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安吉 做美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


浙江湖州安吉县具有1835年的建县历史,是古越国时期重要的郡县之一,历史名人辈出,如南朝梁文学家吴均、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等。不过这个县让大家知道并不是因为名人,而是诞生于安吉一个小山村的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安吉余村广为人知。

 


安吉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安吉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依托,探索三产联动、城乡融合、农民富裕、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安吉。2020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产值达46.6亿元,游客接待人次1056万、营收21.48亿元。  


一、科学规划,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安吉模式。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运营”。

1、是在精准规划上发力。编制了《安吉县休闲旅游业规划(2011-2020年)》、《安吉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安吉县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初步形成3大中心、10个聚集地的乡村休闲旅游格局。涌现出鲁家村“家庭农场+村+企业”、目莲坞“农户+村+企业”、刘家塘村“慢生活体验区”等创新模式。

2、是在精准管理上用力。率先出台《乡村民宿行业的服务质量通用要求》等地方标准,规范服务。因地制宜制定了《地方消防治安管理办法》。

3、是在精准扶持上聚力每年投入超3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民宿)提升、乡村人才引进等,其中对民宿村落项目按当年开业运营数给予所在乡镇(街道)50万元/个的奖励。

 


二、多业融合,夯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

因地制宜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

1、是打造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大力推进“三大革命”,实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打造县域大景区。

 


2、是厚植文化底蕴。注重农耕文明、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村生活等乡土元素保护,强化经营乡愁、经营文化理念,建立了26个村落文化博物馆,丰富乡村休闲旅游的内涵和人文体验。

3、是强化产业融合。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涵盖研学旅行、农事体验等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唱响“春赏花、夏嬉鱼、秋品果、冬食笋”的休闲农业四季歌。


三、创新突破,充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要素供给。

加强政策引导,激发产业发展的内动力。

1、是创新要素供给。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建设“标准地”以及农业标准地抵押贷款等等举措,县内农业“标准地”实施主体整体授信额度达5亿元。

 


2、是加强人才保障。组织大咖公开课,鼓励参加行业技能比赛,提升从业者归属感和荣誉感。广招贤才,开辟专项条款用以奖补旅游人才。

3、是丰富载体建设。每年举办“过个安吉年”“畲村三月三”等系列特色乡村节庆活动,以“一乡一节”推动本地特色文化活动进入旅游市场。在原生态特色基础上,立足村情,推出乡村品质游内容。如报福镇以“福”文化为主题,在全镇各村打造“休闲报福”、“山水统里”、“民俗中张”等十大不同景致。

 


四、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民

“我们余村没有淡季。”一到安吉,80后农创客边月明就热情地带我们走进他的生态农场。深秋时节,农场的葡萄采摘已接近尾声,但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有2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团前来“取经”。

安吉天荒坪镇余村,曾经环境问题突出。粗放型的矿山、水泥厂,带来就业与收入,却也导致溪流浑浊、青山被毁。2003年,随着浙江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安吉提出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余村也下了狠心,相继关停污染环境的三座矿山、一家水泥厂,但村集体经济收入因此急转直下,从年均300多万元降到不足10万元。

 


  “余村的困惑,也是全县的困惑。”安吉县干部说,太湖污染整治“零点行动”后,县里关停大批造纸、印染等污染企业,拒绝大批化工、建材等项目,从靠山吃山的“竭泽而渔”急转到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县财政预算出现负增长,大家去市里开会没面子,都不敢坐前排。”

 。看到村干部汇报关停矿山、水泥厂时流露出的一丝不舍,针对小山村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两难”的困境, :“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安吉意识到,从传统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不只有'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抱守绿水青山争取金山银山’两条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可以辩证统一。”安吉县委主要负责人说,生态环境问题,最终要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解决。

这些年,安吉县历届领导班子坚守“生态立县”战略。即使在工业发展较突出的天子湖镇、梅溪镇等地,也有一条铁律:对生态不利的项目不上,对环境有害的企业,效益再好也不要。

 


  安吉的传统优势产业,也走上了转型升级的快车道。作为“中国椅业之乡”,安吉全县209家规上椅业企业中,188家是绿色工厂,去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仅0.1吨标准煤,基本不产生废水、不排放废气,今年将实现绿色工厂全覆盖。

