背痛、胸部疼痛、左高血糖、痔疮、 肠、胆、左精神分裂、右低血糖(肝、脾、胃、胸膜、横膈膜、肋间神经)内耳疾、胆经、视觉异常、幻沉、痴呆   
T7 胃炎、胃痛、胃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口臭、痔疮、左上脾、肝、心、体温平衡、代谢异常、味觉变化、肾藏机能退化、十二指肠、心包状狭窄(肝、胆、脾、胃、胰藏、肋间神经、腹膜) 内障、咽头炎、耳鸣症候群   
T8 肝病、呕逆、胸闷、糖尿病、频尿、抵抗力弱、毛发成长、小肠经、小肠、中毒反射点、门脉、肝藏、桡骨筋反射、低血糖症、甲状腺、不孕症、冷感症、尿失禁、乏力、下痢、子宫倾斜、骨多孔症、水头症(脾、胃、胆、副肾、胆管)   
T9</P<p>    
 过敏症疹、麻疹、水痘、喉干、身体手脚冰冷、左副肾、胆、小肠、扁桃腺、喉痛、嘶哑、迷走神经、强烈头痛(胰藏、副肾、小肠、血管运动神经)恶寒感、肺部异常、硬膜门闭塞、甲状腺低下、肝藏逆压、结肠异常   
T10 肾炎、肾亏、易倦、血管硬化、风湿症、干癣、流鼻血、小肠、糖尿病、血友症、胃、前列腺、子宫、大肠、生殖、三焦、生理痛、阳萎症、坐骨神经痛、肺(肋间神经、腹膜、横膈膜、胰藏、脾肾、胆、输尿管)神经质、鼓肠   
T11 皮肤病、湿疹、痔疮、尿血、脸、手、脚肿大、肠加大、血友病、小肠、泌尿、前列腺、子宫、大肠、生殖、三焦、经前痛、阳萎症、流鼻血、心(腹膜、横膈膜、肾、胰藏膀胱、尿管、大小肠)胃酸分泌过多,骨多孔症(L2)大便失禁   
T12 风湿痛、假性甲状腺症、颈部肿胀、食欲不振、小便不出、血友症、痔疮、前列腺、子宫、大肠、内外痔疮、呕气、下痢、流鼻血、肺、狭心症、肾藏下垂、持发性侧弯、唾液缺乏、味觉异常(腹膜、横膈膜、肾藏、尿道、大小肠下垂)神经衰弱 
 
二、胸椎的特性和病源:
(一)胸椎的X先底片测绘诊判法
 
1、  沿着椎体T3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
2、  沿着椎体T10的后面向上画上延长线。
3、 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个对顶角,正常的胸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43度。
如果大于43度表示胸椎曲线太弯(Flexsion)了。
如果小于43度表示胸椎曲腺太直(Straight)了。
(二)特性和病源:
1、颈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上肢,腰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下肢,但是胸椎(T1-T4)的运动神经却支配上肢和下肢。</P<p>
2、胸椎的12块椎体,也有12条肋骨附在椎体的旁边,使脸椎只能做少许的旋转。所以在矫正时,不必锁定(Lock),只作‘完全伸展’(fullstretch)即可。
3、移位的情形以T6-T12最为常见。
三、诱发胸椎病变及疼痛的主要因素:
(一)‘胸肋关节’(Costo-Vertebral Joint)和‘小面关节’(ApophysealJoint)的功能障碍(disfunction)是反射疼痛的主要源地。
(二)脊椎两侧的肌肉和韧带的伤害(sprain)引起局部疼痛。
(三)椎间板突出压迫神经根套,引起内藏病变。
(四)头晕、头痛和颈部的后侧痛,是由T2到T7引起的。
(五)触痛点(tenderness)和硬块(stiffness)大多会在T3-T4和T4-T5之间发现。
(六)T4是上胸反射痛的主要痛源,要特别注意。
(七)T9-T12为下胸的痛源。
(八)T12-L1为腰臀的痛源。
(九)椎体破裂引起的病症,可以拖三个月之久。而肋骨破裂引起的病症,只有三个星期之久。在此期间无进一步的伤害时可自行痊愈。
十)上胸疼痛常与颈部的病源(Cervical Lesions)的关系。
四、胸椎的检查
(一)检查各胸椎的横突情况:(如图7-2)
