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漯河 “三链同构”实现食品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探索出三链同构、集群协同的农食融合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营业收入2000亿元,带动农户25万,户均增收3000多元。

一、培育产业群体,促进全产业链延伸 

(一)扶持五级订单生产,夯实产业链基础。按照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种优收、优加优销要求,组织食品加工企业、面粉生产企业、种子企业、收储企业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签订“五级订单”。对优质专用、订单品种所需良种给予每亩20元补贴,组织相关金融机构洽谈合作,开发“专项贷”“订单贷”“种子贷”等金融产品。目前,全市发展优质小麦种植115万亩,优质小辣椒常年保持在40万亩以上。

 


(二)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延伸。制定土地、资金、人才扶持政策,支持组建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广泛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联合体吸收龙头企业100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00家,年产值突破900亿元。

 


(三)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拓展。实施“十百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小升规”培育、“小升高”培育三大工程,形成了双汇肉制品、中粮面业面制品、喜盈盈烘焙膨化食品、卫龙休闲食品、中大恒源健康食品、三剑客乳制饮品等6大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的品牌典型。

 


二、打造平台载体,促进全价值链提升  

(一)打造食品研发平台,提升科技价值。搭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84家,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企业自主建设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2个。

(二)打造质量标准平台,提升品牌价值。设立市长标准奖,对主导或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和组织奖补。以标准引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54个、绿色食品品牌35个、有机农产品品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名牌产品4个。

(三)打造食品云平台,提升渠道价值。创新“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成立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创新中心、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漯河分中心,形成大宗粮食电商服务平台,联结各类批发市场50多个,农村连锁超市1400多家,中介组织1500多家。

 

三、打通产业间联结点,促进全供应链贯通 

(一)打通食品和装备制造业联系点,发展食品机械产业。成功发行3亿元检验检测专业园区建设专项债券,规划建成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吸引广东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二)打通食品和造纸产业联系点,发展食品包装产业。着眼食品包装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建设临颍食品饮料包装专业园区,年产各类饮料包装45亿只、占全国市场的1/10,园区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

 


(三)打通食品与宠物饲料行业联系点,发展宠物食品。投资10亿元建成宠物食品科技产业园,引进美国嘉吉20万吨预混料项目,利用玉米提取淀粉和果糖后的副产品加工宠物饲料母料。  

(四)打通食品与物流产业联系点,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物流产业。发挥漯河四方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全市国家A级物流企业24家,冷藏车拥有量占河南省1/4,9家企业上榜全国冷链物流百强,占河南省的2/3。

 


四、食品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漯河升格为省辖市的1986年,全市食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占全市工业营业收入的34.3%;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5.6%,营业收入占全市工业营业收入的59.6%,食品工业主导地位愈加突出。

食品工业门类齐全。我市食品工业已形成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加工、果蔬加工、包装材料、食品机械六大产业链。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1类食品行业中,漯河就拥有18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其中麻辣面制品、肉制品、冷鲜肉等单品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多年来,食品骨干企业群体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3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4.2%;全市销售收入超700亿元的食品企业1家,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食品企业3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食品企业27家。漯河的千亿食品产业集群成为全省重点产业集群,被商务部《商务内参》评为全国百强产业集群。

食品行业名企名牌快速涌现。全市食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拥有河南省著名商标64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7个。食品工业外向度逐步提高,美国嘉吉、可口可乐、中粮集团等15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漯投资兴业。全市引进外资额的60%以上来自食品企业。漯河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业集聚地。我市食品产业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被省政府授予食品安全先进城市、食品安全优秀城市和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等称号,致力打造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五、“三链同构”助力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三链同构”,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助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集群发展,着力延伸产业链。大力招引新项目,青岛欢动宠物食品、正大现代食品全产业链、江苏金羚羊食品“自嗨锅”生产、伟光汇通·漯河食品文化小镇等一大批食品相关产业链项目陆续落地。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十百千”亿级培育工程、工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加速食品企业提档升级。推进食品企业“三大改造”。

 

2020年共实施食品企业“三大改造”重点项目102个,食品行业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体系逐步完善,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实施“六个打通”,在项目谋划上精准发力。以20个专业园区为载体,致力打造千亿级食品产业生态。破解瓶颈制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服务企业周例会制度,每周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坚持高端发展,着力提升价值链。加快全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等建设进度,推动产、学、研协作,一批食品企业联合高校及院所共建研发平台、食品机械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基地等。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强化创新引领。设立市长标准奖,建立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培育检验检测产业。实施“漯河制造”品牌战略,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全市60%的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成功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断强化品牌培育。

 


坚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供应链。围绕“四优四化”和订单化种植、养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源头供应质量。推动小麦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出台《漯河市支持小麦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推进“三链同构”若干措施》,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推动食品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促进三次产业融合。

提高供给效率,搭建会展平台,形成食品产业发展与食博会的良性互动,不断为全市食品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壮大食品电商,实施“互联网+食品”行动,大力扶持“网上厨房”等新型零售业态,打造豫中南现代物流核心区,全国有影响力的冷链物流基地雏形初显。

 


扬帆起航立潮头,乘风破浪新征程。漯河将坚持“三链同构”谋发展,锚定“两个确保”争出彩,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全力争创“五基地五中心”,加速推进“产、城、链、园、人、文”一体谋划,打造产业优势突出、城市魅力彰显、产业链条完整、特色园区集聚、人力资源丰富、食品文化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在加快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征程中奋力出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漯河:探索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调查
三链同构、农食融合!看漯河农业全产业链打造样板
千亿的食品产业,漯河凭“三条链”办成!
这里,中国1/4的馒头,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3/5的汤圆⋯⋯
南阳市工信局:聚力补链强链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漯河:“三链同构”打造绿色食品加工强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