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绕两个基本点,五步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我相信我能行”

昨晚和哥俩一起读Watty Piper创作的绘本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讲的是一个善良的蓝色的小火车头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将一辆满载着送给山那边小朋友的玩具和糖果的小火车运送到山的另一头正翘首以盼的孩子们的手里的故事。虽然它的个头很小,但它相信它能够做到,当最终顺利到达的时候,它高兴地说:我就知道我能做到!

哥俩在睡觉前,还不断重复“I think I can”。

我不太确定他们是否能明白我为什么要给他们选择这本书,但这本书吸引我的就是那句孩子们重复的话:“I think I can”。从蓝色的小火车出现到它不断地告诉自己“I think I can”,直到它登上山顶,激动地说“I thought I could,”每一处都洋溢着对“内驱力”的体现。

我希望当我和孩子们一遍遍地朗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认识并且能够相信“内驱力”赋予他们的力量。

一 人类内驱力的核心是动机

1949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里,一位名叫哈洛的心理学家就学习问题做了一项为期两周的实验。

​实验是将一种精心设计的解谜玩具置于猴笼内,这个装置需要三步操作才能够打开。刚放进去,就发生了奇怪的事情:没有任何外在驱使,猴子们就开始专心、认真、似乎是开心地玩这些“谜”具,不久就解开了这个三步之谜,而且越解越快。

然后,更值得注意的是,每只猴子都是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解开装置,没有任何人教它们,也没有任何奖励。

接着哈洛以同样的谜具,加上葡萄干作为奖赏再测一次,结果猴子开始犯错,完全达不到上次实验的状态。哈洛表示,葡萄干实际上扰乱了猴子的表现。

哈洛在实验记录中总结道:“这群猴子解决难题的原因在于它们发现了解决难题的乐趣和成就感,他们享受其间,而解开谜具的喜悦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美国心理学家 Daniel Pink 在超级畅销书 'Drive' 里把这种自我驱动力,叫 Motivation 3.0。传统认识里,人类行为有两种驱动力(drive):第一种是生物性驱动力,这是人类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来的动力。第二种来自外在动机,即寻求奖励,避免惩罚的动力。除此而外,人类行为还有第三种驱动力,来自于内在动机(inner drive),也就是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通过自己以及我们的世界做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哈洛的实验验证了平克的理论,无疑都揭示了一点“内驱力的核心是内在动机——一种强大的行为驱动力”

当我确定内驱力的核心时,我注意到其实孩子们天生就存在内在的自我驱动力。当他们会翻身的时候,是那么努力地抬头去看这个不同视角下的世界;当他们能够用手扶着墙站立的时候,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入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外界的动力能够驱动他们一遍遍地不断尝试。

但是现在我仍然会遇到关于孩子不愿意学习或者不愿意做运动之类的问题,他们的内驱力去哪里了?

那到底会有什么原因阻碍了他们的内驱力的发展?

二 我们是否陷入了“如果你。。。。我就。。。”的误区?

作为父母,我们通常希望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往往会采用一些激励的手段。小时候的小红花,这个久远的记忆似乎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那种为了获得小红花而做出各种努力的感觉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下意识地使用类似的手段。

我常常在思考这种做法是否真的可行?

我记得有个妈妈在群里说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时,奶奶爷爷用各种承诺来奖励孩子“如果你今天上幼儿园,我就给你买个大大的巧克力”,孩子在要求获得满足后也高兴地去幼儿园了。

后来背诗、学习的时候她也用各种奖励来刺激,结果是孩子现在无论干什么都先“谈判”,达不到目的绝不罢休。 这位妈妈也很奇怪,不是总有理论说,要给予孩子鼓励么?怎么反而没有效果了呢?

