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嵬驿之变:唐玄宗、太子李亨和陈玄礼扮演着什么角色?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范阳兼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举兵谋反。这是天宝后期唐朝内部矛盾急剧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收拾这一残局的是太子李享。他在马嵬驿事变中,似乎没有扮演主角,只是匆忙之际带了一支人马奔赴西北,最后主宰了全国的局势。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那是太子李享经过缜密的考虑才决定和玄宗分道扬镳的。

一、马嵬驿之变的主谋

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六月,唐玄宗离京仓皇西逃,行至马嵬驿,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杨贵妃。新、旧《唐书》的本纪,均称此事的发难者为龙武将军陈玄礼。但有些列传的记载,却透露出太子李亨也是参与者,而且就其政治地位来说,应是主谋者。《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

“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

《韦见素传》记载:

玄礼“与飞龙马家李护国(即李辅国)谋于皇太子,请诛国忠”。

杨国忠被杀和杨贵妃死后,太子李亨理当随玄宗继续西去川蜀,但士兵却吵吵嚷嚷,要北去灵武、太原,或向东返京师。接着就发生百姓遮道请留太子的事件。由此,太子李亨才与玄宗分道扬镳,领兵北上,并因此而得以称帝。这一事件的演变过程,据《旧唐书·李辅国传》记载:

当杨国忠被杀后,李辅国“献计太子,请分玄宗麾下兵,北趋朔方,以图兴复”。

可见,所谓“遮道请留”,也是李亨同他的两个儿子和亲信宦官精心策划安排的。李亨出于某种原因,不便亲自出面要求分兵,便打起百姓请命的旗号,并授意儿子和部下出面百般谏留。这样,既使玄宗无法拒绝,又使玄宗面子上过得去。

二、陈玄礼在马嵬驿之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从马嵬驿门之围,到遮道请留,再到李亨灵武即位,显然是一系列紧密相联的有计划的行动,其目的都是为了逼玄宗交出政权,退居太上皇的地位。而长年护卫玄宗的禁军首领陈玄礼,并不是这一事件的主谋。这一点,玄宗心里是清楚的,因此当禁军杀了杨国忠,陈玄礼去向玄宗请罪时,玄宗并没有惩罚他,并且继续由他保护去西蜀。蜀中是杨国忠的发迹地,是他的势力老巢,太子李亨不敢西行,连一般将士也懂得不能去蜀中。可是,陈玄礼去了,并且在蜀中一直侍从玄宗,直至京师光复,又随返长安。上元元年(760年),陈玄礼被肃宗李亨罢职。所有的事实都表明陈玄礼并不是李亨的私党,而是玄宗的心腹侍从。马嵬驿之变中,陈玄礼很可能只是一个被迫的支持者,而这一点后来也得到了玄宗的谅解,否则,他是不可能继续担任禁军首领,护卫玄宗安全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在离京之前,曾想以皇太子李亨担任天下兵马元帅,监护军国事。结果杨国忠非常恐惧,杨家人都聚在一起痛哭,贵妃口中衔土向玄宗陈说请求,玄宗才没有让位给内定的继承人。可见当时李亨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是相当尖锐的。而李亨随玄宗西行时,他的儿子广平王、建宁王都是主管警卫皇帝亲兵的人。他们控制着一部分禁军,要在行途中发动一场政变,是完全有力量的。更何况,太子李亨一向不受玄宗的器重,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深,太子李亨早就在等待着机会,摆脱父亲玄宗的控制。而马嵬驿事件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他当然要尽可能地利用了。

三、太子李亨的处境

唐玄宗当年继位,名义上是父亲睿宗主动传位的,实质上是他利用政治手腕迫父传位的,所以当他做了皇帝后,便拿着这个经验去防备自己的储君,一向对太子不怎么信任,加上玄宗在位时间长,立为太子的年龄都比较大,都有一定的政治经验,于是他的戒备之心也就更重了。开元末,前太子被废黜。当时,武惠妃得宠,宰相李林甫支持武氏,劝玄宗立她所生的寿王为太子。玄宗畏惧宰相与太子纠合,没有同意,而立了李亨为太子。这是玄宗想利用几种政治力量相互牵制,以便于自己从中操纵。

《资治通鉴》记载:

“太子之立,非林甫意。林甫恐异日为己祸,常有动摇东宫之志”。

从个人利害关系出发,李林甫有此想法是自然的。但是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玄宗,假如玄宗真心实意要稳固太子地位,他能容忍李林甫危及太子吗?纵使大臣与太子之间有矛盾,两者亲疏关系毕竟不同,玄宗还是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加以妥善解决的。然而,事实并没有这样。李林甫得宠的诀窍,正是在于“善伺上动静,奏对常称旨”。所以李林甫的“常有动摇东宫之志”,至少玄宗是知道而且听之任之的。以后杨国忠得势,也照样排斥太子,其原因都是玄宗疑忌太子的结果。