1、病人伏卧,不可歪头,使整体脊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医师立于床边,用双拇指在脊椎的两侧逐一按压横突,并注意这两个同时下按的拇指那一个较高(应该两个指一样平,才是正常)。
(二)检查各胸椎的关节是否受限:(如图7-3)
1、病人坐姿,将靠近医生之手臂弯曲,并将手放在头后。
2、医师的一手经病人的腋窝之下方,放在病人的颈后;另一手的拇指放在棘突间。
3、在医师向外旋转病人上身的同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关节的活动是否受限。
注:此法可用在低胸或高腰的检查。
(三)检查各胸椎间的肌肉情形:(如图7-4)
1、病人坐于床后,双足踏在地上,双手相交叉置于颈后,双肘相并于胸前。
2、医师一手抓紧病人的双肘,使病人前弯或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触诊棘突间的肌肉活动,即可触知各椎体是否受限。
(四)检查各胸椎棘突的反应:(如图7-5a及7-5b)
病人伏卧,横推棘突。此法最为有效,可谓上列三项触诊法的结合。
五、胸椎关节的舒缓:
(一)胸椎关节的舒缓手法:(如图7-6)
1、病人伏卧,在胸或腹下放一枕头,以便使棘突露出。
2、医师站在病人的侧方,双手拇指重叠按在棘突上,向外侧推动棘突。
3、推6-7次即可。
注:如果脊椎向右侧弯,医师也可以采取此姿式,用其左手的手掌抵住向右侧弯,适常在25°以下,都是用此手法矫正脊椎侧弯。
(二)胸椎关节的推拉舒缓手法:(如图7-7)
1、病人伏卧,胸下最好垫一枕头。
2、医师立于病人的一侧,双手的拇指左右交互的顶牢上下相邻(如T5和T6)的棘突。</P<p>
3、患者双手手指交叉,置于头后,医师双手自患者腋下,穿过抓紧患者的手腕。
4、在患者吐气完毕时:(1)医师用胸部向前顶毛巾筒,同时(2)双手向上向后推患者双腕,(3)双脚脚跟离开地面,用脚掌踏在地上。
上述(1)、(2)、(3)的三个动作是同时发力的,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三)胸椎T2-T3伏卧式矫正手法:(如图7-11)
以T2和T3的关节僵硬,而且左侧有紧张的肌肉为例。
1、病人伏卧。
2、医师立于病人头顶外。
3、使病人头后仰(即上抬),并使病人的头以下巴立于床上为支点。
4、医师右手的豆状骨紧紧的压在病人T3的右侧横突上。
5、医师左手将病人的头向人的左侧推,推到极限时试试看有无硬端?
6、叫病人缓慢深呼吸,当吐完气时,再接下去做。
7、在极限上右手豆状骨固定在病人右侧横突上;左手向病人的左侧突然轻快发力,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四)胸椎T1、T2、T3的伏卧式矫正手法:(如图7-12)
1、病人伏卧。
2、医师站在健侧,把右手拇指顶在错位胸椎的棘突侧旁,医师的左手掌放在病人的头部的左后方。
3、医师的左右两手互相交叉用力,将病人的头向右推到极限。
4、在极限上,医师的右手拇指突然轻快发力。此时医师的左手要用相反的固定力量,才能使右手指达到矫正目的。
(五)胸椎T3-T8的压肩矫正手法:俗称‘提肋压肩跪膝法’(如图7-13)
1、病人仰卧,使脊椎躺在医师的大腿上,疼痛(或受限)的脊椎置于医师的膝顶部。
2、病人的双手置于枕骨后侧,十指交织在一起。
3、医师的双手穿过病人的双臂,然后牢牢地抱紧病人的肋骨。愈靠近脊椎愈好。
4、利用大腿向上的力,双肩向下的力,将背部肌肉完全伸展。
5、医师的双手向上提肋骨,双肘向下压双肩的同时,医师的身体向后向下突然发力,即可听“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六)胸椎T2-T4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上胸铁板烧’(如图7-14及7-15)
1、病人仰卧,双肘垂直,双手指交织,置于颈后靠紧下巴,肘端部份尽量互相靠紧。
2、医师的右手握成‘赞美手’(如图7-14),放在错位的椎骨位置上。
3、医师的左手和腕控制着病人的双肘头端,稍微向病人脚部方向施压。
4、医师的前胸压牢在医师的左手和腕上,亦即牢压在患者双肘的顶端。