我清楚的记得哥俩1岁半的时候就可以完全自主进食了,那个时候他们非常高兴可以自己拿着勺子和大人坐在一起吃饭。但是当哥俩到了2岁的时候生病,姥姥姥爷心疼孩子主动喂孩子吃饭。结果病好了以后,哥俩总想让大人喂,自己可以边吃边玩。

我不在家的时候,姥姥姥爷就用“好好吃饭,吃完饭我就带你们出去玩、好好吃饭,吃完饭我就给你们买玩具”之类的奖励来哄他俩吃饭。有一个周末我发现,弟弟开始通过以吃完饭为条件来获取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想要做的事情许可。

我突然开始意识到,我们通过这种短暂的物质激励措施来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自己本该要做的事情,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无论是吃饭、上学等等这是他们本该要去做的事情,吃饱就不会饿肚子,上学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他们的奖励。而我们的做法却让他们期待能够通过做这些事情有所奖励。

似乎是我们的这种短暂奖励手段破坏了他们自身的需求,反而会阻碍孩子内驱力的发展。

在1971年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个实验,德西抽调了一些学生去解答有趣的智力难题,他将这些孩子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

实验的第一阶段,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们都只是进行常规的智力难题解答。

实验的第二阶段,德西给实验组的学生们追加奖励,每当实验组的学生们解决一道难题,他们就可以获得1美元的追加奖励;而控制组的学生则维持原状。

实验第三阶段,德西再给两个组的学生一段自由时间,他们可以在这段时间做任何事情,而德西则通过这段时间观察每个学生是否仍然在解题,以此来判断学生们对解题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控制组(无奖励组)的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解题上,而实验组(奖励组)的学生解题兴趣衰退的很快。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吸引力。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结合哈洛和德西的实验,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内在动机是人类天性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外在奖励的给予对内在动机的发展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HomerRice曾说“人可能被恐惧激励,也能被奖励激励,但是这两种激励都只是短暂的,唯一持久的是自我激励”。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他们的人生中自我激励,在遇到挫折时能够自信、坚毅,始终如一地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但我又该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三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 曾在TED论坛发表了关于Grit(坚毅)的演讲,她指出Grit 是指对长期目标的持久热情与坚持。根据 Angela 的研究,Grit 是决定一个人的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比 IQ、考试成绩、家庭收入或者社交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更大。

在我看来,想要唤醒或者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应该要做到以下两点:需求与坚持,这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寻找到孩子自身本应该存在的那种强烈的“需要”。想要达成某个目标,想要获得令自己感到满足的成就感,能够为了这个目标自发地感觉自己需要努力、需要成长,产生内在的自我驱动力。

然后,是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真正落实行动。在这个行动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做一些“有益的推动”,帮助孩子真正的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克服困难,坚持一段时间,达到最初的目标。

1 需求

我认为首先是要燃起孩子对某件事情的热情,只有热情才能够激发孩子的激情。孩子产生激情,才会喜爱,此时产生需求,是源自孩子内心对设定目标的渴望,才会为之而努力。所以在哥俩3岁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我完全是尊重他俩的意见。

小男孩似乎天生热爱跆拳道这样力量型的运动,弟弟一到道场就迫不及待要脱鞋进入场馆内练习,而哥哥是观察了弟弟两次课程以后才决定要去学习。他们拥有一个一致的目标“将来要保护妈妈”。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甚至无数次幻想将来出行,有一对保镖跟在身后。

但是,这种幻想很快就被现实所击破,因为训练了一个多月之后,哥俩觉得没意思了,表示不愿意再去。

我以前考核的时候,负重三公里曾经一度不达标,所以不得不每天下午四点半训练。我以前总认为自己爆发力强适合短跑,不适合长跑,大概就是这种想法让我始终无法坚持跑完全程。但是我同事一直鼓励我、陪我一起训练,直到真的度过了一个“倦怠期”之后,这个我始终无法迈过的坎也就不是什么坎了。

所以我猜测应该是练习跆拳道很辛苦,身体上的疲累和体力上的消耗以及教练的严厉都让他们萌生了退意,也许并不是真的不喜欢,也许是进入了“倦怠期”。

如何将他们对跆拳道的热情再一次激发出来?

2 坚持

Angela Duckworth在《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一书中提到“绝大多数人都是对某件事坚持了一段时间、深入地投入之后,热情和兴趣才会越来越强烈。凡事浅尝辄止,到处“种草”,“真爱”是不会发生的。”

也就是说,兴趣并非“真正的热爱”,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才会真正的爱上一件事情,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热爱与坚持,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我想,是时候在哥俩身后“推一把”了。但这“推一把”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我是要强行要求他们坚持去训练还是用更加婉转的手段?

