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奇案:年轻县令路遇出丧,风吹孝服内藏红衣,携手老父破凶案

乾隆年间,有一个叫吴海堂的进士,他十八岁高中皇榜,授职为县令。上任时,其父暗中替他担忧,怕他年轻难当重任,便随儿子一起赴任。各种文件与公文,都是他父亲亲自主持,而他只是升堂签发而已。公务之暇,其父又跟他讲解为政之道,指陈弊端,加以教导。吴海堂的父亲本来是浙江一个饱学的文人,并工于为官之道,给他出的主意都很内行。

吴县令本来很聪明,经其父亲这样一指点,也就逐渐熟悉了业务。上任一年后,政绩突出,威望大为提高,自巡抚以下,都不敢因为他年轻而有所轻视。

有一天,这个吴县令出城办事,正遇上当地一个大户人家出丧,戴孝者队伍约有数百人的规模,旗幡张天,鼓乐震耳,仪式非常够气派。 根据旧例,遇上吉凶大事举行仪礼时,即使是官员见了也应该为之让路。吴县令因此就停轿在路旁,等待送丧队伍通过后再走。不大工夫,灵车已经通过,后边又随着孝舆(戴孝女眷所乘的轿子),娇声哭泣之声嘤嘤不绝,那就是死者的妻子。

就在孝舆通过吴县令的时候,忽然刮起一阵大风,白色的轿围子被高高揭了起来,轿中妇人的衣服全暴露在外面,在孝服下面露出了红色的衣服,并且色彩特别新鲜艳丽。县令一见这种情况,立刻起了疑心,感到很惊讶。于是命令随身差役了解在轿中啼哭的是什么人,他还没想到她是死者的妻子。差役回来禀报,原来是楚监生(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简称监生)新死,没有其他眷属,轿中的女子实是他的妻室。吴县官听了禀报更加怀疑,知其中必有非常缘故。于是便命令公差们阻挡住送丧队伍,并命令把棺木停放在附近一座庙里,等候验尸,也没说到底这是为了什么。

这位死去的楚监生,其亲戚一多半都是大官,最不济的也没有平民百姓之家。这些亲属听到吴县令的命令都吃了一惊,赶忙面见吴县令恳求再三,吴县令始终不答应放行,只是严肃地说:“诸公跟死者好像不是陌路人吧?怎么能忍心不顾他死得冤枉呢?如果你们不服从我的检查,我宁肯辞官归隐,发誓不再在这个县任职。”

众人实在不得已,只好听从他的决定,同时在私下里议论道:“等他检查不出来可疑的证据,那时再同他算帐,看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官有什么脸面再出来见人!”

县令坚决制止了楚家的送丧队伍之后,急忙回衙门向父亲禀告。父亲一边歪着头沉思一边说道:“你能这样细心体察案情,我心里很高兴。但他家是有权有势的贵族,不是普通百姓,不能有半点儿戏。假如验尸找不到受害证据,后果就不可收拾了。必须探本求源,先拿到确切不移的证据,然后一发击中,才能稳操胜算。要弄明白这件事,非得我亲自出马不可了。”

吴县令当时已经胸有成见,暗中不同意父亲的分析,认为用不着那样小心,并且不想让父亲受累,就跪在地上劝阻父亲。父亲笑道:“我虽然没担当过官职,但为百姓出力,也就同为国家奔走一样,这不是一家的私事啊。你为什么要劝阻呢?”说完,于是化装成一个算命先生,秘密走出县衙门。临走前,向县令传达了应付的策略,并且告诫道:“这件事涉及贵族家庭的闺门之私,不能因为一件衣服的问题招来祸患哪!”

吴县令这才醒悟,一一敬从父命。第二天,吴县令便假托有病不出来处理政事了。诸位缙绅闻言大笑起来,都说这个小县官当作儿戏阻挡了楚家的丧仪,过后想起不对后悔了,于是躲在街门里不敢出面了,不改小孩子的故智。于是故意写了一封公文,催促县令出来检验。县令竟置若罔闻,依然装病不出。过了几天以后,缙绅们又接连催促了几次,同样如同泥牛入海毫无帼音。有棺材得不到安葬,有墓穴却不能掩埋,众人都愤愤不平。就是县衙门中的官吏隶役和里巷居民们,也没有不指责县令这一做法的。

县令的父亲四处查探了几天,没遇到一个人说楚监生的死有冤情,心里也忐忑不安起来。一天晚上,他一个人走在郊外,无处栖身过夜,于是就借农民的西瓜地稍事休息。刚坐下不久,就有人前来喝问。县令的父亲起身见礼,假称自己是外乡人走错了路头,是靠算命养身糊口的,因天黑看不清道路,无法继续前进了。那个人相信了他的话,并慨然答应留宿。到他那一看,房间十分狭小,睡不下两个人。原来那个人是被雇来看庄稼的,他晚上也不敢睡觉,就跟县令的父亲随便唠叨以消长夜。

县令父亲留心向他了解情况,时刻不想放过机会,就用话试探道:“今年的庄稼长得这么好,假如遇到贤明的县官,百姓就可以无忧了。”那个人忽然叹了口气,说:“你别提这个了,一提起我就心里发愁。我们这个县数年以来可吃尽了悍吏的虐害之苦了。现在这位县官虽然年轻,却能体恤小民疾苦。昨天我进一趟县城,听说他在这个县呆不长了。重新派来的新县令,恐怕不容易继承他的美好作风啊。”

县令父亲听了这话,心里甜丝丝的高兴,又故意问他:“你怎知道他呆不长呢?”