5、当病人吐完气时,突然下压,即可听“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七)胸椎T4-T7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中胸铁板烧’。
1、抱颈平行肘式:(如图7-16及7-17)
1)病人仰卧,双手手指交织于头后,双肘肘端相叠于胸前。
2)医师的右手握成“杯形手”(如图7-16),置于错位的椎体下方,(鱼际在椎体右侧的横突上)。
3)医师的左手,握住病人肘端的前下方,以控制病人胸部,当医生的左手(在上手)和右手(在下手)在一条直线上时,并在病人吐气完毕时,突然用力下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2、抱胸重叠双肘式:(如图7-18及7-19)
1)病人仰卧,双臂重叠置于胸前。
2)医师的右手握成‘手枪手’(如图7-18),置于错位椎体的下方,(鱼际在椎体的右横突上)。
3)医师的左手压住病人的肘端的上方,当上手和下手在一垂直线时,又在病人吐气时,突然下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八)胸椎T5、T6、T7提肩式矫正手法:俗称‘拉腕提肩顶膝法’</P<p>
1、病人坐在床边,双腿放在床外,双手手指交织,置于头后。
2、医师的双手从病人的双腋下穿过,并抓住病人双手的手腕。
3、医师膝头顶住病人脊椎受限关节一椎体,(例T6、T7关节受限,膝头则顶在T7棘突的下方)。
4、医师用手臂调整病人的上身,感觉紧张的肌肉,到达T6和T7时,请病人吐气。
5、当病人吐气完毕时在医师的膝部顶住T7椎体的同时,医师抓住病人的双腕向后向下拉,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九)胸椎T3-T12垫指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横突指压法’
1、病人伏卧,全身放松。
2、医师立于患者左侧,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的指端分放在受限的椎体左右横突上,(例如T6和T7的关节受限,食指的指端放在T6的左横突上,中指的指端放在T7的右横突上。
3、医师的左手豆状骨垂直地压在右手的两个指端上。
4、当病人吐气完毕时,医师的左手利用上身的体重,突然透过豆状骨下压中指和食指的指端,即可听到“卡”一声,完成矫正。
(十)胸椎T4-T12双豆状骨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双手相叉法’(如图7-22a及7-22b)
1、病人伏卧,全身保持放松。
2、医师站在痛的一侧,尽量靠近患者的臀部。
3、医师用交叉手(cross-hands)将左右两手的豆状骨,放在痛椎(假设为T6左侧痛)的左横突上,和上一椎(T5)的右横突上(如图7-22b)。
4、病人深呼吸后,在病人吐气将完毕时,双臂垂直,用上身体重突然下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十一)胸椎T7-|T12直压式矫正手法;俗称:低胸铁板烧(如图7-23)
1、病人尽量坐在床边缘,双腿放在床上;双臂左臂在下,右臂在上)上下重叠。瘦弱者其胸前可抱一枕头,以免造成疼痛而影响效果。</P<p>
2、医师立于床边,面向患者脸部,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左手和在病人颈有背处,右手握成‘赞美手’(见图7-14),放在错位的关节处,使脊椎在后指与食(中)指之间。
3、病人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抱着病人逐渐向后慢慢倒下,当病人身体压到医生的右手时(也是病人吐气完毕时),医师利用其上身的体重,突然向下施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1)病人双臂上下平行相重叠,而不是左右相交叉。