我用了这样几种方式:

1 榜样的力量

我把教练和道馆其他学员参加比赛的视频拷贝回家让他俩看,还时不时在旁边跟他俩讨论,并用非常羡慕的语气去称赞教练和拿了奖的学员,我清楚地从他们脸上看到了羡慕。

我还把我一位战友参加广州的一场跆拳道比赛的视频要来,让他俩看。他俩从小就梦想当兵,当梦想与热情重合,从此他们身边的这位叔叔就是他们想要学习的榜样。

2 同龄人的竞争

小男孩由于其生理的原因,会自发地将同行者尤其是小男孩视为竞争者。这种与伙伴亦敌亦友的关系,似乎是所有小男孩的相处模式。

我有意识地把课程调整到和小区其他孩子一起训练的时间,这样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他们会默契地形成一个小组合。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不仅会相互学习,也会相互竞争。往往教练的一个称赞会让他们的好胜心爆棚,为此而认真训练,反而增强了坚持的动力。

在家里,我有时候会主动要求弟弟教我练习一些腿法,而哥哥也会要求当我的小教练。这样不仅会让哥俩产生一种满足感,还能加强他们的练习,也为继续坚持提供了动力。

3 来自家人的陪伴和鼓励

每次在道馆训练的时候,我都会站在玻璃窗前,当他们看我的时候,我会迎着他们的目光给予他们鼓励的微笑,并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当他们休息的时候过来喝水,我都会对他们表示肯定,练习的很认真,很努力,一直这样做就是“坚持”。

4 为他们设定踮起脚能够得着的小目标

我跟教练商量,是否可以在这个阶段放缓对他们的要求,把他们同样的训练科目拉长,这样让他们不会感觉到过于紧张,在相对舒缓和安全的环境中,他们会练习的更认真。相对来说,更容易达到教练的要求。

将一个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这样实现起来就不会觉得过于艰难,这样可以轻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而让娃建立足够的自信,形成坚持下去的动力。

5 支持他们不断地尝试

哥俩有段时间非常想要学习跳舞,于是我带他俩去上了几节试听课。老师也反馈说哥哥非常适合街舞,因为他的节奏感以及对音乐的把握明显要比弟弟强。征求他俩的意见时,弟弟表示他更喜欢跆拳道和乐高,而哥哥则愿意跟弟弟一起学习跆拳道和乐高。我告诉哥哥,他如果愿意学习街舞,我依然支持他。

我在想,哥哥也许是因为从小无论做什么都是一直和弟弟在一起,从内心上依然依赖弟弟。

我希望能够让他们有多一些的尝试和选择,以确保在坚持一段时间后是否会真的产生“真爱”。

当孩子表现出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己千万不要轻易说放弃,然后通过一些温和的“小手段”坚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快乐的同时继续停留在“非舒适区”,经过“倦怠期”度过后,再考虑是否要继续。

我相信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学习欲望和能力绝对是与生俱来的,在这点上完全超越成年人。而孩子这种自发的欲望,作为父母只需要小心呵护,尽量保持尊重,也无须刻意培养。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当孩子遭遇挫折时,他们需要的不是生硬的说教,更不是强迫,而是正面的鼓励和耐心的引导。让孩子知道“我能行,我可以”,这个时期恰好是孩子的逆商、成长型思维培养的绝佳时期。

“I think I can”,这本是源于成长型思维的孩子看待问题的态度,却实际上是孩子的一种自我提升的“需要”,而这个“需要”恰恰就是孩子内驱力的动机。孩子经历了一次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逐渐培养出坚毅的品格、培养了他的成长型思维,同时体会到了学习中的快乐。

我是鹰妈,倡导用科学思维学习育儿理论 教育理念,做赋能型父母,培养优秀儿女!

愿意随时与您讨论交流育儿、亲子,教育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机这件事
金钱不是万能,想要激发孩子内在学习的驱动力,实践三个方法
孩子考了好成绩,究竟要不要用物质奖励?
德西效应:追寻工作的内驱力!
奖励那些事儿 ——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告诉你:玄乎其玄的内驱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