农民说道:“咱们都是小民,跟你说也没什么妨碍。死的那个姓楚的太学生,正是我的佃主。他身体很强壮,什么病都没有,听到他突然就死了,我心里很猜疑。等到我去帮忙料理丧事时,顺便向人询问他是怎么死的,其家人都答不上来。只有一个小童仆深知底细,私下里告诉了我,原来太学生的妻子同她的表哥黄某有奸情,她的表哥正好妻子死了,她想害死自己的丈夫,以便正式嫁给表哥。两个人的好事眼看就要办成,没成想受到县令的怀疑,命令留下尸体等候查验,但是又不马上检验。死者同族亲戚都急着等待瓜分他的大笔遗产,一定会一起同县令为难,此事如果真被上司知道了,想不被免官能办到吗?”

县令父亲听到这里,不胜暗自庆幸,又故意叹着气说道:“这真是本县百姓没有福啊!咳!但县令这个做法也未免有些孟浪。”农民大声说道:“你错了!依我看,应当果断的时候他却狐疑不决,县令实际上是胆小退缩。假如开棺验尸的话,只要摸一摸他的隐秘部位,就立即真相大白了!”

县令父亲越发刨根问底地要他说个明白,那个农民对他附耳低言了三、四次,县令父亲也拍着巴掌大笑起来,于是没有再问。天快亮时,告别农民就要走了,那人又叮嘱他昨晚的话不要对他人说。县令的父亲诺诺连声,表示绝不会走口,请他放心。于是直返县衙门中自己的住处。

这段时间,县令想到老父正在为了自己的公务在外冒着星霜日夜查访,这件大案至今不见个头绪,着急上火, 寝食俱废,几天功夫,已瘦得变了样。其父回来一见儿子,就笑着说道:“傻孩子想当大清官,为什么瘦得这么厉害呢?”于是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县令得到父亲的指点,第二天就出堂办公了。一直等到快晌午了,才选派精细仵作跟随自己去验尸,并对他嘱咐道:“我说看哪里你就仔细检查哪,千万不可有误!”仵作唯唯领命。

到了验尸现场,那帮缙绅都到了,并且个个含忿,对县令连个笑脸都不给。县令微笑道:“我为你们大家出气,你们反而仇恨我,难道怪我耽误你们立即瓜分死者的遗产了吗?”一下说中了要害,缙绅们都惊得变了脸色。县令就坐之后,才命人开棺,尸体已经腐烂了,臭不可近。死者亲属中有忍不住抽泣起来的,对县令的怨望就可想而知了。县令也不顾这些,只听任仵作按操作规程细加检验。等到检查到下部,县官忽然指着说:“好好看一看!”

仵作会意,应手从下体中拔出一根五寸长的银针,针上沾满鲜血。众人一见立刻大声吵嚷起来,全给县令跪下表示谢恩,至近的亲属又号呼向县令诉冤。县令笑道:“请不要挂心吧,凶手我已经找到了。”于是问道:“黄某来了没有?”大家齐声回答说:“来了!”果然站在众人当中,原来就是楚监生妻子的表哥。这时一看,他的脸色灰白,大家这才明白他是凶手。县令命差役把他捆上,并命人把尸体重新入殓,等候判决。

吴县令回到衙门,立即令人去楚家捉拿那个知情的童仆和死者的妻子。傍晚时分,人都抓齐了,县令就当庭公审,先用严刑审讯童仆,童仆害怕受刑,完全讲出了实情。

原来这个童仆就是楚妻表兄的心腹,后推荐给死者做内线的,死者的妻子与他是同谋犯。原来楚监生是这样被害的:那天他在友人家饮酒,喝得大醉而返。童仆扶着他进入卧室,那个狠毒的妇人就命童仆用皮带把其丈夫捆了起来,然后她亲手捋下男人的裤子,迅速把银针扎进丈夫的下体当中,一直扎得全都没了进去。死者醉得不省人事,被刺惊醒,大声吼叫着死去。死后,童仆和妇人才解开了皮带,把尸体抬到床上,以暴病而死的名义向亲族报了丧。人们谁也没料到楚监生是死在自己妻子的手中。童仆既然确切不苟地招供了犯罪事实,妇人和她的表哥也都认了罪。

这时,县令哈哈大笑起来,命人剥下妇人身上的麻衣孝服,那件红色衣服还穿在身上。那群缙绅们这时都集合在公堂听审,一见无不发指。县令又问妇人:“为夫戴孝,你为什么要穿这艳色衣服呢?”妇人回答说:“犯妇自丈夫死后,深深忧虑,担心有灾祸降临,所以时时秘密把这件红衣服穿在里边,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想的,这不是命该倒霉吗?” 县官闻言越发震怒,立即下令对妇人严加鞭笞,然后与同犯一道带上刑具关到狱中。

吴县令整理好案卷上报到知府,知府等上级官员都很满意,纷纷写奏章推荐这个年轻县令。县令却感叹道:“我辛辛苦苦地为了一个官职,使自己的老父亲操尽了心,这太有负为子之道!”当天就上疏请求辞官养亲,侍候父亲回到了故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奇案,看罢不禁令人感慨:好一对狠毒的表兄妹
安葬立碑择吉择日
明清奇案之“针刺前阴”案详解
奇案故事:丈夫暴毙,美娇妻孝服下暗藏玄机,精明县令一眼识破
民间故事:少年县令偶遇出殡,看见亡者妻子的穿着,断定必有冤情
清朝少年县令偶遇人出殡,看了一眼死者妻子的穿着,便断定有冤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