2)双师的前胸紧紧地贴在患者的右臂上(病人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人视为一体,减少碰撞。
3)把病人的头转向其左侧,以免造成两头相碰。
4)取掉一切头饰,耳环、眼镜、假牙、发夹……等,以免矫正时造成伤害。
(十二)胸椎T8、T9、T10坐式矫正手法:(如图7-24)
1、病人坐在凳子上,双手手指交织于头后。
2、医师立于病人身旁,左手拇指向外抵在T9的棘突右侧,右手抓住病人的左肘。
3、前弯(flex)患者的身体,当紧张的肌肉感觉到T9时,即向左侧弯(left sidebending)。当紧张的肌肉再度到达T9时,即向右(向内)旋转(rotation)。此旋转的力与抵在T9棘突上的力相反,随即完成矫正。
(十三)胸椎及腰椎垫指直压棘突矫正手法:
1、胸椎垫压棘突矫正手法:胸椎T2-T12都可以用此法。
以矫正胸椎T7为例(如图7-26a,7-26b,7-26c及7-26d)
病人伏卧,医师将右手拇指横放在胸椎T6的棘突的后下方(图7-26b,7-26c)左手垂直,并将豆状骨压在右手的拇指上。在病人吐气快完毕时,突然向下施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矫正胸椎时,以T7为例,千万不可放在患椎T7的棘突顶上或后方,应放在前一椎T6棘突的后下方(如图7-26c),顺着椎间板平面的倾斜度施压即可。(如图7-26d)</P<p>
2、腰椎垫指压棘突矫正手法:以矫正腰椎L3为例(如图7-27)
病人伏卧,医师的左手拇指就横放在患椎L3的棘突的前方(如图7-27箭头所示),顺着椎间板平面的倾斜度施压即可,而不可将左手拇指放在患椎前一椎的棘突后下方,这就是垫指压棘突法在胸椎和腰椎上的差异。
(十四)胸椎神经异常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其症状:
注:按照J.F.Bourdillon的胸椎分类,将C7-T4分为高胸,T5-T10为中胸,T11-L1为低胸,特此说明。
1)T1,T2,T3,T4皮神经节反射区:(如图7-28b及7-28c)。
2)局部痛:在T1,T2,T3,T4两侧的肌肉有僵硬,绷紧的触感,且有压痛。
3)局部反射痛:
T1:手无力,肩膀疼痛,手臂内侧酸痛。
T2:手麻痹,肩膀僵硬,心胸痛。
T3:手软无力,脖子痛。
T4:心胸痛、肋间神经痛、反射到臀部痛。
T2,T3,T4神经异常会反射到前胸或肋间。T4-T5可治耳聋及上胸痛。</P<p>
3、运动受限——
1)T1神经异常,手指张开困难。
2)T2椎骨移位,即产生落枕的疼痛。
3)T1,T2,T3,T4任一椎骨向后旋转,其同侧的肩部必上升。
4、检查手法——病人伏卧,用食指及中指,分别在脊椎的两侧,由C7向下按压到T6,先检查棘突(Spinalprocess)的高低是否一致?是否在一直线上?再检查两侧肌肉有无硬块、绷紧、损伤、肿胀、触痛之处。其检查手法(参考第100~101页)
5、舒缓手法——舒缓前应先用热毛巾热敷患处15~20分钟。
其舒缓手法(参考第101~105页)
6、矫正手法——应先做 髂关节(SIJ)的矫正,再做患处矫正,然后再做颈椎C1和C2的矫正。此举的目的的不仅释放在刺激的患处的交感神经,同时要刺激副交感神经,使其恢复正常动作。T1,T2,T3及T4的矫正手法(参考本章第107~111页);及兄弟椎疗法(参考第33页)。

   3、检查方法——病人伏卧,先检查其棘突的高低是否一致?是否在一直线上?再用食指与中指,分别在脊椎的两侧,由上(T4)向下(T9)按压,寻找两侧肌肉有无硬块、绷紧、损伤、肿胀、触痛?或有关节受限的地方。</P<p>
4、舒缓手法——
5、矫正手法——
及兄弟椎疗法
(三)低胸(T9,T10,T11,T12)神经异常:(如图7-30a,7-30b,7-30c,7-30d)
1、病症——
T9:过敏症、麻疹、手脚冰冷、水痘、喉干、排尿量少、小便白浊、肾亏、小肠、肾上腺。
T10:风湿、血管硬化、肾炎、肾亏、尿血、癣、水肿、小便量少、小便白浊、大肠、肾藏、盲肠。
T11:皮肤病、湿疹、痔疮、脸手脚肿大、小便不出、糖尿病、肾亏、尿血、肠消化不良、大肠。