  在坚守绿色的同时,县财政收入同步走出“微笑曲线”——2004年8.27亿元,2005年7.81亿元,此后节节攀升,2019年突破90亿元。同期,安吉境内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今年1至8月空气优良率达97.5%。

绿色发展,正重新定义安吉经济。

 


  五、“卖风景”到“卖体验”

  走进安吉,我们惊讶于这个曾以“农家乐”闻名的山区县,竟汇聚了近10个国际知名酒店品牌。

为什么选择安吉?阿丽拉酒店相关负责人说:“这里依山面水的美景,让城市人得以回归自然,对长三角乃至世界各地高端度假客源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归功于安吉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200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后,安吉提出以乡村为突破口,打造美丽品牌。169个行政村一盘棋规划,推进环境整治,实现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13项治理措施全覆盖。同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方案,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上百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令人们流连忘返,最高峰时,拥有2万多个“农家乐”床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近10万。

 


  “对安吉来说,眼光要远一些,发展品质要高一些。”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引导“农家乐”转型升级的同时,他们注重项目评审筛选:纯民宿不鼓励,低端酒店不引进,既要有特色,更要高品质。

旅游产业迭代升级。知名酒店纷纷入驻,就是生动见证。2019年,安吉共接待游客2807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130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88亿元。

 


  “吃住游乐购,几乎所有项目都能在安吉找到。”对外推介家乡时,县文旅局总规划师侯文亮总是很自豪。但这一年,上百个项目看下来,他有了幸福的烦恼:“在挖掘文化资源方面,安吉还有短板。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还有很多文章要做。”眼下,他们计划通过全域规划和开发,打造白茶文化、竹文化、古城文化等生态旅游融合项目。

“卖风景”向“卖体验”“卖生活”转变,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是安吉的新目标。

 


  连土生土长的安吉人,都惊讶于天子湖镇受荣村的蝶变。

两年间,这个小山村引来上亿元投资,水库边造出阳光沙滩,竹林间建起玻璃漂流。今年国庆节,“天空之城”景区惊艳亮相,试运营以来吸引4.5万余名游客,门票收入500多万元。

 


  “我们也一度看不清未来。”村党支部书记董毓芳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受荣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考察的人多,愿意投资的少,觉得村庄位置偏、交通差、前景不明。”

“天子湖镇20个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镇人大副主席李更正说,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看,多的村年均600多万元,少的村仅2000元。其中,13个村一度找不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

 


  一个新鲜事物,在这里孕育而生。2018年,天子湖镇创新发展模式,20个村筹资2000万元,抱团成立天衡公司,每个村占股2%至5%不等。“20个村书记推选7名董事,成立董事会,并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农业、旅游等项目的市场化投资和运营。”李更正说,这一模式,一举破解了乡村发展中缺思路、缺资金等难题。

2019年初,天衡公司在受荣村投资2000万元,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带来了人气,也撬动了工商资本投资建设“天空之城”。公司也驶上良性发展轨道,预算今年底向20个村分红1000万元。

 


  创新,激发绿水青山的活力,还为生态资源增值。

安吉迎宾大道618号,今年6月成立的“两山银行”坐落于此。一改以往碎片化、同质化的资源利用方式,“两山银行”对全县山林、宅基地等进行排摸,经统一资源收储、定向招商、开发运营,将生态资源高效转化为经济效益。

 


  “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对此,上墅乡龙王村村民感受尤为深刻。经过“两山银行”策划、盘活,村里5幢废弃的老屋和27亩废弃竹林,卖出300万元高价,让他们喜出望外。“未来项目成功运营、资源价值提升,村里还将获得额外收益。”村党总支书记张春华说。

  新形式源于新探索,新探索重在解决新问题。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安吉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还在不断丰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越走越坚定,也越走越宽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走在金山银山的绿道上
这是一条多姿多彩的推文01
站在余村,想福成
山不见我,我自向山而行 | 物拉拉乡村旅游安吉余村站,圆满成功
光明文化周末版:寄写绿水青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