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晋江招才引智——推动农村创业创新集群发展

近年来,晋江通过招才引智,大力推动农村创业创新集群发展。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等高端人才参与农村创业创新,综合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生态涵养功能、旅游观光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晋江市设立1000万元农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高素质农业农村“双创”团队38个、大学生经营规模农场50家,实现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万元,同比增长9.2%。

 


一、搭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打造资源聚集高地

一方面,搭建孵化共享平台。建设创意创业创新园、国际工业设计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福大晋江科教园等科技创新载体,为农业农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提供空间。全市拥有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场地面积超1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创业项目200个以上。

 


另一方面,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与省内外11所高校签订农村双创合作协议,成立“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晋江创业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晋江工作站”、“福建农林大学晋江研究院”,重点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层次、高规格的战略合作。与福建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创业创新平台,成立“福建省农科院专家(晋江)工作站”。 

 


二、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一方面,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政策。以优越的政策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出台《晋江市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配套出台优秀人才认定标准、加快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项目若干意见等优惠政策,实施青年人才“生根计划”,建设人才公寓,落实优秀人才10项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反哺农村”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百生百村”乡村志愿服务等活动,从2018年—2020年,每年选派百名大学生服务农村建设,逐步引导“双创”人才向农村集聚。实施青年设计师驻村计划,聘请10名设计师在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开展陪伴式服务。

 


2017年以来,晋江共组织1653人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52人,确认农民助理技师资格67人、农民技术员资格12人。此外,晋江还协调福建省农学会来晋召开专场职称评审会,分别有15名、14名农业自主创新创业者获得中级、高级职称任职资格。

 


三、开展农村创业创新活动,营造激情创业氛围

一方面,开展农村创业创新竞赛。2017年以来,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海峡杯”现代农业创意创新大赛,征集海峡两岸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意创新作品179件,12家风投公司参与对接,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开展“五微五营双创”活动。通过开展“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大学生夏令营、国庆建造营、校园双微创意营、大树微景观工作营、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营”“大学生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等活动,进一步吸引大学生等人员到农村践行创意灵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近年来,共吸引300多支大学生团队、1000多名大学生参与创作了1406个原生态、乡土味的乡村微景观。

 


近年来,晋江通过开展“5515”工程全力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不断优化农村“双创”环境,提升农村“双创”水平,为晋江改革发展大局、为丰富“晋江经验”做出积极贡献。去年以来,晋江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工作经验两度亮相全国。去年4月,晋江市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双创典型示范县;今年5月23日—25日,全国推进农村创业创新现场交流会暨经验推介活动在晋江举行。

 


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五色”产业提质扩面

“农村的首要功能就是生产。”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启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过。要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就得有产业的支撑。近年来,晋江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双创”根本目的,积极扶持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引导有志于创业者投身其中。

晋江从事胡萝卜种植的经营主体达350家

红色产业胡萝卜种植

近年来,晋江农业产业被植入新的发展要素,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福建省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也是全国冬种胡萝卜面积最大的县区之一。

晋江原胡萝卜种植以本地品种为主,品相差、产量低,不成规模。2002年起引进日本“坂田七寸”品种,开始时试验示范面积仅300亩,到2008年,推广种植面积达7500亩,经过多年扩张,到2018年全市胡萝卜种植面积达6万亩,产量24万吨,年产值达6.6亿元,从事胡萝卜种植的各类经营主体达350家,其中具备胡萝卜初加工能力的企业12家。

目前,“晋江胡萝卜”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正着手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衙口花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传承

黄色产业衙口花生

说到晋江的特产,“衙口花生”不得不提。“衙口花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传承,是光绪年间衙口一名以卖花生度日的村民通过悉心研究煮晒花生技艺而加工出来的,其味道独特,主要原料为中琉球花生,适宜在晋江市种植。

经过多年发展,晋江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年产“衙口花生”8000吨左右,年产值约4亿元,现有“衙口花生”加工企业近百家,其中龙头企业2家,产品畅销省内外及东南亚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衙口花生”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品牌价值。

晋江汇聚了50多家紫菜精深加工企业

紫色产业晋江紫菜

晋江是我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坛紫菜加工生产基地。作为福建省十大渔业品牌之一的“晋江紫菜”,其产业基础好、研发能力强、实力雄厚,汇聚了50多家紫菜精深加工企业,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创造出诸多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紫菜加工品牌,年加工、销售紫菜4万多吨,产值20多亿元,占据了全国坛紫菜加工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规模企业纷纷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开发出众多符合市场需求、口味新颖、加工程度高的新产品,如紫菜酥、紫菜卷等,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紫菜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辣椒种植发展迅猛

绿色产业辣椒种植

辣椒种植是新落户晋江的种植产业,种植面积2万多亩,年产值约3亿元。近年来,辣椒种植发展势头迅猛,其中,2017年12月注册成立的以安徽籍来晋农业创业者为主体的闽皖辣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其中的佼佼者。联社共有成员73户,各类设施农业大棚6200多亩,主要以种植泡椒、线椒、黄皮椒、螺丝椒等作物为主,其社内辣椒种植做到“六统一”(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苗供肥供药、统一测土配方、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签订购销合同),实现辣椒从育苗、种植、采后包装到销售一条龙联合合作,极大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鲍鱼文化节展示鲍鱼产业

蓝色产业鲍鱼养殖

鲍鱼养殖业是晋江传统水产养殖业,现拥有专业鲍鱼养殖户158家,年产鲍鱼2000多吨,年产值15亿元左右。近年来涌现出了晋江福大鲍鱼水产有限公司这样集新品种研发、繁育为一体的水产种业公司,年可繁育优质良种鲍苗1500万粒、年产种鲍50万粒。


2017年,晋江福大鲍鱼水产公司入选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水产品专供基地”,选送的皇金鲍更成为元首级晚宴指定用鲍。晋江鲍鱼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产品经营向品牌发展的转变,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扩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吉打造农业农村领域众创空间“星创天地” A04-专题新闻-湖州日报
【农业评弹02|差异化是农业成功的决策力!你做对了吗】
#农村 #农业种植 #现代农业 #农业创业 #农业政策
科技部关于发布《发展‘星创天地’工作指引》的通知
农业部推动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农业农村部推介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