T12:风湿、气痛、不孕、小便不出、颈部肿胀、食欲不振、甲状腺、膀胱、肾藏、大肠。
T8-L1神经异常:则有肾上腺病症。
T9-T11神经异常:则有小肠、横结肠病症。
T10-L1神经异常:则有大肠、前列腺、尿道病症。
T10-T11神经异常:则有卵巢、睾丸病症。
T11-L2神经异常:则有肾、输卵管病症。
T9:主管:小肠及肾上腺的神经运作。
T10:主管:肾藏、盲肠、大肠的神经运作。
T11:主管:肾藏和大肠的神经运作。
T12:主管:肾藏和大肠及膀胱的神经运作。
2、痛徵——
1)T9,T10,T11,T12皮神经节反射痛区:(如图7-30b)</P<p>
2)局部痛:在T9,T10,T11,T12脊椎两侧的肌肉有僵硬、绷紧、压痛和关节受限的感觉。
3)局部反射痛:
a向下反射痛到腰及腿。
b下腹部疼痛(如图7-30c及7-30d)。
3、检查主法——病人伏卧,先检查棘突的主低是否一致?是否在一直线上?再用食指和中指,分别在脊椎的两侧,由上(T8)向下(T12)按压,触诊两侧的肌肉有无硬块、绷紧、损伤、肿胀,或有关节受限之处。
4、舒缓手法——
5、矫正手法——
及兄弟椎疗法
 
(一)脊椎侧弯Scoliosis
脊椎侧弯分为两种:一为结构性能超群(Structural)的,是先天的,是不易矫正的。另一为功能性(Functional)的,是后天的,是容易治疗的。
矫正的适当年龄:通常女孩在16岁半即停止骨骼的生长,男孩在18岁时停止骨骼的生长,所以女孩在16岁半以前,男孩在18岁以前为最适当的矫正年龄。
百分之七十的侧弯患者为女性,大多数都向右侧弯曲,因而右侧较左侧突出,右侧肋骨变成突弯,左侧肋骨变成平坦,棘突向左侧歪斜。
侧弯发病时期:从出生到三岁,尤以婴儿在一岁时发病较多。大部分的侧弯患者,是在十岁以前被发现的。
一般侧弯患者平均每年增加1~2度,而每怀一次孕过后,侧弯孕妇即增加5~6度。
正常人的肺活量(Lung Capa-city)是4.03L±20%,而严重的侧弯患者,其肺活量仅为1.49L而已。
大约在70%的侧弯病例中,贴衣(BRACE),能成功的阻止了侧弯的继续恶化,贴衣应该每天穿着23小时,运动时也应该穿着。</P<p>
每隔三个月,贴衣就该调整一次,每隔半年就应该照一次X光,以便了解侧弯的情形。为可靠起见,患者应该穿贴衣2~3年。
侧弯的等级:
1、轻度:在25°以下,用手矫正即可痊愈。
2、中度:在25°~30°之间,要用立安达(LEANDAR TABLE)矫正床,矫正后,即需穿贴衣。
3、高度:在60°以上者,要开刀动手术,但在60°以下的侧弯,我们反对开刀。
(二)脊椎侧弯的矫正:
1、患者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前弯腰。
2、若侧弯的弧度变小,则是功能性,容易矫正。(如图7-34)
3、若侧弯的弧度不变,则是结构性,不易矫正。(如图7-34)
4、在25°以下的侧弯,可利用下面的方法矫正。也可以用利安达(Leandar Table)矫正床来矫正之。
5、超过26°到60°之间则需要用利安达矫正床矫正。原装的固定带和矫正带是丝质的宽带。本人在数百个临床经验上所发现的经验是:用松紧的固定带和矫正带极为有效(如图7-33)
6、利安达矫正床的使用步骤:
1)矫正前先热敷10~15分钟。
2)将矫正带安置在侧弯最突出的地方。
3)上胸(T1-T6)因为受两侧肩胛骨的影响,使用固定带效果大为降低时,就要加用拉颈椎的动作。
4)机器矫正的时间约10~15分钟。
5)每周至少矫正3~4次。
6)矫正完毕后一定要穿贴衣,否则刚刚矫正的地方又会回到原来(未矫正)的位置上去了。</P<p>
第八章:肋骨
一、肋骨的检查:
(一)上肋骨(Rib 1、2、3、4)的检查:(如图8-1)
1、病人仰卧,医师的手平放在病人的胸前,把食指的指尖放在锁骨内端的下方。
2、请病人深吸气,观察不舒服的一侧,即可找出毛病。
3、请病人先稍微吸气即做彻底的呼(吐)气,也可找出有问题的一侧。
(二)中肋骨(Rib5、6、7、8)的检查:(如图8-2)
1、病人坐姿,医师立其内侧。医师一手的食指尖与中指尖置于病人外侧的肋间;另一手拉病人外侧的肘,使病人的上身向医生方向(即向内)旋转。