至于太子李亨,处在这样一种境地,日子是不好过的。虽说玄宗年事渐高,自己的继位只是时间问题,但废太子李瑛的教训就在眼前。外朝权臣又都是自己的对头,不能有所作为。如果听其自然,必然坐以待毙。史载,天宝五载(746年)李林甫为构陷太子李亨制造了一宗大案,牵累众多。然细察其事也非全属无中生有,太子私党事实上是存在的。

四、太子私党的核心人物

太子私党的中心人物为韦坚、皇甫惟明及李适之等。韦坚是太子妃兄,主管江淮租庸转运,李适之是恒山王承乾(贞观时的废太子)之孙,同李林甫一样,以宗室入相。但与李林甫矛盾颇深。韦坚结交李适之,就使太子李亨在朝廷相臣中,争取到一位支持者。皇甫惟明任陇右节度使,手握重兵,颇有战功。皇甫惟明出任边将后,见李林甫专权,非常不满。皇甫惟明与太子关系亲密,又握有兵权,在太子集团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可以说,正是皇甫惟明的明确表态,超越了玄宗所能容忍的限度,于是对太子集团下手了。

天宝五载(746年)正月望夜,太子李亨出游,与韦坚密会,韦坚又与皇甫惟明密会于景龙观。被李林甫所派的杨慎矜得知,李林甫诬陷他们俩人密谋“欲共立太子”,玄宗大怒,太子一党遭到打击:皇甫惟明贬播川太守,韦坚贬缙云太守,李适之贬宜春太守,太常少卿韦斌贬巴陵太守,嗣薛王埚贬夷陵别驾,睢阳太守裴宽贬安陆别驾,河南尹李齐物贬竞陵太守。第二年,皇甫惟明被赐死,之后韦坚也被害,太子为了自保,主动和韦妃离婚,韦氏家族被牵连,被赐死、被逼死者众多。

此外,太子集团中还有两位重要人物,一是李泌,一是王忠嗣。李泌天宝中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后遇到太子李亨,两人感情深厚。李泌曾赋诗讽刺杨国忠、安禄山等。遭杨国忠贬职。后来李亨在灵武即位,立即派人访召,视为师友,“动皆顾问,权逾宰相”。这是李亨重要的智囊人物。王忠嗣为朔方河东节度使,又兼河西、陇右节度,幼时曾与李亨生活在一起,曾公开宣称:“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于天宝六载(747年)十一月,贬为汉阳太守。

唐玄宗对太子与军镇交结是严加防范的,一旦发现李亨和王忠嗣,皇甫惟明等西北军事将领有联系,即及时进行打击。但是,太子要想继位也只有依靠西北军事力量,正因为如此,李亨在马嵬驿之变得手后,即向平凉发展,明确依靠西北军事力量。事实也正是这样,李亨一到平凉,便得到西北军镇和地方势力的支持。杜鸿渐、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为太子谋划,迎其赴灵武即帝位。这样,李亨就将号令全国的权力和旗号抢在自己的手中,以便能名正言顺地进行平乱,并在这一过程中确立自己的皇位,将玄宗逼上太上皇的地位。

结语

事实表明,李亨是个颇有谋略的人。他长期在玄宗和权臣李林甫,杨国忠的夹击中,政治上得以生存并最后取得胜利,在当时来说是很不容易的。特别当王朝兴亡的关键时刻,玄宗逃亡川蜀,他北上平乱前线,顺应了当时的民心,因而取得全国军民的支持和拥护。而玄宗呢,玩弄权术,压制太子,自以为聪明得计,以至马嵬驿老谋失算,仍不醒悟。李亨北上后,玄宗在下诏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时,又明令永王璘、盛王琦、丰王珙分领天下四方节度,其用心还在牵制太子李亨。然而,李亨到了灵武就立即称帝,玄宗鞭长莫及,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吞下了自己一手造成的苦果。

这是唐玄宗后期背离民意,重用腐朽官僚,加深社会矛盾的必然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林甫是奸臣,为什么宰相却做了19年
是何原因导致唐肃宗与唐玄宗分道扬镳,甚至囚禁了晚年的唐玄宗?
安史之乱,毁灭了开元盛世,也成就了唐肃宗李亨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23
唐朝历史故事15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出逃,危急存亡之际,太子李亨为何要兵变夺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