2、医师在病人上身向内旋转的同时,在肋间的食指尖与中指尖即能触知病源的所在。
(三)低肋骨(Rib 9、10、11、12)的检查:可比照中肋骨的检查方法。
二、肋骨的舒缓:
(一)肋骨前端的舒缓:(如图8-3)
1、病人仰卧,有时背下放枕头。
2、医师立于患侧,一手握紧病人的手腕,向头顶方向拉出;一手的小指和掌侧,压住肋骨的内端,并固定之。
3、嘱病人深深吸气,在吸气快完的同时,医师握腕的手向前拉,按在肋骨内端的手向下压,即完成舒缓动作。
4、重复做5~6次即可。
(二)肋骨后端的舒缓:(如图8-4)
1、病人伏卧,头转向患侧。
2、医师立于病人的头顶外,一手握患侧手肘上部;一手的拇指按压在肋骨内端关节之处,并固定之。
3、在病人深深吸气快完的同时,医师握肘的方向内(向医生)和向上拉,使产生一些旋转;而医师按压在肋骨内端关节的拇指向外向下固定住,即完成舒缓。
4、重复做5~6次即可,每一椎都要依次舒缓。
(三)肋骨两侧的舒缓:(如图8-5)
1、病人伏卧,胸前(下)放一枕头。
2、医师立于病人头顶外,面向病人的足部,双手垂直,按压在脊椎两侧的肋骨上。
3、病人吐气快完时,医师柔和的下压,做5~6次即可。
4、此动作可以从肩部,依次向腰部做去。
三、肋骨的矫正手法:
(一)重点提示
1、肋骨错位时,究竟应该先矫正错位的肋骨?还是先矫正与此肋骨有关边的椎体呢?这是一个惹人争议的问题。依本人所读过的书中,大多数赞成先矫正椎体,然后再矫正肋骨。
2、病人吸气困难,多半是由第一、第二、第三肋骨错位引起。吐气困难,多半是帐经五、第六、第七肋骨错位引起。倘若吸气和吐气都困难,是由第四肋骨错位引起。
3、很多医生误把肋骨错位导致的疼痛当做是心绞痛。打针、吃药、拖了几十年,最后还要开刀,真是人间一大悲惨的事。本人在以往曾遇到过如此遭遇的病人多达10人左右,在决定要开刀的前几天被矫正两三次即痊愈,从刀下超生!
(二)肋骨1到肋骨5(Rib 1-Rib 5)的矫正手法:(如图8-6)
1、病人仰卧,将右手肘放在前额上。
2、医师的食、中指的指尖,放在第一肋骨和第二肋骨的关节处。
3、请病人尽量向上抬头的同时,医师的下手(左手)的手尖扣紧肋骨关节面,向下(脚)的方向和向外的方向拉出;而右手则从额前在有抗力的情形下,,推过病人的头顶直向床面上去。
4、如此重复做5~6次即可。
(三)肋骨4到肋骨7,及肋骨7到肋骨12(Rib 4-Rib7及Rib 7-Rib)的‘平手’矫正手法:(如图8-7)
1、医师右手采用‘平手’(如图8-7),若合用,如图7-17胸椎T4到 的矫正手法,则可以矫正肋骨4到肋骨7的错位。
2、若医师右手采用‘平手’(如图8-7),若合用,如图7-23胸椎T7到 的矫正手法,则可以矫正肋骨7到肋骨12的错位。
(四)肋骨4到肋骨7(Rib 4-Rib 7)的矫正手法:(如图8-8)
1、病人伏卧。
2、医师面向病人立于床旁。
3、左手豆状骨压在错位的肋骨靠近脊椎之处,顺着肋骨的方向施压;右手的豆状骨则压在错位椎体对侧的横突上,做垂直的施压。
4、在病人吐气完毕时,双手同时施压,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左手豆状骨施力的方向,最好顺着肋骨的方向。
(五)肋骨10到肋骨12(Rib 10-Rib 12)的矫正手法:(如图8-9)
1、病人伏卧。
2、医师面向病人立于床旁。左手抓住病人左侧髂骨的前缘(Asis);右手的手掌根顶住错位的肋骨。
3、医师的左手逐渐向上向内拉,形成旋转运动,此时右手手掌根稳稳的“顶住”(against)错位肋骨的内端(即肋骨关节靠近脊椎的‘肋端’(cost-transversejoint)。当旋转运动到达极限,及病人吐气完毕时,右手向下顺着肋骨的方向突然发力,可感觉到“卡”的一声,即完成矫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骨整脊的基本手法介绍——第2部分
奇效经筋正骨整脊疗法秘传——有缘得者珍之
解密整脊手法的绝密手法
手法秘诀--------密中密
胸椎疼痛的推拿正骨治疗
神手医师【腰??腿??病】六步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